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12/526f6b5e-277c-4332-ab86-813812b317dd/526f6b5e-277c-4332-ab86-813812b317dd1.gif)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12/526f6b5e-277c-4332-ab86-813812b317dd/526f6b5e-277c-4332-ab86-813812b317dd2.gif)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12/526f6b5e-277c-4332-ab86-813812b317dd/526f6b5e-277c-4332-ab86-813812b317dd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江夏区法泗中学 物理 学科备课教案课题两种电荷教学设计课 型新授执笔张武庆 参与人:张武庆 李群教学时数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了解原子及其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4、了解导体与绝缘体。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发现其中的问题三、德育渗透: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教学重点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教学难点导体中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教学方法观察、实验教学用具橡胶棒、玻璃棒、丝绸、验电器、水、矿泉水瓶、梳子教学过程设计本班增删内容学情分析: 本节是学生初步接
2、触电学知识的第一节,主要任务是既要让学生学习到知识,同时还要激起同学们学习电学的兴趣。学生对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多数是基于从前课程的零碎认识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初中生正处于心智的迅速成长阶段,对新知识、新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电既熟悉又陌生、既好奇又有一定的胆怯,而且他们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思维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因此需要创设情境,尽可能多的联系生活,设计学生活动,在活动中思维,在活动中学习。本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借助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一、 学生预习,教师出示课堂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作用,
3、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了解原子及其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4、了解导体与绝缘体。二、引入新课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因为带电)三、 师生探究1、 摩擦起电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老师利用矿泉水瓶在底部扎一小孔形成水流,先让梳子靠近水流观察现象,然后在头发上摩擦几下梳子再靠近水流观察现象。你看发生了什么现象?(学生观察:水流方向发生了变化)师:摩擦以后梳子能吸引水流?因为摩擦起电,梳子带了电荷,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
4、性质。(学生实验:先用塑料尺(或塑料梳子、圆珠笔、橡胶棒)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然后塑料尺、塑料梳子、圆珠笔和头发(玻璃棒和丝绸布、橡胶棒和毛皮)摩擦后,再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学生回答:摩擦后的梳子等能吸引小纸屑)师: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就叫摩擦起电。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的摩擦起电现象吗?(讨论后举例)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 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晚上脱毛衣时会发现一些小火花,并伴有“啪啪”的响声;经常使用的电风扇,扇叶表面往往会带上一些灰尘;2、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师:我们已经知道用摩擦的方法使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丝绸摩擦
5、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带电的物体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呢?(1)演示实验:用丝绸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棒,将一根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玻璃棒靠近。你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你看到什么现象? 此现象又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并对照课本回答。学生:玻璃棒与橡胶棒所带电荷不同。)师:自然界中只有2种电荷。用绸布摩擦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可用“+”表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负电荷,可用“”表示。(2)师:根据刚才的实验,同学们说说2种电荷间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呢?(学生回答:同种电荷相互排
6、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练习:有三个带电体,若A排斥B,B吸引C,如果A带负电,则B带什么电,C带什么电。(3)师: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4)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A、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B、检验方法:检验时,把物体与金属板接触,如果物体带电,就有一部分电荷传到两片金箔上,金属箔由于带了同种电荷,彼此排斥而张开,所带的电荷越多,张开的角度越大。C、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3、原子及其结构学生思考: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通常情况下,为什么物体不带电?(学生看书思考)师: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
7、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束缚电子本领弱因为摩擦会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荷。所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4、导体与绝缘体(1)、演示实验:1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看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B的金属箔片张开了师:说明金属杆中有电荷在定向移动。金属中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叫自由电子。可见金属是导电的,像金属这样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有:金属、人体、食盐水溶液、大地等)。(2)接着老师让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
8、,使A带电,B不带电,用塑料棒把A和B连接起来。看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B金属箔片没有变化。师:电荷不能通过塑料杆定向移动。可见塑料不善于导电。我们就把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四、教师小结:1、摩擦起电2、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4、原子及其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带正电荷)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组成的。4、导体与绝缘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因为有大量的自由电子)。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子)五、作业教学反思作业布置板书设计1、摩擦起电2、两种电荷:正电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突破学习困境教育视角下的学生生涯规划优化策略
- 科技教育中的德育元素与素质教育
- 小学英语课《This is my home》教学设计与反思
- 个人股权委托代持合同
- 个人自建房质押贷款合同
- 临时劳动合同安全免责约定
- 个人房产转让合同A
- 事业单位临时工劳动合同
- 2025年城市公共交通燃油供应合同
- 上海销售合同范本
- 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方案及方法
- 2024年1月山西省高三年级适应性调研测试(一模)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 110kv各类型变压器的计算单
- 双减政策之下老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 5A+Chapter+1+Changes+at+home+课件(新思维小学英语)
- 安徽省2023年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 护工(陪护)培训教材(完整版)资料
- 机械加工生产计划排程表
-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生殖系统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 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 GB/T 35506-2017三氟乙酸乙酯(ETF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