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训练(七)小说阅读一、全品原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3分)灯侯发山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小伟还算个孝子,虽然在城里上班,但平时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视频聊天,真的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捉鱼。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己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他知道,老还小,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或是愚蠢的事;小伟还知道,什么是孝顺,顺着老人的意思就是最好
2、的孝顺。母亲死得早,是父亲一把屎一嘴饭把自己带大的,风里来雨里去,靠捕鱼供自己吃喝,供自己上学。小伟毕业参加工作后,想把父亲带进城,父亲执意不去,说自己在乡下惯了,说自己还能干得动,每天活动活动筋骨对身体有好处。小伟也就没再坚持,他心里清楚,最主要的是,家里有母亲的影子和味道,父亲舍不得离开。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儿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父亲没有拿出钓鱼竿,没有带鱼饵。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那些,照样可以捉鱼。小伟吃惊不小,心说父亲什么时候学会徒手逮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
3、露一手给自己瞧?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半天,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安康鱼。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像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竿。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第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说到这里,父亲挽起裤脚悄悄下水,探下身子,手猛地一伸,就抓到了那只蛤蟆鱼。蛤蟆鱼在父亲手里扭曲着身子,但被父亲牢牢抓在手里。小伟打开手机的电灯,
4、看到这种鱼头大,口宽,胸鳍宽大,尾部细小,背紫褐色,腹面淡色。小伟呵呵一笑,对父亲说:“爹,这就叫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种鱼肉少,吃起来不过瘾。父亲甩手把鱼扔进了江里,然后继续说道,咱江边好多渔民都喜欢逮蛤蟆鱼,好逮,不费劲。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父亲这是哪里话啊?小伟心里打了个愣。父亲说,你下乡扶贫,你改造危房,你资助贫困大学生,这些都没错,不要传到朋友圈嘛。原来父亲天天去自己的朋友圈里转,时时关注着自己呢!小伟恍然大悟,心里一下子热乎起来。天天点赞的不一定是朋友,不点赞的不一定就不是朋友,看来这话真是没说错。父亲说,你若挺不下来,或是做得不够圆满,让人揪住把柄,可就不好
5、喽。你是单位的一把手,有时不能太招人眼了。小伟说,爹,我是故意那样做的。父亲愣怔了一下。小伟说,我那样做,一是督促自己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二是让大家监督自己,杜绝自己有谋私利的行为,还有一点,就是做一个样子给他们看!爹,无欲则刚,有什么好怕的呢?龟儿子,咋不早给我说呢?害得我担惊受怕,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父亲说着,拿起拳头轻轻捶了小伟的胸脯一下。有轮船的汽笛声从江面上飘过来。父亲指着远处的灯塔,自豪地说,小伟,爹希望像你说的,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小伟依偎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板还是那样的结实,那样的硬朗,那样的温暖。回家的路上没有路灯,黑瞎瞎的,有父亲在身边,小伟走得很
6、踏实,一点也不用担心会迷路。(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5期)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1分)弥漫()揪住()2.结合具体语境,试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原来父亲天天去自己的朋友圈里转,时时关注着自己呢!3.“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效果如何?(2分)4.文中的父亲是要单纯钓鱼吗?他约儿子钓鱼的目的是什么?(2分)5.如何理解“爹希望像你说的,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这句话?(3分)6.小说以“灯”为题,有何特殊含义?(3分)二、2018·黄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6分)鳝孔曾庆升久旱不雨,村
7、子像个火炉。田二闷闷地吃罢晚饭,静静地吸完一袋旱烟,又往肚里灌过半壶水,并严严地给两个儿子一番嘱咐,自己才扛上锄头去田边转悠。夜幕拉下,田二的两个儿子奉命拿了棍棒,在自家院子矮墙边潜下身来。这园子是田二和谢芳家的菜地。早先没有矮栅,两家菜地间是一条窄窄的土沟。苗儿不分界地长,常有田家整地不小心损了谢家的苗,谢家占了田家的沟。于是几次脸红争执,两家积下怨来。再后来,便垒起这矮墙。现在田家园里种着冬瓜,谢家园里种着南瓜,瓜藤仍不分界地长。南瓜爬到冬瓜园,冬瓜爬向南瓜园。开始,两家都细心捡摆自家的瓜藤,不让爬过矮墙,可后来园田里工夫紧,便失去了那份细心。瓜藤长势旺,便越过墙来,在田家园里结了两个脚盆
