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网络系统设计新_第1页
第3章网络系统设计新_第2页
第3章网络系统设计新_第3页
第3章网络系统设计新_第4页
第3章网络系统设计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3 3章章 网络系统设计网络系统设计第第3 3章章 网络系统设计网络系统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掌握网络设计的基本方法与过程。能够根据需求说明分层设计网络拓扑结构图,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物理结构。 教学重点: 总体设计 分层设计 无线局域网方案设计3.1 总体设计 确定网络拓扑结构,进行物理网络设计,对网络设计进行测试和优化,写设计文档。1、现有网络分析2、确定网络逻辑结构3、确定网络物理结构3.1.1 现有网络分析 在进行网络设计时需要对客户现有网络进行分析。 对网络的可扩展性,可用性以及性能要求有更好的判断,确定更为实际的设计目标。 主要分析项目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物理

2、结构以及对网络性能、网络流量的评估等。1、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主要检查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布线情况、机房和设备间情况等。步骤如下:1)绘制网络结构图。2)分析网络编址。3)分析布线方案及其特征。3.1.1 现有网络分析(续) 绘制网络结构图 对于强调资源共享的园区网络,主要是分析拓扑结构和性能,并绘制网络拓扑图。 分析网络编址 编址方案会影响路由协议选择,分析结果用列表表示。用户可能没有编址方案,或使用未注册的地址,需要在新的编址方案中予以考虑。 编址方案分析,需要记录主要的路由器,交换机的名称,以及命名规则,记录DNS服务器的位置和信息。 分析布线方案及其特征:建筑物之间、建筑物内部2、

3、分析网络性能 分析现有网络性能,可以为新网络提供一个参考标准,还要找出将现有网络溶入到新网络中的途径。1)分析网络的可用性 主要指标包括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平均修复时间MTTR以及系统故障的原因等。2)分析网络的利用率 是指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带宽的实际使用值与带宽的比率。通常需要网络检测工具监测获得数据。MTBFMTBFMTTRMTTR最近一次停机日期以及持续时间最近一次停机日期以及持续时间最近一次停机原因最近一次停机原因全网子网1子网23.1.1 现有网络分析(续)3.1.1 现有网络分析(续)3)分析延迟与响应时间 对一些重要的网络设备的响应时间进行测量。可以通过协议分析仪查看数据包之

4、间的时间总长。一般简单的方法是发送Ping数据包测量从发出ICMP请求到收到响应的往返时间(RTT)。4)分析网络互联设备的状态 对现有网络互连设备进行分析的主要内容是CPU的利用率(反应其忙碌程度)、数据包的处理情况(转发、丢弃的数据包数量)以及缓存和队列情况等,以便决定这些设备的取舍以及放置的位置。3、分析网络流量 网络设计者关心网络中的数据流量。可能数据流量,源于何处,以及数据类型等等。1)分析流量来源 分析网络流量的来源,需要对网络用户及其运行的应用程序和协议进行分析。可以根据网络应用及协议将用户划分成用户组,记录其名称、数量、位置及应用程序的名称等。 分析网络流量可以记录主要的数据存

5、储。数据存储是应用层数据驻留在网络中的区域,可以是服务器,存储区域网络,或者一个存储大量数据的数据库。3.1.1 现有网络分析(续)3.1.1 现有网络分析(续)2)记录流量为了准确记录流量,需要对网络中两个通信设备间的流量进行测量,并绘制网络流量表。 利用分析软件MRTG等通过对网络出口进行监测,准确记录内部网络对外部网络访问产生的流量。3)分析流量类型及其特征 根据应用程序的类型等对网络流量的类型及特征进行分析。 目的地目的地1 1目的地目的地2 2目的地目的地3 3目的地目的地4 4Mb/s路径Mb/s路径Mb/s路径Mb/s路径源1源2 4、分析现有网络与未来网络的关系 一般来说对现有

