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全部教案_第1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全部教案_第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全部教案_第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全部教案_第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全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 六 年级 语文 集体备课教案课题5、七律 长征课时安排2课时主备人备 课组成员执教者教学目标1认识“逶”、“迤”等6个生字,会写“崖”、“渡”2个生字。会理解“逶迤、磅礴、泥丸”等词语的意思。本课只有两个生字,写稿请参考最新人教六上二样稿。2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朗读课文中读出磅礴的气势,并背诵课文。3. 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并读出磅礴的气势。教 学准 备1. 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2.播放长征组

2、歌教学过程教学补记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 播放歌曲长征组歌,将学生带入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板书:5.七律长征2.解题。(1)七律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2)简介历史背景: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1)检查生字读音。逶迤(wiyí)磅礴(pángbó)岷山(mín) 泥

3、丸(wán)(2)指导易混淆的字。“崖”是上下结构,与“涯”进行比较。“崖”是山字头,与山有关;“涯”与水有关,泛指水边。“渡”,与水有关,表示从水中经过。3.读诗歌,要求读出诗歌的停顿与节奏。三、再读课文,感知理解。1. 老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3.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发表意见。4.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出气势。四、读句、释词,理解诗句的意思。1出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释词。远征:指二万五千里长征。万水千山:实指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3.说说诗句的意思。4.出示:五岭逶迤腾细浪,

4、乌蒙磅礴走泥丸。5.释词。五岭: 逶迤, 细浪 乌蒙: 磅礴:泥丸6.说说诗句的意思。7.为什么五岭山像细小的波浪,乌蒙山却像泥丸呢?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思想和情怀。这气势是何等的伟大!接下来请同学们读出这种气势。8.齐声朗读这一句诗。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四、总结课文,感悟写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描写了哪两个场面? 2.全诗中总写的诗句是哪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古诗。2.明白全诗的中心句: 3.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红军战士勇往直前,很活泼乐观地度过了五岭山和乌蒙

5、山,这是“千山”的代表,“万水”又指哪些呢?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2.释词。云崖: 铁索:3. 说说诗句的意思。4.体会“暖”与“寒”的意思。“暖”是因为红军战士巧渡了金沙江,成功地渡河来到了河对岸,怎能不让人激动欣喜呢?“寒”是因为红军战士从泸定桥上冒着生命的危险,才渡过了大渡河,来到了对岸!看着这悬崖峭壁,看着这汹涌澎湃的大渡河,再看看牺牲的战士们一个又一个,怎能不让人心惊胆寒呢?5.这句诗又刻画了哪两个场面?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一是巧渡金沙江,二是飞夺泸定桥。 6.说说诗句的意思。9.“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流露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感

6、情呢?为长征胜利而感到无比欣喜、自豪的思想感情。三、学习写法。1.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面?请学生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腾五岭山 走乌蒙山 渡金沙江 夺泸定桥 喜爬雪山2.全诗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这样的写法叫什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点面结合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磅礴的气势。 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小学 六 年级 语文 集体备课教案课题6、狼牙山五壮士课时安排2课时主备人备 课组成员执教者教学目标1认识“嗖”、“崎”等4个生字,会书写“日寇、进犯、游击”等30个词语。2朗读课文,以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并会讲这个故事,体会五位壮士的顽强不屈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7、。3. 学习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每一位战士的写法,做到点面结合。 教学重点在理清故事的基础上,学会用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体会五位壮士的顽强不屈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教 学准 备电影资料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过程教学补记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观看电影资料狼牙山五壮士。2学生简单谈感受,教师小结,导入。3板书课题6.狼牙山五壮士4.“壮士”指什么人?(指豪壮而勇敢的人)为什么称他们为“壮士”呢?学习这篇课文后大家就一定会知道!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

8、具书理解。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1)检查生字读音。崎岖( qíq) 叽里呱啦( gu )嗖(su )着 zhuó (着落) zháo(着凉) zhe(跑着)(2)指导易混淆的字。“寇”与“冠” “抡”“悬” “屹” (3)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崎岖:陡峭,昂首挺胸:斩钉截铁:悬崖绝壁: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居高临下: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2)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2.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1)这篇课文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

9、来写的。(2)按照事情的变化过程分段。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晋察冀根据地,七连六班接受接受转移群众的任务。第二部分(第2),写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的情形。第三部分(第3),写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第4-5),写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峰顶痛击敌人。第五部分(第6-9),写五位壮士英勇跳崖,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3)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小标题。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第三部分(3)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5)顶峰歼敌第五部分(69)壮烈跳崖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主要意思,要运用关键词语加以概括,不要啰

10、嗦。)本文记叙了七连六班五位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他们诱敌上山,英勇杀敌,舍身跳崖的故事,表现五位壮士热爱祖国和人民的革命精神。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说出事情发展的小标题。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五位壮士的英勇的行动,接下来继续学习五位壮士的事迹,感受他们英雄壮举!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讲读第二段:(诱敌上山)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时的神态表现?2.讨论以上思考题,分别找出班长、副班长、战士各自的神态。(沉着、吼、抢、全神贯注)3.动作中,你有

