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_第1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_第2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_第3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第 21卷 第 8期 V o.l 21 N o 8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S I CHUAN CO LLEG E OF EDU CAT I ON2005年 8月 A gu. 2005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李海东, 杨 兵641501) ( 资阳市乐至县三元小学, 四川 资阳 摘要 : 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健康发展的推动剂。从调动学生学习 兴趣; 激发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情感; 磨砺坚强的学习意志; 关注学生的个性品质; 提 高学生的人 文素养等 方面培养 学生的非 智力因 素, 让非智力因

2、素积极推动智力因素的发展, 进而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 诱趣; 激 情; 砺志; 个性; 人文; 语文教学中图分类号: G623 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0 5757( 2005) 08 0021 02愤 和 悱 的情境,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 知、 求解 的欲望, 让学生始终在提问 ! ! ! 探究问题 ! ! ! 解决问题的问题 情境 中推陈出新。 4 拓展课程资源。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学 习 . 兴趣。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教师充分挖 掘 和发现并利用最广阔 的教学 资源, 注重教 学资源的 真实 性 和接近性, 注重学生 对社会的

3、体验和经验, 让教材和实际 生 活紧密地连接,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 文学习的 生活 化 和 生活化 的语文学习。 5 开设第二课堂。开设 第二课 堂, 培养学 生的 创造 能 . 力、 操作能 力、 适应能力、 学以致用能力, 是社会对学生适 应 社会需要提出 的要 求, 是学 生未 来适 应社 会 需求 的需 要。 在第二课堂中, 学生 的好奇心、 求知欲得到积极的支持和 保 护; 获得参与实践的 经验和体验; 形成对客观世界与主观 世 界的联系上的整体认识; 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 并 独 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 能力; 养成合 作、 享、 分 积极进 取等 良 好的个性品 质。我和 学校

4、 语文 教师 联合 组 织学 生成 立 了 小记者团 、 演讲队 、 义务 宣传队 等 语文学 习第二 课 堂小社团。极大地丰富 了学生 的语文课 外生活, 给 学生 提 供了更多的运用语文的机会。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地锻炼 了 语文能力。让语文适应生活, 让生活充实语文教学。 二、 情, 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激 前苏联教育家 认为儿 童的 情 绪生 活 是 与儿 童独 立 的、 探索性 思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 要 发挥主导作用, 创设充满积极情感的情境。积极地利用、 激 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 的情感, 让学 生的学 习和思考 始终 伴 随着兴奋、 激动的情绪。 1 挖掘教材中丰

5、富的情感因素。教材本身蕴藏着丰 富 . 的情感因素。如 ?三味书屋 #中的惜时观念; ?黄继光 #、 ?壮 丽的青春 #反映的 爱国 主义 精神; ?挑山工 #所 表现 的坚 持 不懈、 脚踏 实地的精神等。教 师要将 抽象 的精神、 想、 思 情 感、 理念等 形象化、 体化、 动 化, 激发 学 生的 兴趣 与 热 具 生 情, 让教材 中体现的情感内 涵感染 学生, 促使形 成正 确的、非智力因 素指除智力 因素以外的 一切心理 因素, 包括 情感、 意志、 个性等方 面。情感 能直接 转化为 学习 动机, 成 为激励学生学习的 内在动 力。坚强 的学习意 志, 能让学 生 锲而不舍地攻

6、克学 习难关, 有 效地提高 学习质 量。良好 的 个性心理品质, 能保证学 生以稳 定的态 度和自 主的习惯 化 的方式进行学习。 智力因素和非智 力因素是 在统一、 织的过 程中和 谐 交 地发展的。智力因素对非智力 因素起着发展、 促进、 指导的 作用。 勤能补拙 、 笨鸟先飞 等则说明 非智力因素 对智 力因素始终起着补偿 的作用, 时刻都在推动、 定向、 维持、 调 节与强化智力因素, 是发展智力因素的条件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用 以下方 法培养 学生的 非智力 因 素。 一、 诱趣, 调动学生学习兴 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 学 习兴趣 是直接 推动 学生学习的内驱

