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考试题库-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复习题_第1页
船长考试题库-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复习题_第2页
船长考试题库-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复习题_第3页
船长考试题库-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复习题_第4页
船长考试题库-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复习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船舶避碰复习题例 1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适用的船舶是指:A. 在公海上的一切船舶B. 在公海以及连接公海而可供海船航行的一切水域中的在航船舶和锚泊船C. 除内河船舶之外的任何船舶D. 在公海以及连接公海可供海船航行的一切水域中的一切船舶【解答】本题选D。本题宜采用“规则条款对号入座法”。对于测试规则条款的考题,应牢记条款原文(中文翻译),通常含有规则条款原文的选项即为正确选项。按照这一原则,本题应选D 。 D 选项既讲明了规则适用的水域,又讲明了规则适用的对象,为最佳答案。题设中的 A、 B 、 C 三选项均在规则的适用水域或适用对象方面有所欠缺。例2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适用的船舶包括:I、在水

2、面航行的水上飞机n、超低空飞行的飞机 出、拖航中的钻井平台a. ib. ic. i、niD. i、 n、出【解答】本题选Co本题测试对规则适用船舶的理解,规则适用的船舶是“公海和连接 于公海而可供海船航行的一切水域中的一切船舶”,题设中的第n项“超低空飞行的飞机”不属 于规则第三条中定义的“船舶”。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C。例 3 下列哪些说法正确?A. 任何特殊构造或用途的船舶,只要其政府确定,即可自行制定有关号灯、号型的配置、安装等技术方面的规定B. 有关政府有权为其管辖下的任何特殊构造或用途的船舶制定有关号灯、号型的数量、位置、能见距离、弧度的规定尽可能符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条款的规定C.

3、上述的特殊规定应尽可能不致被误认为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其它各条规定的号灯、号型或信号D. 任何特殊构造或用途的船舶应显示特殊的尽可能不致被误认为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其它各条规定的号灯、号型或信号【解答】本题选B。本题考查的是对规则第一条第5款的理解与记忆。A选项的错误之处在于“可自行制定”用词错误,有关政府在为其管辖下的任何特殊构造或用途的船舶制定有关号灯、号型的数量、位置、 能见距离、弧度的规定应尽可能符合本规则条款的规定;C、D 选项中的“尽可能不致被误认为”应该为“尽可能符合”;题设中只有 B 选项正确。例 4 关于特殊的避碰规则或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各沿海国家的特殊规定,必须由政府统

4、一制定B. 有关主管机关可在其管辖的一切水域内制定任何特殊的避碰规定C. 任何船舶均应当遵守有关主管机关在其管辖水域内制定的特殊避碰规定D. 特殊水域的特殊避碰规定,由IMO 统一制定【解答】本题选C。例1.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三条“定义”中提及的“机动船” 一词应包括:I、正在用机器推进的任何船舶 n、限于吃水的船舶 出、用机器推进的从事捕鱼的船舶IV、正在从事拖带作业的船舶A. I、 n、出、W B. I、 n、 me. 1、 nD. i【解答】本题选Ao本题考察对“机动船”定义的理解。规则第三条“定义”中指出“机动船 指用机器推进的任何船舶”,属于广义机动船。本题的题设I毫无疑问属于机动船

5、; 题设n 限于吃水的船舶其构成条件之一就是必须为机动船;题设出明确了 “用机器推进的从事捕鱼的船舶”因而属于广义机动船之列;题设IV虽然没有指明正在从事拖带作业的船舶是否为用机器推进的船舶,但一般而言,从事拖带作业的动力船通常为机器推进,划桨船和帆船其动力一般不足以完成拖带任务,故题设IV也属于广义机动船之列。因此,本题题设I、n、出、W均属于规则第三条“定义”中指出“机动船”。例2.关于帆船的定义,不正确的说法是:I、所有驶帆的船舶n、任何驶帆的船舶,包括正在用机器推进的船舶出、任何以风为动力的船舶,包括同时用机器推进的船舶IV、任何可以驶帆的船舶,如果装有推进器但不在使用a. I b.

6、I、 n C. I、 n、出 D. I、 n、出、iv【解答】本题选D。本题考察对“帆船”定义的理解。与机动船的定义相比,理解帆船的定义,切忌断章取义,即只记住帆船定义的前半句话,而忽略了后半句话,本题题设I就属于这种情况;由于机帆并用船属于机动船,因此题设n、出均不正确;题设W描述的是“机帆并有,但都不在使用”的情况,如前所述,对于这类船规则未作明确的规定,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机帆并有船应将自己理解为机动船积极履行避让责任,而他船应将其视为帆船为好。因此,本题选D 最佳。例3.船舶遇到下列哪种情况不能视作失去控制的船舶? I机帆并用船处于无风遇急流n、舵机损坏抛锚抢修的船舶出、船舶遇到大风浪,

7、使其无法变速变向W、碰撞后船体破损抢滩的船舶A. I、 n、出、W B. I、 n、出 C. I、 n、 W d. i、 n【解答】 本题选C。根据前述失控船的定义可知:出项描述的对象为失控船;I项若改为“帆船无风遇急流”才是失控船;n项描述的对象为锚泊船,W项描述的对象为搁浅船,而失控船必须处于在航状态,因此,题设中的n、出项均不能视作失去控制的船舶,本题 C选项准确。例4.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I、正在从事罗经校对工作的在航船舶,可被视为“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n、正在从事测速操纵船舶,可被视为“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出、锚泊中上下船员的船舶,可被视为“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a.

