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第一课 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主备教师:张小兵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人民版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的第一节指的是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其核心是近代现代物理学的重大突破。,理解它关键就是要掌握牛顿经典力学创立和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的重大意义。学生已经学过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兴起,本节课的内容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必修一中的资产阶级革命与必修二中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并有对加深必修一和必修二中相关知识理解的作用,是本学科的次要内容。教学的重点是伽
2、利略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量子论的诞生;相对论的提出,解决重点的关键是理解物理学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并掌握各阶段物理学家主要事迹及其对物理学重大突破的重大意义。二、目标及其解析1教学目标 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2目标解析 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就是指了解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并认识经典力学体系建立的意义。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就是指要了解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意义、量子论诞生和发展及其意义,知
3、道这相对论与量子力学诞生的背景,知道这是物理学上的革命。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经典力学诞生的历史背景及对相对论的认识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对经典力学产生的背景教材没有提及,但分散在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相关章节中,学生一时难以联系掌握。对相对论的认识理解主要是相对论理论性太强,且太抽象无法具体理解把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引导学生回顾所学,概括归纳相关时代因素,对相对论最好能以实例说明。其中关键是抓住经典力学诞生的背景及相对论提出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一:伽利略的主要贡献?设计意图:了解伽利略对经典力学创立的奠基作用师生活动:学生阅读,归纳总结1、 科学
4、实验与数学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开创近代科学研究2、 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3、 确定了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的概念 -伽利略有关运动观念的变革,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基础。例题一: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古代科学向近代科学的转变过程。下图是意大利某著名物理学家及其发明的望远镜,其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是基于他(A)A.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强调严密逻辑体系 B.研究行星运动取得重大成果C.用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描述宇宙运动 D.对宇宙的认识动摇宗教神学的基础问题二:经典力学的建立牛顿(1718世纪)设计意图:联系以前内容,分析经典力学建立的背景、了解其内容及意义师生活动:问题1、建立的背景经济:资本主义生
5、产方式的产生,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需要推动了科技创新。政治: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展开思想:文艺复兴的促进作用。问题2、建立的标志(基本内容)教学建议:举例子理解定律经典力学体系:物理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问题3、经典力学体系建立的意义是什么?1、牛顿力学体系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合理的说明,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2、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3、使力学和天文学在理论上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4、在以后的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论证。(例如:潮汐的成因;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5、 具有
6、惊人的预见性和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如: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6、 物理学的发展:(光学、电磁学与力学进一步统一)例题二:“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已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D)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C.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问题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设计意图:知道相对论及其意义师生活动:相对论比较深奥难懂,建议以一些现实的例子和有趣的比喻来解读。问题1、狭义相对论 1905年创立问题2、广义相对论 1916年建立问题3、相
7、对论建立的意义?1、相对论的建立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深刻揭示了空间和时间本质属性2、这是一种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的形成,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3、这种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的形成,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相对论与量子论,构成了现代物理的基本理论框架例题三:1945年,当爱因斯坦得知美国的原子弹给广岛、长崎人民带来的灾难后,痛心疾首,悔恨自己当初的一大理论研究。这一理论是(D)A.落体定律 B.量子假说的提出 C.经典力学的创立 D.相对论中质能转换的原理问题四:
8、量子理论的诞生和发展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只是引导学生“知道”和“了解”量子论就可以,不做展开。师生活动:量子论的意义、量子力学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极大的促进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等科学的发展。、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结合形成原子核物理学,指导制造原子弹、氢弹和建立核电站。、量子力学还为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和激光技术等奠定了理论基础。今天,我们的现代文明,从电脑,电视,手机到核能,航天,生物技术,几乎没有哪个领域不依赖于量子论。 例题四: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A) A.普朗克 B.麦克斯韦 C.玻
9、尔 D.爱因斯坦 五、目标检测题1.恩格斯评价说:“他用这本书(虽然是怯懦的而且可以说是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这里的“他”是指(A) A.哥白尼 B.伽利略 C.开普勒 D.牛顿2.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C)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3.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B)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4.有人说,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