7、力, 它不仅决定着学生学习的目的和态度, 同时决定着学习方向 和进程, 影响学习效果。1. 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 开具 体的学习目标。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 学生确立正确的学 习目标, 使学生确信学习 是适应 社会的 需要, 是自 身发展、 健康成长的需要。就小学生来 说, 教师应根据个体特点, 以 求实的精神, 结合 发 展 的大目 标, 着眼 于当 前指 导学 生 制定具体的小目标、 分目标, 让学生在切 近的目标的实现中 有强烈的、 实际的、 最近实现 的学习指向, 产 生 我 要学习 的愿望。 2. 让学生掌握应有 的语文 基础 知识、 技能、 成能力。 形 教师通过

8、不断的引导 、 帮助, 传道、 业、 惑 , 开发 学生 授 解 的智力, 满足学生求知的 需求, 让学 生在不懈 的努 力中, 体 验获得知识, 掌握技能, 形成能 力的喜悦, 享受成功的乐趣, 产生进一步获得新知 的需求, 形成 我会学 的学习兴趣。 3. 创设 问题情境 , 激 发学习动机。 不愤不 启, 不悱 不发 , 是指要在学生解决 问题时有 了心求 通、 口欲言 的要 求时才去 启 发。 教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积 极 创 设 能 让 学 生21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积极向上的情感、 态度、 价值观 。 2. 融洽师生关系, 促进 师生间 的情 感交流。 所有的 教 师都应该

9、爱学生。爱 学生是 进行教 育与教学 的基 础, 是 博 得学生信任的基础, 只有 博得学 生的信 任才会 让学生对 你 敞开心扉, 接受你; 才会和你面 对面、 心连心地进行沟通、 交 流, 从而和你一起挑战、 拼搏、 攻克知识的难关, 与你一道走 向探究知识的阳光大 道。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要热爱教育事业, 转变教学 观念, 认真钻研业务, 锐意改 革教学, 刻苦 锻炼教 育教学 才 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现代教师不 再是制造学生的机 器, 修剪成型花枝的花剪 ? ?而应 是一位 全方位 的博学 的 顾问, 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 一位帮助 学生发现真理的助 手, 一位可推心置

10、腹的 朋友。必须 集中更 多的时 间和精 力 有效地指导 学生 进行 创造 性的 活动, 与 学生 相 互影 响、 讨 论、 激励、 了解、 进步。 3. 精心设计、 组织教学活动。实践证明, 凡是精心 设计 组织的教学活动, 情感都 会在学 生的学 习活动 中产生巨 大 的影响。动情的讲解 和场景, 也会 让学生 随之 动情、 投入。 教学 ?董存瑞舍身 炸暗 堡 #时, 教师运 用设 计的 教学 课件, 将董存瑞冒着枪林弹雨, 踏着战友的鲜血, 舍身炸暗堡的场 景再现出来, 加上音响效 果, 使学生 身临其境, 不 禁不约 而 同地呐喊: 同志们, 为了新中国。 冲啊! 同学 们的爱 国热

11、 情得到了升华。 4. 运用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 感因素。 ( 1)教态表情。教师亲切 的笑脸, 期 待的目光, 潇 洒的 体态等会转化成学 生的情 感体验, 使其 产生相 应的情感 回 应教师。 ( 2)语感传情。教师的教 学语言 应尽量 严谨、 简洁、 意 味深长、 逻辑性强、 定自信、 坚 快慢 适中、 幽默 风趣, 形成 语 言美的魅力, 扣人心弦。激起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之情, 促进 对所学内容的吸收和 掌握。 ( 3)评价激情。评价对学 生的学习 起着即 时调节 的作 用。不管是正评价, 还是负 评价, 学生 都需要, 而 且必须 体 验。获得成功后的赞 赏可以 加强自 我肯定,