8、大的鲜红的南瓜。田二昨天上自家园子摘冬瓜时,有了这意外发现,便特地扒开杂草,让南瓜露着,他料定谢家发现后,会爬过来摘瓜,好趁机给谢家一个难堪。今晨,田二发现谢芳上园子时瞅见了这瓜,估计谢家晚上会有“行动”,特派两个儿子看守,好痛痛快快地抓次“偷瓜贼”。再说田二出了家门,便在村中樟树下的石板上呆坐着。旱烟抽了一锅又一锅,他手里的旱烟“喇叭”,连着田里卷筒的禾叶,以及揪得疼痛的心都在一同冒烟。田二与谢芳家的稻田也紧挨着,只是田家的稻田挨着南面的山,谢家的稻田靠着北面的河。昔日两家稻田都用山塘水灌溉,可今年大旱,山塘干涸,渠道枯竭,得各自找水。谢家稻田靠河,得天独厚,可从河里抽水;田家稻田挨山,只能
9、靠老天。田二抬头望望夜空,没一丝下雨的迹象。谢芳田边抽水机“突突突”地响,白花花的河水提上岸来,滋润着谢家的禾苗,田二心里难受极了。要救活田家禾苗,必须通过谢家稻田引河水灌溉,否则将白费一年辛劳,颗粒无收!田二去找谢芳说情吧,说不定谢芳也会给他难堪。田二性子耿,宁愿饿一年肚皮也不受那个屈。他坐在樟树下的石头上抽闷烟,心里抱怨说:老天爷可是要存心惩处我呀!直到后半夜,空气爽润了许多,田二才站起身,向着自家干裂的稻田走去。田二勾着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田埂上,当他来到与谢家相邻的那丘稻田时,却惊奇地发现了水!汩汩的水,穿过田埂孔道,从谢芳的田里流向他的田里。水将砖头般干硬的泥土变得软软的,禾苗开始
10、舒叶。田二庆幸谢芳粗心,没把田埂上的鳝孔堵上。他在心里高兴地喊着:流吧,流吧,给我灌上满满一丘!田二心里说着,很快又回到了橡树下的石板上他怕撞见谢芳,说他干不光明正大的事。约莫过了个把钟头,田二再次起身偷偷地向自家的稻田走去。这次,田二更有新的发现:第一丘稻田流满水后,又是几道鳝孔穿过田埂,把水引向第二丘稻田。哪来这么多鳝孔?田二是捕鳝的好手,他用手触摸孔道,发觉不像莫非这鳝孔田二陷入了沉思深夜,凉风拂过,火炉般的村子,变得凉爽起来。朦胧雾气中,园里的藤蔓也潮润鲜活起来。潜伏在园子中的田家兄弟忽然发现:一个黑影在园里晃动,正猫着腰,轻手轻脚地抱起那似脚盆的南瓜向谢家园子移动。“抓贼啊!”隐蔽着
11、的田家兄弟忽地跃上去,举着棍棒大声叫喊着。“混蛋,连老子都不认识了?”田家兄弟顿时傻了眼他们听得很真切,答话者竟是自家老爸田二。1.梳理文章第自然段田二的心理活动,在横线上填出恰当的词语。每空限填两个字。(4分)无法引河水灌溉,心里 不愿求人,心里抱怨发现鳝孔漏水,内心 有新的发现,陷入沉思,内心惭愧。2.结合语境,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1)分析第段画线句子“今晨,田二发现谢芳上园子时瞅见了这瓜”这一细节在情节上的作用。(2分) (2)请分析第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2分)3.请结合小说,简要概括并分析田二这一人物的可贵品质。(4分)4.关于这篇小说,有人说,田二是小说
12、的主人公;也有人说,谢芳才是小说的主人公。你的看法呢?请说明理由。(4分)三、全品原创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6分)最后一个目标周国华电话铃声响起,霍克医生拿起话筒接听,目光钉子般钉在桌上的笔记本上。挂了电话后,医生左手握了握拳,右手拿起笔,在笔记本上用力写下了“293”三个数字,眯起眼看了很久,才点了点头:好,全了,刚好,感谢上帝。过道里,医生皮鞋声“咔咔”作响,富有节奏。手术室内,护士们忙碌地准备着。医生修了指甲,消了毒,把大家叫到一起,鞠了个躬:今天的手术对我很重要,拜托各位了。众人愣了愣后,齐声道:一定。十多分钟后,遇车祸的年轻人被送了进来。大家看了看,都低下了头。瞳孔放大,呼
13、吸停止很明显,病人已经死亡!手术室内的温度好似刹那间降到冰点,人们泄气了。有人想为年轻人盖上白布,霍克医生摆摆手,手持两块电极板,为他做电击除颤,几次下来,毫无起色。助手劝道:没用了。霍克医生一瞪眼:谁说的?助手一愣。印象中,医生话不多,尽管刻板了点,但从不冲人发火。医生放下工具,用双手为病人胸外按压。十几分钟过去,医生额头的汗水被擦拭了好几次,可年轻人依然没有血压。看着老人手术帽外露出的白发,所有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医生在小镇的这家医院工作几十年了,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曾经有大医院想高薪聘他,他没去,说等完成自己的一个心愿后再说。至于是什么心愿,他从未对人提起过。助手抢过医生手里的活,大家轮流
14、为年轻人除颤按压。半个多小时后,医生无奈地摆摆手:都尽力了,谢谢。医生解下口罩,面色就似眼前的白布一般,眼眸中满是无奈和哀伤。上帝啊,医生明天就要退休,为什么要对他如此残酷?众人默默叹息。医生走出手术室,步履沉重而迟缓,仿佛双腿绑上了沙袋。回到办公室,他取出笔记本,沉思良久,找来红笔将刚才写的那三个数字圈住,随后缓缓写下几个字。窗外,一只苍鹰无精打采地飞向不远处的丛林,头也不回。那片丛林,医生再熟悉不过。那儿,埋葬着小镇的英雄弗兰克上校。战争刚开始时,弗兰克的未婚妻死于入侵者的炮弹下。弗兰克医生放下手术刀,扛起了钢枪。历经数百场大小战役后,他成了令敌军胆寒的将领。侵略者一宣布投降,上校就捧着鲜
15、花去告慰心上人,却被敌军卑鄙的狙击手夺走了生命。弗兰克情侣安葬在小溪边,溪水清澈,长流不息。医生很喜欢去那边散散步,拔拔坟头的杂草,或静静地坐上一会儿,直到走不动的那一天。退休后的第三年,医生躺在养老院里,再也无法下地。得知消息后,小镇几乎所有的人都赶来探望他,并劝他用药。医生淡淡地说:我的病,自己清楚,没必要浪费,这是上帝的安排。医生的固执惊动了镇长。镇长亲自上门了解情况。在战后缺医少药的年代,医生主动来到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几十年来,医治病人就好像是他生活的全部内容。可当小镇想回报他时,他却拒绝了。人们突然间想起,甚至于他来自何方,也没一个人知道。我已经决定了,请别让我带着遗憾去见上帝。医生
16、对镇长说了很多,语调平静。走时,镇长心事重重。没过几天,医生去世了。医生的墓地选在一片树林里,和弗兰克情侣相距三百余米。在他标记的地方,人们挖出了一把锈迹斑斑的狙击枪。镇长派人把枪送到弗兰克上校纪念馆里。医生的胸前,放着一张发黄的旧报纸,还有一本笔记本。旧报纸内,详细记述了弗兰克上校的牺牲经过。笔记本上,则记录着一长串数字和名字,那些都是医生从死亡线上救回来的重病患者,总共有292个。而第293个,竟赫然写着一个人的名字。哈斯勒!当年打冷枪的,正是敌军王牌狙击手、号称“丛林之鹰”的哈斯勒!战争中,有293人死在他枪下,其中大多数是指挥官、反坦克手和机枪手。这“幽灵”谁也没见过,也没有他的照片,
