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试题_第1页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_第2页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_第3页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_第4页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二下语文期末测试题 本试题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卷(选择题 共30分)一、基础积累1、下面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罪愆(qin) 熟稔(rn) 剜肉补疮(wn) 嗤之以鼻(ch)B.凝脂(zh) 户口簿(bó) 遥岑(cén)远目 户盈罗绮(q)C.悖(bó)谬 傩戏(nuó) 乍暖还(hái)寒 锱铢必较(zh)D.央浼(min) 紧箍咒() 无语凝噎(y) 搵(wèn)英雄泪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打蜡 顷刻 生死攸关 口干舌噪B. 飙升 印证 贻养天年 扶摇直上 C. 舟

2、楫 修茸 好高骛远 穷且益艰 D. 褶皱 荧屏 风生水起 逸兴遄飞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晚上8点,随着一曲高亢的迪斯科舞曲响起,现场音乐声响振聋发聩,但舞池里依然“人 满为患”。B如何使全球经济复苏,欧美在会前的态度可谓南辕北辙:美国希望欧盟主要经济体扩大经济刺激规模,欧盟则认为制定严格的金融监管体系更为重要。C. 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D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向是( )A针对美

3、军考本斯号巡洋舰与中国辽宁舰编队在南海相遇,美国国防部长哈尔格表示,只有双方克制才能避免冲突。B中国“雪龙”号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之后,终因天气条件恶劣,冰层太厚,俄罗斯南极科考船仍然未能脱险。C“蚁族”是当今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特别称谓,这个词有可能会像“知青”“下岗工人”“农民工”一样,成为反映中国社会变迁的词语之一。D北大招生办公布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办法明确,获得推荐的高中生,须“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舌尖上的书味 王辉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一生喜怒哀

4、乐,一世苦辣酸甜,都浓缩于八十回的石头记中。他不禁叹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书也有味?古人以为然。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曾说“言了于耳则事味于心”,而后汉书中则直言“含味经籍”,“经籍”即经书典籍,书能味岂不是因书有味? 书味,自然不是书散发的纸馨墨香之味,而是书中的文之味,实乃言之味。原来,中国人很早就痛感“词不达意”,孔子就说过“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话。既然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其意,故对书只读通、看完还远远不够,须心领神会地“吃透”方得书中三昧。特别是读具有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书,虽然有时能于瞬间领会到其深刻意蕴,但大多时候,则需反复琢磨,动用感性与理性的众

5、多渠道,慢慢领会作品的气骨风神势韵境。人们发现,不仅食的快感与观的美感有相通之处,而且获得食味快感与欣赏美感的方式也相近。中国一些名菜佳肴,初尝似觉味道清淡,细嚼则味道鲜美,吃罢则回味悠长。所以,“初读渊明诗,颇似枯味,久之有味”(宋代陈善扪虱诗话),“读骚之久,方识真味”(严羽沧浪诗话)。 书有何味?宋代的欧阳修说他读“近诗”如识橄榄一样有“真味”(六一诗话);明代的宋濂说陶元亮之作高情远韵是有“至味”,而王世贞说他读陶渊明清悠澹永有“自然之味”(艺苑卮言);清代的王士桢读乐府诗读出了“余味”(带经堂诗话);翁方纲读韩子苍读出了“神味”(石洲诗话)。宋代的杨万里干脆说:“读书必知味外之味,不

6、知味外之味而曰我能读书者,否也”(习斋话语讲义序)。 味书需有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洞察,博大的胸怀。同一本书,读者不同,品出的滋味便会有异,即便是同一位读者,也会因品书的时间不同,而味道迥异。我读书,则读出:诗经有青草味,楚辞有柑橘味,论语有饭香味,庄子有山林味,陶渊明有菊花味,李太白有酒香味,西厢记有脂粉味,三国演义有男人味,水浒传有血腥味,红楼梦有辛酸味;鲁迅杂文有辣子味,周作人散文有橄榄味同时,我也读出时下一些书的苦涩味、甜俗味、酸腐味特别是铜臭味。 读书易,味书难。翻书在页,读书在句,吃书在字,味书在心。翻得趣,读得益;吃得味,品得神。“味”书是一种解读、阐释,是一种品评、体验,它以自己