12、激发 新的自 我 实现的需要。失利时 善意婉 转的点 评, 可 以激励 学生不 断 地改过自新。教师在 教学过 程中应 尽量多用 表扬, 少用 批 评, 即使批评也尽量用委婉的语气去抚慰, 而不能用轻蔑的 目光、 冷漠的脸色、 刻的语 言去指 责、 尖 挑剔。评 价的关 键 在于正确、 公平、 正、 时。同时。 教师也 应勇 于接受 学 公 适 生的意见、 建议甚至批评, 敢于 承认错误、 改正缺点。 ( 4)以境引情。学生的学 习情绪、 感和兴趣、 机的 情 动 产生无时不受到外 部情境 的刺激 和制约。教 学过 程中, 教 师应尽可能创设新颖 、 逼真、 人的情境。创设的情境越新 宜 异,

13、 越有强烈的对比性, 学生 的注意 力就越容 易被 吸引, 感 觉就会越敏锐、 强烈, 就越能 激起学 生的求知 欲, 提高课 堂 气氛的兴奋性。 三、 砺志, 磨练学习意志。 孔子说: 学须立志 , 才能 乐 在其 中矣 。良 好的 学 习意志品质是实现 学习意 志行为 的根本 保证。首 先, 要 有 学习自觉 性。学 习自 觉性 使 学生 自觉 、 独立 调 节 学 习 行2005年 8月 为, 完成自定或指定 的学习任务。其次, 要有自制力。学 习 自制力体现为能迫使 自己完 成应当完 成的学 习任务, 善 于 排除干扰学习的欲望、 情感, 战胜惰性, 抵御诱惑。第三, 要 有顽强的学习

14、毅力。具 有克服 学习障碍 的精神 品质, 不 怕 挫折的坚韧性和持之以恒的耐心。磨练学生有坚强的学 习 意志应指导学生明白学习目的, 了解学习过程, 注重改善 和 营造学习环境。适当安排学习进度、 分量和深难度。 四、 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因材施教。 尊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帮 助每个 学生进 行有效 的学 习, 使 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 面的发展 。美国加 德纳教 授提 出 全 的 多元智能 教 育理论 指出 教师要 承认 学生 中存 在许 多 不同的、 相互独立的 能力, 承认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 能 力和认知方式。这 和孔 子提出 的 因材 施教 的教 育理 论 不谋而合。同时 多元智能

15、 指出: 每个孩 子都是 一个潜 在 的天才儿童, 只是经 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 对于一个孩子 的 发展最重要、 最有用的教育 方法是 帮助他 寻找一个 使他 的 才能可以施展的地方, 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因此, 教 师要了解学生, 针对 其表现各异的特征, 极度地尊重学生 的 差异, 用全 员、 全面、 个体的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五、 注人文, 提高人文素养。 关 人文素养是人的人文 知识、 社会 能力和人 文精 神的 统 一。我国著名教育家袁 振国指 出: 文 科在于 探求人 生生 活 的意义; 追 求生动性和丰富性; 标准多样性; 强调主观感受。 语文活动就是一种生命活动,

16、 离开 人 , 言 无从 依附; 离 开 言 , 人 难以自 主。语文 教育 价值 的实现 表现 在: % 提高生命质量, 体悟精神生 活的丰 富、 神享受 的愉 悦; & 精 提升生命价值, 让生命独特性 ! ! ! 感受、 情怀、 思想、 创造 性 等得到展示, 生命力量得到 尊重, 生命价 值得到 体现; ? 感 悟自由精神, 体验对人的体 能的、 智慧的 、 神的极 限的 超 精 越, 获得更 大的自由精神。袁振 国还指出: 要以 人文精 神 进行文科教学。 苏霍 姆林 斯基在 ?和青年 校长 的谈话 #中 说: 教育的艺术在于, 要让 受教育 者把他 周围的 东西加 以 (人化 ) ? ?在这 些物 品中 感受 到人 性的 东西 ! ! ! 人的 智 慧、 才干和人对人的 爱。 人化 真 正阐释了人 文素养培 养 的方法和目的。 爱迪生认为创造的成 功是一 份灵感 加九十 九份 血汗。 多少成功者的经验都 表明非 智力因素 是人成 长、 展过 程 发 中不可或缺的最活跃的因素。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 学 生顺利成长、 健康发展。教师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运用智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