11、什么感觉?课文抓住每个人的特点描写,让学生感受到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虽然不同,可他们的愿是相同的,都是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勇猛歼敌。4.指导感情朗读。5.总结学习步骤:找出描写五壮士神态、动作的词谈感受体会。有感情地读课文。6.在狼牙山顶峰,五壮士又是怎样英勇歼敌呢?(按以上学习方法学习)(二)学生讲读第三段:(引上绝路)1.出示句子: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2.品读重点词语。“斩钉截铁”说明班长马宝玉不怕牺牲,毅然而然地选择死亡,也要完成连队交给的任务!“热血沸腾”一词很生动地写出了战士们在班长的感召

12、和鼓舞下,也要用生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3.谈感受与体会。4.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三)讲读第四段。(顶峰歼敌)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五壮士的神态、动作怎样?找出重点词、句,并讨论。(抢、夺、插、举、喊、拔、拧、掷)2.这些动作说明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结合插图)。3.理解重点句: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三)讲读第五段:(英勇跳崖)1.同桌练习朗读,划出描写五壮士的神态、动作的词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讨论:3.五壮士已胜利完成任务,为什么还要跳崖?4.指导感情朗读。(读出激

13、昂的语气)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讲一讲这个故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小学 六 年级 语文 集体备课教案课题7、开国大典课时安排2课时主备人备 课组成员执教者教学目标1认识“擎”、“诞”等8个生字,会写“盏”、“栏”等13个生字,会读“协商、汇集、预定”等25个词语。2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体会课文场面描写的方法。3. 感受新中国诞生的激动、自豪之情,并培养学生热爱党、珍惜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关注场面描写的方法。教 学准 备1.关于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2.阅兵过程中的影像资料。教学过

14、程教学补记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出示“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2导入题目,板书:7.开国大典3. 解释题意。指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隆重、盛大的典礼。4.这开国大典究竟写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1)检查生字读音。政委( zhèng )宾客(bn )擎着(qíng)诞生(dàn) 电钮(ni) 瞻仰(zhn) 聂(nie)荣臻(zhn)(2)指导易混淆的字。(3)检查字或词语的理解情况。擎

15、:举。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瞻仰:恭敬地看。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2)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2.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对重点部分进行分层理解。第一段(14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之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第二段(510自然段):具体写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了。本段按内容分为三层:(5一7节)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1949年10月1日)成立

16、了。(89节)升国旗的过程。(10节)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第三段(1l13自然段):写阅兵式的盛况。本段按阅兵顺序分为三层:阅兵式开始的情况。各兵种通过天安门受检阅。群众看到检阅部队后的激动。第四段(14自然段):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队伍游行的情况。第五段(15自然段):写开国大典结束后的情况。3.归纳主要内容。课文描述了新中国成立时开国大典的盛况及开国大典的伟大意义,赞颂了人民解放军的威武雄壮,反映了人民无限热爱毛主席和欢庆新中国诞生,当家做了主人的兴奋心情。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复习生字词

17、语。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导入新课。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读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2.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这些感受呢?3.从重点词语句子中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4.指导朗读。三、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1.默读课文,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哪些过程最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2.学生自由发言。3.教师小结并板书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宣读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4.分析阅兵式的情况。师生探究:为什么阅兵式最能表现开国大典的盛况?5.描写阅兵的场面真可谓壮观!这段场面描写又有什么特色呢?(1)学生互相讨论、交流。(2)举例点评。有点有面,做到点面描写相互结合。描写细致,有顺序。6

18、.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句子的含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A.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为什么不用“朝着”或“看着”)B.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将“挺立”与“立着”进行比较)7.播放“开国大典”中“阅兵”的影像资料。8.练习朗读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内容。1.指名读书,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并找出相关语句,在旁边作批注,然后交流。 2.教师行间巡视,指导学生写批注。 3.交流感悟。生: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典礼时间持续得长。生:“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生:“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

19、象征着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4.教师相机点拨:“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如果说成“两支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走去”好不好呢?(1)学生讨论。(2)交流感悟。不好。表现不出游行队伍声势之大,场面之壮观。3.找出群众激动、喜悦、兴奋的句子读一读,读出其中的感情。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简要复述开国大典的过程,注意有条理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小学 六 年级 语文 集体备课教案课题8* 灯光课时安排1课时主备人备 课组成员主备人教 学目 标1认识“皖”、“歼”等9个生字,理解“璀璨、千钧一发”等词语的意思。2朗读课文,理解“灯光”的含义,并从课文中找到“灯

20、光”相关的语句,并深入理解。3.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郝副营长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以及“灯光”的联系与含义 教学难点关注场面描写的作用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补记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出示灯光的一段视频。2教师小结,导入。这千万盏灯是和平的象征,让人们感到很安宁,很温馨。但这灯光的背后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了!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个故事灯光3板书课题8.灯光4.介绍作者。5.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