8、I b. n C. I、 n d. i、 n、出【解答】本题选D。本题主要考察对“一般定义”中操限船的理解,I、n项中提到的船舶所从事的工作并没有使其操纵能力受到限制,从而不能给他船让路;出项中的船舶虽然从工作性质上讲正在从事转运人员作业,但船舶状态是处于锚泊状态,而从事转运人员作业的船舶只有处于在航状态时才可视为“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因此,题设中I、n、出项均不正确。例5.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I、由于水域的宽度太窄,致使一船驶离航向的能力严重地受到限制,则该船即为“限于吃水的船舶”n、由于通航密度太大,致使一艘深吃水船舶驶离航向的能力严重地受到限制,则该船即为“限于吃水的船舶”出、由于

9、吃水和可航水域的水深及宽度的关系,致使其驶离航向的能力严重地受到限制的船舶,则该船即为 “限于吃水的船舶”a. I b. I、 n C. n、出 d. I、 n、出【解答】本题选D。由前述“限于吃水的船舶”的定义可知,构成限于吃水的原因是由于吃水与可航行水域的水深和宽度的关系,致使其驶离航向的能力严重地受到限制。题设I项只讲“水域的宽度太窄”,没有指出船舶吃水与可航行水域水深的关系;题设n中通航密度太大不是构成“限于吃水的船舶”的原因,因此,题设i、n两项均不正确。题设出错在没有指明“机动船”,因为定义中规定限于吃水的船舶必须是机动船。例 6 下列各船中,哪一种是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I、正

10、在进行清除水雷作业的扫雷船;n、从事拖带作业的船舶;出、从事拖带作业的船舶 锚泊后;IV、锚泊中并靠在一起进行货物过驳作业的船舶。A. I、n、出、W B. I、n、出 C. I、 n d. 1【解答】本题选D。拖带作业的船舶锚泊后按锚泊船论(与锚泊船并靠或系在一起属于锚泊),在锚泊中不存在拖带问题。例7.走锚中的船舶属于A. 锚泊 B.在用n C.操纵能力受到PM制的船舶D.搁浅【解答】本题选Bo走锚的船舶已经不是正常的锚泊船,而属于在航船舶。通常情况下 按失去控制的船舶论(除非主机已备好可以操纵)。例8.关于“能见度不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I、包括在狭水道的弯头两船被居间障碍物遮蔽而相互看

11、不见的情况;n、包括任何原因两船不互见的情况;出、包括任何天气条件使能见度受到限制的情况。a. I、 n、出 b. n、出 C. I、出 d. I、n【解答】本题选D。根据规则的定义,能见度不良就是大气透明度下降的情况(但必须 是由于雾、霾、雨、雪烟尘和沙暴等天气现象引起),并不包括被障碍物遮蔽或其他原因(例如夜间未显示号灯而无法用视觉看到)。例1.在夜间航行时,未保持夜视眼,从而未及时发现来船,是属于:A.对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各条的疏忽B.对海员通常做法可能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C.对特殊情况可能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D.对遵守值班规则的疏忽【解答】本题选A。本题是考查学生对“疏忽”种类的

12、区分。做类似的题目宜采用“排除法”,首先看题干描述内容是否为规则原文所提及到的内容;再看题干中是否出现“突发”“特别”等描述特殊情况的字眼或类似的描述,如果有那么当属于特殊情况下所应保持戒备上的疏忽;如果不属于前两者,那么看是否为“海员通常做法”的描述,根据这一流程,参照瞭望条款,不难选出答案A。例 2 在狭水道航行或在进出港时未备车备锚,是属于:A. 对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各条的疏忽B. 对海员通常做法可能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C. 对特殊情况可能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D. 遵守港章的疏忽【解答】本题选 B。 本题的答题方法与例1 相同, 狭水道航行或在进出港时备车备锚的行为并非规则条文所规

13、定,为海员通常做法。不难选出答案B 。例3 某驾驶员对另一船为避免紧迫危险而背离规则的行动缺乏思想准备,这属于:A. 对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各条的疏忽B. 对海员通常做法可能要求任何戒备上的疏忽C. 对当时特殊情况可能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D. 海员通常的做法【解答】本题选Co本题的答题方法也与例1相同,根据这一流程,我们可以看到“对行动缺乏思想准备”的描述;虽然提到了“避免紧迫危险而背离规则”,但这是对方船的行为,是一种迷惑。如果认真审题,不难选出答案C。例 1 背离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条件是:i、危险确实存在n、危险必须是紧迫的出、背离是合理的a. I、 n b. I、 n、出 C. n、出

14、 d. i、出【解答】本题选B 。解答本题是考查学员对背离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条件的理解。背离的条件:危险是确实存在的,危险是紧迫的,背离行动是合理的且必要的。按照“背离”的条件,I、n、出项都是其中一条,所以答案 B就不难被选出。例2.下列哪种情况是构成背离规则的必要条件:I、特殊情况n、紧迫危险出、特殊情况下存在紧迫危险a. I b. n C. m d. n、出【解答】本题选Bo根据背离的条件,题设中I、出项均为充分但不必要条件;只有n项 为必要条件。例3.下列关于背离规则的说法正确的是:I、只要当事船舶之间通过 VHF达成协议,双方采取的任何违反规则要求的行动都是“背离”条款所准许的;n、

