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办兰生复旦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网上教学云练习二无答案_第1页
上海民办兰生复旦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网上教学云练习二无答案_第2页
上海民办兰生复旦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网上教学云练习二无答案_第3页
上海民办兰生复旦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网上教学云练习二无答案_第4页
上海民办兰生复旦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网上教学云练习二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SFD 七年级语文去练习”(2) 1 1.下列词语中重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A.诘问( (j j1)1) B.B.烦躁(zdo)(zdo) C.C.眼翳(yi)(yi) D.D.鄙薄(b9)(b9) 震悚 (s sg g)门槛(k k 头颅(l l 滞笨(zhizhi) 彳区偻(l l 中 土匪(f f 惶恐(huhur rg g) 2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A.絮说镶嵌凹困低眉顺眼 B.B.自矜厚到醒悟大庭广众 C.C.尴尬骷髅啄磨切切嚓嚓 D.D.书斋烦琐嚏水微不足道 3 3 .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1 1)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阿长)又

2、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2 2)他(老王)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地转过身子。 (3 3)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 (4 4)他(父亲)忽然,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 A.4WfA.4Wf 笨拙 扛 领悟 B3HFB3HF 滞笨 挑 醒悟 C.4WfC.4Wf 滞笨 挑 醒悟 DJODJO 笨拙 扛 领悟 4 4 .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小李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A.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李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B.B.小李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他小 2 2 岁,小李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

3、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他塌败(ta)(ta) 霹雳(pi)(pi) 麦茬(ch(ch 疮疤(chumg)(chumg)愧作(zuc)(zuc) 选择了一只可爱的机器狗。 C.C.小李向同学小王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按照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令堂贵姓?” D.D.老师提问:“农历二月份有哪些节气?”小李回答:“惊蛰和春分。” A.A.鞍鞠(jianjian)溅溅(jicnjicn)啾啾(jiji B.B.红妆(zhuzhum mg g)霍霍(hu6hu6)可汗(hShS) C.C.唧唧(jiji)朔气(shushu6 6)燕山(y y 由) D.D.胡骑(qiqi)金柝(tutu6 6)赏赐(c

4、ici) 7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买东市买骏马市:集市 城墙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需要 北方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 8 8 .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以下 5 5- -1313 题与木兰诗有关 5 5.木兰诗选自 朝 A.A.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北朝 B.B.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汉代 C.C.唐郭茂倩乐府诗选 汉代 D.D.宋郭茂倩乐府诗选 北朝 (人名) 编的 ,这是一首 民歌。 6.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有误的一项是( A.A.愿为市鞍马B.B.出郭相扶将C.C.朔气传金柝D.D.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很多卷赏赐百千强强:有余 A.A. “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

5、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B. “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C. “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D. “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9 9 .下面是对木兰的几种评价,最恰当的一项是() A.A.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B.B.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C.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而且反映出他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D.D.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爱国精神,而且表现了古

6、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1010 . .对第 3 3 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木兰心里些许的紧张害怕。 B.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1111.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D.意思是非常、十分。12.12.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

7、确的一项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鞠,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A.对偶反复夸张 B.B.对偶排比对偶 C.C.反复排比对偶 D.D.反复对偶比喻 1313.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以下 1414- -2222 题与卖油翁有关 1414 . .选出下列词语中的“精”与题干中加横线词“精”含义不相同的一项()吾射不亦精乎 A.A.精益求精 B.B.精打

8、细算 C.C.博而不精 D D. .精通射击1515 .下列加横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A.当世无双但当涉猎 B.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见往事耳 C.C.睨之,久而不去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D.D.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1616.下列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A.公亦以此自矜以:因为 B.B.以我酌油知之以:凭借 C.C.以钱覆其口以:用 D.D.徐以杓酌油沥之以:用 1717.下面句子中,注明的字的意思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A.尝射于家圃于我如浮云(于) B.B.以我酌油知之康肃笑而遣之(而) C.C.释担而立学而不思则罔(而) D.D.睨之但微颔之(之) 18

