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课文一至三新版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课文一至三新版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课文一至三新版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课文一至三新版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课文一至三新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课文一至三新版教学设计长城和运河教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文内容。3、收集关于长城和运河的有关资料,了解它们的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教学重难点: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的特点。2、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奇异景象”。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一、导入激趣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 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 ?(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2、生齐读课题。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二.初读

2、指导1、自学课文。(1)各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句,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其意思。(3)思考:作者是以什么方式看长城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看?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2)指名说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3、。奇迹:奇异的景象。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3)结合自己的读书理解说说作者的观察点及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三、精读课文1、指名读第一部分内容。2、比较句子: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3、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看插图或动画体会理解,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 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7、“祖先”该怎么

4、理解?比较: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9、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11、指名读,生评议。12、齐读。五、布置课堂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生字词。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二、精读第二部分1、导读: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京杭大运

5、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2、讲读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大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2)比较:像绸带飘落在大地。像绸带飘落到大地。像绸带飘向大地。(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动人” 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4、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5、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6、师读

6、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 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三、总结全文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2、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3、师总结: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 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 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四、布置作业板书:2长城和运河6700千米1747千米像巨龙像绸带连绵起伏银光闪闪曲折蜿蜒伸向天边人间奇迹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美丽的南沙群岛是一

7、个偏正式的名词性短语,中心词是南沙群岛,美丽是用来修饰南沙群岛的。课文先介绍了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 以及我 们的祖先在那里生息繁衍的情况。然后分别从物产富饶和景色迷人这两方面具体 描绘南沙群岛是美丽富饶的宝岛。寓情于景,流露出作者对南沙群岛的热爱之情。学情分析:本课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内容:(1)看图学文,领略南沙群岛的美丽, 教学时可以使用教学挂图每让学生仔细观察碧波浩渺的大海之中的南沙群岛,教师注意引领学生走进作者所创设的散文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感 悟、品味出南沙群岛的美。(2)朗读感悟,深入体会南沙群岛的美,本文是一 篇语言优美的散文,教学时注重学生的朗读的,让学生在读

8、中体会,读中领悟, 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2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初步理解“总一一分”的构段方 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语言优美,如“星罗棋布” “碧波浩渺”等,注重对学生语言的积累。难点:初步理解课文“总一一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1 .直接导入,出示课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的两大奇迹一一雄伟的长城和运河,今天我们一起再去祖国的最南端欣赏那些美丽的岛屿。(出示课题)齐读课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9、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从“美丽”知道了南沙群岛一定很迷人,从“群”知道南沙群岛有很多岛 屿)那你能把南沙群岛之美,岛屿之多读出来吗?(指名读好课题)2 .质疑课题,初步整体感知课文1 .对于这么美丽的南沙群岛,你们想知道什么?提出问题:南沙群岛究竟有多少岛屿?南沙群岛究竟有多美丽?南沙群岛有哪些特色令人留连忘返?等等。2 .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以上问题。3 .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语:辽阔岛屿星罗棋布矿产仅曾母暗礁蓝玉合壁海龟(2)开火车读词语,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好多音字“曾”,并组词。(3)联系课文和日常积累,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10、浩瀚:广大。浩渺:形容水面辽阔。(4)齐读词语,读好词语。4 .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5 .交流答案。三.感知全文内容1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南沙群岛是祖国的,也是。2 .在课文中划出句子,齐读这几句话。四.指导写字1 .出示生字,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的。2 .全班交流3 .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几个难写的字:“阔”字是半包围,门字框里面是个“活”;“屿”的第五笔是竖折弯钩,“龟”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4 .生描红生字,师巡回指导,纠正姿势。第二课时一.复习1 .听写词语(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先请同学们听写几个词语。(2)(幻