15、当事船舶之间通过VHF达成协议采取违反规则要求的行动不是规则所指的“背离”;出、在需要背离规则采取行动时,当事船舶仍采取规则某一条款所规定的行动,也可能构成疏忽或过失 a. I b. n C. I、 n d. n、出【解答】本题选 D 。 解答本题是适合用“排除法”。 “协议背离”不是规则所指的“背离”, 显然第i项不正确,而第n项说法是正确的。第出项:应背离规则时而没有背离规则也可能构成疏忽或过失,体现了背离规则也是规则赋予的一种责任,是一种正确的说法,所以答案D为正确答案。 例 4 为避免紧迫危险,船舶可以背离:A. 规则所有各条B. 除号灯、号型、声响和灯光信号外,规则的其他任何各条C.

16、 规则有关避碰行动的规定的各条D. 国际避碰规则与地方规则各条规定【解答】本题选 Co本题考查学员对“可以背离的条款”的理解。宜采用“排除法”;A、D选项说的范围过大,显然可以排除。通常船舶可以背离规则有关避碰行动的规定的各条,适用范围、号灯号型、瞭望、安全航速、碰撞危险等条款通常不能或无法背离。责任条款本身不能背离。所以不难选出答案C。例1.下列哪些船舶应保持正规的瞭望? I将要离码头的船舶n、失去控制的船舶 出、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a. I b. I、出 C. n、出 d. I、 n、出【解答】本题选 D 。 本题测试学员对瞭望条款适用范围的理解。如前所述,瞭望条款适用于“每一船舶在任何

17、时候”,因此,只要题设中给出的船舶属于规则第三条中定义的“船舶”,则均需在任何时候保持正规瞭望。例 2. 下列说法中哪个正确:A. 雾航中,装有雷达的船舶不但应设置专职的雷达观察员,还应派设“瞭头 ”B. 雾航中,若已由专人负责雷达观察,即可认为该船已配备足够“瞭望”人员C. 雾航中,若已由专人负责雷达观察,或已派设“瞭头”,即可认为该船已配备足够“瞭望”人员D. 雾航中,若已派设“瞭头 ”,即可认为该船已配备足够“瞭望”人员【解答】本题选Ao解答本题宜采用“排除法”。回答此题时,如果对A选项不好做出明确的判断,那么不妨先看看后面的答案,若能排除后三者,则 A 必然为最佳选项。本题中,B 选项

18、显然不合适,虽“已由专人负责雷达观察”,但没有“安排瞭头 ”,有时也认为是没有配备足够的瞭望人员。C 选项在“专人负责雷达观察”与“已派设瞭头 ”之间的连词用“或”; D 选项只有“派设瞭头 ”,没有提及“由专人负责雷达观察”,因而 C 和 D 选项均错误。雾航中,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当时的能见度水平、水域条件以及通航密度等情况,由专人负责雷达观察,必要时派设瞭头人员。例 3.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五条“瞭望”的适用对象是指:A. 瞭望人员B. 当班驾驶人员与瞭望人员C. 驾驶人员D. 驾驶台所有值班人员【解答】本题选B 。解答本题宜采用“最佳选择法”。规则第五条“瞭望”的适用对象包括以下人员:1

19、 )值班驾驶人员;2)专职瞭望人员;3)小船上的舵工;4)船长;5)引航员。应该说本题给出的四个选项都不全面,但相对而言B 最佳。 A 选项侧重于“专职瞭望人员”; C 选项外延显然太小,没有包括水手等专职瞭望人员;D 选项没有包括被安排到驾驶台以外地点(如瞭头)进行瞭望的人员。例4.下列说法中哪些正确:I任何船舶上的正在操舵的值班水手均不得视为瞭望人员;n、任何时候值班驾驶员均不可以被视为唯一的瞭望人员;出、只要是白天,值班驾驶员可以被视为唯一的瞭望人员;W、瞭望人员不得从事影响其瞭望的其他任务。a. N b. I 出 C. I、 n、 W d. n、出、iv【解答】本题选Ao根据STCW规

20、则,瞭望人员不得从事影响其瞭望的其它任务,除非是小船上在操舵位置上能无阻碍的看到周围情况,正在操舵的舵工不应视为瞭望人员;除非是满足一定的条件(在白天、充分考虑一切相关因素、确信安全、需要时有人立即协助),驾驶员通常不可以被视为唯一的瞭望人员。例 1 安全航速条款适用于:A.每一船舶在互见中B.每一机动船在任何能见度C.每一在航船舶在任何能见度D.每一船舶在任何时候【解答】本题选D。解答本题宜采用“规则条款对号入座法”。如前所述,对于测试规则条款的考题,学员应牢记条款原文(中文翻译),通常含有规则条款原文的选项即为正确选项。按照这一原则,本题应选D。其实C选项的说法也正确, 但相比D选项而言,

21、 后者为规则条款原文。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慢速船比快速船安全B.安全航速是主机额定转速下的速度C.某种情况下速度太低也会造成事故D.所有的碰撞事故均是由于速度过高引起的【解答】本题选Co解答本题宜采用“排除法”。本题中:A选项缺乏理论和实践依据,在没有任何前提条件的情况下,是不能得出“慢速船比快速船安全”这一结论的, 因而A选项错误;B选项将避碰中的“安全航速”与船舶操纵中的“额定航速”混为一谈,显然是干扰选项; D选项错在命题中的定语“所有的”太绝对,因而 D选项错误。如此分析下来,这确选项只有C 了。事实上,航海实践中(如狭水道航行时)如果速度太低,导致保向困难,船舶很有可 能会偏

