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_第1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_第2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_第3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_第4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国20XX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4第一部分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 号内。1 .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和()A.德治思想B.礼治思想C法治思想D,自然法思想2 .春秋时期私自编定“竹刑”的是()A.孔子B.子产C邓析D.管仲3 .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A.贤人治国B.民人治国C.专家治国D.法律治国4 .先秦时期,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性善论”的是()A.孔子B.管子C.孟子D.子产5 .“处大国不攻小国

2、,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出自B.荀子富国D.商君书定分A.墨子兼爱中 C.孟子尽心上6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一说的提出者是()B.老子A.庄子C.孟子D.荀子7 .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 ()A. “治不听君,民不从官”B. “皆有法式”D.“不务德而务法”B.刘颂D.朱熹C “一同天下之义”8 .主张肉刑可废不可复的思想家是()A.仲长统C.白居易9 .以儒家“道统”的继承人自居的唐代思想家是 IA.魏征C.柳宗元10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著名谏议的提出者是A.魏征C.长孙无忌11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是A.法家思想C玄学思想12 .王弼与嵇康

3、法哲学观的主要区别在于A.是否主张“依法治国”C是否认为“名教出于自然”13 .从理论上提出区分律与经、律学与经学的必要性,家是()A.杜预C.鲍敬言14 .将封建纲常伦理概括为“三纲”的思想家为A.孔子C董仲舒)B.韩愈D.白居易( )B.房玄龄D.刘文静B.儒家思想D.道家思想B.张斐D.刘颂)B.孟子D.朱熹B.是否主张反对礼教D.是否持玄学的法哲学观 并作出初步论证的晋代思想15 .在淮南子的作者看来,人君治理天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A.施仁政C.教化B.重刑罚D.无为16 .统治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领域数百年的正统哲学为A.董仲舒新儒学B.韩愈道统学说C佛教学说D.程朱理学17 .北宋中

4、期提出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的思想家是()A.王安石B.范仲淹C富弼D.张方平18 .北宋中期倡导依法办事,凡“有司议罪,惟当守法”的思想家是B.苏轼A.欧阳修C.王安石D.司马光19 .金朝重视吏治,提倡“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的统治者为()A.阿骨打B.金章宗C.完颜雍D.忽必烈20 .耶律楚材为促进元朝政事统一,起草的法律是()A.青册文书B.大札撒C.便宜一-k八事D.陈时务十策21 .明朝倡导“以公理灭私情”理论学说的是 ()A.丘潘B.海瑞C.张居正D.刘伯温22 .明清之际论述法律问题最多的,涉及面最广的思想家是()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唐甄23 .提出“专以法

5、律为治”的思想家是 ()A.孙中山B.章太炎C.梁启超D.沈家本24 .谭嗣同仁学中所谓“仁”的第一或最主要的标准是()A.自由B.平等C博爱D.民主25 .“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提出者是()A.黄宗羲B.康有为C.梁启超D.谭嗣同26 .阐述“太平之世不立刑”这一思想的著作是()A.论语B.礼记C.大同书D.春秋董氏学27 .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者是 ()A.曾国藩B.李鸿章C.张之洞D.左宗棠28 .曾国藩法律思想的核心是()A.一秉于礼B.更法改图C.革故鼎新D.趋时更新29 .洪仁王制定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施政纲领是()A.天朝田亩制度B.海国图志C.建国方略D.资政新篇30 .

6、中国近代“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家是()A.黄宗羲B.王夫之C.龚自珍D.魏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 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 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31 .荀况注重对法的理论探讨,他提出的重要的法学概念有()A.法条B.法义C.法数D.类EX32 .秦王朝的法律思想主要表现为()A.事统上法,法令由一统B.文武并用,德刑相济C礼法结合,阳德阴刑D.严刑峻法,深督轻罪E.以法为教,以吏为师33 .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代表是 ()A.李贽B.黄宗羲 C.顾炎武D.王夫之E.唐甄34 .康有为倡