11、灯片出示词语)生对照幻灯片上的词语,自己批改。(3)全对的学生表扬自己“我真棒”。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些什么?(指名回答,相机板书)二.精读感悟(一)引入情景,感知课文第一自然段。1.感知课文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边看图边思考:(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2)交流出示:用用晶莹的珍珠”体会出南沙群岛美,像晶莹透亮的珍珠, 从“一申用”三个字体会出岛屿之多。(3)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岛屿之多?边读边想象,并找出重点的词语。一 一二百多座、星罗棋布。相机理解“星罗棋布”。(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句。(5)这段话还告诉我们什么?交流,理解词语“生息繁衍

12、”。朗读第三句话。过渡:美丽的南沙群岛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 我们也去迷人的 南沙群岛欣赏一番,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你是被南沙群岛 的丰富物产吸引了呢,还是被迷人的景色所吸引?哪儿吸引你,就在哪儿多看看, 等会请你谈谈感受。生交流第二自然段出示:(1)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2)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南沙群岛是“巨大的蓝色宝库”?指名回答 ,理解词语 “蕴藏” “用之不竭”。(3)师讲述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练习用总分方式来说话:她拥有难以计数的海洋生物,有章鱼,海星,乌贼、美丽的珊瑚等等。她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石油、锌、天然气等。她贮藏了用之不竭的

13、海洋动力,有风力、潮汐等。(4)你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南沙群岛是巨大的蓝色宝库”吗?生自由试读, 赛读,齐读。生交流第三自然段出示(挂图):(1)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2)作者是怎么描写迷人的南沙的呢?指名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进行交流。(3)看图交流: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出了南沙的五彩缤纷。运用比喻和拟人 的修辞写法写出浪花的洁白喜人。(4)谁想把这么美的景色读给大家听?(试读,赛读)(5)南沙景美,写南沙的文字也美。请同学们看着图,把优美的景色与文字记在脑海里。(学生尝试背诵、指名背、齐背)(6)看到这么优美的景色,我们由衷地说一一生接说最后一句。发展练习浏览

14、了南沙群岛,我们对它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下面老师请位同学做小记者, 现场采访你们一下你们这些游客?(教师随机请一位同学当小记者进行采访) 师总结。布置作业:课后第四题,第五题(把介绍的内容写在作文本上)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中国著名风景游览区及避暑胜地。 位于江西九江市南,北近长江,东滨鄱阳 湖,交通便利。它属中亚热带湿润山地气候,以春温、夏凉、秋爽、冬寒为特点, 森林荫郁,植物丰富。年均温度较近在咫尺的九江市低 5.6c,7月均温低7.0Co 故当江南暮春时期,庐山却正当桃李始华之际;长江中下游盛夏酷暑时,庐山却 温和如春。山上云雾缥缈,年平均雾日 191天。35月多为雾月,月均雾日多 达20天

15、;7月雾日较少也达13天。庐山山体主要由砂岩构成,山势雄伟,加以 降水丰富,故多瀑布。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 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 深深的热爱之情。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 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分别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 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 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第二自然段按山头一山腰一山谷一山峰的顺序,以丰富的想象、恰当的比喻,形象地写出飘浮于庐山不同方位的云雾的独特姿态。第三自然段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以“一缕轻烟”、“一泻千里的九大银河”、“

16、四 蹄生风的白马”和“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着力刻画出云雾变化之多;用“刚刚还转眼间就变成了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了” 等词 旬,强调庐山云雾的变幻之快。最后用”含蓄地表明庐山云雾“瞬息万变”。 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喜爱与流连。全文层次分明,景物特点鲜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文章语言优美, 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教学建议1 .读书指导(1)初读感知课前可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搜集有关庐山风景的资料,为学习课文、深化体验作准备。初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结合语境及生活经验理解部分词语。在初 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

