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ⅲ岳麓版5.21 新文化运动学案 练习_第1页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5.21 新文化运动学案 练习_第2页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5.21 新文化运动学案 练习_第3页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5.21 新文化运动学案 练习_第4页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5.21 新文化运动学案 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识梳理】一、兴起背景:1民国初年,列强加紧侵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 逆流直接原因。3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 时期”,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 政治。根本原因。4西方 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激进民主主义者认识到,既要政治革命,更要进行 革命思想基础。二、基本情况:1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 )。2旗帜:“ ”和“ ”。3代表人物:陈独秀、 、胡适、鲁迅等。4活动基地和中心: ,其原因:北大校长蔡元培以“ ”为办学宗旨、提倡“ ”的办学方针实质: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5主要阵地:新青年。三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前期):1提倡民主和科学

2、(核心),反对专制和愚昧(前提)。 2提倡 ,反对旧道德。3提倡 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四、影响:1性质:它是辛亥革命在 领域的延续 ,是一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2进步性:(1)沉重打击了 ,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2)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4)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典题精析1(08四川文综卷,17)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3、A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2右图是一份报纸的号外(民国八年五月五日),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是()A开国人创办政论性报刊之先河B使用白话文报道新闻C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D表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3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

4、160;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4(08海南历史,2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Z,xx,k.Com材料 改良文学之声,已起于国中,赞成反对者居其半。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议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其故何哉?盖以吾国文化,倘已至文言一致地步,则以国语为文,达意状物,岂非天经地义,尚有何种疑义必待讨论乎?其必欲摈弃国语文学,而悍然以古文为文学正宗者,犹之清初历家排斥西法,乾嘉畴人非难地球绕日之说

5、,吾辈实无余闲与之作此无谓之讨论也!陈独秀答胡适函(1917年)(1)根据材料,指出陈独秀对文言与白话之争性质的判断及他对反对者的态度。 (2)结合所学知识,就陈独秀对白话文反对者的态度进行评论。 难点释疑一、新文化运动前期三项内容之间的关系1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提倡民主,反对中国的封建专制思想,提倡科学,反对封建愚昧和迷信,用民主和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2新道德是民主和科学的前提。提倡民主就是反对封建专制。而封建专制是建立在孔子儒学旧道德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反对封建礼教、反对旧道德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就是摧毁封建专制制度的根基,让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

6、入人心。3新文学是民主和科学的传播载体。文学革命扩大了民主和科学在社会上的影响,民主与科学正是凭借广大民众易于接受的白话文得到广泛传播。二、全面认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在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直接目的是反对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它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以白话文为主要形式,对封建伦理道德发动了猛烈攻击,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所以说初期的新文化运动实质仍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 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把斗争锋芒指向儒家学说是因为:儒家学说被历代儒学家不断发展,其

7、基本内容就是维护封建专制。袁世凯的尊孔复古,本身就是为了政治上复辟封建帝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对文化专制发起的猛烈抨击,其焦点就是批判三纲五常,反对尊孔复古。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起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的作用,同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三、比较新文化运动和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方面的异同1相同点:(1)分别是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领域的反封建运动。(2)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2不同点:(1)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批判过保皇思想,

8、但未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2)而新文化运动作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深刻性和彻底性大大超过了辛亥革命。它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1)精华: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劳的精神 提倡天下大同、以天下为己任、克己奉公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强调天人和谐、贵和尚中的思想 提倡“民本”与“德治” 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 优秀的文学、艺术、科技成果(2)糟粕:维护专制的纲常礼教 压抑人性的“存天理、灭人欲”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 扼杀创造力的“八股取士”宣扬迷信思想、培养奴才意识举一反三1(江苏省东台市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

9、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民主主义(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的评价,哪项不是它们的共同点() A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 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是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D是进步的和爱国的思想 2(江苏省东台市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的社会原因是 ()A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10、C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山东省潍坊市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D文学革命的影响4鲁迅先生写道:“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个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性 B反映了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多层性C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丰富性

11、D反映了中国传统文明受西方舶来工业文明影响5有人说,孔子的作品“从未为中国人内心提供一个可以对抗世俗权力的价值体系,提供的是一切围绕权力转。儒学如果是宗教的话,便是伪宗教;如果是信仰的话,便是伪信仰;如果是哲学的话,则是官场化社会的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对中国人是有罪的。”这段言论在历史上最早可能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课后巩固】一、 选择题1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 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B. 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C. 绝对

12、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 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2下列现象与新文化运动中“赛先生”的主张基本一致的是()A小学生不读不写不学旧体诗    B中学生散发反对复辟的传单C大学生爱听严复宣传进化论    D华老栓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病3、历史学家指出:“五四爱国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仰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这段材料表明()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五四运动的成功是工、商、学等阶层共同努力的结果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A

13、60;       B       C        D 4“共和制不过是空招牌,作为现代国家基础的新国民,并没有伴随民国而自然产生。因此,宣传新思想、培养新国民似乎已经刻不容缓。”为此,先进的中国人( )A进行维新变法 B发动武昌起义 C宣传实业救国 D掀起新文化运动5(2009年温州联考)从16世纪开始,中国社会兴起了“西学东渐”之风,到了中国近代“西学东渐”不断深入,对此理解不正确

14、的是 ()A西学东渐最早体现在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潜滋暗长B西学东渐过程中,存在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C近代西学东渐的深入主要在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西学东渐有利于中西方文化思想之间的交流6(湖北省黄冈中学2010届高三9月月考)日人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15、0;     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7(2009福建厦门质检)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发展资本主义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D反对专制统治8(2009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某中学学生在研究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

16、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时,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他们对这句话中“变”的内涵产生了争议。甲说:“这里的变就是要变革教育制度。”乙说: “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政治制度。”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思想观念。”丁说:“你们都不对,这里的变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四人中观点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9(2009年山东临沂模拟)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的实质是针对()A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B封建的意识形态和思

17、想体系C民众偶像崇拜和愚昧盲从D阻碍西学传播的反动势力10(2009北京丰台模拟)中国近代“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男女平等而斗争”。这种变化折射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封建经济渐趋衰落B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C人性日益解放,社会日趋开放D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11(南通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大量涌人中国,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思想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贯穿中国近代史始终,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源提出:

18、“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1)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王韬认为他“实倡先声”是指什么? 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2)据材料二归纳胡适的主要观点。这一思想观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