7、导的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的具体方案是()A.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B.冲决一切封建网罗C设议院开国会D.制定宪法E.实行三权分立35 .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中的“五权”包括 ()A.立法权B.司法权C.考试权D.纠察权E.教育权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36 .以德配天37 .董仲舒38 .“三不足”理论39 .权能分治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40 .简述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特点。41 .简述朱熹“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法律思想。42 .简述沈家本法律思想的内容。五、论述题(本大题14分)43 .评述韩非法、势、术结合的思想。全国20

8、XX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02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B2.C3.A4.C5.A6.B7.A8.C9.B10.A11.B12.C13.A14.C15.D16.D17.B18.C19.C20.C21.A22.B23.B24.B25.C26.C27.C28.A29.D30.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BCD32.ADE33.BCDE34.CDE35.ABC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36 .(1)西周时期周公提出的一种思想;(2)周公继续夏商以来的“天命”说法,

9、但提出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天命可以 转移,并且只转移给有德之人;(3)这一思想的意义在于,从单纯地强调天意,转而重视民心的向背,是对神权 法思想的新发展。37 .(1)西汉政治家、思想家,儒家春秋公羊学派的大师。(2)他适应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继承孔、孟思想,并吸收先秦阴阳五行、墨家、法家以及汉初黄老思想中的一切有利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因素,建立了一个新的儒家神学理论体系。他主张立法和司法以“三纲五常”为基本原则,提出“大德小刑”的关系理论,提倡“春秋决狱”,实际上使儒家经典法律化。(3)由董仲舒初步建立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对后世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38 .(1)北宋王安石主持变法期间提出的

10、理论;(2)其内容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等思想;(3)它是对中国古代变法改革思想的总结与升华。39 .(1)权能分治是孙中山“五权宪法”的核心内容;(2)把政权和治权分开,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等四种“政权”由人 民掌握,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考试权、监察权五项“治权”由政府实 施;(3) “治权”相对于“政权”称作“能”,因此称“权能分治”。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40 .皇权至上,法自君出;(2)应经合义,礼法融合;(3) “三纲”是封建立法的根本原则;(4)德主刑辅,先教后刑。41«)朱熹面对南宋农民起义,提出处理

11、“严”与“宽”的关系学说。(2)他主张执法“从严”,但反对“滥刑”;他主张恢复肉刑,以“全其性命”。(3)他主张执法“从严”,并应选拔清官为审判官员,提高审判效率与质量。(4)他认为严于执法,“而以宽济之”,是治国要道。42.(1)实行资产阶级法治主义。(2) “平恕”为审断之本。(3) “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4)法学盛衰说。(5)沈家本法律思想的主流是民主的、科学的,具有进步思想性质。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4分,共14分)43«)韩非批判地继承了商鞅、慎到和申不害关于法、势、术的理论,提出“以法为本”,三者并重,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共同作为治国工具。(2)第一,法

12、与势结合。势即权力和地位,君主应该“擅势”,集大权于一身;并“抱法处势”,通过君主的权势来推行法律,将“势治”和“法治”结合 起来。第二,法与术结合。术是君主统治的方法、手段,君主树立自己的权势要依 靠法,也要靠术;术包括对臣下公开的考察和暗中的操纵。(3)评价:韩非的思想是对法家这一理论的系统化;说明法家的“法治”实质上 是要用严刑峻法和阴谋权术来维持专制君主的统治,这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复杂尖锐所造成的。浙江省20XX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4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3、1 .先秦时期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性善”理论的是( )oA.孟子B.曾子C.荀子D.孔子2 .墨家法律观的核心是( )oA.尚同、尚贤B.天志、明鬼C.远交、近攻D.兼爱、交利3 .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其理论根据是( )oA.自然B.理C.道D.法4 .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平民与贵族平等地适用刑罚的是( )oA.周公B.子产C.商鞅D.韩非5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这段话出自( )oA.管子B.商君书C.韩非子D.慎子6 .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提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的重刑论的思想 家是( )oA.子产B.商鞅C.慎到D.韩非7 .中国封建正