9、18 .下列对“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两句的称呼、语气和情感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A.第一个“亦”体现出陈尧咨对卖油翁的质疑,认为他不懂射箭。同时,这里对老者称“汝”显得较为客气,如果用“尔”,那就是愤怒之极了。 B.B.第二个“不亦”显示出陈尧咨的自矜傲慢。 通过两句连续质问表现出陈尧咨咄咄逼人、 居高临下的气势。 C.C.第一个“乎”表示疑问,是对卖油翁的轻视;第二个“乎”表示反问,是对自己箭术的自信。 D.D.这两句中的“乎”都是用反问的语气来加强肯定,透露出了陈尧咨的盛气凌人。1919 .下面句子全部表现陈尧咨骄傲自满的一项是() 公亦以此自矜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吾射不亦

10、精乎康肃笑而遣之 A. B.B. C.C. D.D. 20.20.下面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A.“睨之”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不在意、轻视的态度。“微颔之”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称许。 B.B.文章通过卖油翁酌油的故事,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 C.C.课文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尧咨善射,“以此自矜“,骄傲不可一世;卖油翁技艺熟稔,但并不自夸,表现出智者超然物外之态。 D.D.文章叙事清楚,详略得当。详写陈尧咨射箭,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旨;略写卖油翁的酌油技艺高超,蕴含哲理。 2121.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相照应的一句是() A.A.释担而立 B

11、.B.睨之 C.C.久而不去 D D.但微颔之 2222 . .本文所要阐述的道理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A.有本领不应自矜自傲,应该保持低调,做人要谦虚谨慎 B.B.凡事只要熟,就能巧,没有什么值得骄傲自满的。 C.C.教育他人应以身示范,要想教育好别人首先得自己的本领过硬 D.D.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为人不可锋芒毕露。 以下 2323- -2828 题与阿长与山海经有关 2323 . .对阿长与山海经这个标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A.标题暗示了本文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还暗示了长妈妈为“我”买来有画儿的山海经一事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 B.B.从作者的情感上看,这个标题突显了情感

12、冲突,呼应了文中 3 3- -1818 段和 1919- -2929 段内容之间的转折,显示出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变化。 C.C.从表达效果上看,“阿长”与山海经相连,俗雅组合,产生了奇妙的幽默意味。 D.D.全文近半部分内容始终未涉及题目中的 山海经 , 也引发了读者更大好奇: 阿长与 山海经 究竟有什么故事?这样的悬念能够吸引读者一读到底。 2424 .“三哼经”是阿长对山海经的称呼,这与文中哪一句话相照应?() A.A.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 B.B.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 C.C.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 D.D.她并非学

13、者。 2525 .作者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A.她的“神力”在于她愿意做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 B.B.她的“神力”在于她愿意做使“我”开心的事。 C.C.她的“神力”在于她跟我讲了很多我不知道的故事。 D.D.她的“神力”在于她对“我”的关爱 2626 .下列哪一项不是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 A.A.阿长懂得许多传统礼节和民间习俗。 B.B.阿长常常对我讲“长毛”。 C.C.没想到阿长还有脱下裤子抵挡大炮的神力。 D.D.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 A.A.当阿长问山海经时,“我”却认为“说了也无益”,表现“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B.B.写叔祖的

14、“疏懒”及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等内容是为了侧面衬托阿长,阿长后来竟然买到山海经,这同叔祖和其他人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 C.C.这一部分内容详细记叙了阿长问书、 买书、 给书的过程, 在阿长的帮助下, 作者终于拿到了心心念念的 山海经 ,他感到既意外又惊喜。 D.D.阿长关心起了山海经是因为她发现作者非常喜爱这套书,而作者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突出了她善良、热情、关爱孩子、乐于助人的特点。 28.28.对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A.文章开头两段介绍阿长的身份和称呼,暗示阿长卑微的社会地位。3 3- -1818 段主要从成年视角出发,围绕 “我”的感受