17、战后不知所踪。墓碑上,刻着“霍克医生之墓”几个大字,这是全镇人的意见。唯有这一点,他们没有遵从医生的遗愿。人们说,在天堂,没有人需要知道战争何时结束,因为那儿,永远不会有战争。(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8年第2期)1.结合全文,试说说霍克医生为什么对抢救第293个病人特别重视。(2分)2.“医生走出手术室,步履沉重而迟缓,仿佛双腿绑上了沙袋”一句体现了霍克医生怎样的心情?(2分)3.“唯有这一点,他们没有遵从医生的遗愿。”霍克医生的遗愿是什么?小镇的人们为什么没有遵从医生的遗愿?(3分)4.“医生对镇长说了很多,语调平静。走时,镇长心事重重。”请根据小说内容猜一猜霍克医生对镇长说了些什么,镇长为
18、什么会“心事重重”。(4分)5.本文虽短小,但疑云重重,悬念迭起。你能找出其中的一处悬念并释疑吗?(3分)6.认真品读这篇小说,试说说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2分)四、2018·衡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0分)广场上弹吉他的弟弟太阳刚刚爬过对面楼房的顶上,弟弟便开始忙活起来,穿上那件浅灰色的长风衣,背着那把破吉他出门,去家附近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广场上班了。弟弟所谓的工作,在我看来,和他周围那些面前摆着破碗或者竖着写满悲惨经历的牌子的人一样,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施舍。但只有他称那是工作,而且他是很认真地说那是他的工作。他第一次去的时候,我笑着对他说:“你周围的那些人,不会让你抢他们
19、的生意的!”他神秘地笑笑,说:“我自有办法!”只是那天中午回来,弟弟的长风衣上布满了脚印,他连饭也没吃,回到自己的房间,一会儿便传出了呻吟声。到了午后,他居然起来了,而且把风衣上的灰掸得很干净,背上琴又要出去。我叫住他:“换身行头吧,你穿成这样去,不挨打才怪!”他留给我一个倔强的背影,走起路来,腿有点微瘸,看来被教训得不轻。晚上弟弟回来后种采飞扬,衣服也干干净净,看来他下午不但没有挨打,生意好像也不错。我打开他的琴盒,却是一个硬币也没倒出来,于是笑说:“你连一毛钱都没挣到,还乐得像捡了金条一样!”他故作高深地一耸肩:“太俗,张口闭口都是钱!我这高雅的艺术可是金钱能衡量的?”我曾在一个网站上看到
20、过弟弟的长篇玄幻小说,他同时开了两本书,都已经签约上架,也已经出版了第一本的第一部。我常批评他:“白天的时间用来在家写书多好,你知道那些读者对你的作品有多么期待吗?你对得起他们吗?”他回应我的依然是背着琴盒有些酷酷的背影。快冬天了,弟弟还是那身装束。我曾对他说:“你得多买几件风衣了,总穿一件,观众们会有视觉疲劳!”他却说:“没多长时间了,冬天我就不去了,太冷,旁边的那些人冬天也很少出来!”呵呵,他居然跟那些乞丐对比上了。在我看来,他似乎忘了第一天他们联手揍他的事了。他还一本正经地说:“那些人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都是骗钱的!”天气逐渐冷起来了,从我们小区通往广场的柏油路被银杏树叶染成一片金黄。像我
21、这种爬格子的人平时是很少出门的,这天却突发奇想,想去看看弟弟是怎样工作的。正是下班的时间,广场上人来人往,弟弟被那些下班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着,吉他声、歌声硬是从人群中传了出来。呵呵,这小子,一首看似普普通通的流行歌曲,倒是被他整出了“绕梁三日”的感觉。我好不容易挤了进去,看见弟弟面前的琴盒里已悠闲地躺着不少的零钱和整钞,这些钞票和它们新的主人一样,流出一脸的得意。我从人群中退出来,躲在一边。望着落日那诱人的余晖,我点上了一支烟。渐渐地,围拢的人群散去了,弟弟艰难地站起来,把琴盒里的钱散发给周围的乞丐们。呵呵,原来整个秋天,他都是替那些曾经打过他的人讨过冬的钱啊!我想起弟弟在他的小说中说:“
22、网上说今年冬天会更冷,这回你们冬天不用出来了!”为了不让弟弟看到我,我先跑回家,站在一楼的窗口,看着弟弟慢悠悠地走回来,凉凉的风吹动他长长风衣的下摆,他脸上依然是满足的神情。一进门,他立刻换了一副神情,急急地甩了风衣,脱下裤子,把左腿的义肢摘下来,疼得龇牙咧嘴,腿根的断处,已经磨得不堪入目。我忙为他抹药,再把他抱回房间。那个夜里,我在弟弟更新的小说中,看到他借主人公的口说出的几句话:“现在才发现,幸福的事其实是给别人以帮助。而且经历之后才知道,在那份帮助别人而得到的幸福面前,自己的痛苦微不足道。”弟弟在说着他自己的心声啊!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
23、段画线句子。(3分)我好不容易挤了进去,看见弟弟面前的琴盒里已悠闲地躺着不少的零钱和整钞,这些钞票和它们新的主人一样,流出一脸的得意。3.设置悬念是本文在写法上的一大特色。请找出其中的一处,并分析其作用。(3分)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纵观全文,可以看出“弟弟”是一个善良大度、乐于助人、自立坚强、多才多艺的人。B.第段中的“神采飞扬”一词,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弟弟”将挣到的钱散发给周围乞丐后的得意与兴奋。C.“弟弟”的“长风衣”是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素,在文中多次出现,对推动情节、塑造人物、表现主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D.文章最后借“弟弟”所写小说中主人公
24、的话,巧妙地点明文章中心,同时流露出作者对“弟弟”的由衷赞赏之情。五、2018·杭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6分)老木匠桑伯徐惠林在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起卷儿,木屑如虫豸飞舞,沉香弥漫开来。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20年了。”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茬的汗珠子。“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一双紧握刨子四十载的老手,青筋凸起,仍是那样有劲。陶家的木工
