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四模块测试_第1页
高一语文第四模块测试_第2页
高一语文第四模块测试_第3页
高一语文第四模块测试_第4页
高一语文第四模块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语文第四模块第二四单元测试 2007-5-31一、选择题 (15分)1、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句子是( )A 女为人臣子 B 畔主背亲C 驾赤虬,持一版D 复举剑拟之E臣愿奉璧西入秦F拜书送于庭 2、下列划线的词语中不是古今异义的是:( )A、绝不饮食B、答其善意C、请指示王D、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E、衡下车3、下面划线的词语用法不同的是( )A宁许以负秦曲B 反欲斗两主C 空以身膏草野D 恒从小奚奴4、指出下列划线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会论虞常 会武等至匈奴B、引赵使者蔺相如虞常果引张胜C、君因我降 欲因此时降武D、尚可得乎 赵王使使视廉颇尚可用否?5、下列句子中划线

2、的词语与例句划线的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例句:天雨雪。 A、羝乳乃得归。 B、檠弓弩。 C、左右欲刃相如。D、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9分)苏 词 傅成 穆俦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在传统的观念中,词以表现舞筵歌场、闺情离思为正体,而苏轼则率先在词的境域上求新求变,所谓“以诗为词”。凡能写进诗的社会和生活题材,举凡登览、怀古、咏史、咏物、游猎、感遇、悼亡、壮行、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等,无不摄入笔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这种意象的扩大,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使人自然而然地对苏词产生出“曲子中缚

3、不住”的感想来。同词体的解放相配合,苏轼雄驰的感情与健拔的笔力,也一新天下耳目。我们拿“大江东去”(念奴娇)与“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相比,就很容易看出在宣泄力度上的不同;而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等都不止是寻常的夸张,而是奇情豪气的自然发露;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陆游老学庵笔记)的印象,即在于此。豪放词是苏词最为人瞩目之所在,但在其词作中,仅占很小的比重,也就是说,苏轼在词体的创作中也是全能的。他有大量的婉约词,格调却显得高远典雅,真诚健康,起到了将以浓艳为主的婉约调领挈至向上一路的积极作用。更有大量的作品

4、不易简单归类,其间或清丽,或韶秀,或清空,或旷达,常能“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刘熙载艺概)东坡以其传世的三百余首词作,为宋代词坛的百花齐放提供了全方位的表率和借鉴。苏轼对于宋词体制的贡献也值得一提。唐五代词多为小令,而苏轼是宋初大量制作长调的先行者之一,后世甚而将贺新郎、戚氏等词牌的创制权寄于其名下。长调在篇章结构、摘词敷采上需要更多的手法与技巧,而苏轼则往往能自如地将诗、文、论、赋的匠法运用其中。但他并不斤斤于囿守音律,为了表意的需要,敢于在格律或句读上作大胆的调整。工匠以创造突破为快而不以随俗守成为乐,苏轼作词便属于这样的类型。6下列对“以诗为词”的

5、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将写诗的规律运用到词体的创作上。B凡能入诗的题材内容均可入词。C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扩大了词的意象。D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7、下列对“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的印象”原因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苏词词体解放。B苏词感情雄驰,笔力健拔。C“大江东去”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比,在宣泄力度上不同。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词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词人的奇情豪气。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到了苏轼手中,词的传统被改变了,词与诗的题材已经可以混一,两者之间已经没有了

6、不可逾越的鸿沟。B、苏轼在词的创作方面是全能巨匠无论豪放词,还是婉约词或不易简单归类的词,都感情雄驰,笔力健拔,积极向上。C、词本是合乐的歌词,音乐对它有着很大的制约性;苏词突破了音乐的藩篱,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词与诗最终殊途同归。D、苏城对于宋词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豪放词的开创、婉约词和其他多种风格词的创新、词的形式技巧音律的突破等。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彦光少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魏大统末,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及高祖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开皇二年,上幸岐州,悦其能。后数岁,转相州刺

