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_第1页
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_第2页
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_第3页
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_第4页
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思维的体操在语文课堂飞舞江苏省丹阳市访仙中心小学 李金洋 212321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智能素质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因为思维的反映过程总是伴随着一定形式的语言活动进行的,语文是思维的工具,研究语言文字的语文教学,自然就承担了启迪智慧,发展思维的重要任务。因此,语文教学在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语文教学真正做到语言训练、思想教育和思维发展三维一体。一、鼓励求异思维案例:练习课上,在讲评了划去不同类的词

2、这种题型后,我相应地布置了拓展练习:勇敢、顽强、谦虚、狡猾、沉着。绝大部分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此题,答案很一致,是“狡猾”。因为其他四个都是褒义词,而“狡猾”是贬义词。正当我想结束练习时,我班一向爱插嘴但回答问题又经常不能答到点子上的张晨同学却高声大叫:“李老师,我有不同的答案。”说实话,我不喜欢他插嘴,真想训斥他一顿,这么明显的题还有不同的答案?可五十多双眼睛提醒我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我认为还可以把沉着划去,因为其他四个词都是形容人物品质的,而沉着是形容人物神态的。”张晨的话刚说完,同学们都露出了赞许的神色。“很好,让我们为张晨与众不同的思维而喝彩。”张晨满怀激动的坐下了,从他满足的

3、眼神中,我分明看到了他内心的快乐骄傲!反思:新课标指出:课程丰富的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我们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求异、创新,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课堂上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学生就会变得怕犯错误而回避错误,变得谨小慎微,疏 于思考,更不要奢谈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了。此地,再想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弘扬他们的个性,恐怕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了。这一切都给了我深深的启示:珍视课堂上学生的每一次发言,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善待孩子的求异思维。二、发展探究思维案例:在学习牛郎

4、织女一课时,我让学生朗读课文。在读“他上山放牛,有时心里闷得慌,便随口哼几支小曲。”这句话时,一个学生把“闷得慌”的“闷”读成“mn”。另一学生马上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应该读“mèn”。这下一投石引起千层浪,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认为应该读“mn”,有的认为应该读“mèn”。我正想告诉学生我的想法,但反过来一想,就这样告诉学生答案不是让学生丧失了探究的权利吗?于是,我把绣球抛给了学生。 师:“闷得慌”的“闷”字究竟应该读什么呢?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吗? 生:老师,我们可以向字典求教。 生:老师,还可以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解决。 师: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的方法来搞明白“闷”的读音,

5、做学习的主人。(学生有的查字典,有的读课文,有的互相讨论。片刻之后,全班交流。) 生:我认为应该读“mn”。因为字典里“mn”有一种解释是“气压低或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不舒畅的感觉”,“闷得慌”不就是心里不舒服吗? 生:我认为应该读“mèn”,因为“mèn”的解释是“心情不舒畅”,但不是因为气压引起的。联系上文,我们可以知道牛郎是个孤儿,跟着哥哥嫂子生活,但哥嫂对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每天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因此,牛郎觉得心里不舒畅。所以,应该读“mèn”。同学们听了都露出了赞许的神色,个个都纷纷点头同意。反思: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6、式,认为“教学过程应强调建构性和生成性”,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上面的教学片段,教师在学生产生困惑时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较好地体现了现代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 1把学生当作研究者,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正是从这一特点出发,不是单纯地把掌握知识作为教学目标,而是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当成研究活动,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解决了“闷”的读音。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感

7、到自己是个研究者、发现者,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2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探索发现。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就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字音的判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方法。因此我不是简单的给出答案,而是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己展开讨论,得出结论。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凭借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互相讨论,多向交流,完全有能力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三、提倡发散思维案例

8、:苏教版十一册船长一课中写了“诺曼底”号遇险时,船上的人群像疯了似的,一片混乱。这时,船长和大副有一段简短的对话,对话快结束时船长说:“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这时,我班有个思维活跃的男生提了个问题:“假如有男人真走在了女人前面,船长会不会真的开枪打死他?”围绕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们展开了激烈地辩论:正方:船长作为一船之长,既然说到,他就一定会做到开枪。反方:船长不会开枪。正如列夫 托尔斯泰所写的跳水一课,船长是不会用枪打儿子的,他只不过为了吓唬一下儿子而已。哈尔威船长说这话同样是为了吓唬发疯的人群。正方:船长会开枪的,反方所提到的跳水一课与本文中的危险状况不同,整个“发疯

9、”的人群如果不能控制好,全船的人都会你争我抢,互不相让,结果大家都会难逃一死。正方:我也有补充,逃生混乱导致伤亡惨重的事在现实生活中也发生过,如报纸上刊登的克拉玛伊大火,矿难逃生等,所以船长一定会杀鸡儆猴。反方:船长在前面说过“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如果开枪,不是自食其言吗?正方:“两者相权取其轻”,与其60人全都因混乱而无辜遇难不如除掉影响逃生秩序的害人之马。反方:船长还可以选择朝天鸣枪等方法,不一定要打死某个人。正方;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船长也许会对空鸣枪,但如果还无法控制场面,船长必然会开枪伤人,这也是他忠于职守的必然选择。 师:通过这次辩论,对于你们有什么启示,有什么收获?生:给我

10、的启示是遇到危险,不能慌乱,更不能只想到自己,要安全、有序地自救。生:我们要学习船长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品质,要能学到船长果断、坚决的指挥才能就更好了。师:在其他方面你们有什么收获?生:为了大家的利益,约束甚至牺牲部分利益是值得也是应该的,就像小壁虎掉尾巴来保全自己的生命一样。生:我们在集体中学习、生活,也不能只顾了自己而不顾别人的利益。生:我明白了纪律,甚至法律的重要,“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约束就可能不会有自由和其它东西。反思:“风弄林叶,态无一同;月当流波,影有万变。”客观事物具有多面性的特征,我们的思维也必须发散开来,与之相适应。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学习过程。在教学

11、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去学习,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上述教学中,教师围绕“船长会不会开枪”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辩论,畅谈自己对文本、对生活的理解。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能结合文本有理有据地展开思维及辩论,教师并没有过多地讲解。通过思考、辩论,学生得到了不少启示,明白了许多道理,至于船长究竟开枪了没有,这已经无足重轻了。四、学习批判思维案例:最近有幸聆听了我市某知名教师的公开课,其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设计、扎实的教学过程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其中的一个细节却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

12、#160;   在教学中,该教师在教学完“槐乡五月那美丽的槐花”后,指名让学生带着感悟、带着理解再次朗读课文。可让教师意想不到的是却没有学生举手(因为是借班上课)。在教师的一再鼓励下,一位学生终于站起来了。凭心而论,学生读得还可以,就是中间出现了明显的停顿。为了下面的教学能顺利进行,老师鼓励说:“凭你的朗读,再加上你的勇气,老师给你打100分”教室里出现了轻微的骚动。下课后,该班学生从我身旁走过,我清楚地听到:“那样的朗读也能得100分”    是啊,这么长时间了,学生仍然记得老师的评价!这样的朗读能得100分吗?我在心中反复问自己。这不禁让我想起小学教学研究编辑、江西著名的特级教师肖鑑锵来我校讲学时的一个例子;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练习“4+6=?”时,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4+6=9。”就这样的答案,我们的老师还鼓励道:“不错,你已经离正确答案很近了”反思:无可厚非,上述两位教师都是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角度来考虑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倡在教学中“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评语”但我们的教学难道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知识吗?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价值导向呢?新课改要求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感受,鼓励学生有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