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重庆荣昌初级中学唐孝彬【教材分析】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材料作文写作的地位举足轻重。写作材料作文,既要抒发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又要结合材料把思想感情寓于其中。一旦脱离了材料就表示作文偏离了主题。材料作文是结合题目所给出的一段或多段材料,让学生阅读并分析材料后从中挖掘其中心思想,并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写作。它既不同于命题作文那么呆板,又不同于话题作文那么灵活,是二者的折中。材料作文从初一就开始涉及,初三则成为训练重点,中考试卷中的常客。【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材料作文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运用分析原因、把握关键句等方法进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

2、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的兴趣。应包含三维目标(要体现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内涵)重重难点及突破方法】重点:运用分析原因、把握关键句等方法进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难点:准确审题、立意。重难点突破方法:在教师的讲析中,通过合作学习、教师点拨,综合运用几种审题立意的方法,在练习中选择恰当的方法审准材料的“意图”,正确立意写作。【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用具】学生材料作文习作两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布置预习印发近期学生材料作文习作两篇,学生阅读思考:两篇作文对材料的中心把握是否准确。二、导入激趣:检查预习情况(3分钟)。频示

3、学生习作的材料内容,学生自由发言:两篇作文是否准确把握了材料中心,由学生发言导入新课学习。习作题目:请阅读下面的材料,自己确定一个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一个小男孩在草地上发现一个蛹,他把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段似乎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男孩看着于心不忍,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小男孩内疚的把他捧回草地。三、自主学习(一)认识材料作文(2分钟),频示以下内容,教师带领学生读、悟:1、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

4、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2、考点诠释:材料作文的特点:(1)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了考生。(2)组成: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二)审题立意方法指导(20分钟)1、全面理解材料,抓中心话题、频示:

5、某大城市,中程公交车的始发站,每天天未亮,就有许多老人排着长队,早早地为乘车上中学或大学的儿孙占个座位。判断下列立意属哪一种:切题,偏题或者离题A亲情无价B、独立自主C、理解万岁D、爱的思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AB偏题,C离题,D切题频示提示:题目中有全面理解之类的文字,要注意抓准中心话题、频示学生习作材料,学生思考自己的习作是否抓准了中心,不用检查思考结果。2、围绕中心话题,抓准材料中心(或出题意图)的具体方法(1)、找关键句法0)、频示:关键句的位置: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频示举例材料,学生通过抓关键句理解材料中心:一天晚上,法国雕塑家罗丹叫来几个学生,让他们一齐欣赏自己整整花

6、了七年时间所雕成的巴尔扎克像。一位学生指着雕像那双叠合在胸前的手,说:“多么奇妙而完美的手啊!”罗丹听了操起斧子,朝着雕像的双手砍去,一双“完美的手”消失了,学生们也惊呆了!罗丹解释说:“这双手太突出了!它们已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属于这个雕像的整体了。记住,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体更重要的。”、频示提示:a、这则材料最关键的一句话是“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体更重要的”,谈的是艺术原则,若要深刻,就必须扩大迁移。b、此类材料中一般有含义深刻的句子、频示学生习作材料,学生思考用这种方法能否找出材料中心,不急着检查结果。(2)、提问法、频示:提问的步骤:a、他(她、它)

7、们的说法、做法对不对?b、为什么?c、对我们有什么启示?、频示举例材料,学生学习用提问法把握材料中心: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a、从牧羊人的角度来看:第一步提问:乌鸦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呢?