7、的真挚生命去契合书的生命。只有味书才能掀开书的外在面纱,拨开词语的形式表象,直追书的内在精神魂魄。书,非但有味,而且其味无穷。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5. 下列对文章中“书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书味,并不是一个在现代才有的概念,在古代,如后汉书中所说的“含味经籍”、曹雪芹感叹的“谁解其中味”等中的“味”即指书味。B. 书味,并不紧紧是书籍中所散发出来的淡淡的纸馨墨香的味道,还包括书籍中所含的文化的味道、语言的味道、内容的味道。C. 读书时,要想心领神会地“吃透”书味并不容易,因为书中融会了作者的喜怒哀乐、苦辣酸甜,且书中的语言有时并不能把作者自己的意思表述得很清楚。D. 读书时

8、一定要透彻地理解书籍中所蕴含的书味,因此需要对所读之书反复琢磨,深刻领会其中的意蕴,不能仅仅满足于把书读通、看完。6.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要体味书中的味道并不容易,尤其是具有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书,初次阅读可能会感觉枯燥乏味,读得多了久了才会感觉余味无穷。B. 不同的书具有不同的书味,然而即使是同一本书,不同的人依然会读出不同的味道,如读陶渊明之作,明代的宋濂和王世贞就感觉不同。C. 读书时获得的快感,与品尝名菜佳肴时获得的快感完全想通,细细咀嚼会感觉味道鲜美,吃完后会感觉回味悠长。D. 要品得书中的味道,只有用心去读书,去品味书,用自己的真挚生命去契合书的生命,

9、才能透过书的外在面纱。真正领会书的内在精神魂魄。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读一些内容较为深刻的书,虽然有时候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领会到书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但大多时候需要运用理性与感性的多种渠道慢慢体会。B. 在品书过程中,即便是同一位读者,他在品书时所花费的时间长短不同,所品到的味道自然就会有所不同。C. 书非但有味,而且其味无穷,因此读完一本书并不难,但要做到真正的体味,读者要具有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洞察力、博大的胸怀。D. 文中举例说有的人感觉诗经有青草味,有的感觉西厢记有脂粉味,有的人感觉时下的书中有甜俗味等,是为了证明在读书时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书会品出不同

10、的味道。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越岭东向二里,至仰天坪,因谋尽汉阳之胜。汉阳为庐山最高顶,此坪则为僧庐之最高者。坪之阴,水俱北流从九江;其阳,水俱南下属南康。余疑坪去汉阳当不远,僧言中隔桃花峰,尚有十里遥。出寺,雾渐解。从山坞西南行,循桃花峰东转,过晒谷石,越岭南下,复上则汉阳峰也。先是遇一僧,谓峰顶无可托宿,宜投慧灯僧舍,因指以路。未至峰顶二里,落照盈山,遂如僧言,东向越岭,转而西南,即汉阳峰之阳也。一径循山,重嶂幽寂,非复人世。里许,蓊然竹丛中得一龛,有僧短发覆额,破衲赤足者,即慧灯也,方挑水磨腐。竹内僧三四人,衣履揖客,皆慕灯远来者。复有赤脚短发僧从崖间

11、下,问之,乃云南鸡足山僧。灯有徒,结茅于内,其僧历悬崖访之,方返耳。余即拉一僧为导,攀援半里,至其所。石壁峭削,悬梯以度,一茅如慧灯龛。僧本山下民家,亦以慕灯居此。至是而上仰汉阳,下俯绝壁,与世复隔矣。暝色已合,归宿灯龛。灯煮腐相饷,前指路僧亦至。灯半月一腐,必自己出,必遍及其徒。徒亦自至,来僧其一也。二十一日别灯,从龛后小径直跻汉阳峰。攀茅拉棘,二里,至峰顶。南瞰鄱湖,水天浩荡。东瞻湖口,西盼建昌,诸山历历,无不俯首失恃。惟北面之桃花峰,铮铮比肩,然昂霄逼汉,此其最矣。下山二里,循旧路,向五老峰。汉阳、五老,俱匡庐南面之山,如两角相向,而犁头尖界于中,退于后,故两峰相望甚近。而路必仍至金竹坪