22、离航道而搁浅。例3.在能见度不良的水域中航行,对装有可使用雷达的船舶在决定安全航速时的首要 因素是:A.雷达的特性B.能见度情况C.航道条件D.通航密度【解答】本题选B。本题A选项是干扰性最强的选项,原因是题设中故意给出了 “对装有可使用雷达的船舶”这一诱因。但仔细分析规则第六条的遣词不难看出,本条第 1款指出:对所有船舶在决定安全航速时的首要因素是“能见度情况”;第2款指出:对备有可使用雷达的船舶在决定安全航速时还应.考虑“雷达设备的特性、效率和局限性”。显然,“装有可使用雷达的船舶”被包含在“所有船舶”之内,因此,正确选项应为 B 选项。例 1 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时,考虑的因素是来船方位

23、的变化情况,该方位是指:A. 罗经方位B. 相对方位C. 舷角D. 真方位【解答】本题选A。尽管B和C选项也是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的方法之一,但如前所述, 相对方位判断法(或称舷角法)只是一种辅助的方法,不能作为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的确切依据,因而选A 比选 B 、 C 合适。再者,如果选B 的话, C 选项与 B 选项同义,而单选题不可能有两个正确选项,因此,B、 C 均可排除。D 选项中真方位与罗经方位相差了一个罗经差,尽管罗经方位的变化量与真方位的变化量相同,但驾驶人员在用罗经方位判断是否有碰撞危险时,使用的是罗经方位,因而本题中D 选项错误。例2 判断碰撞危险的最好方法是:A. 舷角判

24、断法B. 距离判断法C. 桅灯水平张角判断法D. 罗经方位判断法【解答】本题选 D。 A、 B、 C 三个选项均为一种辅助的判断方法,不能作为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的确切依据,因此本题选D 最佳。需要说明的是,“罗经方位判断法”与“雷达标绘法”都可作为判断碰撞危险的确切依据,这两者很难说谁好谁坏,他们只是应用的场合不同,前者适用于互见中,后者主要用于能见度不良不在互见中的情况。例 3 在海上,用雷达来协助避碰时,通常把雷达放在n mile 档进行标绘。A. 24B. 12C. 6D. 3【解答】本题选 B 。 为了既能对碰撞危险的早期警报做出正确的判断,又能够对近距离的船舶运动状态作出更详细的分

25、析与判断,航海实践中通常把雷达放在12n mile 档进行标绘。 对于开阔水域中的普通商船而言,一般在来船距离本船126n mile 时完成系统观测(至少 3 次)与标绘判断工作,64n mile 进行避碰行动的决策,4n mile (对于正横后来船一般在 3n mile )采取避碰行动,通常与来船在2n mile 的安全距离上驶过。因此,本题中A 选项 24n mile ,量程过大,不利于对近距离船舶的运动状态作出详细的分析与判断;C、 D 选项距离均太近,不利于获得碰撞危险的早期警报。例 4 在能见度不良的水域中,判断碰撞危险最有效的方法是:A. 雷达标绘法B. 根据他船鸣放的雾号的方位变

26、化C. 在雷达上观测来船方位的变化D. 利用 VHF 询问他船航向航速【解答】本题选A。例5.来船的罗经方位有明显的变化,也可能存在碰撞危险的情况有:I、驶近一艘很大的船n、驶近拖带船组 出、近距离驶近他船 W、来船正在作一连串小转向a. I b. I、出 C. I、 n、出 D. I、 n、出、W【解答】本题选D。前三项为规则原文,另外,来船正在做一连串小转向的情况下,罗经方位即使明显变化也不能说明没有碰撞危险,因为他船将来的行动未知。例 1 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时,考虑的因素是来船方位的变化情况,该方位是指:A. 罗经方位B. 相对方位C. 舷角D. 真方位【解答】本题选A。尽管B和C选项

27、也是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的方法之一,但如前所述, 相对方位判断法(或称舷角法)只是一种辅助的方法,不能作为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的确切依据,因而选A 比选B 、 C 合适。再者,如果选B 的话, C 选项与 B 选项同义,而单选题不可能有两个正确选项,因此,B、 C 均可排除。D 选项中真方位与罗经方位相差了一个罗经差,尽管罗经方位的变化量与真方位的变化量相同,但驾驶人员在用罗经方位判断是否有碰撞危险时,使用的是罗经方位,因而本题中D 选项错误。例 2 判断碰撞危险的最好方法是:A. 舷角判断法B. 距离判断法C. 桅灯水平张角判断法D. 罗经方位判断法【解答】本题选 D。 A、 B、 C 三个

28、选项均为一种辅助的判断方法,不能作为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的确切依据,因此本题选D 最佳。需要说明的是,“罗经方位判断法”与“雷达标绘法”都可作为判断碰撞危险的确切依据,这两者很难说谁好谁坏,他们只是应用的场合不同,前者适用于互见中,后者主要用于能见度不良不在互见中的情况。例 3 在海上,用雷达来协助避碰时,通常把雷达放在n mile 档进行标绘。A. 24B. 12C. 6D. 3【解答】本题选 B 。 为了既能对碰撞危险的早期警报做出正确的判断,又能够对近距离的船舶运动状态作出更详细的分析与判断,航海实践中通常把雷达放在12n mile 档进行标绘。 对于开阔水域中的普通商船而言,一般在来船