17、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精读感悟。学习本文,重点引导学生围绕“庐山云雾的特点”这一中心,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美; 通过边读边 思,体会第二、三自然段是运用怎样的方法写出庐山云雾的奇丽的。师生可共同搜集一些有关庐山云雾的图片资料,通过看图,想象,朗读,以及让学生自己练 说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感受云雾的美。学习第一自然段,抓住“变幻无常、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等词句,指导学生看 图,读文,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与其中,体会庐山云雾无处不在又要变幻无常, 飘忽不定的神秘感。学习第二自然段,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默读,明白这段用先总后分的方法描写了 庐

18、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然后,放手让学生选择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引导 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深入体会庐山云雾的形态美,体味课 文的语言美。学习第三自然段,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刚刚还转眼间就变成了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了” 等语句以及文中的省略号,感悟庐山云雾的 “瞬息万变”。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一方面体会庐山云雾变化之快,另一方面感受作者想象的丰富。省略号处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说说云雾还会在瞬 问由什么变成什么。2 .积累内化本文语言优美,教师要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以第二自然段为例,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弄清表达方式。3 .迁移运用(1) “流连

19、往返” 一词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引导学生结合前文的学习理解意 思,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想什么地方曾让你流连往返,久久不愿离去,用 “流连往返”说句子。(2)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4 .实践活动(1)搜集有关庐山的图片资料,古今诗文,在班中办展览会。(2)课外做小导游,向自己身边的人介绍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学习第二、三段的写法。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1 .同学们,你们去过庐山吗?2 .简介“庐

20、山”3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庐山最神奇的就要数庐山的云雾了,那么,“庐山 的云雾”到底神奇在哪里?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课。(齐 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 .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2 .检查(1)出示词语变幻无常增添千姿百态笼罩系在遮挡一泻千里流连往返幽谷游览弥漫天幕瞬息万变马蹄(2)指名读,齐读3 .自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讨论交流。幽谷:幽深的山谷弥漫:充满,布满瞬息万变:短时间内变化快而多流连往返: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瀑布:从山壁上或河身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远看好象挂着的白布。溪流:从山里流出来的小股水流变幻无常:形容变化速度非常快

21、,没有规律漫步: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一泻千里:指江河水流迅速,也用来形容文章奔放千姿百态:形容形状非常多4 .全文共有几自然段?开火车读,思考: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5 .讨论交流第一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第二自然段:写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第三自然段:写庐山云雾变化得快。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云雾流连往返。6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什么特点?三、指导书写生字四、布置作业1、用钢笔描红2、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1 .听写词语2 .指名朗读课文二、精读课文(一)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1 .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主要讲了些什

22、么?2 .导读庐山的景色,那里有,有,有,有,尤其是,更给它。先总体概括了作者对庐山 的感受。3 .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4 .此时此刻,仿佛你已经开上了云端,驾起了云雾,在天上行走,进入了仙境。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寻找“腾云驾雾”的感觉。5 .有感情地指导朗读,试着背诵。(二)出示第二自然段1 .这一节有几句话?2 .自渎第二小节,这段话写了云雾有什么特点?找出中心句,用画出。3 .为了介绍云雾千姿百态,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来进行描写的?(四个不同地点的云雾,运用了比喻、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云雾的不同姿态) 是啊, 庐山云雾真美!4 .小结:作者为了说明

23、庐山云雾的特点,先总写“云雾千姿百态”而后再从“山 头、半山、山谷、山峰与山峰之间”四个不同地点的云雾进行具体地描写,我们 称这种构段方式为“总-分”关系。5 .有感情地指导朗读,练习背诵课文6 .讨论学法:出示:画出中心句一认识云雾特点一理清总分关系一感受云雾景象一有感情朗读、练习背诵(三)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四)检查自学情况,讨论交流。庐山的云雾一会儿时间就千变万化,一会儿一个样,“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 “一泻千里的九大银河”;刚刚还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瞬间就成了 “漂 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赞美了庐山的云雾变化之快。过度:正因为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令无数游人