15、记叙阿长的言行举动。 B.B.文章的 1919- -3131 段记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前后经过,抒发“我”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C.C.文章结尾“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与开头“什么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形成呼应,包含着作者心中深深的歉疚之情。 D.D.在文中, 阿长将“我”视为亲人, 不计回报地努力满足“我”的心愿; 而“我”却对她“不大佩服”“不耐烦”,三十年后回想起这一切,内心不仅仅有同情悲悯。 以下 2929- -3131 题与老王有关 27.27.对“阿长买山海经”这部分内容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29.29.对老王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6、A.A.文中 1 1- -7 7 段主要交代了老王的情况及作者与老王的交往, 暗示了作者对老王有关心但并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个不幸的人,渗透了隐隐的愧疚。通过详细描写与老王交往的三个片段,表达了对老王的尊重、感激和同情。 B.B.文章的第 8 8- -1616 段主要采用描写性文字,呈现了特殊状态下的瞬间细节,这一部分情节推进缓慢,表现 出作者强烈的震惊,相对显豁地表现出内心的愧疚之情。 C.C.老王送钱使书先生上医院“却坚决不肯拿钱”, “坚决”一词体现出老王对作者一家超越主顾关系的亲人间的关心。 D.D.“我一定要给他钱”中的“一定”这个词写出了“我们”给老王钱时的态度坚定,表现出“我们”不

17、愿占老王便宜,希望他生活有基本保障,但也体现出作者潜意识中还是认为自己经济地位是高于老王的。 30.30.对老王一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A.老王的不幸有三类:身体的残疾、生活的窘迫和精神的孤独。如此不幸的人却和杨绛这种知识分子家庭有一定的交往,说明杨绛家当时也沦落到了社会最底层。 B.B.第 1 1 段中“他蹬,我坐”这四个字突显出了老王和作者之间身份的差异,暗示在作者心中,两人的关系是主顾关系,作者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C.C.“我”常坐老王的车,还一路上说着闲话,说明我们相处的很融洽。这些闲话有一些是老王自己讲的,可见老王内心孤独,急于找人倾诉。 D.D.作者对老王身世的

18、了解大多是来自老王自己讲或者有人说,作者没有去主动关心,即使是经过老王的 家,看到老王居住环境的不堪,也没有当即关心,只是作为闲聊时的谈资随意问起。 31.31.对老王第 8 8- -1616 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A.文中写老王的样貌用了“镶嵌”一词,这个词精准地传达出老王生气全无的样子。又把老王比喻成棺材里倒出来的僵尸,使得老王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的模样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了读者面前,而 1 1- -7 7 段中完 全没有写老王的样貌。 B.B.“好香油”、“大鸡蛋”可能是老王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好东西了,在他临终之前,老王只是想用这些在他看来最好的东西来感谢我们。 C.C

19、.这个“不幸者”最大的不幸是尽管他没有亲人,但他渴求有人能像亲人一样来关心他,渴求有一个能与他有平等的情感交流的对象。 D.D.通过细读 8 8- -1616 段详写的事件,我们读到了作者在不断强化她与老王付出的不对等,这些描写不断累积, 为最后抒发愧作之情不断蓄势。 以下 3232- -3434 题与台阶有关 3232 . .对“台阶”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A. “台阶”承载着一家人平静和睦的生活,而父亲的理想也是从“三级台阶”起步的 B.B. “台阶”是父亲吃苦耐劳的精神动力,也是他终日劳碌、坚忍执着的力量源泉。 C.C. “台阶”是父亲的精神寄托和人生价值的体现。 D.D.

20、“台阶”是家族地位的象征,台阶越高越会受人尊重,但也让父亲从幸福跌到痛苦 3333 . .对台阶中父亲在深秋的早晨踏黄泥的描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A.这是一段对父亲踏黄泥的动作描写和肖像描写,“浮”和“漂”写出了父亲在凌晨的大雾中工作时的环 境状态,突出了环境的恶劣。 B.B.“挑”这个动词很传神地描写了水珠给每一根细发造成的压力。 “艰难”清晰地呈现了每一根细发都不堪重负的样子,其实是表明父亲劳动很艰难。 C.C.从“晃”到“滚”到“滚满”, 写的是父亲踏黄泥一起一伏的节奏里他额头上的露珠不断滚落一会儿就滚满额头的变化过程,如此多的露珠表明天气寒凉,父亲干活却热火朝天。 D.D.“挑”