8、牧羊人的态度很鲜明: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显然是否定的。第二步提问:否定乌鸦的什么?答:头脑发热,不自量力,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知。第三步提问: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答:人要有自知之明。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盲从、蛮干。指引一个人成功的道路可能将另一个人引向失败。b、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第一步提问:乌鸦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呢?孩子的态度也很鲜明:它也很可爱啊!显然是肯定的。第二步提问:肯定乌鸦的什么?答:它羡慕鹰的本领,它拼命练习,它要改变自己,它为了梦想而努力,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第三步提问: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答:让梦想指引人生,虽然有时可能失败,但倒在为理想而努力的路途中,

9、也是一种壮美。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奋斗可能失败,自甘平庸永不会成功。勇于挑战自己才能超越自己。、频示提示:提问法一般适合有人物对话的材料(4、频示学生习作材料,学生思考用这种方法能否找出材料中心,不急着检查结果。(3)、由果溯因法(1、频示:概念解释:找到材料中提到的结果,追溯得到这个结果的原因,看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频示举例材料,引导学生学习用由果溯因法把握材料中心: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审题方法:以果溯因法。结果:渔翁第二天以后什么也没捞到原因:空间不宽水域狭窄

10、藏鱼不多启示: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频示提示:这种材料中一般存在较为明显的因果关系(4、频示学生习作材料,学生思考用这种方法能否找出材料中心,不急着检查结果。(4)、多角度分析法(1、频示举例材料,引导学生学习用多角度分析法把握材料中心:一户人家五个儿子:一个瞎子,一个驼子,一个跛子,一个愚笨,一个浪荡。然而这家人却过得其乐融融,因为家长对五个儿子各有安排:老大眼瞎,让他按摩;老二背驼,让他搓绳;老三足跛,让他纺线;老四愚笨,让他务农;老五浪荡,让他经商。一家人各展其长,各得其所。结论:从家长的角度一一合理使用人才从儿子的角度一一扬长避短、频示提示:这类材料题目中一般有找准角度或

11、自选角度字样、频示学生习作材料,学生思考用这种方法能否找出材料中心,不急着检查结果。四、交流展示、教师点拨(10分钟)学生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再次审视习作材料和自己的作文,学着用上面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方法找准材料的中心,课堂交流发言。学生分为四组讨论,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发言,讲清所用的方法和分析的具体过程,得出的结论。教师肯定学生得出的类似下面的结论:1、有些过程必不可少,有些苦和累必须经历。2、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五、探究质疑(2分钟)学生感悟:既然可以多角度审题立意,为什么还有偏题之说?学生只略作思维停留,不必立即有思考结果,留待下一次写作练习后,根据学生习作具体解说,学生领悟更容易。六、课堂小结

12、(2分钟)今天我们明确了材料作文的特点,并运用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进行审题立意,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这些方法,并能综合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注意事项:(1)根据所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不能偏离材料自行立意。(2)一般每则材料都可从多个角度立意,但应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立意角度;(3)上面的几种方法不是孤立运用,而是相互联系、综合使用的。【板书设计】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特点:1、命意作文2 、由材料和要求组成方法:1、全面理解材料,抓中心话题2、抓住关键句3 、提问法4 、由果溯因法5 、多角度分析法【作业布置】(1分钟)、必做题修改之前的习作、选做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正确审题基础上明确立意写

13、作。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教学反思】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反思唐孝彬这是一次较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课,课前,学生刚做了一次材料作文写作训练,在学生呈现的习作中,我发现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对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存在

14、很大的偏差,针对这一现象,我特别设计了这一次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专项训练课。现针对这节课作简要反思:首先,本课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出发,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基本实现了教学设想。1 、这节课的针对性较强,整个课堂环节清晰,课堂实效性比较强。虽是初三的学生,基础还是不够牢固,理解材料和解读材料的能力有些不足,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到了这些因素,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学会运用分析原因、把握关键句等方法进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尤其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充分考虑几则材料的梯度性,开始让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后面逐渐增加难度,引导学生逐步加强对几种审题方法的理解和运用。2、课前和学生充分交流他们作文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使他们自身对这节课就有所期待,充分激发出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大大提高了学习新知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在教学方法设计上,我特意在每种具体审题立意方法讨论以后,都让学生再次审视习作中用到的材料,把这作为行课的一条线索,一以贯之,始终让学生学然后知用,用然后生疑,疑然后悟道。4、多媒体的使用主要起到辅助作用,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为主要目的。但是,在课堂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