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生产学水禽生产发展养鸡业目_第1页
家禽生产学水禽生产发展养鸡业目_第2页
家禽生产学水禽生产发展养鸡业目_第3页
家禽生产学水禽生产发展养鸡业目_第4页
家禽生产学水禽生产发展养鸡业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家禽生产学第一章 养禽业的概况第二章 家禽的生物学特性第三章 家禽的育种第四章 种蛋孵化的关键技术第五章 家禽的饲养第六章 蛋鸡生产第七章 肉鸡生产第一章 养禽业的概况第一节 我国养禽业的历史和现状第二节 我国养禽业的发展前景 第三节 养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第四节 我国养禽业尚存在的问题第五节 我国养禽业的生产风险及其抵御第六节 今后我国养禽业的发展对策 第一节 我国养禽业的历 史及现状一、基本概念二、我国养禽业的历史与现状三、发展养禽业的目的和意义 返回一、基本概念1、家禽:鸟类中经人类长期驯化豢养,在家养条件下,能生存繁衍且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鸟类。如鸡、鸭、鹅、火鸡、鹌鹑等。2、家禽业:从事

2、于家禽生产的行业。3、家禽学:研究禽类的生物学、经济学特征、特性、遗传与营养、生产管理和产品处理、加工的理论和生产过程的一门科学叫家禽学。 返回二、我国养禽业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养禽业是世界上养禽最古老的国家 。七、八千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鸡,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而且饲养普遍,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实践,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国被承认为标准品种的有九斤鸡、狼山鸡、丝毛乌骨鸡、北京鸭和中国鹅。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家禽品种,都含有中国家禽的血液。如洛克鸡引入黑色九斤鸡的血液,奥品顿鸡引入黑色狼山鸡血液,洛岛红鸡引入我国鹧鸪色九斤鸡血液。北京鸭分布到全世界,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肉用鸭品种

3、,生产性能居肉用鸭品种之冠。中国鹅以其产蛋性能优良闻名于世界,在国外有“鹅中莱航”的美称。此外,我国的人工孵化,嘌蛋技术,雏禽的雌雄鉴别,公鸡阉割,人工换羽,禽产品加工等成套技术都为世界养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但由于生产方式加之其他的社会原因,我国养禽业发展一直很慢,生产力低下,禽产品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约在年代,我国开始了机械化养鸡。 1965年首先在上海建起了第一个机械化养鸡场70年代中期,广州、沈阳、北京等地也创建机械化养鸡场,并引进国外现代优良商品鸡,发展配合饲料工业,加强卫生防疫措施,养鸡业由农村副业向现代专业化商品经营方向转变。养鸡业得到迅速发展,1990年我国鸡的存栏数已达20

4、亿只,1997年我国鸡的存栏数已达到30亿只,其中年存栏20万只鸡的鸡场就有几百个,建起了一批比较稳定的蛋鸡生产供应基地,与此同时,也带动了一批集体、个体养鸡户,一大批规模经营的集体养鸡场和个体养鸡户涌现出来。 我国大规模肉鸡生产稍晚于蛋鸡,约开始于80年代中期,但发展速度快,起点高,生产潜力大。在国家的正确引导和市场调节下,已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以及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 进入年代,养禽的数量、生产水平、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生产成本逐年下降,形成了工厂化养禽。即禽舍是厂房,禽是机器,饲料、饮水、药品等为生产的原料,禽肉和禽蛋为产品,这种产品是按照人们的计划在预定的时间内产出,且产品规

5、格一致,商品性极强。 我国养禽的数量一直位于世界首位。现在,中国已是世界禽蛋生产第一大国。到1998年,中国的禽蛋产量已达2000万吨,比美国高四倍,接近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年人均消费禽蛋256个,仅次于日本(347个)、中国台湾省(331个)、香港特区(327个)、丹麦(270个),位居第五,超过了第六位的美国(236个)。我国的禽肉生产1998年达到12.9佰万吨,首次超过美国的12.8百万吨,跃居世界第一;但是,年人均消费只有11千克,排在世界的第21位,与第1位的以色列(45千克)和第2位的美国(42千克)相比,差距甚远。由此看来我国今后养鸡的发展方向是稳定蛋鸡生产,迅速发展肉鸡生产,加

6、强水禽生产。虽然我国大规模的养鸡起步较晚,但由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引入和培育优良品种、科学搭配饲料、严格的疾病预防措施,目前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均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大规模的蛋鸡场年均产蛋260280个只;产蛋期料蛋比2.32.5:1;肉用仔鸡6周龄上市,平均体重2.02.5千克,料肉比为1.82.0:1。但我国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人力消耗多、水电开支大、饲料浪费多、药物投喂量大,造成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高,因此,今后工作的重点要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返回三、发展养禽业的目的和意义 1、养禽的生产周期短、投资可多可少、资金周转快,产出与投入比高。 2、养禽的集约化程度高