10、究领域驱逐出去,19世纪,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C) A.牛顿力学体系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中B.达尔文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C.牛顿和达尔文的成就分别在不同领域给神学以致命打击 D.科学以其威力迅速战胜神学是必然的5.19世纪末在物理学领域出现的的所谓“物理学危机”说明(C) 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在不断深入 经典力学并不是什么“经典”,并不科学 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是不正确的 物理学将面临一场重大革命 A. B. C. D.6.“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知”指的是(D) A.牛顿力学体系的
11、建立 B.进化论 C.自由落体定律 D.量子论六、本课小结物理学的进展:经典力学的重要奠基者伽利略近代物理学革命:经典力学的建立牛顿现代物理学革命: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建立第二课 追寻生命的起源主备教师:张小兵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人民版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的第二节指的是追寻生命的起源,其核心是进化论思想。,理解它关键就是要掌握进化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学生已经学过生物学知识,本节课的内容追寻生命的起源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必修一中的资产阶级革命与必修二中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并有对加深必修一和必修二中相关知识理解的作用
12、,是本学科的次要内容。教学的重点是进化论。解决重点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运用联系的观点体会进化论的和影响。二、目标及其解析1、教学目标 了解人类对生命起源认识的几种观点。掌握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并认识其根源。 2、目标解析 了解人类对生命起源认识的几种观点就是要了解神创说;天外胚种论;自然发生说;化学进化说等;掌握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就是指要掌握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并认识其根源,就是指要认训分歧产生的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实质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3、的分歧,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认识世界的能力。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进化论的影响的认识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不能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分析,而以现代人的视角认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回顾1619世纪西欧的经济、政治、思想变化,并结合教材中的辩论实例进行分析。其中关键是历史地唯物地进行分析。四、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一:中世纪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学说是什么?为什么?设计意图:了解关于生命的起源的代表性学说神创论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如下:学说:神创说,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至高无上的创世神创造的。原因:生产力
14、落后,对自然界的认识非常有限;生物知识缺乏;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的需要,宣扬神秘主义,推行愚民政策;宗教盛行,推行精神独裁。问题二:达尔文进化论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提出的?进化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主要观点有哪些?设计意图:掌握进化论师生活动:问题1:为什么达尔文挑战宗教权威却获得了巨大的“生前名”呢?(时代不同了)(一)、历史条件: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分析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1)社会环境: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2)科学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物学知识的积累。(3)自身实践:达尔文的科
15、学探索。(引导学生归纳教材第二目: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1、林耐制定动植物分类法2、哈维建立血液循环理论3、施莱登、施旺共创细胞学说4、巴斯德奠定微生物学的基础5、拉马克提出初步的进化论思想(奠定基础)问题2:确立标志:1859年物种起源的发表问题3:主要观点:(以长颈鹿为例,介绍进化论的内涵。)进化论主要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问题4:人类起源大论战赫胥黎认为真正羞耻的是什么事情?(没有科学的态度和精神)问题5:进化论的影响(引导学生从进化论对宗教神学、自然科学和对中国的影响三方面归纳。) 1、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
16、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2、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3、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和革命运动蓬勃兴起。(引导学生联系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回顾严复与天演论,新文化运动与进化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危机。中国爱国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纷纷著书翻译,积极宣传和介绍进化论思想。他们高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以期唤醒国人。他们还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例题一: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演说对科学发展的最重
17、要意义在于:(D)A、是触犯教会禁令的典范十B、提示了自然界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 C、完成了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 D、将“变化”“发展”等观念引入科学领域,使人类在思想上发生了跃进。问题三:科学与宗教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的分歧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师生活动:(学生讨论结束后,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回答的结果。)(一)、根本分歧:生命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还是上帝创造的产物?(二)、根源:生产力的发展情况;人们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科学与宗教在认识论上的差异。(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宗教神学还备受推崇。科学与宗教的认识分歧实质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例题
18、二: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C)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五、目标检测1.2009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也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引起了宗教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叫嚣“打倒进化论”和“粉碎达尔文”,而支持者称达尔文是“生物学领域里的牛顿”。这说明了(A) 达尔文的进化论实际上否定了上帝创世说 达尔文的进化论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潮流 达尔文的进化论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欧洲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 A. B. C. D.2.下列属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D) 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