6、的网络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保持现有网络不变,作为未来网络的子网整体接入到新网络中。另一种是对现有网络进行改造升级已适应未来网络。前一种方式可以最大化的保持网络的现状,保护网络的投资。后一种方式就要更换部分的网络设备,追加部分投资。通常,现有网络的电缆可能需要在新的网络中继续使用,一些网络设备也需要保留,所有这些在新网络中继续使用的设备以及电缆需要进行记录,并在以后的物理网络设计中予以考虑。3.1.1 现有网络分析(续) 网络逻辑结构本质上是网络功能的逻辑描述。它的设计目标是选择一种能够实现网络需求的技术与结构,即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人员需要考虑选择何种网络技术,设计网络的整体拓扑结构、分层拓

7、扑结构、IP编址方案以及路由选择、网络安全规划以及网络管理等。1、逻辑设计的目标1)优化的网络性能 网络性能可以通过带宽、容量、吞吐量、延时、利用率及响应时间等指标来表述。2)购买与运行成本 购买与运行成本是任何一个园区网都追求的目标。即可购买性,又称成本效益。指在网络性能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节省建设或运行成本。3.1.2 确定网络逻辑结构3)完善的网络管理 不同的用户对网络管理有不同的需求,通常与网络复杂度、用户的网络管理能力以及预算等相关。 根据ISO的定义,网络管理涉及到性能管理、故障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实际应用中,更多考虑的是网络故障查找、网络配置以及网络监视等

8、。4)简便的用户操作 指用户访问网络的难易程度。有时候强调安全性能会影响到用户操作的方便性;移动性网络也是用户操作简便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用户希望对网络的访问不受物理位置的影响,可以考虑无线网络。 3.1.2 确定网络逻辑结构3.1.2 确定网络逻辑结构(续)5)可靠的网络安全性 安全性是网络设计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需要及时更新安全规则和技术,以抵御来自网络内部和外部的威胁。 (1) 安全性设计要求对网络资产进行评估,需要确定需要保护的软硬件系统。关键性数据才需要集中保护。(2)要对网络可能存在的威胁进行分析,检查网络安全的漏洞,制定安全审核程序及网络安全策略。(3) 需要对开销和安全性进行平衡

9、,选择适当的安全方案,不可盲目求新,求全。6)良好的适应性与扩展性 可扩展性指网络设计所能支持的网络增长幅度。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制定详实的网络发展规划。2、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确定好逻辑设计的目标之后,设计网络拓扑结构是确定网络逻辑结构的第一步。在设计拓扑结构时,需要确定网络结构及其互连点,明确网络的大小和范围,网络互连设备类型等。目前,园区网基本上以高性能交换式以太网组成骨干网,设计思路是层次化、模块化、安全性和冗余设计等。3.1.2 确定网络逻辑结构(续)1)层次化 层次化模型设计方法将一个复杂的网络分解为若干个特定的层,每一层专注于特定的功能,从而简化网络设计的复杂度。通常层次化拓扑结构

10、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核心层 由高端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组成,主要作用为高速转发数据,并考虑冗余设计。汇聚层 又称分布层,用于若干子网设备的汇聚。在汇聚层可以进行路由选择、安全策略部署等多方面操作。由三层交换机或者二层交换机组成。接入层 接入层主要负责用户接入。3.1.2 确定网络逻辑结构(续)层次化网络设计2)冗余 为了保证网络的可用性,在设计网络拓扑结构时,一些关键的网络节点要考虑冗余。当然冗余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也意味着更多的经济开销。因此,是否考虑冗余,考虑到什么程度,要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以及财务投资决定。3)模块化 通常大的设计项目由不同的区域和模块组成。每个区域的设计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

11、系统,按照自顶向下的方法进行设计,设计时同样需要考虑层次和冗余。4)园区网拓扑结构设计 园区网的拓扑结构设计通常分层的、模块化的。3.1.2 确定网络逻辑结构(续)3.1.2 确定网络逻辑结构(续)3、设计IP地址分配以及编址方案 IP编址方案设计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步:1)可用地址分析 用户可能已经有了自己的专有地址,如果没有,需要用到10、172、192之类的保留地址。在确定编址方案前,需要对用户可用的地址资源进行分析,以确定如何进行编址。如用户已有哪些地址,是私有地址还是公有地址,用户需要多少地址等等。2)子网划分 从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角度考虑子网划分是必须的。在实际的应用中,根据职能的不