21、具书理解。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1)检查生字读音。围歼( jin )豫皖苏(wn)电钮( ni)千钧一发( jn )璀璨( cucàn )黑魆魆( x)(2)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三、精读往事部分内容。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3)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

22、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4)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5)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3.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质疑,互相讨论。(1)学生质疑:为什么看到这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2)学生质疑: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4.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

23、是怎样理解的?5.在讨论中,大家明白了“灯光”的含义,接着思考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妙处呢?让课文的内容相互联系,以一个线索贯穿。让内容相互照应,联系更加紧凑。起着点题的作用,让题目像珍珠一样闪亮!四、复习写作方法。1.课文中哪些内容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举例说明。激烈的围歼战是“面”的描写,郝副营长的思考与点燃火光是“点”的描写。2.学生讨论交流。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将描写灯光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2.写一段话。郝副营长,我想对你说: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小学 六 年级 语文 集体备课教案课题习作一课时安排2课时主备人备 课组成员执教者教 学目 标1认真审题,明白作文要求是写多彩的活动。2注重点面

24、结合,有点有面更加具体。3. 把活动过程中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还要写清楚人物的神态、动作等 教学重点写活动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 教学难点要写清楚活动的体会,写明这次活动告诉的道理,这样才能让游戏活动有个明确的主题。教学准备1.准备作文要求的课件。2.放一段关于活动的视频。教学过程教学补记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话题。 1.出示一段活动的视频。 2.猜一猜,这是什么活动? 老鹰捉小鸡 3.活动真是太有趣了!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活动真是太好玩了,让美好的时光匆匆而逝!你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呢?请回忆生活,说一说你最喜欢的活动,并写一写你喜欢的活动。 4.出

25、示作文要求的课件。 记一次活动 我们先一起来玩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可以是室内的,也可以是室外的;可以是个传统活动,也可以是个新活动。如果大家能自己创编一个活动,就更好了。 我们可以这样来写活动: 写清楚活动是怎么玩的。 写活动的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 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把你在这次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如,应遵守规则,伙伴间要团结协作,遇事要勇敢果断、坚持到底写完后读给同学听,根据他们的建议,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二、分析题意,明确写作要点。 1.一起举行活动。 (1)分小组进行。 (2)提出要求:要一边玩一边观察,

26、一边玩一边思考。 2.交流活动的感受。 3.如果写这个活动,该怎样写呢?有哪些内容必须要写呢? 4.学生交流。 (1)活动的规则要写。(2)举行活动的过程要写。(3)活动时还要关注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并把人物写具体,这样便有趣了! 5.教师相机提问。(1)活动过程中会反复进行,进行很多次?莫非一个一个地写吗?生交流讨论。当然不能一个一个地写,要选择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可以写两个,也可以写三个,但不能面面俱到。(2)活动中有很多人物,怎么写呢?是不是一个一个地写呢?生交流讨论。也不能一个人一个人地写,应该注重写场面的方法,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可以对整个人物活动场面进

27、行概括地描写,然后具体描写一个或两个同学的具体活动以及表现。 6.在老师点拨基础上重新构思。第二课时一、学生编写活动作文。 1.根据自己的感受理清活动的顺序。 2.选择印象深刻的活动写具体。3.老师适时点拨。4.修改作文。四、老师点评作文。 第三课时一、修改作文。二、老师点评作文。三、学生再次修改作文。四、誊抄作文小学 六 年级 语文 集体备课教案课题语文园地二课时安排2课时主备人备 课组成员执教者教 学目 标1.交流平台:阅读文章,要抓住场面描写。2.词句段运用:体会词句重复的妙处;谈谈人物说话时“说”的不同表达方式。 3.书写提示:举办书写作品展览,注意行款整齐、正确、工整。4.通过理解、

28、感悟、诵读,积累“爱国”的名人名言。 教学重点阅读文章,关注场面描写;背诵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 教学难点体会词句重复的妙处,以及说的不同表达方式教学准备1.准备书法作品的课件。2.词句段运用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补记 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二、学习“交流平台” 1.复习本单元学习的课文。 2.本单元学习的方法。 关注场面描写 3.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你明白这段话的要点是什么吗? (1)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重点语句。 (2)可以围绕重点写写批注,或感受。 4.交流。 (1)阅读文章,要关注场面描写。 (2)要学会在作文中进行场面描写。 5.

29、怎样在习作中进行场面描写呢? (1)注重对整个场面进行概括性地描写,这便是“面”的描写。(2)注重对某人物或具体的事情进行细致地描写,这是“点”的描写。 (3)注重点面结合,活动过程才会给人留下完整的印象,才能够把重点部分写具体。三、学习“词句段运用”1.出示课件。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A.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B.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2.朗读,理解句子意思。3.讨论词句反复运用的妙处。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四、继续学习“词句段运用”1.出示“词句段运用”课件。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句子,仿照着写一写。 A。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B.“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C.“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来找我玩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D.满腹下甚至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2.朗读,理解其意思。3.分析不同的“说”。 A句是“赞叹”,B句是“婉言谢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