24、流连往返。(五)齐读最后1自然段。为什么庐山会让人流连往返呢?(学生复述课文内容)三、总结全文1 .配乐朗诵2 .练习背诵四、布置作业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写的是16岁女体操运动员桑兰在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遇到了一个 天大的不幸一一脊椎骨骨折,但她没有绝望,而是微笑着承受一切,坚强地与伤 痛作斗争的事。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回忆桑兰在一次跳马比赛中不幸负伤, 在 伤痛治疗期间,表现出了一位小姑娘面对重大打击的顽强的毅力和无比的勇气。学情分析:关于桑兰的受伤、治疗及生活情况,中央电视台体育栏目中曾作过专题 报道。学生可通过查阅报纸杂志、搜集音像

25、资料、书信专访等了解。在此基础上 学文,有助于学生感受桑兰的顽强精神,最后用朗读表达出来。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 的词语。会用“康复”、“意外”造句。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 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重、难点:理解体会第三至六自然段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识写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交流预习,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示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她是谁吗?2、介绍桑兰(同学们根据预习说)。3-今天我们一起来

26、认识一下桑兰,板书课题一一微笑这承受一切。4、质疑。谁? “一切”?怎样承受一切?为什么会微笑着承受一切? 二、自读课文。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标自然段号。2、默读时勾划不理解的词句。3、思考问题。自读。三、交流预习。1、指读带拼音的生字,齐读。2、指读生词,齐读。3、指名读课文,相机纠正。四、将课文读流利。五、试着解决默读时不理解的词句。六、写字指导。七、作业:习字册第4课。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有关语句,自己解决 问题;能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切身体会,并通过朗读表达出真实感情,讲述自己的 观点,在阅读中感悟。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二、检查朗读,

27、思考:桑兰是怎样的一个运动员?1、指名读,记分。2、指名答:优秀、坚强。三、为什么说她优秀?读第一自然段,突出“优秀”。四、”可是在98年的一天,意料不到的事发生了" 一一1、指名读,“骨折。”2、出示小黑板:“这真是天大的不幸!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 远要在轮椅上度过。”自己读,读懂了什么或不懂什么?提问:天大的不幸?美好?也许?永远?讨论交流。3、桑兰得知自己伤势后表现如何?(坚强)让你最感动、印象最深的地方?4、讨论、朗读、相机交流5、“忍不住失声痛哭”。桑兰“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友 们的比赛情况”。把伤势、队友心情、桑兰心情进行比较。6、“忍着

28、剧痛”与“哼着乐曲”的强烈对比,体会桑兰的惊人毅力。7、“气喘吁吁”? “大汗淋漓”?但她出院时带着“动人的微笑”以及 所说的话包含的感情读出来。五、通过刚才大家共同的研究学习,我们都深深体会到了桑兰是一个坚强的 小姑娘,令人敬佩。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搜集有关桑兰的事迹,准备开展“桑兰故事报告会”。板书:微笑着承受一切哼歌美好一不幸忍不住 急切剧痛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微笑雪儿一课的教学设计(一)初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安排以下环节落实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和生词做上记号,借助生字表和字典以及联系上下 文的办法自主解决。解决不

29、了的问题保存疑问,事后提出来。2、和同位或者学习小组的同学一起朗读课文,简单交流一下情况。3、安排指名朗读课文,安排其他学生听和说,要求主要设定在字音正确与否和 通顺与否上。4、给还有愿望朗读课文的同学以机会。5、安排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设计说明:通过以上几个教学环节的安排,花上十几分钟,每个学生基本上可以 把课文朗读5遍以上,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需要说明的是,在 这一部分,有几个传统做法有待商榷。一是老师的示范朗读或者是播放课文朗读 录音,二是审题提问,三是学习之前的激发兴趣,这些做法都还可以用,只是要 慎重,要符合课文的特点,要有实在的效果。而实效最大的,就是放手让学生读 书。