29、距离本船126n mile 时完成系统观测(至少 3 次)与标绘判断工作,64n mile 进行避碰行动的决策,4n mile (对于正横后来船一般在 3n mile )采取避碰行动,通常与来船在2n mile 的安全距离上驶过。因此,本题中A 选项 24n mile ,量程过大,不利于对近距离船舶的运动状态作出详细的分析与判断;C、 D 选项距离均太近,不利于获得碰撞危险的早期警报。例 4 在能见度不良的水域中,判断碰撞危险最有效的方法是:A. 雷达标绘法B. 根据他船鸣放的雾号的方位变化C. 在雷达上观测来船方位的变化D. 利用 VHF 询问他船航向航速【解答】本题选A。例5.来船的罗经方

30、位有明显的变化,也可能存在碰撞危险的情况有:I、驶近一艘很大的船n、驶近拖带船组 出、近距离驶近他船W、来船正在作一连串小转向a. I b. I、出 C. I、 n、出 D. I、 n、出、W【解答】本题选D。前三项为规则原文,另外,来船正在做一连串小转向的情况下,罗经方位即使明显变化也不能说明没有碰撞危险,因为他船将来的行动未知。例 1 根据本章(驾驶和航行规则)各条规定采取避免碰撞的任何行动,如当时环境许可,应是积极地,并及早地进行和运用良好船艺。这一规定适用于:A. 互见中构成碰撞危险的船舶B. 能见度不良时任何构成碰撞危险的船舶C. 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的任何负有避让责任的船舶D. 任何能

31、见度情况下的任何构成碰撞危险的船舶【解答】本题选 C。 规则规定直航船没有及早采取行动的义务,除直航船外,其他负有避让责任的船舶均有及早采取行动的义务。负有避让责任的船舶包括:互见中的让路船和负有同等避让责任的船舶,以及能见度不良不在互见中负有同等避让责任的船舶。这里的“避让责任”不同于“让路责任”,其外延比后者更广,不仅包括“让路责任”,还包括“负有同等的避让责任”。例 2 为避免碰撞所采取的行动应能导致:A. 避免紧迫局面的形成B. 在安全距离上驶过C. 各自从他船的左舷驶过D. 各自从他船的右舷驶过【解答】本题选B。本题干扰性最强的选项是A,其实,为避免碰撞所采取的行动若能导致在安全距离

32、上驶过,也就避免了紧迫局面的形成。但规则第8 条第 4 款中的原文是“应能导致在安全距离上驶过”,故选 B 最佳。回答单选题时,如果选项中有规则原文通常为最佳选项,这种选最佳的原则在规则第三条一般定义中的单选题使用最多。例 3 用雷达观测时,哪种情况下转向行动容易从相对运动线上判明:A. 对本船正横附近的来船采取大幅度转向措施B. 对本船首尾附近的来船采取大幅度转向措施C. 对本船正横前的来船采取大幅度转向措施D. 取决于两船的船速和会遇势态【解答】本题选D。通常情况下,对本船首尾附近的来船采取大幅度转向措施、对本船正横附近的来船采取大幅度减速措施从相对运动线上容易判明;但总体而言,应取决于两

33、船的船速和会遇势态。例如, 若两船速度都非常低,即使对本船首尾附近的来船采取了大幅度转向措施,用雷达观测时也不容易从相对运动线上判明。例 4 就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八条规定总体要求而言,下述哪项正确:A. 只要能导致两船在安全距离上驶过的行动,即为正确的避让行动B. 只要该行动大得足以使他船用视觉或雷达观察时容易察觉到则该行动即为正确的行动C. 及早地采取能导致两船在安全距离上驶过的行动,即为符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行动D. 及早地采取大幅度的行动,以避免紧迫局面的形成,则该行为即为正确的行动【解答】本题选 D。 规则第八条对避碰行动的总体要求体现在“早、大、宽、清”四项基本原则上。在这四项原则当

34、中,A、 B 、 C 选项缺少的内容均比较多,D 选项仅缺一个“清”,因此,根据选最佳的原则本题只好选D。例 5 “不应妨碍”, 意味着“不应妨碍他船的船舶”应避免与“不应被妨碍的船舶”之间构成:I、使本船成为让路船的碰撞危险n、使本船成为直航船的碰撞危险出、双方都有避让责任的碰撞危险a. I b. I、出 C. I、 n d. I、 n、出【解答】本题选 D 。 题设中采用了列举法。不应妨碍船在与不应被妨碍船形成碰撞危险之后,并不解除其不应妨碍的责任;然而根据规则其他各条要求,不应妨碍船既可能是一艘让路船,也可能是一艘直航船,还可能是一艘与不应被妨碍船负有同等避让责任的船舶。例 6 简答题:

35、何谓“紧迫局面”?“单用转向是避免紧迫局面最有效的行动”的条件是什么?【解答】 “紧迫局面”是指两船接近到单凭一船的行动已不能导致在安全距离上驶过的局面。单用转向作为避免紧迫局面的最有效行动,必须满足如下四个条件,即(1 )有足够的水域; ( 2)行动是及时的;( 3)行动是大幅度的;( 4)不致造成另一紧迫局面。例 7 简答题:简述你对不应妨碍条款的理解。【解答】 ( 1 )所谓“不应妨碍”是指:要求不得妨碍另一船通过或安全通过的船舶应根据当时环境的需要及早地采取行动以留出足够的水域供他船安全通过(换言之,不应妨碍船应根据当时环境的需要及早地采取行动以避免形成碰撞危险。) 。( 2)不应妨碍

36、条款适用于任何能见度情况。( 3)不应妨碍条款既适用于碰撞危险形成之前,也适用于碰撞危险形成之后,直到最后驶过让清为止。( 4)当两船形成碰撞危险之后,不应妨碍船与不应被妨碍船均有完全遵守规则第二章各条规定的责任。( 5)在碰撞危险形成后,不应妨碍船不一定是让路船,不应被妨碍船也不一定是当然的直航船。例8.关于“避免碰撞的行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I、根据本章(驾驶和航行规则)各条规定采取避免碰撞的任何行动,如当时环境许可,应是积极地,并应及早地进行和注意运用良好的船艺;n、为避免碰撞所采取的任何行动,如当时环境许可,应是积极地,并应及早地进行和注意运用良好的船艺;出、根据本章(驾驶和航行规则

37、)各条规定采取的任何行动,如当时环境许可,应是积极地,并应及早地进行和注意运用良好的船艺;a. i b. i、出 C. i、 n d. i、 n、出【解答】本题选Ao根据规则2001年修正案,为避免碰撞所采取的任何行动,前提条件是应当根据第2 章各条要求采取,然后才是“如当时环境许可,应是积极地并应及早地进行和注意运用良好的船艺”。其实在规则 2001 年修正案生效之前第2 章各条规定也是应该遵守的,修正后更明确是根据第2 章各条规定采取的避免碰撞的行动。例9.关于避免碰撞的行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I、如果单用转向是有效的行动, 船舶可以保持原来的航速;n、如果是避免紧迫局面,单用转向是最有

38、效的行动,船舶不应 当减速;出、如果有效,任何船舶均可以减速或把船停住;W、如果必要,任何船舶均应当 减速或把船停住。a. I、 W b. nc. n、 ivD.出、iv【解答】 本题选B。 此题综合考核规则第8 条对转向、减速或停船行动的要求,转向 (满足条件时)是有效的情况下,减速或停船的行动不是强制的,但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该采取。例 1 狭水道中的关于追越声号的规定被写进船舶在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的行动规则,狭水道追越声号的规定适用于:A. 任何能见度B. 仅适用于“互见”C. 能见度良好时D. 能见度良好时,无论是否互见【解答】本题选 B 。尽管第9 条被编排在规则第二章第一节“船舶在任何能

39、见度中的行动规则”,但本条第 5 款关于追越声号的使用,其适用的条件则是规则第34 条 3款:“在狭水道或航道内互见时”。鉴此,我们应该注意: 规则第9 条总的适用条件是“任何能见度情况”,但其第 5 款的适用条件则是第34 条 3 款规定的“互见时”。例 2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9 条狭水道条款要求沿狭水道或航道行驶的船舶,只要安全可行,应尽量靠近其右舷的该水道或航道的外缘行驶,这意味着:A. 小船、帆船如完全可以在航道外的水域行驶,则不应进入航道,而应顺着邻近航道一侧的船舶总流向行驶B. 应保持在水道中央线的右侧行驶即可C. 深吃水的船舶不必靠右侧的外缘行驶D. 追越时应尽可能从他船右舷通过

40、【解答】本题选Ao解答本题宜用排除法,A选项的含义在规则第 9条1款中没有明示,答题者可能不敢确认,但看完B 、 C、 D 选项后,采用排除法,就可毫无疑问地选择A 选项了。“应尽量靠近其右舷的该水道或航道的外缘行驶”并非指保持船舶在狭水道或航道中央线的右侧行驶,故B 选项错误;在安全可行的前提条件下,任何吃水的船舶均应尽量靠近其右舷的该水道或航道的外缘行驶,深吃水的船舶在航道右侧水深不够时,可以行驶在航道中央,但并不意味着“不必靠右侧的外缘行驶”; D 选项就更是“谬以千里”了,由于被追越船“应尽量靠近其右舷的该水道或航道的外缘行驶”,因此,狭水道中追越通常应在被追越船的左舷追越。例 3 一

41、艘长度为30m 的机动船,但又不是一艘“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安全航行的船舶”,则该船:A. 根据良好船艺的要求,不应妨碍“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安全航行的船舶”的安全通行B. 根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规定,不应妨碍“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安全航行的船舶” 的安全通行C. 根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规定,不应妨碍“限于吃水的船舶”的安全通行D. 根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规定,应给“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安全航行的船舶”让路【解答】本题选 A。 规则第9 条 2、3、4 三款是不应妨碍条款,其规定的不应妨碍船分别是:帆船或长度小于20m 的船舶、从事捕鱼的船舶、穿越狭水道或航道,他们不应妨碍的对象分别是:只能在