25、活,还是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桑果这独苗是桑伯40岁时才得的,看看床底下被废弃的各类木玩具,就可知道他是多么疼爱儿子。娘死得早,桑果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年拜师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接班”。大前年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爿家具店。经营的家具可不是桑伯的“作品”,都是些新潮样式的。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那天桑果告知父亲,陶家二儿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老式家具。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木匠担。快一个月没活了,那斧头快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四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刨得锃亮锃亮。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喝了些酒,越
26、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陶子树却越喝话越多“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理发的活,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肯请我伺候。现在那些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着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听说洪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月把担子扔进了苕溪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桑伯不言语,只是听着。他吃了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借着酒力,刨子、斧头运转飞快。少顷,开始给木床雕花。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此刻就要雕那朵老梅了,桑伯几乎憋住了呼吸,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情。雕完,抽刀时,刀口划进了手指,一串
27、滚圆的血珠落下,梅花被染得鲜红。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眼眶。忙完了陶家的活,桑伯回到家里,当晚就病了。一连几天胸闷、喘气,茶饭不思。桑果从水城赶了回来,隔壁村未过门的儿媳水妹也赶来照料。两人陪父亲到水城医院诊治。体检结果:一切正常。第二天一早,桑果、水妹陪桑伯回湾。桑果嘀咕着:“爸这阵子太累了。”“让爸别干木工活了,又不缺钱花。”水妹低声说。桑果连忙摇头:“当心爸在后面听见。”“可能是陶子树那二小子给气的。他嫌爸做的太老套,前天又进城买了套组合式的。”桑果靠近水妹的耳朵说。今年的春天似乎提前到来,村口的榆树已满枝新芽。生活仍像那门前的溪水,时缓时急地淌着。桑伯毅
28、然做出了决定,要把那套营生的家伙扔进火灶,被儿子苦苦请求才作罢。午后的阳光很有点暖意,桑伯细眯着眼睛,稳稳地坐在新楼的后院里。他的头发白了很多。那只贴紧老人的新靠椅,散发出一种宁静幽香的气息。这只檀木靠椅,是他病愈后,用他藏了十多年的木料,打制的唯一留给自己的作品。(选自山西日报,有改动)1.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4分)(1)“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 (2)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眼眶。2.桑果不肯“接班”,又苦苦请求父亲不要把木匠的工具扔进火灶,为什么?(4分)3.品味下面语句
29、,分析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4分)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4.文章塑造桑伯这一人物有什么意义?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六、2018·荆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4分)最后一堂语文课对于我们这些家电专业的学生,语文课颇有点儿像火锅边放的瓜子,可有可无。但黄老师并不这么看,他说:“即使你今后是一个修电视机收音机的,多知道一点儿祖先传下来的文字之美,也是没有坏处的!”这句话与其说是开导学生,倒不如说是在开导自己作为一位老语文教师,他像一个上错了船的游客,明明是要到上海,却被拉
30、到了湖北,那种不安与不甘可想而知。黄老师上课,可以用一个“酷”字来形容。他通常是左手捻一本语文书,右手揣在裤兜里,上半身最常穿的,是一件蓝底却洗得灰白,看着旧却很齐整的中山装,头发散着灰白的光泽。老师年轻时,应该是帅气的,这种帅气,穿透岁月,留在他的眉眼、言词和举手投足之间。黄老师上课,通常是不怎么看课本的。他要讲的课文早已烂熟于心,张口即吟,抬手即写,举手投足间,有一种不容阻断的气韵,即使平常最不喜欢学习的同学,在那抑扬顿挫的诵读和讲解中,也体会到了文字的美感与魅力。然而,走得最急的总是最美的时光。当我们度过漫长的暑假升到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喜爱的语文课,已离开了课程表。关于语文课的