14、统法律思想形成于 ( )oA.战国后期B.西汉C.东汉D.隋唐8 .淮南子融合儒法、阴阳各家的思想,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它 主要思想是()。A.道家B.墨家C.农家D.兵家9.确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典是()oA.开皇律B.唐律疏议C.宋刑统D.大明律10.柳宗元认为决定国家和法律产生的是()°A.理B.群C.势D.利11.卜列著作中属于丘溶的是()oA.四书集注B.日知录C.明夷待访录D.大学衍义补12.提出“三不足”变法理论的是 ()oA.范仲淹B.Te 后C.司马光D.张居正13.提出“信赏罚,T令'”的法律思想的是( )。A.朱尺B.张居

15、正C.范仲淹D.戴震14.“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著名论断提出者是( )。A.龚自珍B.魏源C林则徐D.梁启超A. “天人不相预” 为用”B. “道统论”C.开I、礼、道“迭相D.对于复仇,主张经律两不失4 .下列思想家中,主张恢复肉刑的有A.王充D.白居易5 .下列著作中,属于王夫之的有 (A.黄书D.宋论6 .沈家本确定了清末修律的基本原则有A.参考古今D.模范列强7 .荀况明确提出“法义”()。A. “法义”是“法数”的体现C. “类”是“法数”的补充E. “法义”是“法数”的指导8 .属于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的思想有A.平均地权D.反清为首要任务9 .范仲淹的“审刑名”的司法原则有A.谨慎

16、适用罪名C.行纠察,加强司法监督 E.习法律,提高业务素质C.刘颂C.读通鉴论C.博稽中外、“法数”15 .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者是()。A.谭嗣同B.伍廷芳C.梁启超D.张之洞16 .主张立法“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的是()。A.范仲淹B.王安石C.张居正D.王夫之17 .下列不属于隋文帝杨坚的法律思想的是 ()。A.以轻代重,废除苛惨之法B. “国家法令,惟须简约”C.行罚不避亲贵D. “刑可助化,不可专行”18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是谁提出的?()A.林则徐B.洪秀全C.洪仁D.康有为19 .“中华民国” 一词的发明者和解释者是()。A.孙中山B.章太炎C.严复

17、D.邹容20 .“法律无正条者,不问何种行为不为罪”这一条被明确规定在下列哪部法典中?()A.大清律例B.大清律集解C.大清现行刑律D.大清新刑律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1分,共10分)1 .下列思想中,商鞅提出的有 ()。A. “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B.尊君、贵势与尚法C. “禁奸止过,莫若重刑”D. “壹赏”、“壹刑”、“壹教”E. “一其宪令”,“布之百姓”2 .康有为倡导实行君主立宪的具体方案是()。A.设议院开国会B.制定宪法C.实行法治D.行三权分立E.五权分立3

18、 .以下属于韩愈的思想的有()。E.对于复仇,主张“诛而后旌”()。B.仲长统E.朱熹)。B.明儒学案E.读四书大全说()。B.中外通行E.博采众长和“类”三个重要法学概念,它们之间关系是B. “法数”是“法义”的体现D. “类”是“法义”的指导()。B.耕者有其田C. “主权在人民”E. “节制资本”()。B. “明谨用刑而不留狱”D. “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10.下列思想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有()。A.陆贾B.鲍敬言C.嵇康D.王弼E.韩愈三、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0分)1 .周礼的基本原则是。2 .子产发展了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提出 的刑法思想。3 .白居易针对当时统治者穷