42、狭水道或航道以内安全航行的船舶、任何其他在狭水道或航道以内航行的船舶、只能在这种水道或航道以内安全航行的船舶。对于那些船长超过20 m 但又不属于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以内安全航行的船舶,从良好船艺的角度出发,也应当做到避免妨碍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以内安全航行的船舶的通行。例 4根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规定:A. 穿越航道的船就是一艘让路船B. 根据“交叉规则”,穿越航道的船可能是一艘直航船C. 穿越航道的船舶,首先赋有“让清他船”的责任与义务D. 穿越航道的船舶,不应妨碍任何在狭水道或航道内航行的机动船的通行【解答】本题选 B 。 从本题的四个选项来看,本题考察的是穿越航道的船舶应负有的避让责任。根据

43、规则第9 条 4 款的要求,穿越航道的船舶应负有不应妨碍只能在这种水道或航道以内安全航行的船舶的责任,因而D 选项表达错误;C 选项中的“让清他船”,答题者很容易联想到规则第18 条第5、6 款,这两款中都有“宽裕让清”一词,这里的“宽裕让清”不能理解为当然的“让路”,其实质为“避免妨碍”,而本题 C 选项中的“让清他船”措辞不够准确,让人难以确定到底是“避免妨碍”还是“让路”?因此, C 选项只是很强的干扰项,不能作为本题的答案。本题中B 选项表达完全正确,是本题的最佳选项,因为,尽管规则第 9 条 4 款规定“穿越航道的船舶应负有不应妨碍只能在这种水道或航道以内安全航行的船舶的责任”,但在

44、碰撞危险形成后,不应妨碍船和不应被妨碍船都负有全面遵守规则第二章各条规定的责任,那么根据第15 条(交叉相遇局面)的规定,穿越航道的船就有可能是一艘直航船。例 4 一艘长度为30m 的机动船,但又不是一艘“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安全航行的船舶”,则该船:A. 根据良好的船艺,不应妨碍“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安全航行的船舶”的安全通行;B. 根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规定,不应妨碍“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安全航行的船舶” 的安全通行;C. 根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规定,不应妨碍“限于吃水的船舶”的安全通行;D. 根据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规定,应给“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安全航行的船舶”让路。【解答】本题选A。

45、实际上船长在20米上下的船舶操纵性和航法的区别不大,但规则只要求长度小于20 米的船舶不应妨碍只能在狭水道或者航道内安全航行的船舶,对于长度大于 20 米(接近20 米)的船舶只能从良好船艺和海员通常做法的角度要求其不应妨碍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安全航行的船舶。例1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制水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I、穿越通航分道的船舶 不但应避免妨碍在分道内行驶的船舶且负有为其让路的责任n、穿越通航分道的船舶是否负有让路的责任和义务,取决于是否违背“应尽可能直角穿越”的规定出、穿越通航分道的船 舶应避免妨碍在分道内按船舶总流向行驶的船舶a. I b. I、 n C. I、 n、出 d.

46、n、出【解答】本题选C。 规则第十条3 款规定:“船舶应尽可能避免穿越通航分道,但如不得不穿越时,应尽可能用与分道的船舶总流向成直角的船首向穿越”,但规则并未赋这一点予穿越通航分道的船舶负有不应妨碍在通航分道内沿船舶总流向行驶的船舶的责任。要与第九条穿越狭水道的船舶区分开来。例 2 在 IMO 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凡是在分道通航制区域中行驶的船舶,均是 “使用分道通航制区域的船舶 ”B. 只要一进入 “通航分道”,则该船就属于 “使用分道通航制区域的船舶”C. 任何在通航分道中顺着船舶总流向行驶的船舶,均可以认为是 “使用分道通航制区域的船舶”D. 除穿越船之外,任何

47、在分道通航水域中行驶的船舶,均可以认为是 “使用分道通航制区域的船舶”【解答】本题选Co “使用分道通航制区域的船舶”是指在通航分道中顺着船舶总流向行驶的任何船舶。在分道通航制区域的外界行驶、穿越通航分道制区域、在分隔带内捕鱼、在沿岸通航带内行驶的船舶,则不属于“使用分道通航制区域的船舶”。例3.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I、所有从事捕鱼的船舶在通航分道内必须沿相应通航分道的船舶总流向行驶n、从事捕鱼的船舶在分隔带或沿岸通航带内可以向任何方向进行捕鱼作业出、在通航分道内沿相应通航分道的船舶总流向行驶的从事捕鱼的船舶免除不应妨碍他船的义务a. I b. n C. I、出 d.

48、 I、 n、出【解答】本题选B。题设中的“I”错在是“所有”二字,从事捕鱼的船舶穿越通航分道、或 是在通航分道内作小角度改向是, 显然不能沿相应通航分道的船舶总流向行驶。 题设中的“出 显然错误,这确答案只有“n”,故选B。例 4 在 IMO 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如可安全使用邻近分道通航制水域中相应通航分 道:A. 所有船舶均不应使用沿岸通航带B. 帆船仍可以使用沿岸通航带C. 除长度小于20 米的船舶外均可使用沿岸通航带D. 除帆船、长度小于20 米的船舶外均不应使用沿岸通航带【解答】本题选 B。 规则第十条4 款规定:当船舶可安全使用邻近分道通航制区域中相应通航分道时,不应使用沿岸通航带。