31、取消,有多种传说。有说是因为新近要开电工基础等专业课程,有说是因为黄老师的语文课有喧宾夺主之嫌,还有阴谋论说学校教导主任原来也是教语文的,想来接手过把瘾。不管哪一种原因,都指向了我们并不情愿的结果。于是我们展开了一场有声的反抗,开学第一堂课,不知是谁发起,整个教室里哼起了国际歌的旋律,就像某电视剧里苏联战俘们在德国军官视察时的场景,不动嘴,只是让声音在喉头低沉地哼。这种声音整齐地汇聚在一起,其震撼和共鸣的感觉可想而知,无怪乎电视里那位不可一世的德国将军,感到了无比的恐惧。我们那位无辜的不知就里的电工基础老师,神经当然没有将军那么粗,被墙一样厚重的歌声一挡,仿佛头撞在岩壁上的小鹿,负痛仓皇逃去。
32、不一会儿,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闻风而来,消防车一般匆忙而焦急。从校领导到班主任,一个个轮番上阵,从学校的办学宗旨,到专业课程设置的紧迫性,再到黄老师健康等,都做了苦口婆心的解释。为了增加可信度,还特意安排黄老师回学校来一趟。那天,黄老师依旧穿着那件我们熟悉的旧衣服,只是头发和脸上的皱纹似乎更白更深了些。9月的阳光,在他身后,把他镀成了一个披满金光的雕塑。他几乎是以背诵的样式,重述了学校希望我们的一二三四。同样的内容,被他一说,我们毫无排斥感地完全接受了。接下来,他又说:“同学们,听到你们为挽留语文课所做的,我感到万分荣幸。我很荣幸,你们通过我,看到了文字之美文化之美。但我的学养有限,只给你
33、们开了一扇小小的窗,你们通过这扇窗,看到一点一滴的星空与苍穹,那是一个你们完全想象不到的广阔世界。一辈子很长,有很多东西需要坚持!即使你是一个修收音机的师傅”那是黄老师最后一次在讲台上说话,也是我的最后一堂语文课。但那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是让我把语文和写作,不再当成一门课程,而是将它当成望向世界的小窗的开始。从那天起,三十多年时间,没有一天止息。(作者:曾颖,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1.小说分两个部分写黄老师的课,请分别概括其特点。(2分)平时的课: 最后一课: 2.下面两个句子特别有趣味,请选择一句简要赏析。(4分)(1)对于我们这些家电专业的学生,语文课颇有点儿像火锅边放的瓜子,可有可无。
34、(2)不一会儿,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闻风而来,消防车一般勿忙而焦急。3.如果对第自然段作如下批注,请摘录出与之对应的句子。(2分)(1)写出了黄老师的不安: (2)看得出黄老师的不甘: 4.读完全文,你觉得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5.下面是小说结尾删减的一段,请结合对小说的理解,接着写几句。(3分)我的同学里,多年以后,他们有人成了央视主持,有的成了书法家或画家,还有的成了公务员、商人或工人,不管当下在做什么, 。 七、2018·重庆B卷改编 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问题。(18分)风景李小云从这个角度望出去,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
35、左边是栉比的高楼,右边是起伏的群峰。刚下了些小雪,灰秃秃的山顶上,多了些白色的点缀。好一幅美丽的水墨素描!小翠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妈妈的责骂声把小翠从沉醉中惊醒。仔细一听,是骂热力公司,这么冷的天,居然一大早就没了暖气。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拿起桌上的报纸,一则启事吸引了她。市里要举办“泉市好人”画展,获奖作品将雕刻进广场的“泉市好人碑林”里。小翠怦然心动,立即决定参加这次比赛。画谁呢?她想了想,一时半会儿没有理想的人选。她继续构思她的画作。忽然,一高一矮两个人,从远处径直走进了她手指框住的风景里。她有些气恼,她想画一幅雪景,送给福利院的佳佳。那是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福利院做
36、公益时认识的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画画。从那时起,小翠就常常去教他。有好一阵子没有去了,正好送一幅雪景画给他。那两个人走近了,肩上都背着一个大大的工具包。洗得有些发白的工作服上,有热力公司的徽标。小翠明白,暖气不暖,他们是来处理的。两人走到窗外,钩开地上的井盖,猫着腰向井里看。矮个子回身打开工具包,取出一条皮裤子。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矮个子穿上了那条肥肥的裤子,下到井里,高个子拿着手电朝里照着,吆喝着,和井下的矮个子联络着。过了一会儿,矮个子从井口探出了头,和高个子交流着井下的情况,然后又钻下去了。高个子从背包里取了几样工具,一件一件递给井下的矮个子。矮个子一会儿探出头来取工具,
37、一会儿又探出头来放工具。矮个子终于从井下爬上来了,那条皮裤竟湿到膝盖以上!小翠惊讶地发现,皮裤上,丝丝粪便往下流淌。小翠感到一股恶臭从胃里猛地冒上来。矮个子脱下皮裤,高个子在一旁帮忙。两人讨论着什么。他们把那些工具装入口袋,走出了小翠的视野。那幅“素描”再一次跃入小翠的眼帘,朝阳柔柔地抚慰着远处的山、美丽的楼。“热力公司的人要挨家挨户冲洗供热管道。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妈妈骂骂咧咧进了屋。小翠没有回应妈妈,皮裤的湿冷和恶臭,又浮现在她脑海。“咚咚咚!”有人敲门。妈妈打开门,小翠侧头看见是高个子和矮个子。他们说明来意,妈妈让进了他们。后面的场景是小翠看不到的,妈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
38、一个安静的房间里。再见到这两个人的时候,还是在那个窗前:一高一矮,面带笑容,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小翠像寻宝人突然发现了神秘的宝藏一样,兴奋不已,这不就是泉市好人吗!她立即摊开纸笔,在雪白的素描纸上最显眼的位置勾勒出一高一矮两个身影。至于远远的山峰和错落的楼房,在这幅画中已然就是那星星点点的装饰。画作完结的时候,小翠在右下方郑重地写上标题:温暖的使者。秋天,小翠作为获奖作者代表,由妈妈陪着出席“泉市好人”画展颁奖仪式。会议结束后,她们随着人流进入碑林参观,小翠突然发现一幅刻在碑上的版画;轮椅上的女孩在风中静静地作画,她的肩上栖息着一只美丽的白鸽。题目:坚强的翅膀。创作说明:她,因车祸截肢,却坚强
