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幼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2013级幼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2013级幼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2013级幼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级幼师班期中语文试题一、 选择题(24分)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项是( )租赁(lìn) 衣褶(zh) 脸腮(si) 惊骇(hài)手镯(zhuó) 寒伧(chen) 亲昵(nì) 菜肴(yáo)小觑(qù) 唠嗑(k) 瘦削(xu) 削(xio)皮折(shé)本 散(sn)漫 散(sàn)步 打盹(dèn)2、下面字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拮据(j)     蕴藏(yùn) 

2、;   打烊(yáng) B厄运(è)     尴尬(g)    屏住(bng) C传颂(sòng)    板栗(lì)     香喷喷(pèn) D皑皑(ái)     重叠(dié)    摇曳(yè) 3.下列各组中有错别字

3、的一项是( )  A尴尬 奢华 陶醉 放诞无礼 B摔跤 韶光  推诿 衔玉而生C梦魇 寒伧 枯萎 顾盼神飞 D忖度 招聘 诡秘 面面相趣 4、下面语段中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写的关联词、副词是(  D  ) 她没有漂亮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    她    只喜爱这些。她有一个有钱的女朋友,是教会女校的同学,    她再也不想去看望她了,    看

4、望回来就会感到十分痛苦。    伤心、悔恨、失望、困苦,她常常整天地哭。A、然而    唯独    然而    因为    甚至   B、可是    偏偏    所以    因为    而且C、但是 

5、   确乎    可是    由于    由于D、然而    偏偏    可是    因为    由于5下列空缺处应填的词语是(  )。 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她跟最亲密的男朋友闲谈,或者跟那些一般女人所最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

6、。这种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它们好像,不出来。她狂热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她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A、破旧  仰慕  自惭形秽   陶醉    B、陈旧  敬仰  惭愧羞涩   沉醉C、陈旧  羡慕  不好意思   沉迷    D、破旧  尊

7、敬  羞于露面   沉溺6.请写出下列语句所描写的人物。( )1.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2.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花,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3.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启。 4.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A贾探春 林黛玉 王熙凤 贾迎春B贾迎春 贾宝玉 王熙凤 贾探春C贾探春 贾宝玉 林黛玉 贾惜春D贾惜春 贾宝玉 王熙凤 贾探春7、“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

8、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一句中的“也”字隐含的意思是(     )A、表现整理对她的美丽的讽刺。 、表明整理惋惜她出生在一个小职员家里、暗示她未能凭她的美貌跻身上流社会的无可奈何的处境。 、点出她有跻身上流社会,过高雅生活的优越条件。8、下列句子中,没有表现玛蒂尔德虚荣心的一句是:(   )A、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办公去了,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B、这是件朴素的家常衣服,这件衣服的寒伧味儿跟舞会上衣服的豪华气派很不相称

9、。她感到这一点,为了避免那些穿着珍贵皮衣的女人看见,想赶快逃走。C、她想了几秒钟,合计出一个数目,考虑到这个数目可以提出来,不会招致这个俭省的书记立刻的拒绝和惊骇的叫声。D、她不像她丈夫预料的那样高兴,她懊恼地把请柬丢在桌上,咕哝着:“你叫我拿着这东西怎么办呢?”二、填空题(22分)1、小说的三要素是 、 、 。一碗清汤荞麦面的线索是 。 2、项链以 为线索,本文的整理是 国的 ,他与 国的 , 国的 一起被称作“世界短篇小说大师”。3、红楼梦的整理 是 代 家,字 ,号 。全书以 的爱情悲剧为线索,通过对“ ”四大家族的兴衰过程的描写,显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趋势。4、感谢信的常用格式包

10、括 、 、 、 、署名、日期几部分。三、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8分)1.寄言纨绔与膏梁( )2.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3、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4、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练习(16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

11、:“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1.宝玉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呼应小说开头的“木石前盟”,增添了小说的浪

12、漫主义色彩。.照应前面黛玉“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说明两人都有一见如故的感觉。.突出宝、黛之间心灵相遇,感情默契,为后面描写他们坚贞的爱情埋下伏笔。.表现宝玉口齿伶俐,善于讨女孩儿的欢心。2.关于读书问题,黛玉回答贾母是“只刚念了四书”,回答宝玉是“不曾读”,前后为何不同。( )A.黛玉怕宝玉考她,不敢在他面前说读过四书,表现了她寄人篱下的自卑心理。.黛玉从刚才贾母的话中得知贾母不主张女孩儿多读书,便改了口,表现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反映黛玉细心机敏,善于随机应变。.是为了讨好宝玉,因为她知道宝玉不爱读四书、五经,说明她机敏聪慧。3.宝玉给黛玉取字的情节表现什么?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他反对封建观念,追求男女平等。 .他对黛玉颇有好感。.为追求黛玉而展示自己的才华.他聪慧过人,才思敏捷。4.宝玉说“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说明他什么样的思想性格?正确的说法是( )。.说明宝玉对四书是尊重的,不敢有所违抗和不满。.说明宝玉对封建文化的不满和他的叛逆性格。.说明宝玉对非正统文化是全盘否定的,表现他守旧、保守的思想态度。.说明宝玉的幼稚无知,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五、写作(30分)(一)改错题(10分)下面是某职业中专为张凡同学开具的证明信,请找出其中的错误。XX公司:张凡同学系我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