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ⅲ人教新课标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1页
历史必修ⅲ人教新课标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2页
历史必修ⅲ人教新课标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3页
历史必修ⅲ人教新课标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4页
历史必修ⅲ人教新课标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生用书 P421(2011年济南月考)1916年,有人在某报刊上发表文章说:“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之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此报刊应该是()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北洋军阀统治下尊孔复古,为反对这一逆流,新文化运动展开,初期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故选D项。2胡锦涛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报告中的一句“不折腾”掀起了中国政坛的“白话新风”。中国历史上最先倡导白话文风是在()A太平天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C国民大革命 D延安整风解析:选

2、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17年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3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上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什维克主义。”在当时,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是()A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B共产党宣言诞生C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D变法通议被广泛传阅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由题意不难看出为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B、C、D三项与题意不符。4以下著作、杂志为代表的历史运动中,最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是()解析:选D。本题关键是审题,注意题

3、干中“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排除A、B、C三项,只能选D项。因为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思想批判最彻底。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2: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3: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

4、“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材料4: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请回答:(1)比较材料1、2,指出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2)材料3较之材料1、2,其内容进步在哪里?(3)材料4与材料3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重大影响?(4)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四则材

5、料各是哪派的观点。第(1)题应明确“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观点,从材料2中“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这一信息来看,张之洞属于洋务派。第(2)题注意材料3中两位先生这一信息,表明这是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观点。第(3)题要明确材料4中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这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主张。第(4)题应结合四则材料从学“长技”到“民权”及“民主科学”再到学马克思主义来归纳概括。答案:(1)材料1认为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材料2则认为中国的大祸是国内的“民权之说”。(2)材料1只认识到西方技术先进,材料2反对西方民权学说,两者根本上都是维护封建统治。而材料3主张冲破

6、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实行民主与科学,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3)材料4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影响:李大钊宣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在中国第一个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4)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一、选择题1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其根本目的在于()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B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D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反映了袁世凯宣扬尊孔复古,其根本目的是为复辟做准备。A项是直接目的,B、C两项不是目的。2

7、陈独秀因有人指责新青年而发表了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为“Democracy and Science”辩护。这里“Democracy and Science”指()A科学与技术B民主与共和C自由与平等 D民主与科学解析:选D。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Democracy”是“民主”的英文,“Science”是“科学”的英文。3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是针对()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由题中信息“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

8、出版了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可知,这是陈独秀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创办的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强烈要求在中国进行思想革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因此,其中的“求变”主要是针对思想观念,故选A。4(2011年广东佛山调研)陈独秀曾发表文章说,欧美各国的共和立宪出于多数人利益,中国的共和立宪“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此言论意在()A否定中国的共和立宪B反对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C发动民众参与国民革命运动D唤醒国民的民主意识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国民之自觉与自动”、“政治之装饰品也”等可知其主要在于唤

9、醒国民的民主意识。5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实质是为了()A在思想上反对封建主义B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D彻底反对儒家思想解析:选A。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B、C两项是目的,D项是现象。提出“打倒孔家店”实际上是反对封建主义的精神支柱,故选A项。6(2011年启东调研)“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先生狂人日记这部作品()抨击了儒家的传统道德推动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全面肯定了西方的思想文化A B

10、C D解析:选A。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错误;鲁迅的话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没有全面肯定西方文化,故错误。7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该对联作者最有可能是()A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 B清朝末年维新人士C民国初年北大学生 D“文革”期间红卫兵解析:选C。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白话通神”、“古文讨厌”可知,材料反映了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主张,“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则反映出反封建思想,二者结合,可知材料应出现于新文化运动中,故选C项。A、B、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排除。

11、8新文化运动力图通过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来救中国,结果却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人们称其为:“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D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能力。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C项是直接原因,A、B两项不合题意,D项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材料2:“西洋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

12、、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此时正是我们中国用德先生的意思废了君主第八年的开始,所以我要写出本志得罪社会的原因,布告天下。”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1)材料1中的图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他在中国率先提出了什么口号?这一口号也就是材料2中所说的什么?(2)材料1中的图二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发挥了怎样的作用?(3)材料2中的中国“废了君主”是指什么?(4)材料2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如何评价它?解析:本题以新文化运动为主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题容易回答,即民主与科学,也即材料2中的“德、赛两先生”。第(2)、(3)题抓住“新青年”、“第八年”等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不难得出答案。第(4)题提炼材料所表达的主要思想,应结合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在语言表述上力求简练;对于评价,应注意评价的角度,要坚持两点论(积极影响和局限性),分析时要从对当时社会及社会发展的影响两方面进行评价。答案:(1)民主与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2)新青年是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