39、不屈;她,潜心作画,用美温暖福利院的孩子。她为社会撒下爱的种子,为自己也为他人插上奋飞的翅膀。作者:佳佳。小翠含羞一笑,原来自己在不经意间,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选自“江山文学网”,有修改)1.第自然段中说“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请根据文本,写出他们“争执”的内容。(4分)2.第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描写“灿烂的阳光”,其作用是什么?(4分)3.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小翠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6分)4.文章题目是“风景”,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风景?(4分) 参考答案一、1.míji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字音。“弥漫”中的“弥”容易误读为“r”;“揪住”中的“揪”容易误读为
40、“qi”。2.父亲“天天”“时时”关注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生动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与牵挂,爱子之情跃然纸上。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句子中重要词语的作用。“天天”“时时”两个表时间的词语,从频率上对父亲的动作进行了修饰和限定,表达出父亲时刻都在关注着儿子,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与爱护之情跃然纸上。3.类比手法。蛤蟆鱼由于太招人眼,因而容易被人逮;做人如果太过张扬,同样容易遭人嫉恨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此句运用形象的类比,将父亲的担心与劝诫委婉地让儿子明白,这样既符合人物的身份,又通俗易懂。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章的写作手法。父亲用蛤蟆鱼做类比,意在告诉儿子做人不要太张扬。类比手法的运用,既符
41、合人物的身份,又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委婉地表达出父亲对儿子的劝诫。4.父亲并不是单纯地约儿子去钓鱼,他想通过钓鱼,让儿子明白:做人不要太过张扬,否则,对自己对单位都会带来不利的道理。解析 本题是对文中信息提取能力的考查。通过阅读文章我们不难发现,父亲是借钓鱼的机会,委婉地劝诫儿子做人不要太过张扬,督促儿子做事情要考虑周全。5.灯塔发光,牺牲自己照亮别人;蛤蟆鱼发光,则是为了诱捕其他的鱼,为自己谋利。父亲希望儿子“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意在告诫儿子,要为大家谋福利,不要一心只想着自己的私利。一个重家教充满正能量的父亲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要语句
42、的理解。父亲借“灯塔”和“蛤蟆鱼”各自发光的特点(灯塔发光照亮别人,蛤蟆鱼发光为私利),含蓄地告诫儿子: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要时时为大家着想,不要为自己谋私利,要做一个不张扬自己,作风清廉的好领导。6.小说以“灯”为题,其特殊含义就是:父亲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儿子的人生,指引儿子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有了父亲这盏“明灯”,儿子的人生旅途便不会“迷路”。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题的理解。小说以“灯”为题,有多重含义:蛤蟆鱼的“灯”是为了诱捕食物,为自己谋利;灯塔的“灯”是为别人照亮前行的道路;而父亲更像一盏“明灯”,照亮儿子的人生,指引儿子走向正确的道路。小说的特殊含义也即小说的主旨:父亲就像一盏明灯
43、,照亮了儿子的人生,指引着儿子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二、1.难受庆幸(高兴)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能力。认真阅读文章,依据相关内容作答。自家田地无法灌溉的时候,“田二心里难受极了。”“当他来到与谢家相邻的那丘稻田时,却惊奇地发现了水!”“他在心里高兴地喊着:流吧,流吧,给我灌上满满一丘!”由此组织答案。2.(1)推动情节发展。因为有了这个发现,才有了田二嘱咐两个儿子抓偷瓜贼的情节。铺垫。为下文田二将瓜送回谢家园做铺垫。解析 本题考查某一情节在文中的作用。题干要求从情节上分析其作用。当田二发现“谢芳上园子时瞅见了这瓜”时,特派两个儿子看守,这样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经过灌溉事件之后,田二有
44、了新的认识,所以打算主动摘瓜送回给谢家,也为这一情节做了铺垫。(2)反映人物心理变化。反映田二醒悟后(或答“善意被唤醒后”)的愉悦心情。暗示情节,暗示下文田二主动将瓜送回谢家园子。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这一段的环境写“凉风拂过”,天气“凉爽起来”,这舒适的环境描写与此时田地得到灌溉的喜悦心情相照应,同时也暗示了两家的关系得到了和解,为下文的送瓜故事做好了铺垫。3.本性善良。田二虽与谢家有积怨,并一心想给谢芳难堪,但最终还是以善报善,回应了谢芳的善举。知错就改(勇于改错)。田二虽与谢家产生积怨并设计给谢芳难堪。但在发现谢芳的善举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送回南瓜。为人正直。宁可让禾