12、同,不同的部门会建立自己的业务系统,业务系统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所以有必要将不同的应用分隔,划分子网。子网划分的依据是用户的应用特征。部门IP地址子网掩码办公192.168.0.063255.255.255.192财务192.168.0.64127255.255.255.192学生管理192.168.0.128191255.255.255.192其它192.168.0.192255255.255.255.1923.1.2 确定网络逻辑结构(续) 根据子网掩码可以看出,一共有四个子网,块尺寸的大小为64,每个子网主机个数为62个。子网地址依次为192.168.0.0/64/128/192,

13、对应的广播地址为192.168.0.63/127/191/255,每个子网可拥有主机数目为62。3.1.2 确定网络逻辑结构(续)3)确定编址方案 IP地址的编址设计到路由等问题,通常采用层次化编址方案。层次化编址允许对网络号进行汇聚,即路由汇聚,提高了网络的性能及稳定性。 使用层次化编址还易于实现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LSM),使用VLSM,一个网络可以被划分为大小不同的子网,可以进一步优化可用的地址空间,提高地址利用率。另一方面,为了解决路由选择开销的问题,普遍采用无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方法汇总路由。支持CIDR和VLSM的路由选择协议可以通过将到达多个子网的路由进行汇总,减少路由器中

14、路由表的大小,降低路由选择的开销。 3.1.2 确定网络逻辑结构(续)4、路由协议选择 在不同的子网网络中选择合适的路由,为选择置于此网络的设备提供依据。路由选择协议分为距离向量协议和链路状态协议。 满足以下条件的网络选择距离向量协议:(1)网络使用一种简单的、扁平的拓扑结构,不需要层次化的设计;(2)网络使用简单的hub-and-spoke星型拓扑结构;(3)管理员没有足够的知识来操作和对链路状态数据库进行故障排查;(4)不需要考虑最坏情况下的收敛时间。 满足以下条件时,使用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1)网络设计层次化,大型网络一般都是;(2)管理员对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有足够的了解;(3)快

15、速收敛对于网络非常重要。3.1.2 确定网络逻辑结构(续)5、网络安全设计 网络安全指网络硬件、软件及数据的安全保护免受偶然或者恶意的破坏和泄露,同时保证系统能够连续、稳定地运行而不被中断。网络安全涉及技术问题,同时涉及管理制度问题,安全设计应细化为安全风险分析与折衷、制定安全计划、制定安全策略以及制定安全流程等。6、网络管理设计 网络管理设计需要考虑可扩展性、流量 、数据格式及成本/性能折衷。包括: 1)设计主动式网络管理 2)选择网络管理协议 3)选择网络管理软件3.1.2 确定网络逻辑结构(续)1)设计主动式网络管理 主动式网络管理是指将网络的健康检查作为日常操作的一项内容,收集网络的统

16、计数据,定期对网络性能进行测试,采用先进的网络工具,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网络故障,优化网络性能,及时管理。2)选择网络管理协议 网络管理协议时网络管理的核心,可以选择的网管协议包含SNMP与RMON两种。其中SNMP为主流,主要网络设备以及大多数网管软件都支持它。3)选择网络管理工具 网管工具应具有性能、故障、配置、安全和记账功能,以及故障定位和隔离功能。3.1.3 确定网络物理结构 物理网络结构是物理网络设计的结果,它是逻辑网络的具体实现。物理结构通常包括建筑物内部布线方案、建筑物间内部连接电缆布线方案、设备间、配线间以及网络中心设计。一个园区网络的布线系统包含建筑物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

17、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及工作区子系统六部分组成。3.1.3 确定网络物理结构(续)1、建筑物内部布线方案 建筑物内部布线即综合布线,主要目标是确定在何处以何种方式铺设什么样的电缆,确定电缆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与设备连接等。 结构化布线通常采用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的布线方案。在建筑物内部通常会采用集中式的布线方案,将大多数或者全部电缆都连接到设计环境中的一个区域;而在建筑物之间,对整个园区范围内的网络布线规划时,通常会考虑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方式。2、建筑物间布线设计根据建筑物间布线布线的特点,常用的传输介质采用光纤,最常见的铺设方式是通过地下通道。在进行建筑物间布线方案设计时,需要