7、,规模可大可小。 3、养禽的集约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 4、养禽技术相对较易掌握,发展养禽业较为容易。 5、禽产品(主要是禽蛋和禽肉)的销路广,产品加工利用途径多。 6、禽对饲料原料要求低,饲料转化率高。 7、禽肉和禽蛋营养丰富,价格低廉,是人类蛋白质食品的最佳来源。 返回 第二节 我国养鸡业的发展前景一、蛋鸡业发展前景二、肉鸡业发展前景三、水禽发展前景返回一、蛋鸡业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蛋鸡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1998年人均占有鸡蛋量为15千克左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近年来蛋鸡业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国内城市居民的消费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又加上出口不畅。香港是我国的经济特区,进

8、口的鸡蛋基本上是美国和荷兰,而日本、韩国是鸡蛋的进口大国,又是我们的近邻,目前进口的鸡蛋几乎没有我们的份额,这主要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使人们安于现状,缺少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另外,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蛋的消费水平较低,要想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还需要大量鸡蛋。因此,只要我们有奋斗精神,将鸡蛋走出中国,开辟国际市场,必将促进我国蛋鸡业的发展。我国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鸡蛋量会逐年增加。而且我国鸡蛋的价格远低于其他畜产品的价格,如2000年大中城市猪肉的价格平均每千克约为14元,而鸡蛋每千克约为5.4元,同时鸡蛋还有食用方便的优点,因此,鸡蛋才真正成为人类消费的物美价廉的高营养美味食品,蛋鸡

9、市场有广阔的前景。但是,目前蛋鸡生产竞争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竟争中稳定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养殖者首先应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其次是广泛开辟鸡蛋的深加工途径,促进蛋品食用向多样化发展;再次要开发国际市场,鸡蛋的进口大国特别是日本、韩国是我们的近邻,有利于我国鸡蛋的出口。从这些方面看来,发展蛋鸡生产有广阔的前景。 w返回二、肉鸡业发展前景 1、我国肉鸡市场潜力巨大 2、国际肉鸡市场 返回1、我国肉鸡市场潜力巨大 从1995年以来,我国年出口肉鸡产品约30万吨,出口量仅占生产量的10左右。然而,在同一时期,每年进入我国国内市场的外国肉鸡产品达100万吨。根据美国家禽蛋品出口协会的报道,1

10、999年前5个月仅美国输往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冻鸡产品就达26万吨,比1998年同期增长53 ,中国已经超过俄罗斯成为最大的美国肉鸡进口国。在同一时期,我国肉鸡生产仍在增长。另一方面: 我国的经济和居民收入仍在增长 肉鸡价格从长远讲应当更具竞争力 鸡肉更符合现代食品消费的潮流 快餐业的发展 返回 2、国际肉鸡市场 日本是我国肉鸡出口的主要市场。由于日本国土资源、劳动力成本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日本国内的肉鸡业不断萎缩、几近消亡,其近百万吨鸡肉的年销售量绝大部分要依赖进口。我国是日本的近邻,地理位置的优势,加之我国劳动力便宜,如果政府在出口退税等方面再以支持,我国在日本市场的地位是能够巩固的。我国加

11、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能开拓更多的国际市场。所以,我国加入WTO后肉鸡业仍有较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冰冻鸡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品方面,我们的竞争优势更为明显。我们相信,我国肉鸡业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进一步成熟、壮大,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返回三、水禽发展前景1、品种资源丰富2、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3、水禽产品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返回第三节 养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一、技术二、资金三、饲料返回 一、技术 养禽生产中的技术是养禽成功的关键。禽场工作人员应有知识、懂专业、会管理,即使是饲养员也应是专业技术人员,只有这样,禽场才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禽场采取专家指导和人员培训等多种方法引进和吸收各个渠道的技

12、术或技术人才,提高饲养管理人员的整体专业技术素质,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力是解决技术条件的良好方法。 返回二、资金 虽然养禽需要的资金少,但用于养禽生产的场地、禽舍、用具、员工工资及流动资金不可少。一只蛋鸡的鸡舍、用具的投资为2030元,占地、鸡舍和用具投资可因地制宜。育成一只蛋鸡约需25元,因此,每只鸡30元的流动资金才较充裕。 返回三、饲料 农户养鸡要有充分的饲料来源,一只蛋鸡在一个生产周期中(72周)需要4550千克配合饲料;一只肉用仔鸡从入舍到上市约消耗饲料44.5千克,在所耗料中6070属于粮食,2530属于农副产品(豆饼、花生饼、菜子饼、棉