45、苗枯死,也没想过要偷谢家的水来灌溉。勤劳。田二晚饭后就到田里看禾苗,直到夜深。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特点,要根据人物的言行来总结。田二与谢家有积怨,但是谢芳的善举感化了田二,使得田二打算把瓜给谢家送过去,说明田二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且也是知错就改的。他时刻关注自己的田地,“直到后半夜”,还“向着自家干裂的稻田走去”说明其勤劳。而“田二性子耿,宁愿饿一年肚皮也不受那个屈”也是其性格的耿直。4.示例一:田二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围绕田二的活动展开,用大量的笔墨写田二,并通过田二的行为与思想变化来表现人性善良这一主题。示例二:谢芳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虽然表面上围绕田二的活动展开,
46、但实际上谢芳的活动始终随时存在,谢芳主动用善举感染了田二,彰显了人性善良这一主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拓展延伸能力。首先明确本试题有两问,先要答出主人公是谁,然后再说明理由。关于第一问,回答是谁都可以。如果答田二,关于原因的阐述,文章笔墨用量多写的是田二的故事;文章写田二与谢芳的恩怨,写他查看瓜,写他查看田地,写他打算送瓜给谢家,所有的故事情节都与其有关系;田二的转变体现了“人性善良”这一小说主题,由此来总结答案。如果答谢芳,关于原因的阐述需涉及谢芳的活动始终存在,谢芳用善举感染了田二,彰显了“人性善良”的主题。三、1.成功抢救293个危重病人,是霍克医生退休前最大的愿望。如果能成功抢救第2
47、93个病人,就可以完成自己的夙愿,自己就可以毫无遗憾地退休了。解析 本题是对文章信息提取与归纳能力的考查。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霍克医生的夙愿是在退休前成功抢救293条人命。如果能成功抢救第293个患者的生命,自己就可以毫无遗憾地退休了。因此,霍克医生对第293个病人特别重视。2.“步履沉重而迟缓”“仿佛双腿绑上了沙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霍克医生抢救第293个病人失败,自己的夙愿不能实现时极度沮丧、失望的心情。解析 霍克医生接收第293个病人,以为自己的愿望就可以在退休前实现了,但最终却没能抢救成功,自己的夙愿要落空,他的心情特别失望和沮丧,因此步履沉重而迟缓。3.霍克医生的遗愿是:在墓碑上刻上
48、他真实的名字“哈斯勒”。“哈斯勒”是敌军王牌狙击手,是敌人的象征;而“霍克医生”救死扶伤,是朋友的象征。小镇的人们不遵从霍克医生的遗愿在墓碑上刻他真实的名字“哈斯勒”,而是刻上“霍克医生之墓”,表明小镇的人们已经原谅了敌人哈斯勒,而愿意把他当作朋友“霍克医生”来看待。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重要信息的理解。作为敌军的王牌狙击手,哈斯勒击杀了293个人,可谓血债累累。但是,战后他对自己的行为深深忏悔,并希望通过挽救293个人的生命来救赎自己。小镇的人们原谅了他的过去,把他当作朋友看待。因此,在墓碑上没有刻他敌人象征的真实名字“哈斯勒”,而是刻上朋友象征的名字“霍克医生”。4.医生说:“我的真实
49、身份是王牌狙击手、号称丛林之鹰的哈斯勒,我深感自己罪孽深重,因此我要求您将我的真名哈斯勒刻在墓碑上,以向大家忏悔,为自己赎罪。”镇长了解了霍克医生的真实身份和事迹后,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对于杀害无数同胞的刽子手哈斯勒,碎尸万段也不解恨;可战后他又救了那么多人,为小镇做了那么多贡献,镇长不知道该怎么给大家交代,这真是令人伤脑筋的事。解析 本题是对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合理想象与联想能力的考查。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霍克医生的真实身份是敌军的王牌狙击手哈斯勒,但战后的哈斯勒对自己过去的罪行深深忏悔,并希望通过挽救293个人的生命来救赎自己。因此他临死之前,可能对镇长说明真相并希望将自己真实的名字“哈斯
50、勒”刻在墓碑上,以表忏悔之意。镇长在了解真相后左右为难:刽子手哈斯勒理应受到惩罚;可他战后幡然悔悟,救了那么多人,为小镇做了那么多贡献,理应受到尊重。怎么给大家一个合理的交代真是一件费神的事。5.示例一:在第自然段中,“挂了电话后,医生左手握了握拳,右手拿起笔,在笔记本上用力写下了293三个数字,眯起眼看了很久,才点了点头:好,全了,刚好,感谢上帝”。霍克医生说的什么东西“全了”,什么事情“刚好”,令读者心生疑窦。通过上下文阅读读者会明白:“全了”是要救的患者够了,“刚好”是病人数目正好是“293”个。示例二:在第自然段中,霍克医生为什么很喜欢到埋葬弗兰克上校的墓地那儿去“散散步,拔拔坟头的杂
51、草,或静静地坐上一会儿”?霍克医生和弗兰克上校是什么关系?通过阅读大家可以了解到:霍克医生就是敌军的王牌狙击手哈斯勒,是哈斯勒打死了弗兰克上校。战后,哈斯勒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心生悔意,他经常到弗兰克上校的墓地去散步、拔草、静坐,是在向弗兰克表示忏悔。解析 本题是对小说写作手法的考查。敌军的王牌狙击手哈斯勒在战争中打死了293个人,战后他对自己的行为深表忏悔,希望通过挽救293个人的生命来完成对自己良心的救赎,于是,他以霍克医生的身份在小镇上开始对自己的救赎活动。小说中的重重悬念,就是以此为基础设置的。了解这一内容,文中的悬念就会一一解开。6.反对战争,宣扬和平(或:化解仇恨,提倡和解;真诚待人,
52、终将得到大家的真诚)。(意思对即可)解析 本题是对文章主题的考查。通过认真阅读,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通过霍克医生由刽子手到白衣天使的转变,并最终得到大家谅解的故事,向大家表明:请让战争远离人间;人们抛弃仇恨,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解;真诚待人,人们才会真诚待你。四、1.腿有残疾的弟弟每天到广场上弹吉他,并把挣到的钱散发给周围的乞丐。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回答此题,首先应阅读全文,另外要善于把握关键语句概括主要信息。如浏览全文即可知道文章中的主人公弟弟每天到广场上弹吉他,而抓住文章第段“一进门,他立刻换了一副神情,急急地甩了风衣,脱下裤子,把左腿的义肢摘下来,疼得龇牙咧嘴,腿根的断处,已
