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多元化_第1页
高考历史试题多元化_第2页
高考历史试题多元化_第3页
高考历史试题多元化_第4页
高考历史试题多元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2011年高考历史试题看新课程下的多元史观(转)纵观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题,不难发现,史观是高考历史试题之魂。因此,历史复习应适当重视理论,注意发挥史观的引领作用。近年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对此应有所了解。 新课程背景下,随着“一标多本”的普及,全国没有了统一的历史教材,历史课堂上教师到底应该“教什么”变得至关重要。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有四种版本,由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编写的角度不同,在历史问题的表述上,各版本教材都有一定的差异;同时,新教材打破了旧教材按历史时序编写的思路,采用模块加专题的编写形式。这种课程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2、,便于学生探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知识的跨度大,跳跃性强,给习惯于按时序教授和学习历史的教师和学生带来一定困惑。况且,新教材对历史学科的专业要求明显提高,这对个性不同、学业基础有差异,而学习时间相对紧张的高中学生来说,的确面临挑战。因此解读、取舍、整合教学文本,统筹构建既符合课标要求,又适应学生实际的历史教学内容成为必要。历史教材有其独特的知识结构体系,考生需要按历史发展阶段梳理古今中外历史知识,以点带线,以线连面,形成点、线、面立体式框架知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等主干知识。做到把握整体结构,突出重点知识。 要充分利用和研究近年全国“文综”卷中的历

3、史试题,发现新课程中的所体现的多元史观新理念。题在精而不在多,最好采用高考题或高质量的模拟题训练,但更重要的不是单单做几道题,而是学习和掌握做题的精髓。 一、新课程下的多元史观 历史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形状各异的多面体。由于研究者的立场不同;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时代的局限性等,导致产生了不同的史学观念。 用来对史实进行意义建构的理论和观点就是史观。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云:“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具备“义、事、文”方可称为“史学”。“义”指历史观点,“事”指历史事实,“文”则是表达的文笔。     20

4、世纪20年代,李大钊在北京大学为学生讲授史学思想史,其中第一讲就是史观。他把史观看作是做人的必需,“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什么是“史观”?李大钊说,史观就是关于历史的法则性解释或概念。史学范式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范型和模式,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也是史学观点、史学范畴和史学方法等有机集合体。高中新课标程式下的史学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或称革命史范式),发展为全球史范式(亦称整体史范式)、文明史范式、现代化范式等史学范式。这些新的史学范式,提高了历史研究的框架性认识. (一)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是第二次大战后在欧美兴起的并

5、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影响我国史学界的全新的史学理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同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形成。它主张超越国别、民族和地区的界限,以宏观的整体的眼光来考察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历史演进,反对“欧洲中心论”,反对将世界历史当成国别史的汇编,强调世界各地区各国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以及世界各地区由分散到聚合的整体化趋势。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将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史的过程归纳为纵向的人类物质生

6、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以及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和横向的世界各地区由彼此分散到联系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两个基本方面。世界近代史就是从1500年地理大发现,到1900年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世界从地区隔绝向形成统一整体过渡的历史。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横向、整体发展的历史,要重视交往、强调友好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二)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也通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我国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研究历史的理论模式。文明史观在国际学术界由来已久,其肇始于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的风俗史开创了文明史研究的先河。文明史观的创立者是德国学者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其代表作是西

7、方的没落。他抛弃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单一直线发展的历史模式,否定了当时流行的“古代中古近代”编排历史的方式,提出了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新学说,强调以文明视角来透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阐释了世界上8种文化产生、发展、鼎盛和衰亡的历史,认为“世界历史”就是各种文化的“集体记忆”。其后,英国学者汤因比对文明史观进一步发扬广大,他倾其一生精力,出版了巨著历史研究,通过对近6000年来出现的26种文明形态的比较研究,以其创立的挑战和迎战说,阐释了各种文明形态的产生、成长、衰落、解体的过程,从而完善了文明史观的哲学体系。此后,体现文明史观的专著纷纷问世。目前我国翻译出版了一系列文明史的专著,代表性的有美国学