19、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穷人是命运悲惨的弱者,富人则是被上帝选择的强者直接批判了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 A. B. C. D.3.西方基督教宣扬上帝创世说,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是上帝创造的。这一说法在西方禁锢人们思想长达一千多年,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A) 基督教的说教具有麻痹性 教会垄断了教育 教会对挑战神学的“异端”残酷镇压 当时社会生产力和科学的落后 A. B. C. D.4.生物进化论演说最直接的社会意义在于:(B) A、鼓励了社会的竞争意识 B、进一步挑战了教会的权威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5.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
20、社会的深远影响是:(A) A、唤醒中国民众救亡图存 B、让中国人于被压迫 C、激发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 D、为变法图强提供理论依据6.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在物种起源问题上达尔文和林耐的观点有何不同?提示:达尔文与林耐结论的不同之处在于:林耐认为生物是神创的,因此物种是不变的。达尔文则认为自然界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7.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提示:根本分歧:生命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还是上帝创造的产物。 根 源: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其他原因:人们对自然界认识有限; 神学、宗教、传说对人们思想的束缚等。六、本
21、课小结问题四:进化论到底需不需要完善和修改?设计意图: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师生活动:引导学生课后思考讨论第三课 人类文明的引擎主备教师:张小兵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人民版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的第三节指的是人类文明的引擎,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世界科学历程中的“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其核心是蒸汽机和电力的广泛使用及其影响。,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学生已经学过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兴起,本节课的内容人类文明的引擎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它是把科学与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由于它还与必修一中的资产阶级革命与
22、必修二中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并有对加深必修一和必修二中相关知识理解的作用,是本学科的一般内容。教学的重点是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解决重点的关键是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因果关系,了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巨大作用。二、目标及其解析1、教学目标:了解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特点;了解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关系。掌握两次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2、目标解析:了解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特点;了解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关系。就是要知道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标志和大致时间;能够举出瓦特改良蒸汽机、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西
23、门子研制发电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爱迪生的发明等史实,说明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掌握两次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就是指能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影响;能运用历史资料,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工业革命的影响 认识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不能全面把握工业革命的内涵,可能仅从经济这一角度而不能多角度地对其影响进行分析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引导学生弄清工业革命的含义,进而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是广泛的,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价值观念、阶级关系、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其中关键
24、是教学中要结合历史背景,以工业革命的发明为依据,分析和整理其巨大而广泛的影响。四、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一:英国棉纺织技术的发明、英国棉纺织技术创新的影响?设计意图:了解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技术的发明开端的师生活动:第一问可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或列表梳理知识 第二问让学生阅读教材与资料得出答案问题二: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原因?设计意图:了解蒸汽动力产生的必然性师生活动:合作探究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变式问: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背景?背景: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对动力的需要)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人力“珍妮机”1771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1
25、785年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法)巴本发明带有活塞的实验型汽缸,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英)塞维利发明蒸汽泵,无法普及纽可门等人研制大气活塞式蒸汽机,只能用于矿山抽水。问题三:材料一:恩格斯说:“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谁也没有料到,他们所创造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会使全世界的社会状况革命化”材料二:“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说一说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意义?设计意图:初步了解技术也是生产力这一观点,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师生活动: 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力”。 推动工厂
26、的建立,人类跨入“蒸汽时代”。 推动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1803年(美)富尔顿制成汽船;1814年(英)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机器制造业的诞生例题一:“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长久以来的依赖。”这是对哪一发明的描述(D)A.发电机 B.纺纱机 C.电动机 D.蒸汽机问题四:科学家为电气时代的到来做出了贡献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了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总结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 1866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研制成了发电机 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发动机 1882年