49、但下列船舶可使用沿岸通航带:( 1 )长度小于20 m 的船舶; ( 2)帆船; ( 3)从事捕鱼的船舶;( 4)抵离位于沿岸通航带中的港口、近岸设施或建筑物、引航站或任何其他地方的船舶;( 5)为避免紧迫危险的船舶。选项中A 显然不对,C、 D 说法不全面。例 5 在 IMO 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帆船与L v 20米的船舶任何时候都应使用沿岸通航带B.帆船与L V 20米的船舶任何时候都应进入相应通航分道内行驶C.帆船与L V 20米的船舶任何时候都可使用沿岸通航带也可进入相应通航分道内行驶D.无论帆船与L V 20米的船舶是否进入相应通航分道内行驶,均不应妨碍机动船的

50、航行【解答】本题选Co本题仍然是考察对“使用沿岸通航带”的理解。规则第十条 4款中列出的5 种可使用沿岸通航带的船舶,所用的情态动词是“可”,说明是一种选择性条款,A、 B 选项错在“应”字上,变成了一种强制性条款。而 D 选项的错误之处有二,其一,帆船与L V 20米的船舶只有在通航分道内航行时,才不应妨碍按通航分道行驶的机动船的安全通行;其二,帆船与 L V 20米的船舶不应妨碍的对象是“按通航分道行驶的机动船”,并非所有机动船。例6.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帆船与 LV20米的船舶,不应妨碍下列哪些按通航分道行驶的船舶?A. 除从事捕鱼船之外的任何船长大于等于20 米的用机器推进的船

51、舶B. 用机器推进的任何船舶C. 任何可用机器推进的船舶D. 任何船长大于20 米的用机器推进的船舶【解答】 本题选 A。 由于从事捕鱼的船舶,不应妨碍按通航分道行驶的任何船舶的通行,这里的“任何船舶”包括“帆船与LV20米的船舶”,因此,帆船与 LV20米的船舶不应妨碍的对象应将从事捕鱼船除外。例7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制水域,船舶应尽可能避免在下列哪些区域内锚泊? I、在通航分道内 n、端部附近出、在分隔带内A. I b. I、 n C. m d. i、 n、出【解答】本题选D 。 规则第十条7 款中规定:船舶应尽可能避免在分道通航制区域内或其端部附近锚泊。分隔带属于分道通航制区域内的

52、水域,故题设中的I、n、出均选。例 8 在 IMO 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下列哪些情况下,船舶可免受分道通航制条款的约束? I、紧急情况下为避免紧迫危险 n、从事疏浚作业的船舶在作业所必须的限度内出、从事清除水雷作业的船舶在作业所必须的限度内W、采取避让行动时a. I b. I、 n C. I、 n、出 D. I、 n、出、iv【解答】本题选Co尽管题设“I紧急情况下为避免紧迫危险”不在 规则第十条11、12 款之列,但根据规则第二条2 款,为避免紧迫危险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背离规则,因此,题设“I”也正确。例9.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你驾驶的 Lv 20m的在航机动船穿越通航分道,看到

53、通航分道内沿总流向行驶的他船显示一盏桅灯、红舷灯外加一盏红色闪光灯,且存在碰撞 危险,则:A. 你船不应妨碍他船,且你船应给他船让路;B. 他船不应妨碍你船;但你船应给他船让路;C. 你船不应妨碍他船,但他船应给你船让路;D. 他船不应妨碍你船;且他船应给你船让路。【解答】本题选A。综合考虑第十条和第十八条6款之规定。L<20米的船舶不应妨碍沿通航分道行驶的机动船(LA 20米)的通行,让路责任按交叉相遇局面确定。例10.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 你驾驶的LA 50m的在航机动船穿越通航分道,看到他船显示一盏桅灯、红舷灯外加一盏红色闪光灯,且存在碰撞危险,则:A. 你船不应妨碍他船,

54、且你船应给他船让路;B. 他船不应妨碍你船;但你船应给他船让路;C. 你船不应妨碍他船,但他船应给你船让路;D. 他船不应妨碍你船;且他船应给你船让路。【解答】本题选B 。 综合考虑第十条和第十八条6 款之规定。第十条未规定穿越船负有不应妨碍的责任,他船为贴近水面飞行(起飞或降落)的地效船,互见中按照第十八条的规定,他船不应妨碍本船,但是让路责任按照交叉局面确定。例1 .互见中,两艘帆船相互驶近致有构成碰撞危险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I、左舷受风船是让路船 n、右舷受风船是让路船 出、上风船是让路船A. I b. n C. n、出 d. I、 n、出【解答】本题选D。解答这类题,需熟记规则第十二

55、条的适用条件和两艘帆船间的避让关系。关于规则第十二条的适用条件,学员容易疏忽“不在追越中”这一要求;关于两艘帆船间的避让关系则不能断章起义。本题题设没有交待是否在追越中;“I、出”都是对规则第十二条两艘帆船间避让关系的断章起义;“n”明显错误,故应选 D。例2.在北风天气航向150。的帆船甲看到左舷角30。乙船显示红、绿垂直两盏号灯和绿 舷灯,且有碰撞危险,按国际避碰规则:A.乙船一定右舷受风,甲船应给乙船让路;B.乙船一定左舷受风,处于下风,且无法判断甲船哪舷受风,乙船应给甲船让路;C.乙船左舷受风,甲船应给乙船让路;D.无论乙船哪舷受风,甲船都应给乙船让路。【解答】本题选Ao这种题是将船舶号灯的水平光弧范围与规则第十二条综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