8、者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等人著的世界文明史、美国学者威尔杜兰夫妇合著的西方文明史、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著的文明史纲等,文明史观被引进中国。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学者撰写的世界文明史著作,多立足于西方人的视角,过分强调西方文明的地位,仍有“西欧中心论”的残余,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宿命论的痕迹。随着对外开放和史学研究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文明史的研究热潮,一些高校和研究部门,专门设立了研究文明史的学术机构,如东北师范大学于1999年成立了世界文明研究中心。一系列研究文明史的著作相继问世,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由我国学者集体编写的多卷本世界文明大系,这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全面系

9、统研究和论述世界文明史的著作。由著名学者马克垚主编的三卷本世界文明史(2004年1月第一版),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明史著作,该书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高校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反映了我国历史学科体系的新趋势和新成果,被学术界视为“我国世界史研究的新突破和一个新的里程碑”。此外,反映文明史观代表性著作还有计翔等人著的世界文明史简编、齐世荣主编的人类文明的演进等。 与此同时,在中国史研究方面也相继出版了一批以反映中华文明发展为撰述目标的著作,其代表性的由樊树志所著的国史概要,该书摒弃了社会形态理论,以展现中华文明的发生、发展与演变“作为国史的主线”,此书是大学公共基础课教材

10、。著名学者张岂之主编的六卷本中国历史,是“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该书以突出中华文明史的成就为撰述目标。启良所著的中华文明史,直接以中华文明的发展为轴线,建构了中国历史新的解释体系。赵毅和赵轶峰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材中国古代史,“注重中国文明在发生与演变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特征”,“演绎华夏文明,聚焦文明中华”,以文明史观重构了中国古代史的学科体系。 一系列研究成果,基本奠定了我国文明史观的理论体系和解释系统,文明史观基本确立起来。 (三)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史观就是运用“现代化”的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现代化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

11、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它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现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

12、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 现代化的基本进程: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德国例外),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从社会制度来说,有多种模式,主要有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 按中国多数学者的观点,把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划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崛起而开始起动的新型现代化。 二

13、、多元史观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一)全球史观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卷)第41题通过阅读和分析材料得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阐释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

14、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界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发达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改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今年的这道题鲜明的体现了新课标中全球史观的考察。首先,应指导学生了解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转变认识历史事件、历史问题的视角,运用其基本观点分析认识教

15、材中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问题。例如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从分散到整体、从封闭到开放;历史的创造者是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创造;历史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和科技等各个方面。 其次,引导学生运用全球史观的主要观点指导专题复习,重新建构知识体系。三种史学观点虽各有侧重,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更多是强调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以及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实际上是文明史观的一个特定阶段,只是在这一阶段用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来概括更能把握其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征。应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建构知识体系。 (二)文明史观 (2007年全国文综卷)法国历史

16、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这道题考察学生对史学理论的了解,更是对文明史观的一种渗透,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史观意识应该是新课程中所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把人类文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又分为初级农业文明阶段

17、和发达农业文明阶段,青铜器和铁器成为划分的标志;工业文明分为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展两大阶段,工业文明的生产力主要是蒸汽机和电力,18世纪下半期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在此前,还有一个长达数百年的酝酿阶段。我们应以此掌握文明史的基本线索、基本史实,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过程和成果。 其次,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的,将历史与现实予以结合。比如要理解中国传统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历史上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形成的民主的运作方式和法律的现实意义,等等,从而感悟历史的时代特征,运用各种方法,比较、概括主要文明的重

18、要特征和现实意义。 第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都须付出代价,如战争、浩劫、争权夺利和历史暂时的倒退这些代价与文明进步所带来的成果相比是次要的,我们不能过多地讲代价,从而忽略了人类坚忍不拔追求文明的诚恳的步伐。 第四,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由于多种合力的影响,在同一生产力水平上会形成多种类型的文明,如在农业文明时代,就有以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欧洲文明区、以伊斯兰文化为代表的中亚和西亚文明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亚文明区。我们应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要看到各个文明的独特性,同时

19、还应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联系。 第五、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各种文明虽有强弱之分和大小之别,但绝无优劣高下之别,都有同等价值。各文明也不是封闭的、隔绝的,各文明之间多以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两种形式发生交往,通过这两种形式,加快了不同文明间的整合,促使世界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 第六,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中国文明的演进,同时还应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在把握历史线索和阶段划分时,改变按社会形态“由底向高”的传统做法,以中国文明的发展演变为主导线索,并按照中国文明在某一时期最突出的时代特征进行历史分期。 (三)现代化史观

20、(2011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40题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 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

21、;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着,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