30、值得推荐的做法是,安排小组读书和给有读书愿望的学生以机会, 前者宣扬 的是学习的合作,后者保护的是学习的热情。(二)安排学生汇报初读课文后的收获,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 为精读课文确定方向。学生汇报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内容的,形式的,思想 的,凡是课文里有的,都可以汇报。不光可以汇报弄懂了的,不懂的也可以汇报。 老师要对学生的汇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以利于学生知无 不言,言无不尽。老师还要组织好汇报,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取别人的汇报,并 且准许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在学生汇报充分的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总结, 疏通已知的,整理未知的。结合本课内容,以下话题学生应该

31、会涉及到:1、关于那只信鸽的内容:雪儿是一只鸽子的名字,因为羽毛洁白,所以我给它 取了这个名字。它是一只被爸爸捡回来的受伤的信鸽, 在我和爸爸的照顾下,伤 愈飞走了。临走之前,雪儿望着我,似乎向我祝福。2、关于“我”的内容:我的腿跌伤了,不能出门,只能一个人呆在家里,我很 无聊,也很苦恼。爸爸捡回一只受伤的鸽子,我和爸爸一起帮它洗澡,敷药,我 还给它取名叫“雪儿”。我安慰雪儿安心养伤,还天天带它到阳台上去看蓝天。 当我知道雪儿是一只信鸽的时候,我更盼望雪儿的伤快点好起来。雪儿的伤好了 以后,我很高兴,把它放飞了。3、关于我的爸爸的内容:爸爸捡回一只受伤的信鸽,和我一起帮它洗澡,敷药, 还向我介

32、绍信鸽的品质。这些内容里面,明显地隐藏着一些值得探讨的有趣的话题:1、与那只信鸽有关的内容:信鸽似乎向我祝福什么?2、与我有关的内容:我面临着伤痛和孤独,为什么我对救助一只信鸽那么热心?3、与我的爸爸有关的内容:爸爸为什么捡回一只受伤的信鸽?为什么要向我夸 奖信鸽不怕艰难险阻和忠实的品质?除此之外,这三个人物形象之间,还存在某种象征(巧合或者暗合):我和信鸽 都是伤病员,我帮信鸽治疗伤痛,爸爸帮我治疗心病,信鸽伤愈飞走了,那么, 我的伤病呢?课文没有写。能否从这些有趣的话题里面挑选一个或者几个,交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呢?设计说明:初读课文之后,安排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是自主学习的体现,它比老师

33、提问让学 生回答要好得多。后者是“挤牙膏”,无论怎么挤,总嫌不够;前者是“竹筒里 倒豆子”,轻轻松松,爽爽利利!这是从学习方式的角度谈这样设计的意义。从 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一一利用叙事性作品的复述, 练习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来看,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义尤为重大,因为学生汇报的学习结果,整理一下,往往就是 文章的主要内容!只是这样的设计,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难以把握。 但是,对于以追求教学相长为最高目标的老师来说,这又何乐而不为呢!(三)从学生汇报的初读结果中选择和提炼话题,供学生精读时使用,切实实施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提供研究课题供学生选择。A、课文里有三个人物形象:爸爸、

34、我、信鸽,说说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B、“信鸽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信鸽为什么要祝福我?它祝福我什么? 你认为,信鸽的祝福会实现吗?C、你认为文中的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这样的爸爸吗?2、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3、安排全班交流,实现教师、文本和学生三者的对话。设计说明:切实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这次国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我们都要深入学习,切实改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 式。的确,这样做有点难,对我们教师是一种考验。(四)安排感情朗读,完成读美的要求,教师相机指导背诵。(五)安排识字写字花瓣飘香教案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

35、文。2 .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当中感受小女孩的懂事,从中受到爱的感染。3 .通过品读体现小孩懂事的句子,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培养学生从小敬爱 父母的思想品质。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物的美好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板书课题:花瓣飘香)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 .小女孩为妈妈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相机板书:小女孩摘花瓣)二、读悟第二自然段1 .课文哪一段写的是小女孩摘花瓣的情景?2 .抓住重点词语“俯、摘、捧、跑”等体会。3 .指导朗读三、紧扣“懂事”,品