53、经磨得不堪入目”,才能知道弟弟是残疾的。而抓住文章第段“弟弟艰难地站起来,把琴盒里的钱散发给周围的乞丐们”这句话,才知道弟弟每天挣的钱都散发给了这些乞丐。而这两点也是概括主要内容时不可缺少的信息。2.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琴盒里的钞票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钞票在琴盒里的状态,烘托了弟弟帮助别人后的兴奋与得意。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题干明确要求要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所以我们第一步可以先分析其修辞。从“悠闲地躺着”“一脸的得意”可以判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而根据拟人的通常作用,以及上下文可判断,对钞票的拟人其实是为了表现弟弟的精神风貌。由此可以推断出这句话主要是借写钞票烘托弟弟助人后内
54、心的得意之情。3.示例:第段设悬:为什么“弟弟”中午回来时长风衣上“布满了脚印”,晚上回来时却“干干净净”;第段解悬,原来弟弟挣钱是为了帮助乞丐。这样写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突显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写法的把握和赏析。首先要找到文中设置悬念的地方,所谓悬念,即叙述过程中只说结果,而不说原因,引起读者对事件原因的探究,待后文恰当处予以明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如弟弟最初去的时候回来风衣上“布满了脚印”,而晚上再回来时就“干干净净”了,暗示他和乞丐们叙述和解,而没有明示和解的原因,文章最后揭示,原来弟弟是为了帮助乞丐,人物形象瞬间高大,
55、文章的主题也得以凸显。4.B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首先逐个选项进行分析,找到文中对应内容,然后逐一选择分析,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A项,对弟弟个性进行概括,从弟弟自身残疾,还把辛苦挣来的钱分给周边的乞丐可以看出论断正确;B项,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神采飞扬”不是动作描写,而是神态描写,所以B项错误;C项、D项对弟弟“长风衣”的分析和文章结尾的分析也非常正确。五、1.(1)反映了桑伯对自己木工手艺的自信和对新式组合家具的鄙视。解析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干已给出解题方向反映的人物心理。结合语境得出,“我就不信”言外之意是强调桑伯很有信心,“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可读出桑伯对
56、组合家具的鄙视之情。作者以这一心理描写来表现对桑伯手艺的赞叹之情。(2)反映了桑伯对自己从事了大半辈子的手艺的热爱和不舍,对传统手艺日渐没落而自己又无能为力的失落和痛心。解析 本题考查从人物心理角度分析人物形象。联系语境,“痴迷”一词可读出桑伯对自己手艺的喜爱和不舍,“泪水溢出眼眶”,可见桑伯对木匠手艺没落的痛心,以及失落之感。2.因为桑果对木工手艺兴趣不大,认识到传统手艺不受市场欢迎,所以不肯“接班”;但他理解和尊重父亲对木工手艺的感情,明白父亲烧工具只是一时的情绪发泄,所以他苦苦请求。解析 本题考查结合全文理解内容的能力。分析时,要联系上下文来看,桑果不肯“接班”,文章第五段交代,“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爿家具店”,读出桑果对木工手艺不感兴趣,“经营的家具可不是桑伯的作品,都是些新潮样式的”,读出他觉得传统手工艺不受市场欢迎;“苦苦请求”读出桑果深深懂得父亲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父亲“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计师工作计划
- 电缆沟工程施工合同(3篇)
- 项目个人工作总结
- 陕西省汉中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阶段练习(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3年水文测量仪器资金申请报告
- 2024年汽车物流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水质监测系统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煤矿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 上海市市辖区(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开学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5 闪电定位仪的日常维护方法简介
- 合同风险防范培训讲义课件
- 医学高级职称评审答辩报告PPT模板
- 杂草识别与防除课件
- 《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堂作业设计
- 签收回执表(最新版)
- 日间手术的麻醉课件
- DB32 4120-2021 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 中国气血健康白皮书
- 统编版语文5年级(上)期中单元复习课件
- 驾校大学招生策划书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1形考任务(单元自测1-8)参考答案-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