18、根据所采用的网络技术确定电缆类型、确定网络的物理安装位置以及每个连接段的长度。光纤通常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3.1.3 确定网络物理结构(续)3、网络中心设计 网络中心设计包括中心位置设计、基本环境设计、电力系统设计以及内部结构设计等方面。 网络中心的位置要远离强干扰(电磁、噪声等)源的园区中心位置。考虑温度、湿度、抗静电以及清洁度的因素。 电力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电源的稳定性、连续性以及接地性等。设计电源控制室将各种开关柜、UPS以及稳压电源都置于其中。 从规范化管理以及安全性考虑,将配线柜、网络设备区和服务器区相对独立的安装。 防雷设施(根据设备重要性、雷电活动情况设计配备方案)、管理人员办

19、公区(与网络设备分开)。4、物理网络图 物理网络图用以表示网络设备的物理连接方式,物理网络可以独立于综合布线,因为通常综合布线系统是在建筑施工阶段就已经设计并且铺设安装好了。3.2 分层设计 分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将一个复杂的网络设计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上更小,更容易管理的问题。在网络设计中,采用分层的概念,可以简化设计,使得每个层次的任务都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功能上。 层次化模型中不同层次解决不同的问题。核心层提供两个站点的最优传送路径;汇聚层将网络业务连接到接入层,并实施与安全、流量控制和路由相关的策略。接入层为终端用户提供访问网络的交换机。对于广域网,接入层由园区网边界路由器组成,提供园区网接入

20、广域网的路径和设备。3.2.1 核心层设计 核心层是互连网络的高速主干,它对于网络至关重要。因此在设计核心层时,应特别关注高可靠性,并且适当应用冗余组件。 1、核心层任务与设计原则 核心层任务是在网络中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提供最优的传输路径及高速的数据传输。而这两个节点可能是在不同的子网中,因此核心层需要提供最佳的路由选择。核心层设计任务是高速传输、冗余能力及可靠性。核心层是所有流量的最终承受者和汇聚者,因此对核心层的设计以及网络设备的要求都非常严格,投入成本也会占投资的主要部分。3.2.1 核心层设计 核心层的性能与可靠性对整个网络的性能与可靠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核心层设计的目标如下:(1)网

21、络的可靠性(2)冗余度 :可扩展性(3)故障隔离 :可用性(4)高转发速率 :高速传输能力(5)能够快速适应升级 :可用性 & 可扩展性3.2.1 核心层设计 基于以上的任务和设计目要标,核心层设计时遵从以下原则:(1) 可到达性 要保证网络中的每个目的地的可到达性,通常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具有足够的路由信息来交换发往网络中任意端设备的数据包;2)核心层路由器应该选择最佳路径而不是采用默认路径到达内部的目的地;3)聚合路径能够用来减少核心层路由表大小;4)默认路径用来到达外部目的地,如互联网上的主机。3.2.1 核心层设计(2)冗余性 冗余性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核心网络的可

22、靠性:1)设备冗余; 2) 模块冗余; 3) 链路冗余。(3)不执行网络策略1)任何形式的策略必须在核心层外执行,如数据包的过滤与复杂的QoS处理;2)禁止采用任何降低核心层设备处理能力或增加数据包交换延迟的方法;3)避免增加核心层路由配置的复杂度;4)将网络策略执行放在接入层边界设备上。2、核心层设备选型核心层设计的关键设备选择指标包括:(1)路由器或者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多少,带宽分配原则是否合理;背板带宽是指网络设备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体现了设备总的交换能力。(2)包转发速率是多少,要满足当前以及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应用需求;(3)网络设备安全性: 核心层应该考