36、味语言,推敲句意。1 .小组合作合作探究:你从哪儿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2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品味(1)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a.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谈体会b. “低着头不好意思”为什么?c.从课文那些地方可以知道小女孩喜欢和“舍不得”摘花呢?认读理解“不知所措、惶恐”,想象当时小女孩被我叫住后的情形。d.指导朗读(2)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a.为什么要摘花瓣呢?b.创设情境,练习说话:妈妈摸着这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闻着这淡淡的清香,会 说些什么呀?c.指导朗读

37、(3) “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a旌解“小女孩眼眶里为什么闪动着泪花?”b.创设情境,练习说话:小女孩多想自己的爸爸呀!她会对爸爸说些什么呢?c.指导朗读3.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师生合作读课文。男生读作者的话,女生读小女孩的话, 师读旁白部分。)四、读悟最后一段,抓住题眼,加深理解。1 .小女孩的行为不仅温暖了妈妈的心,也深深地感动了我,所以一一(出示齐读 最后一段)2 .体会题目的含义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1 .假如你是那位小女孩,除了摘花瓣外,还会做些什么事让妈妈高兴呢?2 .在两盆花的下面,我都压着一张贺卡,同学们,你们

38、猜猜看,卡上可能会写些 什么?小组讨论讨论。六、作业:写话(二选一)板书设计:小女孩一一一摘花瓣花瓣飘香送妈妈(孝心)“我” 一一一买花/菩萨兵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爱民的一个感人故事。朱德总司令 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似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 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双线并进。一条线正面写朱德领导 的红军部队,一条线侧面写藏胞。写红军部队,着重写典型人物的典型 语言,从而体现红军的菩萨心肠,略写红军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 详略得当。学情分析:估计学生能通过课前预习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德 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品

39、质,课上要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 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并学会在习作中通过语言表达心声。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2、学会18个生字,理解词语。3、能用 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 关心藏族同胞 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教学重难点: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读讲第1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简述红军长征背景。2、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二、初读课文1、自

40、学生字词(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出示:菩萨糟蹋藏族一段同胞反动朱德翻译糊涂 不饶人哪怨不得春耕挨饿播种干干净净2、检查词语及课文朗读情况。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读讲第1自然段1、自由读。2、指名说说对 长征“、藏族”的理解。3、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四、作业1、熟读课文。2、写词语。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读讲课文,理解藏胞为什么称红军为 菩萨兵”,体会红军对少 数民族同胞的赤诚爱心,领悟军爱民的优良作风与优良品质。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二、讲读第二至第五自然段。1、自由读,思考:课文讲了什么?

41、2、讨论、交流(讲朱总司令想办法动员藏胞回来)。3、出示 这么多大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4、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5、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深知藏民疾苦的感情和对藏胞的一片爱心6、分角色朗读。三、讲读第六、七自然段。1、自由读。2、画出朱德同志对藏胞春耕工作关心、重视的词语。3、交流所画词语。4、出示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引导理解含义:表面讲春耕,实质是要让红军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 藏胞们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5、说说这两段讲了什么。四、读讲第八、九自然段。1、自由读。2、默读思考:藏胞为什么全都流出了感激

42、的泪水?为什么会说出 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3、感情朗读。五、总结全文。1、自由朗读全文。2、说说藏胞们为什么把红军称为菩萨兵”?3、小结:本文记叙了长征途中,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藏 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信任和感激的事。从中体会到藏 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六、布置作业。1、朗读全文。2、写话: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要求用上热火朝天”、千干净净板书:7、菩萨兵朱德急坏了怎么受得了尽心尽力藏民躲跑返回流泪李广射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 大意是:将军夜晚外出巡逻,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