7、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及居相郡,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

8、于孔子庙。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吏人感悦,略无诤讼。 (隋书列传第三十八循吏) 注 诐,(ì)不正,邪僻。 隋书为唐代魏徵等撰,为避讳而改“民”为“人”。 9、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                     &#

9、160;     质:质朴 B.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坐:因为 C.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       

10、60;                 庶:希望 D.发摘奸隐,有若神明                              

11、; 摘:揭发 10、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B.衣冠士人多迁关内 C.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   

12、                D.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德化人,皆此类也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B. 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 孺卿从祠东后土,C. 上幸岐州,悦其能。     而

13、君幸于赵王D. 其父每谓所亲曰           及卫律所将降者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彦光品行和学识皆佳。他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认为他一定会兴盛宗族;他就学于太学时,治学泛览经史,行事严守礼法。 B.梁彦光性情执著,不因挫折而屈服。相州民风不淳,有些人诽谤他任刺史不善为政,使得他获罪免官。但他后来重被起用时,却不惧失败,主动请求再回相州任职。 C.梁彦光为政始终是惩恶和教化兼施。他一方

14、面严厉打击强横狡猾、不守法纪之徒,另一方面以圣贤之道教育感化民众。他的政绩深受皇帝赏识。 D.梁彦光的德政使得过去善变狡诈的相州民众转而向善。酗酒不孝的焦通,经过教育感化而幡然悔悟,弃恶从善;相州官吏、民众的好争执的习俗也为之大改。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14分)获得教养的途径(节选)   黑塞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

15、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有了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申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籍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

16、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

17、“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这儿还根本未考虑世上

18、的书籍在不断地增多!不,每一个真正的读书家都能将现有的宝藏再研究苦读几十年或几百年,并为之欣悦不已,即使世界上不再增加任何一本书。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我年轻时初次读歌德的亲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现在我大约第五次重读它了,它完全成了另一本书!这类经验的神秘和伟大之处在于: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看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正是基于这种独特性和个性与此同时,我们却相信自己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世界各民族的成千上万种声音都追求同一个

19、目标,都以不同的名称呼唤着同一些神灵怀着同一些梦想,忍受着同样的痛苦。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高一语文第四模块第二四单元测试答题纸班级 姓名 座号 13.文章第一段论述了阅读杰作的作用,请分条概述。(6分)答:     14.结合文意,阐述我们如何才能“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4分)   答   15.文中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斑斓锦缎”指什么?“统一

20、起来的人类的容颜”指什么?(4分)   答:“斑斓锦缎”指_    “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指_ 五、默写(10分)1、执手首相看泪眼,。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2、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怀古3、寻寻觅觅, 。梧桐更兼细雨,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想当年, , 。永遇乐 4、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六 把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3)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

21、者.(4)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 (5衡不慕当,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七、鉴赏题(11分)1、玉楼春 (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1)就这首词的上阕而论,最能表现词人情感诗歌音乐性的 几个字眼是。(1分)词的下阕中,最能表现词人情感的词是。(1分)2.如梦令 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1分)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2分)(2)请就这首

22、宋词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看法。(3分)3临江仙 夜归临皋注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注:这首词是作者元直五年(1082)九月在黄州(今涛北黄冈)谪所所作。 词中哪句与定风波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词人怎样的思相倾向?(3分)八、请加标点(4分)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九、作文(60分)简述最近给你印象最深的人和事,并选择角度立

23、意为文。要求:不得抄袭,不得套作,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一三、选择题(36分)通假古今用法用法活用现代文阅读文言阅读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 答案高一语文第四模块第二四单元测试 2007-5-31一、选择题 (15分)1、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句子是( D )A 女为人臣子 B 畔主背亲C 驾赤虬,持一版D 复举剑拟之E臣愿奉璧西入秦F拜书送于庭 2、下列划线的词语中不是古今异义的是:( B )A、绝不饮食B、答其善意C、请指示王D、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E、衡下车3、下面划线的词语用法不同的是(C )A宁许以负秦曲B 反欲斗两主C 空以身膏草野D 恒从小奚奴4、指出下列划线