23、虑安全性及管理性如何实现,如用户的安全认证和计费政策、VLAN、访问列表包过滤以及策略路由等。 3.2.1 核心层设计(续)3.2.1 核心层设计(续)(4)网络冗余:电源模块、交换模块的冗余;链路的冗余。(5)设备的扩展性:设备是否有足够的多余插槽以适应未来业务拓展的需要。(6)网络的开放性及协议支持功能:是否支持较新的网络协议和智能的流媒体处理能力。(7)网络管理简单和透明,具备优秀的网络管理软件。 核心层设备由高端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组成。目前只有少数厂家提供全系列产品,例如Cisco、华为等。在核心层Cisco公司的Catalyst 6500系列是大多数网络设计人员首选的产品。 Cisc

24、o 6500系列交换机华为 8500系列交换机3.2.1 核心层设计(续)园区网的主干利用10G以太网技术,电源、交换模块等重要部件都设计冗余模块。在实际应用中,冗余可以从模块或者设备两个方面进行设计。投资和性能需求也需要考虑。3.2.1 核心层设计(续)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园区网络中需要建立一个网络中心,用于安装核心层交换机。各种服务器一般应该链接到核心交换机上,或者将这些服务器组织成一个独立的子网,再通过一个高性能的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的连接,以充分利用核心层交换机的路由、控制和安全的功能,达到服务器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公网的访问出口也连接到核心层交换机,安防软件或者硬件也应该安装在网络中心。

25、汇聚层又称分布层,它是核心层和接入层的分界点。1、汇聚层任务: 汇聚层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与流量控制、安全及路由相关的策略。(1)定义广播和组播域(2)安全策略。执行安全和网络策略,包括地址翻译和防火墙策略。(3)VLAN间路由选择(4)部门或者工作组级别的访问(5)布线间连接的汇聚和需要进行的各种介质转换3.2.2 汇聚层设计2、汇聚层的设计方法 汇聚层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保证提供进行流量控制及安全控制策略。通常考虑的主要因素有QoS、静态或者动态路由选择、地址过滤等。而这些因素的考虑最终都会转化为交换机的选择。 从物理位置看,汇聚层交换机属于楼层的核心交换机;从逻辑上看,他可以是应用系统的

26、汇聚。汇聚层交换机可以通过两条上行线路连接到核心层,以保证线路的冗余。汇聚层交换机的上行端口一般是千兆光口或者百兆电口,下行端口为百兆电口,连接接入层交换机。3.2.2 汇聚层设计3.2.2 汇聚层设计(续)3、汇聚层设备选型 汇聚层既可以选用3层交换机也可以选用2层的交换机。这取决于预算与核心层交换能力,接入层用户发出的流量也将影响汇聚层交换机的选择。 如果选择3层交换机,则在全网络的设计上体现了分布式路由思想,大大减轻核心层交换机的路由压力,有效地进行路由流量的均衡。如果选择分布式路由方式,可以降低核心交换机的投资费用。 需要提高核心层交换机的成本投入,选择稳定、可靠、性能高的设备。在投资

27、上,建议在汇聚层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设备,功能性能也不能太低。作为本地网络的逻辑中心,如果本地应用复杂,流量大,可以考虑选用高性能的交换机。 3.2.2 汇聚层设计(续)3、汇聚层设备选型 汇聚层设备对网络下层VLAN信息和生成树协议具有收敛功能,能实现简单的用户管理和控制功能,如用户的安全接入,下层网络不同层次的屏蔽和接入,对不同物理链路、不同特性的网络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等。汇聚层网络设备要求具备多物理接口来完成众多设备的接入工作。 汇聚层设备非常容易造成网络瓶颈。需要根据汇聚层网络流量选择交换机类型。如可以选择Cisco的Catalyst 4000或者3500系列,华为的S5000或S3000系

28、列交换机。 接入层为用户提供本地网络访问网络的能力,它是最终用户的网络接入点。它可以共享、独享或者交换带宽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入网的接口。接入层通过接入交换机的上行端口(100M/1000M以太网)连接到汇聚层。接入层一般通过二层交换技术实现。1、接入层任务 接入层直接面对各个信息节点的接入,控制用户和工作组对园区网络资源的访问。(1)到汇聚层的工作组连接(2)建立单独的冲突域(分段)(3)共享式带宽或交换式带宽(4)提供灵活的用户接入及扩展 接入层需要考虑用户数量、用户带宽要求和安全控制等,同时对接入层也有QoS及安全方面的要求。3.2.3 接入层设计2、接入层设计和设备选型 对广域网来说,接入