27、爱迪生在纽约创建了第一个发电站并形成了电网影响:推动电力工业和电气设备工业的迅速发展问题五:两次科技革命的历史作用?设计意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要重视科技,正确利用科技。师生活动:1、积极:经济: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政治:确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世界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社会生活:城市兴起,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消极:带来殖民侵略、环境污染、贫富悬殊、人际关系冷漠等社会问题例题二: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欧美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不包括(D) A.可乘内燃机车远游 B.可通过电话预约亲朋好友看电影C.可乘电车
28、去上班 D.可运用“人工智能”进行医疗诊断问题六: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哪些突出特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的能力,进一步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师生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如下: 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
29、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例题三:“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以建立的工业做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中期,它正在孕育全新的工业。”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D)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五、目标检
30、测题1.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有(C)A.坐着蒸汽轮船去旅游 B.城市的夜晚因为有了电灯亮如白昼C.坐在电脑前上网看世界 D.打电话问候远方的亲人2.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中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C) A. B. C. D.3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
31、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A)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 D各国交往密切4.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B) “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 第一次实现了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换,从而建立了电动机的实验室模型 “物质的辐射能以取小的、不可再分的一定数值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 “一切物体皆有引力,而且与各自所含的质量成正比” A.达尔文法拉第爱因斯坦牛顿 B.达尔文法拉第普朗克牛顿 C.拉马克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 D.拉马克牛顿普朗克伽利略六、本课小结 科学是人类关于自然的认识体系,技术是人类改变或改选环境的方
32、法、途径及技能。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四课 向距离挑战主备教师:张小兵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人民版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的第四节指的是向距离挑战,其核心是人类怎样缩短时空距离的,理解它关键就是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对缩短人类距离产生的重大影响。学生已经学过三次科技革命,本节课的内容向距离挑战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必修二中的两次工业革命内容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33、所以在本学科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并有对加深必修二中相关知识理解的作用,是本学科的一般内容。教学的重点是信息化社会的内容和影响。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去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利与弊、启示)二、目标与解析1教学目标 知道工业革命在交通、通讯、信息等领域的重大发明。了解汽车、飞机、电报、电话、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过程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贡献。能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科学与技术之间,发明与发明之间的关系。知道科技进步的积极作用,同时了解科技带来的消极影响。2目标解析 知道工业革命在交通、通讯、信息等领域的重大发明就是指能运用阅读材料、科技片等来了解汽车、飞机、电报、电话、
34、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了解汽车、飞机、电报、电话、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过程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就是指会收集、整理、运用与相关的历史学习资料,进行相关的判断分析,说明这些发明对历史进程的作用和影响。能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科学与技术之间,发明与发明之间的关系。知道科技进步的积极作用,同时了解科技带来的消极影响就是指能运用联系的观点观察问题,了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可以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继续探究试验,了解发明的原理和结构。加深对所学习的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三、问题诊断与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全面评价信息化社会的影响。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不能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来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评价。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举实例说明。四、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一:新交通工具的出现和什么重大发明有关呢? 有什么重大影响?设计意图:知道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发明。了解汽车飞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师生活动:学生总结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后内燃机发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2 慧眼看交通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牛羊进口合同范本
- 外包员工顾问合同范本
- 亲属买房合同范本
-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专题辅导教学设计:观察生物
- 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 Module 5 Unit 2 On Monday,I'll go swimming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三年级下册
- 玉米买卖居间合同范本
- 收购的合同范本
- GB/T 3860-1995文献叙词标引规则
- 2023年Beck自杀意念评估量表
- GB/T 22560-2008钢铁件的气体氮碳共渗
- GB/T 1265-2003化学试剂溴化钠
- 统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课件
- 医院评审工作临床科室资料盒目录(15个盒子)
- 压力性损伤指南解读
- 汤姆走丢了 详细版课件
- 大学学院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预案
-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课件
- 铁路建设项目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办法(铁总建设〔2018〕124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