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导学案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带答案)_第1页
历史必修三导学案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带答案)_第2页
历史必修三导学案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带答案)_第3页
历史必修三导学案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带答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习目标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课前预习一、李贽的离经叛道1 .背景(1)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吏治腐败。(2)经济:江南 的发展,市民阶层经济力量增强。(3)思想: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 奉为神圣。(4)个人:李贽正直清廉,不愿与道学家同流合污。2 .主张(1)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2)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 的是非为标准。(3)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认为穿衣吃饭就是“北3 .影响: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时期的要求。

2、知识点拨离经叛道中的“经”与“道”是传统的封建儒学思想。“离经叛道"就是指违反统治阶级所 尊奉的经典和教条。二、黄宗携对君主专制的抨击1 .背景: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他在明亡后,投入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致 力于著书讲学。2 .主张(1)他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尖锐地揭露 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3)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保证人民的基 本权利。)3 .意义: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 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误区警示黄宗羲只是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他的思

3、想具有一定的民 主性。但是,他的思想只停留在批判君主专制上,并未对将来社会的发展提出进一步主张。 因此,作为地主阶级思想家,他只是对儒学思想进行批判继承,具有阶级的局限性。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1 .背景(1)生活在明末清初,明末统治者日益腐败,朝政混乱。(2)面对社会危机,放弃科举,开始探索挽救国家危亡的途径。2 .主张(1)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 的思想。(2)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3)写成巨著 ,有很高的实用价值3 .影响: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知识点拨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所共同主张的一种学说。

4、(1)它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2)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 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3)明清之际能成为中国学术文化发展史上可与先秦媲美的时代,是与“经世致用”的 思想分不开的。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1 .背景王夫之生活在明末清初,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 思想,并加以发展。(1)王夫之认为世界是 的,物质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2)在认识论方而,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 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3)他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 思想。3 .影响

5、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误区警示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但只 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 主张。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修齐治平”的儒家传统思想范畴, 因此绝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重点分析一、 李贽的离经叛道4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条件(1)经济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2)阶级因素:工商业者阶层队伍的壮大。(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进步思想家要求摆脱思想束缚。(4)政治因素:阶级矛盾尖锐,封建专制统治

6、走向腐化。5 .对李贽的“离经叛道”思想的理解李贽的离经叛道思想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儒家传统道德,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战斗精 神.但其思想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二、明末清初的三大进步思想家1 .黄宗羲的进步思想(1)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尖锐地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了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3)他还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这些都是进步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 代的要求,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作用。2 .明清进步思想家的共同思想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2)反对封建君主专制。(3)

7、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5)提倡学以致用的经世之学。3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原因(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脆弱,使进步思想的发展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3)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课堂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 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答耿中丞材料二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一一藏书(1)两段材料反映了李贽的什么思想?从中可以看出李贽的思想具有怎样的特点?(2)为什么说李贽离经叛道?这反映了怎样的时代

8、特征?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一一黄宗羲材料二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日:“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 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 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材料三 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理” 是客观规律,即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也是普遍存在于物质本身的:他又说:“气者, 理之依也。”(1)材料一中黄宗羲的比喻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2)材料二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他提出了哪两者之间的区别?后人是如何高度

9、概括他的这 种主张的?(3)材料三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他的独到之处何在?(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者思想的共同之处并对其做简要评价。方法总结表格法归纳明末清初的三大进步思想家的主要思想思想家主要思想影响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 基本权利对后世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 的推动作用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主张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 题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唯物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启迪了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答案(工商业)(孔子)(孔子)(人伦物理)(资本主义萌芽)(君主专制)(君权(封建君主专制 (经世致用)(天下郡国利病书唯物)(物质)(客观对象)(辩证法)1 .对孔子权威的否定,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特点:反传统,反教条,离经叛道。原因:敢于打破千百年来人们对孔子的迷信,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反对封 建社会传统的道德观念,强调个性发展。时代特征:封建社会日趋衰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成长,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2 , 1)君臣平等,共同治理国家的思想。2)思想家:顾炎武。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概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J3)思想家:王夫之。独到之处:用“气”和“理”来比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