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必修三2.4《蜀道难》同步练习_第1页
2018-2019年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必修三2.4《蜀道难》同步练习_第2页
2018-2019年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必修三2.4《蜀道难》同步练习_第3页
2018-2019年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必修三2.4《蜀道难》同步练习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蜀道难同步练习【学业达标评价】一、阅读蜀道难第一段,完成13 题。1. 作者在这一段中写“尔来四万八千岁”这一时间概念,用意是什么?答: _ _答案:写时间是为了说明古蜀国历史久远,这么长时间不与秦塞相通,足见蜀道之难。这样写时空杂糅,烘托蜀道的艰难。2. 作者开篇 即慨叹蜀道“危乎高哉” ,对下面行文有何作用?答: _ _答案:这样感叹一句,是为引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川,扪参历井。3. “黄鹤之飞尚不 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 _答案:运用了夸张手法、衬托手法。诗人紧扣“高”“危”,用夸张手法把崇山峻岭峭壁巉岩间的蜀道写得惊心动魄,令人望

2、而生畏:山高得连黄鹤也飞不过,猿猴也愁于攀援。同时又借“鹤”“猿”来侧面衬托,暗写人行走之难。二、阅读蜀道难中的诗句,完成47 题。4. 李白运用丰富和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结合选录的诗句,分析诗人是怎样做到点面结合的。答: _答案:“上有 攀援”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 “青泥 长叹”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这是点面结合。5. 诗人给“畏途”营造了凄清、惊险的气氛,请对此作简单分析。答: _ _答案:“但见”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渲染了惊险的气氛。6. 结合选段,概括古蜀道的特点。(不超过10 个字)答: _ _答案:逶迤千里,峥嵘高峻。7.

3、 结合所选的两段,分析蜀道难的语言特点。答: _答案:奔放、散文化的语言。使用设问句、感叹句和排比句式,语势参差错落有致,又极其酣畅。三、李白的送友人入蜀也写出了“蜀道”的艰险、奇丽,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下面的四句诗。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答: _答案: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叠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而升起翻腾,如腾云驾雾一般。山岩峭壁上突出的林木,枝叶婆娑,笼罩着栈道;山下的一江春水绕过蜀城流向远方。四、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夜宿山寺唐· 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注意诗中夸张的手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夜宿在山寺中人的心理。(符合诗意,不少于60 字)答: _ _ _答案:我今晚住宿在此,站在楼上伸手就能摘下月亮和星星。距离天上的仙人太近了:我看得见他们居住的宫殿,瞧!那不是嫦娥居住的广寒宫吗?我都听到了吴刚伐桂的叮叮咚咚的声音,听到了嫦娥与玉兔嬉戏的声音。我都不敢在这儿大声说话了,生怕惊动了他们。【素能综合检测】一、积累运用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危乎高哉危:高B. 开国何茫然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C. 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坐着D. 可以横绝峨眉巅绝:越过、渡过【解析】选C。坐:徒,空。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

5、一项是()A. 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也相同。B. 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不同。C. 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相同。D. 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也不同。【解析】选 C。什么;多么;只。3. 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蜀道 / 之难,难于 / 上青天B. 地崩山摧 / 壮士死,然后/ 天梯石栈 / 相钩连C.连峰 / 去天 / 不盈尺,枯松 / 倒挂 / 倚/ 绝壁D. 其险 / 也如此,嗟尔/ 远道之人/ 胡为乎/ 来哉【解析】选 D。“其险 / 也如此”的节奏应为“其险也 / 如此”。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 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6、使人听此凋朱颜B. 猿猱欲度愁攀援C. 砯崖转石万壑雷D.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解析】选 B。 B 项为动词的为动用法,为 发愁。 A、C、D 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分别为“使 凋谢,文中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使 滚动” ;“使 错” 。 5. 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问君西游何时还” ,这里的君是指入蜀的友人。B. “又闻子规啼夜月” ,暗含古代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即子规)的典故。C. 作者描绘“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是借景抒情的写法。D. 作者大肆渲染了旅愁及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目的在于烘托入蜀友人的感受。【解析】选

7、 D。作者并未谈及友人的感受。6. 对蜀道难这首诗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首诗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的特点,以展示蜀道之难。B. 这首诗融贯着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主要表现在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用奇特的想象让景色带上浓郁的主观色彩,赋予诗人情感的气质。C. 这首诗以七言为主,其余是散文化的杂言,句式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了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D. 殷璠编的 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是因为李白在这首诗中创制了新乐府的诗歌形式。【解析】选D。这首诗不是新乐府的诗歌形式。7. 名句填空。( 1)黄鹤之飞尚

8、不得过, _猿猱欲度愁攀援 _。( 2)但见悲鸟号古木, _雄飞雌从绕林间 _。_又闻子规啼夜月 _ ,愁空山。( 3)飞湍瀑流争喧豗, _砯崖转石万壑雷 _。( 4)剑阁峥嵘而崔嵬, _一夫当关 _,万夫莫开 _。8. ( 2009·天津高考)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答。旅途是一幅展开的山水长卷,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松间明月,石上清泉 一路走来,尽收眼底;细细品味,意趣盎然。那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 _, _ , _ _。置身于旭日清风的抚慰,流连于茂林修竹的环抱 ,静听鸟语,轻嗅花香,有何胸中块垒不可化解?有何尘世污秽不可荡涤?( 1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化用了唐朝诗

9、人_使至塞上的诗句。( 2)“茂林修竹”出自晋人王羲之的_。( 3)仿照“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一句,在下面横线处将上文补写完整。答: _ _【解析】仿写时要注意审题,判断被仿的句子的语言格式:话题、主旨、修辞、句式、语言色彩等内容。通过审题可知所选的话题应该在 “旅途” 这个范围之内, 主旨是旅途中的兴味意趣,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采用四字短句,语言色彩应该是甜美喜悦的。在审题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话题来仿写。答案:( 1)王维( 2)兰亭集序( 3)示例:路边的小花,纤蕊若丝,带露绽开。9. ( 2009·天津新四区高一联考)仿写画线语句。翻开古代诗词,你可以一一品味诗

10、人们深切的思想感情,继而有所思,有所悟。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是钟情山水;_, _;读李白、陶渊明,你懂得了什么是淡泊名利;读屈原、辛弃疾,你懂得了什么是爱国情怀。答案(示例):读杜甫、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忧民情结二、类文阅读(一)( 2009·平遥高一检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10.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_答案:表现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报国精神的赞扬及诗人自己杀敌报国的决心。11. 颔联运用了怎样的表 达技巧?请作简要赏析。答: _ _答案:颔联用典,同时还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 ,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这样的情况,将士仍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将士们的忠勇起到了有力的衬托作用。(二)( 2008·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2.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答 :_ _ _【解析】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联是昔,后一联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