43、弯弓猛射,天 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武艺高超。学情分析:“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之一。教学时打算通过让他们读好故事,把握好 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相信通过感情朗读,能在学生心中树立李广神勇无比 的高大形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怀着对李广的敬爱之情朗读塞下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重难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44、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读过水浒传吗?里面有个“小李广”花荣,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个 李广,人称“飞将军”。板书课题,简介“飞将军”的由来。二、初读课文1 .自学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2 .教学效果。(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 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飞将(

45、jiang)军 将(jiang)领 平明(ming) 绰(chuo) 出没(mo)草丛(cong)(2) 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3 .指导书写生字。1)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3)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4 .范读课文。5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6 .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2)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3)范读塞下曲。(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三、作业1 .练读课文。2 .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4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2、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过程:一、导入1、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学过许许多多的古诗,你们知道哪些边塞诗?指名背一一和小伙伴背一一小组背一一集体背2、唐代有一位大诗人卢纶就写了一首塞下曲,出示古诗:塞下曲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就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名将李广,这首诗,就描写了关于李广的一个故事一一 (李广射虎)我们继续学习第八课,齐读课题一一李广射虎(一堂新授课,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所谓“万事开头难”也就是这个道理。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梁。通过桥梁,师生的心

47、拉 近了,正如俗话所说的“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 李广射虎一课的 导入,也可用回忆旧知法导入,即让学生用多种形式比赛背诵边塞诗。 情绪一下 于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 “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 )二、把诗读正确、读流利,初步了解人物1、”这首塞下曲小朋友会读了吗? 我们比一比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请三个学生读(指名读,相机正音)一一齐读 2、教师评价:看来同学们都会读这首诗了。李广是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打 开书,读读课文的第二节,看你能用一句话把李广介绍好吗?学生可能说“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师:“还有人补充吗?”把他的美称也要说进去一一“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

48、的飞将军”。他当时的责任是? “镇守北方边境”再连起来说完整“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飞将军”。他曾经镇守过北方边境。”教师评价:真聪明,能把第二自然段的意思概括起来介绍!3、我们连起来把第三段读读(1)有一个词语读得非常好,出示:“神勇无比”我们再来读一读。(2)理解词语“神勇无比”(初读诗歌,除了扫清文字障碍,还要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 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体现“挚领一 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思想。)1.自读古诗,教师检查,2、用一句话来介绍李广?(概括第二自然段的内容)(留下整体的感知,为今后浏览式阅读的习惯和学会概括的能力的养成打基

49、 础。)三、读懂诗句1、师:唐代诗人卢纶写的这首塞下曲就写到李广神勇无比的一件事,请同 学们再来读读,看你都能读懂吗?(学生读诗)2、师生交流能不能读懂。师:二十字的一首小诗确实没有什么难懂的。不过,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意思是说:学习贵在有疑问,有小的疑问就会取得小的 进步,有大的疑问就会有大的进步。我想只要大家潜下心去读这首小诗, 不见得 就都能读懂,有疑问在学习可是非常宝贵的呀!有没有什么不懂的词和句?(学生再次读诗)3、质疑(教师相机打上问号)学生可能会问的“林暗”说的是什么意思,我不太明白。“夜引弓”的“引”是什么意思?“石棱”的“棱”指的是哪儿?“平明” “

50、白羽”李广射虎(下)学生交流,解决部分问题 (当前课堂教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信息量的传输吞吐非常活跃。如果说“讲述”是信息的单向传递,那么“谈话”也不过是信息的双向传输,而“讨论” 却是信息多向、立体的传输。教师在确定教学方法后,组织讨论的艺术,起着十 分重要的主导作用。因为通过讨论,可让学生在自主的情况下交流诗句哪些词语 你不明白,哪些词语懂了。)(三)讨论、读懂诗句a)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师:什么样的风叫“疾风”?当你听到这样的风,心里有 什么样的感觉?3、学生交流。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师点拨:那是一个月光朦胧的夜晚,就刮着这样的风,如果是你在外面,心里会怎样?你 能把那种感觉读出

