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原理》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原理》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原理》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原理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86)盗传必究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 自然美:是指各种白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白然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白然美的根源 在于实践,它的白然性指白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 条件。2. 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阳刚之美气从审 美属性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宏伟、雄浑、壮阔、豪放、劲健、奇特的特色。3. 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狭义的美,指的就是优美。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 “阴柔之美”,这是一种优雅之美、柔媚之美。从

2、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4. 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产生于近代,德国的鲍姆嘉通被称为“美学之父”。5. 从世界范围看,园林艺术主要有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东方园林三种类型。6.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所写的诗学主要是探讨悲剧的。他认为悲剧所引起的怜悯与恐惧之情, 能起“陶冶”作用。7. 摄影艺术的主要造型手段是画而构图、光线和影调。8. 蔡元培提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0分)9.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这句话就是强调客观现实是艺术

3、创造的基础,自然美丰富生动,是艺术家创造的源泉强调在艺 术创造中,要以大自然为师,勤于观察客观对象。另一方而也指出了艺术要靠艺术家用“心”去创造,而 不是摹写自然,基本正确地反映了艺术创造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10. 建筑艺术主要以空间组合、形体、节奏、色彩、装饰等为艺术语言。对。空间组合是建筑的基本形式要素,形体是建筑物的总体轮廓,节奏是指建筑物的墙、柱、门、窗 等有规律的排列和变化,色彩和装饰是突出建筑物艺术形象特性的辅助手段。四、筒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2. 筒述艺术美的主要特征。答:(1)形象性,是指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生动、具体、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艺术形象。艺术形 象是艺术

4、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形象性是任何艺术种类都不可缺少的,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艺术形象是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2)主体性,集中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美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3) 审美性,是指艺术美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更加典型, 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 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得艺术品和其它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 来。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

5、形式美的有机统一。艺术美的审美性又体现为真、善、美的结晶。13. 简述想象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答:(1)想象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功能,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心理学 上把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再造性想象是人类在生活经验基础上再现出记忆的客观事物的形 象;创造性想象是在经验基础上对记忆进行加工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2) 在审美活动中,生活经验越丰富、越具有想象力,得到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也越强烈;没有想 象,人就不能形成审美理想,不能创造出比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更美的现实美和艺术美。(3) 审美想象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情感是想象的动力和中介,审美对象往往在想象中被

6、涂上一定的 情感色彩,同时,主观情感也在想象中得到自由抒发。五、论述题(共30分)13o试述“移情说”审美理论的基本内容。答:(1)自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的近百年时间里,“移情说”美学在西方许多国家具有很大 影响力。移情说的先驱是德国美学家费希尔(1807 -1887)和他的儿子,他们有关审美中移情作用的论述, 为后来的“移情说”开了先河。一般认为,移情说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立普斯 (1851-1914),他的主要美学著作有空间美学和几何学视觉的错觉、移情作用、再论移情作用 等。立普斯的移情说成为早期西方审美心理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5分)(2) 移情说的

7、功绩在于对审美活动中的移情作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什么是移情作用呢?就是指 人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往往不自觉地将无生命、无情感的事物当作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与此同时,人自 身又受到这种错觉的影响,进而和事物发生共鸣。(3) 立普斯是从心理学出发研究美学的,他重点研究了审美欣赏心理,他认为审美欣赏实际上就是一 个移情过程。立普斯认为,审美感受的根源并不是来自客观事物,而是来自审美主体的内在情感,也就是 一种令人愉悦的“同情感”。只有这时,审美客体才在审美主体心目中成为审美对象。由物我分离、物我 对立的状况升华为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审美的境界。(4) 移情说对于移情作用做了细致研究,特别是立普斯从心理学出发,研究了人在观赏几何形体时产 生的心理错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这是他们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移情说又是一种唯心主义美 学理论,它把这种美感中的移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