22、者,因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核考,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和计算。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矣考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编自袁世凯、赵而翼、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点的

23、变化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 其中现代化史观在本题中有所体现,第二问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并根据材料二中所描述的内容,呈现了在晚清中国现代化在教育方面的进程,已经提出了国民的概念以及要把德和才作为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人才的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新式人才。从材料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晚清时期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进步,已经不在是以前的科举取士,而是更注重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现代化史观已经逐渐融入到了新课程中,将史学理论的学习点滴的渗透到平时的课程学习中,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大有裨益。 三、考生答题中存

24、在的主要问题1审题不够仔细。试题中关键的内容如时间、主题词、条件限制词等,并没有充分审清。所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问题是问的主次方面,还是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都没有分清楚,考生粗心大意,审题不够仔细,导致失分。2历史概念理解不清。学生应该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答题时要准确使用这些概念,否则就会因概念不清而失分。3概括归纳、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差。不善归纳,知识的系统性不够,答题丢三落四。4知识学得过死,答题时灵活性严重不足,视野太窄,不适应分层、分档评分的命题需要。迁移知识能力差,人文知识的素养明显不足,高考试题设问的角度和情境大多是教材中虽没有涉及,考生只需按题目要求,从时间、空间范围与教材内容

25、加以对应,稍加归纳整理即可回答。但许多考生不顾题目中的要求机械照搬教材中的内容,导致答非所问或针对性不强。    5答题的语言不规范、不简洁中肯,理论观点不能内化。很多学生不能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来回答问题,空洞的白话文太多,评卷老师往往是快速的寻找采分点,而采分点是由关键词构成的,尽量使用约定俗成的说法或课本上的语言,最好不要自己造新词或用非常规的表达方式。 四、启示与建议 1教学与高考的矛盾 呼应新课改、脱离教材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近年高考从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的试题越来越少,这是一种趋势,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全国卷已逐渐引入了新课程里的一些史学观念。甚至

26、大部分主观题已经都使用材料来出题。 2提高教学与训练的有效性 (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现在新课程要求教师要重视学习,不断阅读、不断研究、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汲取学术研究的成果。 (2)调整课堂授课的方式。 能让学生学会的课堂才是好课堂,能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高效课堂应该是这样的: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考得优秀。课堂不能是老师的课堂,而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 (3)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高考试题尽管是以目标、能力立意,重视能力的考查,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并不会因此被弱化,因为能力的考查都是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依托的。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不单要掌握记忆能力,还要掌握辨析、推理等

27、思维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更高要求的基础上的,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更加扎实,在掌握基础知识过程中提高能力,在提高能力中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读书,阅读课文和材料并能与当时的时代环境联系,去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等,这样面对考试出现的新材料时就会胸有成竹。 从课标到教材,从教材到教案,从教案到教学,老师都应该体现自主性、选择性,注意“二度开发”;教材不是“圣经”,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所以老师根据课标、其他版本教材,可以大胆处理教材;教案以预设为主;教学以三维目标为统领,预设与生成并重,按照“以学为本”的原则进行教学活动。 (4)注重知识的归类与整合,构建历史

28、知识框架。 参照新课程树立的专题意识。一是新课程新教材的编写体例是以模块的专题形式出现的;二是近几年的高考是以专题归类的形式出现的。“学科知识体系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构建的,反映了对历史的总体认识,体现和涵盖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只有把握住了学科知识体系,才能保证在历史观念方面的价值取向,保证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命题的立意和认识的提升都源于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抓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历史主体知识,将知识进行系统归类与整合,形成专题知识,以便准确掌握重要的史实,完整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进一步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与发展过程。“在现实中,政

29、治、经济、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对于很多问题,只有历史的、多角度地观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历史现象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将教材的主体知识构建成立体的知识网络,把握主体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这些对于从整体上掌握知识结构、把握历史线索和规律,具有重要作用。 3加强研究新课标 新课程标准是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订的课程标准,新课改的目的是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教材、考纲和课标是高考试题命制的主要依据,老师必须要认真解读、研究课标。目前课程改革强调教材多样化和多元化,开创一“标”多“材”,一“源”多“流”的局面。教材是课程资源核心,不再是绝对权威,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材只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可以发挥,可以拓展,可以延伸,可以浓缩,可以删减,一切的出发点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课程标准为据。因此,必须破除教材本位,树立教材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范例”的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