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ⅲ岳麓版1.1 孔子与老子学案+练习_第1页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1.1 孔子与老子学案+练习_第2页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1.1 孔子与老子学案+练习_第3页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1.1 孔子与老子学案+练习_第4页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1.1 孔子与老子学案+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识梳理】一、 孔子1. 简介: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_学派创始人。2. 思想:(1) 核心:“_”和“_”,其主要内容是“_”和“_”。(2)“仁”: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 实现“爱人”必须遵循“_”之道。(3)“礼”: 实质:是西周的_制度,维护奴隶制。 “正名”:按照周礼的制度矫正社会等级秩序。 评价:体现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4) 政治思想: 提倡“_”,爱惜民力。 实行“礼”治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5) 哲学思想: 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6) 教育思想: 教学对象:_。 教学方法:_。 学习方法:学与思结合,独立思考等

2、。3. 孔子思想的影响:(1) 后来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 孔子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3) 孔子被尊崇为圣人,收到后人景仰。二、老子1. 简介:春秋时期楚国人,重要的思想家,_学派创始人。2._: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3. 思想(1) 哲学思想: 世界本原:“_”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天命观:“_,_”。 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面,矛盾双方可以转化。(2) 政治思想: 主张“_”。(3) 社会思想: 主张建立“小国寡民”的社会。4. 影响(1) 道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

3、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样题精解 1. (2011浙江文综12)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 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罗马法的基础 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 B C D2.(2009山东基能42)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A B C D 难点释疑1孔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1)“仁”的思想:孔子所处的春秋末年,社会激烈动荡不安,长期的

4、战乱,使社会生产、生活遭受严重破坏,同时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因连年战争,不断加大对人民的搜刮、盘剥。在这种状况下,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社会关系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其“仁学”产生的社会背景。(2)“礼”的思想:春秋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变革,宗法分封制日趋崩溃,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社会秩序混乱不堪,传统的价值观遭到破坏,社会迫切需要一种制度来规范约束统治者之间、统治者与人民之间、人民之间的关系。而西周初年的礼乐制度在当时对社会的稳定作用使孔子认为,要解决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必须恢复西周的礼乐典章制度,恢复和维护周礼,使颠倒了的社会等级制度重新恢复正常。(3)教育思想:孔子所处的时代,教育被官府垄断,只有

5、贵族子弟才能享受教育权,孔子认为,社会秩序、人伦关系遭破坏,其重要原因就是贫困子弟无法享受教育,无法理解周礼的社会价值,因而提出“有教无类”。2. 浅论老子的“和谐”思想及其在当代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提示:老子一书五千言,实在是一部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和谐”思想的经典。它的自然无为思想的核心主张,它的无为、不争、寡欲、谦退、公平以及反战思想,更是闪烁着“和谐”思想的耀眼光辉,对于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构建和谐世界来说,具有巨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举一反三1.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是( )A黄帝 B孔子 C老子 D周公2德庆孔庙是孔子文化的重要基地,今天我们如果想要去参观德

6、庆孔庙,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必须要参阅( )A春秋 B 尚书 C 论语 D 道德经3下图为孔子讲学图。孔子的教育成就对社会发展贡献最大的是(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4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可以获取的信息主要有( ) 孔子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 孔子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A B C D5现在,我们提倡“以德治国”, 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孔子的“以德治民”主张在春秋时期受到统治者的推崇B其主张能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

7、需要C在春秋时期形成了儒家的正统地位D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课后巩固】一、 选择题1我们今天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2000多年前孔子就有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 ) “仁者,爱人” 贵贱有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 A. B. C. D. 2.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 )A礼 B仁 C中庸 D德治3老子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 )A强调人们必须遵守社会秩序,要克制自己B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C主张“无为而治”,“以无事

8、取天下”D指出任何事务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4. 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 A“仁”和“礼” B. “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 “忠恕”之道5. 老子和孔子思想主张的相似之处是 ( ) A. 主张体谅百姓 B. 主张恢复周礼 C. 否认”天命论” D. 强调贵贱有”序”6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表明他( )A人强调“大一统” B推崇法的作用C主张顺应自然 D相信天人感应7. 下列是几位参观南孔家庙的游客在孔子像前回顾孔子学说言论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以礼治国,二者有一即可B孔

9、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他不爱财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收学生冉雍就是明证D孔子的教育思想彻底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8. 季路问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早期儒家思想 ( )A极为强调等级名分制度 B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人事C人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积极宣传朴素唯物主义9.“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 )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兵家10关于老子思想的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道”是抽象的,“道”派生了人间万物B“

10、天法道,道法自然”,否定天命论C矛盾的对立双方,无需条件,就可以转化D“无为而治”是指统治者任何事都不管 二、非选择题 11(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孔子 材料二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后又“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董仲舒奏“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

11、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 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他又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材料四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材料五 中国文化

12、虽然是一种相对系统完整的体系,但是,从主流走向来看,在面对世界不同的文化体系时却能够持一种开放亲和的态度。 张阿利文化新格局建构的历史根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财富观?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3分) (2)据材料二归纳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学的态度。他们在文化政策上有何相同之处?(3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伏尔泰为什么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3分) (4)材料四反映了鲁迅的什么思想?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分) (5)以古代和近代的有力证据证明材料五中中国文化“在面对世界不同的文化体系时却能够持一种开放亲和的态度”的观点。(4分)原因: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