24、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D )A、会论虞常 会武等至匈奴B、引赵使者蔺相如虞常果引张胜C、君因我降 欲因此时降武D、尚可得乎 赵王使使视廉颇尚可用否?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与例句划线的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D )例句:天雨雪。 A、羝乳乃得归。 B、檠弓弩。 C、左右欲刃相如。D、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9分苏 词 傅成 穆俦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在传统的观念中,词以表现舞筵歌场、闺情离思为正体,而苏轼则率先在词的境域上求新求变,所谓“以诗为词”。凡能写进诗的社会和生活题材,举凡登览、怀古、咏史、咏物、游猎、感遇、悼亡、壮行、农村生活、

25、田园风光等,无不摄入笔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这种意象的扩大,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使人自然而然地对苏词产生出“曲子中缚不住”的感想来。同词体的解放相配合,苏轼雄驰的感情与健拔的笔力,也一新天下耳目。我们拿“大江东去”(念奴娇)与“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相比,就很容易看出在宣泄力度上的不同;而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等都不止是寻常的夸张,而是奇情豪气的自然发露;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陆游老学庵笔记)的印象,即在于此。豪放词是苏词最为人瞩目之所在,但

26、在其词作中,仅占很小的比重,也就是说,苏轼在词体的创作中也是全能的。他有大量的婉约词,格调却显得高远典雅,真诚健康,起到了将以浓艳为主的婉约调领挈至向上一路的积极作用。更有大量的作品不易简单归类,其间或清丽,或韶秀,或清空,或旷达,常能“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刘熙载艺概)东坡以其传世的三百余首词作,为宋代词坛的百花齐放提供了全方位的表率和借鉴。苏轼对于宋词体制的贡献也值得一提。唐五代词多为小令,而苏轼是宋初大量制作长调的先行者之一,后世甚而将贺新郎、戚氏等词牌的创制权寄于其名下。长调在篇章结构、摘词敷采上需要更多的手法与技巧,而苏轼则往往能自如地将诗、文

27、、论、赋的匠法运用其中。但他并不斤斤于囿守音律,为了表意的需要,敢于在格律或句读上作大胆的调整。工匠以创造突破为快而不以随俗守成为乐,苏轼作词便属于这样的类型。6下列对“以诗为词”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A、将写诗的规律运用到词体的创作上。B凡能入诗的题材内容均可入词。C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扩大了词的意象。D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7、下列对“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的印象”原因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BA苏词词体解放。B苏词感情雄驰,笔力健拔。C“大江东去”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比,在宣泄力度上不同。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

28、狼”等词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词人的奇情豪气。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BA、到了苏轼手中,词的传统被改变了,词与诗的题材已经可以混一,两者之间已经没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B苏轼在词的创作方面是全能巨匠无论豪放词,还是婉约词或不易简单归类的词,都感情雄驰,笔力健拔,积极向上。C词本是合乐的歌词,音乐对它有着很大的制约性;苏词突破了音乐的藩篱,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词与诗最终殊途同归。D、苏城对于宋词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豪放词的开创、婉约词和其他多种风格词的创新、词的形式技巧音律的突破等。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彦光少有至性,

29、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魏大统末,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及高祖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开皇二年,上幸岐州,悦其能。后数岁,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及居相郡,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

30、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吏人感悦,略无诤讼。 (隋书列传第三十八循吏) 注 诐,(ì)不正,邪僻。 隋书为唐代魏徵等撰,为避讳而改“民”为“人”。 1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       

31、                    质:质朴 B.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

32、160;   坐:因为 C.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                         庶:希望 D.发摘奸隐,有若神明               

33、60;               摘:揭发 1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D  ) A.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