21、“晃”和“滚”表面上是写水珠,其实是体现了父亲踏黄泥的辛劳和投入的状态。表现出父亲对造台阶的重视和为此付出的艰辛代价,塑造出父亲勤劳执着的形象34.34.下列对台阶一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A.这篇文章可以划分成两大部分:1 1- -9 9 段是第一部分,围绕老屋的三级台阶展开;1010- -3232 段为第二部分, 围绕新屋的九级台阶展开。 B.B.父亲对三级台阶是不满意的。第 1 1 段中“总”字强调了频率之高;第 6 6 段独句成段,用感叹号强化了 父亲的不满意;第 7 7 段中“不知说了多少遍”与第 1 1 段中的“总”字呼应。 C.C.父亲的准备是从“一块砖”“一片瓦”开

22、始的,“一块”、“一片”的细微和“角票”的微不足道说明了父亲的勤俭节约,不浪费一点一滴。 D.D.文中“我”跳台阶的经历中,六个“蹦”字表现出“我”的调皮以及生活的单调,“我”对三级台阶是喜爱和怀念的,这与父亲对老屋三级台阶的不满意是截然相反的。 35.35.下列选项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 3030 年代 创作的十篇散文,多角度地展现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 B.B.老王选自杨绛散文。杨绛是钱使书的夫人,她是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干校六记、我们任、长篇小说洗澡、译作堂吉诃德等。 C.C.木兰诗中的黑山

23、、燕山都是长城外的山脉,这一代地区主要生活着“胡人”。历史上的“五胡乱 华”就包含了五个少数民族,所以,“胡”指的不是某一个民族,它是对古代西北部民族的统称。版本 一:问卷星版本 C.C.木兰诗中的黑山、燕山都是当时北方的山名,这一代地区主要生活着“胡人”。历史上的“五胡乱华”就包含了五个少数民族,所以,“胡”指的不是某一个民族,它是对古代北部民族的统称。版本 一:视频讲解版本 D.D.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集卷一,题目是编者加的。 36.3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A.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纪实性的

24、文章。全文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青年鲁迅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作者通过回忆往事,表达了对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与感激之情。 B.B.老王通过作者与老王的交往,反映了老王艰难的生活和他善良厚道的品格。 C.C.老王一文中作者以平等、善良之心对待不幸者,认为自己给他们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愧作”。 D.D.台阶塑造了一位嫌自己家门口台阶低,心高气傲的父亲形象。 以下 3737- -4141 题与课外现代文独腿人生有关 独腿人生 罗伟章 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与闹市区有一段距离,下公交车之后,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 4040 分钟。眼看约定的时间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朋友曾在电话中告知:

25、若坐三轮,只需 3 3 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 5 元。”见我犹豫。车夫开导我说:“出租车起价就是 6 6 元呢。”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 5 5 元再加 1 1 元,就是 3 3 元的两倍,这个账我同样会算。“这不是讹人嘛。”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 3 3 元。” 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 5 5 元其实没多收你的。”“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 3 3元呢。”“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 3 3 元。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穿着人力三轮车车夫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至少有 5555 岁的年纪。 车行一

26、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而且,车轮不是滑 行向前,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右 腿上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前后晃荡着。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臀部时时脱离坐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从他左腿并不肥大的裤管随风摆动的情形,我猜想他唯一的好腿一定瘦得可怜。 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 再蹬了,我走路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前面是上坡路

27、。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重地喘着粗气。不知怎的,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踪影。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

28、八十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 他说:“有两个外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 坐,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 人争了气!下了车,那两个外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婚种。”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自豪的情感。 (11)(11)我很想打听一下他的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他已经 断了一条腿,而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了。 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 我下了车,给他 5 5 元钱。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 2 2 元钱。 (14)(14)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地说:“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我怕被你朋友看 见”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但此时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Q5)Q5)“谢谢。”我轻声地说。“谢谢您!”车夫郑重地说。 Q6)Q6)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