12、,绕犁头尖后,出其左胁,北转始达五老峰,自汉阳计之,且三十里。余始至岭角,望峰顶坦夷,莫详五老面目。及至峰顶,风高水绝,寂无居者。因遍历五老峰,始知是山之阴,一冈连属;阳则山从绝顶平剖,列为五枝,凭空下坠者万仞,外无重冈叠嶂之蔽,际目甚宽。然彼此相望,则五峰排列自掩,一览不能兼收;惟登一峰,则两旁无底。峰峰各奇不少让,真雄旷之极观也!(徐霞客游庐山门记江西九江府)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谋尽汉阳之胜 胜:名胜B下山二里,循旧路 循:通“巡”。巡视C则五峰排列自掩 掩:遮掩D灯半月一腐 腐:做豆腐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复上则汉

13、阳峰也 则刘病日笃B.灯有徒,结茅于内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转而西南 若亡郑而有利于君D.亦以慕灯居此 农人告余以春及10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是在汉阳峰顶与五老峰顶所见的一组是( )A其阳,水俱南下属南康 诸山历历,无不俯首失恃 B石壁峭削,悬梯以度 阳则山从绝顶平剖,列为五枝 C铮铮比肩,然昂霄逼汉 一径循山,重嶂幽寂D南瞰鄱湖,水天浩荡 风高水绝,寂无居者第卷(主观题,共120分)四、(27分)11把文言文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从山坞西南行,循桃花峰东转,过晒谷石,越岭南下,复上则汉阳峰也。(4分)译文: (2)然彼此相望,则五峰排列自掩,一览不能兼收;惟登一

14、峰,则两旁无底。(4分)译文: 12. 用“/”给下面画线文言文断句。(3分,限6处) 夫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13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共8分)扬州慢 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具体赏析词

15、上阕中的对比手法及作用。(4分)答: 根据全词,说说“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一句的好处。(4分)答: 1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8分,任选8处作答) (1) ,使我不得开心颜? (2)但见悲鸟号古木, 。 (3) ,女为悦己者容。 (4) ,不尽长江滚滚来。 (5)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今宵酒醒何处? 。 (7)这次第, ? (8)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9)君子坦荡荡, 。 (10)梅须逊雪三分白,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1分)浅 滩张抗抗用达斡儿话或满语,可以将这条大江的名字译为:平安的江。那江水几千年几万年安分守己地流淌,江中既无礁

16、石险滩也无急流漩涡。从黑河到漠河,逆流而上,只须在两岸恬淡的原野风光中打打扑克、唠唠咯,再在马达的催眠声中甜美地睡上一觉,如此重复四个昼夜,大江就到了源头。去源头的洛古河,水路全程一千余公里。夜气弥漫,白色的双体客船轻盈地顶水起航。风却顺,不费吹灰之力。只唯恐风顺得天一亮就到了终点,心里巴望出点什么事才好。晚风黑得神秘,罩住两岸的旷野村镇,让人觉得似在遥远又深不可测的黑海中航行。只有大江,蜕去了白昼的玄衫,在远天闪烁的星群和忽明忽暗的航标灯辉映下,江面亮晃晃地铺上一层银箔。忽然船底发生惊天动地的巨响,船的四壁似遭到无数锋利的石块袭击,又似有粗重的金属互相敲击。马达发出绝望的颤抖,舱壁的灯摇摇欲

17、坠。船身似乎就要断裂,却还竟然跌跌撞撞地挣扎,有什么巨大的力量将它死死拽住,它哼哼着,呻吟着,终于,不动了。水手们急促地冲上甲板,有喊声、吼声,忙而不乱。有人说,是船搁浅。只见那船身几乎已横了过来,将船头对着江岸,微微喘息着,似要摆脱江底那双魔爪的纠缠,却无济于事。船头灯雪亮的光柱射出去老远,大江在黑暗中显得更白。今年水瘦。没事。江底除了泥就是石头子儿,没啥玩艺儿,船坏不了。照这情形往上走,浅滩可不老少。有乘客三三两两在船舷上议论,声音从浓黑的夜雾中钻过来。马达已无可奈何地熄火,整条船停止了呼吸,奄奄一息地瘫软虚浮。江上静寂,唯有船灯亮着,照见洪荒原野上茫无边际的黑暗,也照见自己的孤独。它似被