29、层设备可能是路由器,对于局域网来说,接入层可能是交换机或者集线器。 接入层是网络的最末端,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需要接入的用户端数量,确定需要的端口数;其次要考虑的是用户带宽以及汇聚层交换机提供的带宽;而后是安全性考虑,是否需要管理,管理其端口还是IP。如果需要管理用户端,接入层交换机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接入层设备需要具有以下特性:(1)能够提供多网络接入端口,拥有更加灵活的端口性能,如线缆自适应功能。(2)能够提供远程用户接入能力,如实现超长距离的以太网接入特性。(3)能够提供高速的上联端口,支持长距离的连接。(4)能够兼容和识别来自上层网络的一些功能,如不同的VLAN信息等。(5)提供用户最

30、终控制。例如设置静态的MAC地址映射功能,便于管理。3.2.3 接入层设计 外连设计主要考虑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性问题。 对单个远程用户而言,可以用PPP,ISDN,以及DSL等技术远程接入公司网络。 对于小型局域网而言,只需要考虑内部网络用户对外部访问,其路由协议与路由的选择等问题,成本较低。 对于大型园区网络而言,与外部的连接要复杂的多。要考虑选择什么样的接入技术,安全性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到广域网服务提供商、路由器及路由协议的选择,以及一些广域网技术的选择问题。 3.2.4 外连设计3.2.4 外连设计(续) 1、设计目标与基本原则 就外部接入而言,设计目标是给定成本前提下,尽可能寻求较高

31、的接入带宽,需求较高的可靠性。 1)速率: 高速率是任何一个网络设计者追求的目标,设计人员要根据网络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与其他网络或者Internet的连接速率。在成本允许的前提下尽量设计较高的速率。 目前,高速率的接入方式主要有以太网接入和基于光纤的WDM、SDH等方式。3.2.4 外连设计(续)2)成本 设计人员要在性能和成本之间或者速率与成本之间寻求折衷。或者说,在给定成本下,追求更可能高的速率与性能。 一般来说,通过以太网接入互联网成本要低一些,而选择基于光网络的接入方式成本要高很多。3)可靠性 对外部接入的可靠性甚至超过了内部的可靠性,因为一旦外部接入出现了故障,就会影响整个内部网络的

32、外部访问。 可靠性不完全取决于接入方式,与运营商的服务质量也有很大关系。 2、服务提供商的选择 任何一个网络需要与国内的互联网连接,随后通过这些网络实现对Internet的访问。目前,ISP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 传统的电信运营商 主要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2) 专业网络 专业网络通常被认为是行业网络。包括金税网、金盾网、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中国科技网等。3、联接方式的选择 大部分园区网都是采用以太网接入技术。对于园区网如校园网,接入主干网络如省网中心、地区网中心通常采用光接入技术,可以获得更高的带宽。4、外连设计中的安全考虑 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相连时,

33、需要考虑安全问题。通常可以采用在网络出口处设置防火墙等设施实现。3.2.4 外连设计(续)3、联接方式的选择 从技术角度看可以分为窄带和宽带技术。 窄带的接入技术主要有:有源光网络DLC,无源光网络PON和固定无线WLL等。其中DLC适用于用户比较密集的地区;PON适用于用户比较分散的区域;WLL适用于边远地区、不宜铺设光缆的地区、城市新居民区应急通话和小范围有移动要求的用户。窄带接入技术比较成熟,也相对落后。 宽带接入技术主要有基于双绞线xDSL传输的接入、基于光传输的接入、基于同轴电缆传输的接入和基于无线传输的接入。 从目前市场实际情况看,园区网可以选择的接入方案包括以太网、DDN接入以及其它广域网技术。1)DDN接入 由于DDN接入的速率较低,目前一般将其作为备份线路使用。类似的还有帧中继(Frame Relay)、X.25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