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行政法学 主讲教师:吴平行政与司法的区别:行政是管理活动,司法属裁判纠纷,评判是非行政有鲜明的倾向性,司法具有中立性行政运行有积极主动性,司法具有被动性行政追求效率为先,司法以公平为核心行政实行层级式的服从性,司法强调独立行政有各类专业技术性,司法职业是法律专业行政权有可授性,司法权具有专属性行政权具有先定力,司法权具有终极性起步后的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后的30年多年,中国行政法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分别服务于法律规则国家、法律国家和法治国家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第一:法律规则国家时期的“以法行政”(1978-1989)1979年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1982年国务院组织法1
2、986年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其主要功能是管理社会事务、管理行政相对人。第二、法律国家目标下的控权法(1989-2000)这一时期,中国建立起多种针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机制1989年行政诉讼法:被公认为中国行政法治里程碑式的法律文件,它标志着中国正式接受法治行政理念与原则。1990年行政复议条例:行政诉讼法重要的配套行政法规。1994年国家赔偿法:确立有别于民事赔偿的国家赔偿制度是中国迈向法治国家的重要一步。1996年行政处罚法、价格法等:确立了一系列旨在加强行政相对人权益保护的非诉行政程序规范。1997年行政监察法确立了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机制。第三、依法治国蓝图下的行政法(2000年以来)1999年
3、宪法明确 “中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进入了建设法治国家的新时代。行政法推进尊重人权的法治政府建设:2003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制度”被废除、2004年国务院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立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行政法推进诚信政府建设:2003年行政许可法首次在中国 实定法上肯定了国际通行的信赖保护原则。行政法推进透明政府建设: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仅划定了政府依职权公开信息的范围,还明确了依申请公开信息的程序规则。中央: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各部门: 国务院组成部门:部、委、行、署 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工商总局等
4、两者不同:设置机构不同、首长地位不同国务院办事机构:一般不对外独立决策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独立对外行使职权直属事业单位:非行政机关性质(公共组织)议事协调机构:多个职能部门管理的事项大部制改革(历经七次机构改革) 2013年3月的改革的重点是:紧紧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能源管理机构。 铁道部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国家能源局。裁量基准: 是指行政机关依职权对法定裁量权具体化的控制
5、规则。 具体指关于自由裁量权行使的一系列具体的、细化的、操作性的约束性规则。 涉及的内容:制定的主体 制定的阶次 制定的程序 基准的效力(4)信息公开的机构:行政机关制作的信息,由制作该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行政机关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的信息,由保存该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5)信息公开的程序:信息公开应作到及时,属于主动公开的,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对依申请而公开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6)第三方权益保护: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权益的,应当书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得公开。如果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
6、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予以公开,并将决定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和理由书面通知第三方。(一)行政强制措施的概念与特点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行政强制措施有两个突出特征: 一是目的具有多重性; 二是暂时性。(二)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与特点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行政强制执行有以下特点: (1)执行前提:相对人不履行生效的行政决定为其设定的义务; (2)执
7、行目的: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义务的实现; (3)执行主体:包括有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 (4)执行根据:实施行政强制执行的根据是由行政机关作出的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 三、行政强制种类与设定 (一)行政强制措施种类与设定1、行政强制措施种类 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有限制人身自由与限制财产流通两类。 具体有:限制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以及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主要有:盘问、置留、约束、强行带离现场等。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如进入现场检查等。 2、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权 创设权:(1)法律:原则上行政强制措施只能由法律设定。(2)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
8、限制人身自由、和冻结存款、汇款以及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3)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和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 规定权: (1)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条件、种类作了规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作出扩大规定。 (2)法律中未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二)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与设定1、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 可以将其分为间接强制执行与直接强制执行。 种类主要有: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划拨存款、汇款;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排除妨碍、恢复原状;代履行;其他强制执行方式。2、行政强制执行的
9、设定权 行政强制执行只能由法律设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都无权设定。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四、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一)行政强制措施实施主体 1、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权限范围内实施; 2、行政强制措施实施权的集中行使,即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实施法律、法规规定的与行政处罚权有关的行政强制实施; 3、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的组织可以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4、行政强制措施实施权不得委托; 5、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必须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二)一般实施程序 报告和批准、
10、表明身份、通知、告知及说明理由、听取陈述和申辩、制作现场笔录。(三)特殊实施程序 1、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2、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 (1)应当当场告知或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后立即通知当事人家属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机关、地点和期限。 (2)在紧急情况下当场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在返回行政机关后,立即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四)查封、扣押 1、决定主体:查封、扣押应当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 2、期限:一般期限为30日; 3、对查封、扣押财物的保管: 4、对查封、扣押物品先行处理: 5、非法财物的处理: 6、查封、扣押的解除:(五)冻结 1、遵循的原
11、则:适当原则 2、主体:只有法律才能授权行政机关(或者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实施冻结存款、汇款的行政强制措施,且不得委托其他行政机关或者组织实施冻结存款、汇款。五、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一)实施主体:只有法律规定就该事项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才能实施强制执行。(二)催告:在实施强制执行之前,行政机关以书面形式,通告当事人在一定期间内履行行政决定所要求的义务。 (三)几个体现文明执法的执行规则 1、执行协议 2、禁止执行时间的规定: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 3、禁止使用执行方式的规定: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 4、对违法建筑物强制拆除的特
12、殊规定 (四)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 加处罚款或滞纳金、划拨存款、汇款、拍卖(五)代履行:他人可代替、义务人支付费用 第八节 行政事实行为 行政事实行为与行政法律行为相对,是一种行政活动。事实行为系指行政主体所为不以产生特定法效果,而是以事实效果为之行为形式。行政事实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 2.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行政目的而做出行政事实行为; 3.行政事实行为不以产生特定的法律效果为目的,并不追求与相对人之间产生、变更或消灭某种法律关系。 行政事实行为种类: 1、执行性的行政事实行为 2、认知表示行为 3、行政协商行为 4、其他建设、维持行为 两种典型的事实行为: 行政指导;行政计划行政复议制度改革 行政复议司法化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展产品合同范本
- 出口种子销售合同范本
- 转卖音响合同范本
- 劳务外包合同范例
- 中介委托租房电子合同范本
- 凯伦股合同范本
- 养牛合伙合同范本
- 北海吊车出租合同范本
- 公司中途入股合同范本
- 产品服务合同范例
- 设计管理资料课件
- “春季传染病预防”班会全文PPT
- 《涉外礼仪教程(第五版)》课件第一章 涉外通则
-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课件
- 服装造型点线面课件
- 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附件解读教材课件
- 医院管理案例运用PDCA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课件
- DB32T 3699-2019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规程
-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 中建精装修施工工艺工法标准(做法详细值得收藏)
- 2021版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奇妙的植物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