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练习卷 11论语十二章_第1页
七年级语文练习卷 11论语十二章_第2页
七年级语文练习卷 11论语十二章_第3页
七年级语文练习卷 11论语十二章_第4页
七年级语文练习卷 11论语十二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七年级语文练习卷班级 姓名 11.论语十二章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论语(lún)不亦说乎(yuè)愠(yùn)三省(xn) 罔(wng) 殆(dài)一箪食(dn) 曲肱(n) 博学笃志(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A学而时习之(按时)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相信)C七十而从心所欲(顺从)D三军可夺帅也(改变)【解析】B项,信:诚信。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人不知而不愠博学而笃志B七十而从心所欲 择其善者而从之C可以为师矣 为人谋而不忠乎D五十而知天命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解析】D项,知:知道;A项,而:

2、表转折/表并列;B项,从:顺从/采纳,听从;C项,为:成为,做/替。4下列对例句中两个“其”和两个“之”字的含义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例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解析】C项,前后两个“其”都是代词,“他的”的意思;前一个“之”是代指“善者”,后一个“之”代指“不善者”。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C)A吾/日/三省吾身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择其/善者而/从之D匹夫/不可夺志/也【解析】C项,正确划分应为:择其

3、善者/而从之。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论语一书是_儒_家的经典著作,与_孟子大学中庸_合称“四书”。(2)假如外国朋友迈克乘坐“一带一路”专列来到郴州,你有幸作为学生代表致欢迎辞,于是你用“_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两句开头。(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回答)(3)论语十二章中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_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4)论语十二章中形容光阴易逝的句子是:_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的,记录

4、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全书共20篇,首创“语录体”。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面对春秋战国纷争不断的乱世局面,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由于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便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流派。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从而出现了所谓的“百家争鸣”的局面。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时期,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这个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

5、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本课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有的谈学习方法和态度,有的谈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给世人以深厚教益。阅读时,要结合对孔子生平与思想的介绍,正确理解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并探究其现实意义;注意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子和句式等文言现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

6、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7解

7、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不亦说乎_同“悦”,愉快。_(2)不逾矩_越过。_(3)思而不学则殆_疑惑。_(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喜爱,爱好。_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答案】_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答案】_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9“吾日三省吾身”从_忠_、_信_、_习_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_品德_的修养。10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章(不得与选文中的相同),并简要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8、。【答案】_(示例)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意思是说,年轻人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就要尊敬兄长,行为谨慎,言语有信,博爱众人,亲近仁者。这些都做到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文化。(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注】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

9、。谅,诚信。便辟: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便佞(nìng):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所亡:自己所没有掌握的知识、技能,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A敏而好学(爱好,喜欢)B不耻下问(可耻)C日知其所亡(每天)D月无忘其所能(忘记)【解析】B项,耻:认为是可耻的。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敏于事而慎于言于我如浮云C月无忘其所能择其善者而从之D敏于事而慎于言人不知而不愠【解析】C项,其:代词,

10、他的;A项,之:代词,代“孔子”/代词,指学问;B项,于:介词,在方面/介词,对于;D项,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答案】_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14在第二则中,孔子认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哪个更重要?请结合本则相关语句说说。【答案】_精神生活更重要。“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指不应该过多地去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应有一种好学的精神。15在第三则中,孔子的择友主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答案】_孔子择友的主张是交益友,拒损友。16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四则内容的理解。【答案】_好学就是要

11、勤奋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论语(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乙】李生论善学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

12、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注】志:记。蹉跎:光阴消逝。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思而不学则殆_疑惑。_(2)博学而笃志_坚定。_(3)李生说之曰_劝说,劝告。_(4)冀闻道也_希望,期望。_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C)A人不知而不愠王生益愠B不亦说乎 王生不说C莫逾自厌 不逾矩D可以为师矣

13、凡师之所言【解析】C项,逾:超过/越过;A项,愠:生气,恼怒;B项,说:同“悦”,愉快;D项,师:老师。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B)例句择其善者而从之A学而时习之B学者之大忌C请铭之坐右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解析】B项,结构助词,的;A、C、D三项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均作代词,都指代“它”。20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C)A学而/不思则罔B可以为师/矣C盖/学贵善思D请铭之坐/右2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答案】_一味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一味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2)夫善

14、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答案】_善于学习的人不认为向地位和知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的事情,选择别人的优点来学习,希望听到真理啊。22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答案】_善学者:“学贵善思”“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启发:(示例)生活中处处皆学问,不仅要从书本、课堂中学,还应乐于向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去学习。古代年龄的称谓(1)孩童时期:襁褓,借指不满周岁的婴儿;周晬,婴儿周岁;孩提,两至三岁;始龀之年,指七八岁;垂髫,指幼年;幼学之年,小孩十岁;金钗之年,指女子十二岁。(2)青少年时期: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束发,男子十五岁;及笄,女子十五岁(古代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3)中老年时期:而立,三十岁;不惑,四十岁;知命、半百,五十岁;花甲、耳顺之年,六十岁;古稀、七十岁;耄耋,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花甲重开,指一百二十岁;古稀双庆,指一百四十岁。2317儒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