51、来?生读。读好评价,如果学生读得不好师:有点感觉了。别忘了,那还不像我们这儿,到处都有村庄和人家,而是在一生:北方边境。师:是啊,那里只有草木丛生的高山和夜晚的凄涛,再听到这吓人的“疾风”, 心里会怎样?谁再来读读看?生再次读(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一个疾风劲吹的月夜,让学生体会静谧的黑 夜氛围)师再次评价:感觉更好了。听说李广带兵巡逻的地方还常有猛虎出没!谁还敢 读?生读。(三)讨论、读懂诗句师:你看,读得有几个同学都要藏到桌子底下去了。 真的害怕了。李广怕不怕? 生(齐):不怕。师:他是怎么做的呢?接着读下去,看你能不能找到原因。4、师:李广在射虎的时候有一系列动作,你们能把这些动

52、作找出来吗?“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教师在“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变红,相机解释这几个动词的意思)5、作者在描写李广射虎的时候,用了一系列的动作,生动准确,大家看,李广 射虎时他的形象是多么威武啊!出示李广射虎图请大家读好李广射虎的动作指名读(边做动作边读)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运足气,弓要拉得满、眼睛要平视.)齐读(喜欢做动作的小朋友可以配上动作) (扮演角色,加深印象。结合我班学生模仿能力强,表演欲望高的特点,紧扣关 键字眼,深入发掘,学生表演的形式,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艺术 形象。) 这就是诗句“将军夜引弓”的意思一一齐读“将军夜引弓”五、学习

53、第四自然段引读:”呀大家全都惊呆了”课件:将士们看到李广的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说学生交流小卡片出示:可见李广真是一个神勇无比、力大无穷的将领(图文结合,促进理解。李广射虎一文,直观形象的插图助于学生对课文中 古诗的理解。感知课文的内容。在教学李广射虎的动作时候,让学生看李广射虎 图,让他们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在这个基础上读好李广射虎的动作。 还欣赏了 众将士寻箭图,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众人的惊讶和李广将军的箭术高超)课件出示,你能用诗句的话能第四小节的内容吗?三、指导背诵塞下曲。师:李广将军如此神勇,塞下曲如此著名,你有信心把这首诗记到自己的头 脑中去吗?生:(齐说“有! ”)师:自己先试

54、试看!背给你四人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还可以大家一起背!师:谁来背给大家听?生:(流利地背出来了)师:你背得真棒!还有谁愿意来试一试?生:(也非常流利且有感情地背出来了)师:你背得也很好!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背诵情况展示给大家看一看。生:(小组背诵)师: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情景一起来背一背生:(配乐齐背)(利用多种形式背诵,很好地巩固了学生对这篇课文和古诗的认识。)四、课后作业。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塞下曲描写的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师:止匕外,同学们还可以搜集李广将军的其他故事,课后,我们一起来讲一讲李 广的故事。【教学反思】:“文包诗”作为一种新的课文结

55、构形式,要求教师在此类课文的教学中运用新观 点、新手段进行教学, 教学中做到诗和文不割裂,从文理解诗,提高古诗教学 效率。但是我在教学环节中忽视了这一点。在让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塞 下曲之后,就让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意思,造成了诗的理解和文的脱离。另外在 评价学生的回答的时候显得有些拖沓,不够紧凑以下几点做得较好1、图文结合,促进理解。李广射虎一文,直观形象的插图助于学生对课文中古诗的理解。感知课文的内容。在教学李广射虎的动作时候,让学生看李广射 虎图,让他们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在这个基础上读好李广射虎的动作。 还欣赏 了众将士寻箭图,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众人的惊讶和李广将军的箭术高超2、扮演角色,加深印象。结合我班学生模仿能力强,表演欲望高的特点,紧扣 关键字眼,深入发掘,学生表演的形式,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