34、#160;      B.衣冠士人多迁关内 C.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                   D.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   (D项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都释为对学生讲解说明教材的内容。A项古代汉语意为匆忙、仓促;现代汉语意为鲁莽、轻率。B项古代士以上戴冠,衣冠连称,是古代士以上的服装,后引申指世族、士绅

35、;现代汉语意为衣服和帽子,指穿戴。C项古代汉语意为技艺,此处用为名词,指从事各种技艺的人,即工匠;现代汉语意为表现在艺术、工艺、体育等方面的巧妙的技能)。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   ) A. 以德化人,皆此类也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B. 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 孺卿从祠东后土,C. 上幸岐州,悦其能。     而君幸于赵王D. 其父每谓所亲曰 

36、0;         及卫律所将降者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梁彦光品行和学识皆佳。他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认为他一定会兴盛宗族;他就学于太学时,治学泛览经史,行事严守礼法。 B.梁彦光性情执著,不因挫折而屈服。相州民风不淳,有些人诽谤他任刺史不善为政,使得他获罪免官。但他后来重被起用时,却不惧失败,主动请求再回相州任职。 C.梁彦光为政始终是惩恶和教化兼施。他一方面严厉打击强横狡猾、不守法纪之徒,另一方面以圣

37、贤之道教育感化民众。他的政绩深受皇帝赏识。 D.梁彦光的德政使得过去善变狡诈的相州民众转而向善。酗酒不孝的焦通,经过教育感化而幡然悔悟,弃恶从善;相州官吏、民众的好争执的习俗也为之大改。四、鉴赏题(8分)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22分)获得教养的途径(节选)   黑塞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

38、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有了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申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籍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

39、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

40、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这儿还根本未考虑世上的书籍在不断地增多!不,每一

41、个真正的读书家都能将现有的宝藏再研究苦读几十年或几百年,并为之欣悦不已,即使世界上不再增加任何一本书。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我年轻时初次读歌德的亲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现在我大约第五次重读它了,它完全成了另一本书!这类经验的神秘和伟大之处在于: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看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正是基于这种独特性和个性与此同时,我们却相信自己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世界各民族的成千上万种声音都追求同一个目标,都以不同的名称呼唤着同

42、一些神灵怀着同一些梦想,忍受着同样的痛苦。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高一语文第四册第二四模块测试答题纸班级 姓名 座号 13.文章第一段论述了阅读杰作的作用,请分条概述。(每一点2分,任答三点即得6分)接受作品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使自己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从而让人感到满足和幸福广泛领略人类思想的博大精深,在自己与人类之间建立起生动联系。集中心智,使我们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有意义。14.结合文意,阐述我们如何才能“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4分)

43、   答.把自己的个性或人格作为阅读的前提用爱和敬重之心对待经典花力气、下功夫去阅读经典(每一要点2分,任答两点得满分)15.文中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斑斓锦缎”指什么?“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指什么?(4分)   答:“斑斓锦缎”指“斑斓锦缎”指数千年来由各民族语言汇聚成的世界文学中的杰作(共2分,“各民族语言”“杰作”各1分)_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指人们实现了自我精神和心灵完善后所体现出的人类共向的精神,比如共同的嘟中梦想痛苦等(2分,比如的内容只要合理即可)五、默写(10分)1执手首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2、

44、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怀古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5、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六 把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2)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凭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侮辱他的臣子们。(3)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汉武帝赞许他的义气,于是派遣

45、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去),顺便送给单于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4)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难道是奇才,只有天帝重视他,而人们反到不重视吗? (5衡不慕当,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不趋附当朝的权臣大官,所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玉楼春 (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1) 就这首词的上阕而论,最能表现词人情感诗歌音乐性的 几个字眼是 好、棹、闹。(1分)词的下阕中,最能表现词人情感的词是 长恨。(1分).如梦令 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1)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1分)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2分)“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