13、籽饼等各种饼类及糠麸类),其余510为矿物质饲料、动物性饲料及人工合成的添加剂。育成和生产用饲料可以按要求自己加工配制,育雏料买成品,不应节约的地方不能省。饲料一定要充足、品质要好,防止发霉变质。成品料保存时间不应超过3周。原料不应长期存放,但也不可无地方购买。 返回第四节 我国养禽业尚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上马,缺乏对市场的全面分析 二、家禽的品种不纯 三、家禽的成活率低 四、饲料质量差,饲料中乱加抗生素 五、疾病多、病情复杂且难以控制 六、结构不合理 七、出口量小 八、生产成本较高 九、产品质量达不到标准 十、生产水平较低 十一、技术创新力度不大 返回第五节 我国养禽业的生产风险及其抵御一、

14、市场风险二、生产经营管理风险三、养禽风险的抵御 返回一、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受下面几个因素的制约:1、人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变化;2、禽蛋和禽肉产量的多少;3、其它畜禽产品的价格;4、国内农业收成情况;5、国外经济状况和国际贸易情况。返回二、生产经营管理风险 生产经营管理风险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1、经营管理水平;2、生产组织水平;3、饲养方式和生产工艺的选择;4、生产技术水平,包括疾病防治水平和饲养水平。 返回三、养禽业风险的抵御 由于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禽肉和禽蛋市场的供求是不可能平衡的。养禽成功的机会和失败的风险是并存的。要使养禽获得成功,养禽者必须加强市场经济意识,努力搜集市场信息,提高

15、市场预测能力;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组织和经营决策水平,提高饲养和疾病防治水平,使家禽的生产潜力挖掘出来,以达到养禽业的高产稳产。返回第六节 今后我国养禽业的发展对策 一、优化产业结构 二、加强管理,使生产成本降到最低 三、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禽肉和禽蛋产品 四、建立养禽业信息和预测预报系统 五、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以科技含量占领市场 六、发挥优势,开拓市场 返回一、优化产业结构 1、蛋禽生产。在蛋禽生产稳定发展的前提下,重点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单产水平。在发展进口良种禽的同时要增加地方名优土特品种的发展,以满足人们对风味食品的要求; 2、肉禽生产。当今和今后快大型肉禽在出口与快餐业中仍占

16、主导地位,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杂交禽和本地禽的市场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应在保持快大型肉禽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优质肉禽。开发出我国独有的新产品。 3、发展绿色食品生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食品的消费意识不断的增强,今后安全健康的绿色食品将成为市场的主导产品。因此,我们应重点发展绿色肉蛋产品. 返回 五、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以科技含 量占领市场 1、无公害兽药和绿色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 2、优质肉鸡和蛋鸡育种及配套技术研究。使真正有了独具特色的本国名优品种,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3、肉蛋产品的深加工研究和开发,如旅游休闲食品和保健食品; 4、环境控制体系的研究; 5、加强质

17、量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制定。 返回 六、发挥优势培育和开拓市场需求 1、我国劳动力便宜,应开发鸡产品深加工和发展快餐业,拓展消费市场; 2、按市场需求,充分做到产品的多样化; 3、 充分利用我国的地理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4、积极引导消费,加强广告宣传活动,增加消费者对鸡产品的兴趣,开发形式多样的营销手段; 5、树立绿色食品意识,让消费者吃上放心鸡蛋和鸡肉。 返回 一、基本概念1、家禽:鸟类中经人类长期驯化豢养,在家养条件下,能生存繁衍且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鸟类。如鸡、鸭、鹅、火鸡、鹌鹑等。2、家禽业:从事于家禽生产的行业。3、家禽学:研究禽类的生物学、经济学特征、特性、遗传与营养、生产管理和产品处理

18、、加工的理论和生产过程的一门科学叫家禽学。 返回 我国养禽的数量一直位于世界首位。现在,中国已是世界禽蛋生产第一大国。到1998年,中国的禽蛋产量已达2000万吨,比美国高四倍,接近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年人均消费禽蛋256个,仅次于日本(347个)、中国台湾省(331个)、香港特区(327个)、丹麦(270个),位居第五,超过了第六位的美国(236个)。我国的禽肉生产1998年达到12.9佰万吨,首次超过美国的12.8百万吨,跃居世界第一;但是,年人均消费只有11千克,排在世界的第21位,与第1位的以色列(45千克)和第2位的美国(42千克)相比,差距甚远。由此看来我国今后养鸡的发展方向是稳定蛋鸡生产,迅速发展肉鸡生产,加强水禽生产。2、国际肉鸡市场 日本是我国肉鸡出口的主要市场。由于日本国土资源、劳动力成本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日本国内的肉鸡业不断萎缩、几近消亡,其近百万吨鸡肉的年销售量绝大部分要依赖进口。我国是日本的近邻,地理位置的优势,加之我国劳动力便宜,如果政府在出口退税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