18、世界抛弃的一条小船,在这渺无人迹的国土尽头,遭受着比沉船更为难耐的寂寞。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沉入了江底还是压根儿甩出了地球之外,也不知道自己是活着还是死去。它眼前明明有光亮,却被吞没在黑暗中;它身上明明有力气,却被困陷在淤泥中;它心中明明有勇气,却消耗在无谓的等待中。它过得了险滩,却过不了浅滩么?它过得了险滩,却过不了浅滩。也许就因为险滩太险,而浅滩又太浅了。来源:学*X*X*K它无声无息地钉在黑暗中,如同江心一块突起的礁石。客舱里,老爷子枕着自己的行李睡了,行李里有买回的电饭锅和电动玩具,会让他做个好梦;妈妈搂着娃娃蜷在长椅上睡去了,娃娃的口水淌出一条小河没有人抱怨、责难。大江瘦了是因为它一向给

19、得太多,船浅住了就是说大江累了,担不起这多人的重量,要歇歇,歇足了,没准儿明天一早下场透雨,江水就会猛涨上个半尺人们很谅解。他们习惯忍受飞来的灾祸,习惯于服从命运的安排。浅滩,就像人这一辈子,真要顺顺当当、平平安安啥坎儿没有,还倒怪了,倒叫人心里不踏实。浅船说明船大,没听说小船浅住的夜深了,梦中隐隐听到长长的汽笛,时断时续,从远方传来。隔了许久,船身猛地一震,只觉得人整个儿飘浮起来,悠悠地荡开去。马达轰然鸣响,国歌一般庄严。绞盘的缆绳嘎嘎作响,从船头传至船尾。甲板上有粗哑的嗓子欢呼它,复活了。天空什么时候蜕去了那层黑壳,银亮的蝉翼在冰凉的晨风中瑟瑟抖动。朦胧的薄雾中,只见一只小小的货船,从大船

20、旁边摇摇晃晃驶开去。船体上一行白字依稀可辨:黑木拖315。汽笛又响了,是诚挚的敬礼。甲板上站满了人,朝看不见人影的小船挥手。是的,那是一只小船。小船不怕浅滩,小船通过了浅滩。小船把大船拽出了浅滩。它过得了险滩,却过不了浅滩么?然而谁都认为这是一条浩浩荡荡、满满登登的平安的江。如果不是江图上有着记载,谁也不会想到在那样深沉、雄浑的大江江床上,浅滩竟一个接一个排到源头来源:Z_xx_k. 干旱的六月竟泄露了大江的隐秘。大江从此坦然真实。(中华百年经典散文)15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5分) 16试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6分)(1)马达已无可奈何地熄火,整条船停止了呼吸,奄奄一息地瘫软虚浮

21、。 (2)它眼前明明有光亮,却被吞没在黑暗中;它身上明明有力气,却被困陷在淤泥中; 它心中明明有勇气,却消耗在无谓的等待中。 17作者通过叙写这一次“浅船”的经历,表达了哪些富有哲理的感想?简要概括。(6分)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A文章以“浅滩”为题,开篇写这是一条“平安的江”,接着写行船在顺风中起航,后面写到行船被搁浅,运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B本文语言优美流畅,贴切自然,形象生动,运用了拟人、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显示出作者高超而独到的语言驾驭能力。C文中两次写到“它过得了险滩,却过不了浅滩么?”且单独成段,均运用了反问句式,既承上启下,又突出强调“它”过不了“浅滩”。D本文很多语句包含着新颖而深邃的哲理,如“浅船说明船大,没听说小船浅住的”,让人“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前行的力量”。E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动人,如“娃娃的口水淌出一条小河”,既生动细腻地写出“娃娃”香甜的睡姿,又写出农村儿童不讲卫生的习惯。六、语言表达与运用(12分)19.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专注痴迷于创造的沉酣而不作世故的权衡和功利的算计,是进入最佳创作状态和确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