19、奢极欲,横征暴敛,因而人民犯罪增多的情况提出 是犯罪的根源说。4 .封建社会各代相承的以宗法礼教为核心的法律,都以儒家倡导的 作为根本原则。5 .王安石建议恢复,以培养执法官吏。6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其忧国忧民,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宽广襟怀的名句是 O7 .洪仁 的法律也想共,必署特点是打I-,的烙印,带有民主与科学的因 素,体现了历史的新趋势。8 .王夫之的“严以治吏”与“宽以养民”的思想是对封建正统的 观点进行 针锋相对的批判。9 .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两派的论争,最后以 的退让和妥协而告终。10 .在旧民生主义阶段,孙中山提出解决土地问题的方针是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20、性三品”说(董仲舒)2 .“天人不相预”3 .“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4 .五权宪法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 .简述慎到的“立公弃私”的法律思想。2 .简述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3 .简述黄宗羲的具有民主因素的“法治”理论。4 .简述谭嗣同的“冲决一切封建网罗”的法律思想。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试述荀况的“有治人,无治法”的人治思想。2 .试析丘溶的德礼政刑“王道之治具”论。全国20XX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4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21、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区分故意和过失、惯犯和偶犯的思想家是()A.周公B.管仲C.慎到D.商鞅2 .对夏、商、西周时期的神权法思'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神权法思想极盛于夏朝B.商取代夏的统治,使神权法思想面临着巨大挑战C.神权法思想在西周发生动摇是因为周公提出了 “明德慎罚”思想D.周公之所以提出“以德配天”的思想命题是为了解释天命应该并可以为西周承受3 .春秋时期,邓析所著的“竹刑”是 ()A.第一部成文法B.第一部公布的成文法C.个人著述的法律文件D.官方文件4 .管仲的立法思想明显的倾向于

22、()A.重农主义B.农商并重C.重商主义D.重商抑农5 .儒家的“人治”是倡导()A.圣人治国B.法律治国C.人民治国D.专家治国6 .孔子据以主张“父子相隐”的周礼原则是 ()A.明德慎罚B.为亲者隐C.舍生取义D.不党父兄7 .孟子强调“教以人彳的实质是要 ()A.重视道德感化的作用B.否定刑罚的强制作用C.赋予伦理道德以法律性D.否定封建宗法等级制度8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思想命题出自()A.墨子B.老子C.庄子D.商君书9 .提出“刑过不避大巨,赏善不遗匹夫”的思想家是()A.商鞅B.韩非C.慎到D.申不害10 .荀子的礼法起源论的理论依据是 ()A. “欲利自为"

23、B.性恶论C “人人皆挟自为心”D.性善论11 .最早将“道”和“法”结合起来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庄子C.慎到D.董仲舒12 .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思想命题的是()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13 .法家认为在治理国家时,应当 ()A.任人唯贤B.任人唯亲C远贤智,弃私议D.不尚贤,使民不争14 .体现汉初黄老学派法律思想的理论著作是()A.淮南子B.新语C.春秋繁露D.新论15 .新书的作者是()A.肖何B.王充C.贾谊D.董仲舒16 .贯彻杜预修律与注律之始终的基本精神是()A.文约而例直B.天人感应C屈法伸情D.格之以名分17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出自

24、()A.唐律疏议B.北魏律C.泰始律D.傍章律18 .由王安石提出的变法理论是 ()A. “三不足”的变法理论B.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C改革官制,“革故鼎新”D.高度集权,以法律政令规范天下19 .为了维护君主权威,金世宗提出()A.绝对专制B.严刑镇压C严于防范D.慎行“议亲”、“议贤”20 .统治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领域数百年的正统哲学为()A.新儒学B.道统学说C佛教学说D.程朱理学21 .提出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思想家是()A.朱熹B.董仲舒C.王夫之D.黄宗羲22 .总结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提出必须“严修武备”,“以甲兵止甲兵”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思想家是()A.龚自

25、珍B.魏源 C.康有为D.张之洞23 .太平天国的“人无私财”,“天下为公”的思想集中体现于()A.太平刑律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立法制喧喻24 .魏源与龚自珍的法律思想的一个重要区别是()A.因势变法B.广收人才C对封建专制的抨击D.赞赏西方的政治制度25 .为了 “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张之洞主张()A.引进律师制与陪审制B.编撰矿律、路律、商律及交涉刑律C.司法应从行政中分离出来D.在器械、财用、选卒等方面学习西法26 .康有为认为“维新之始”应首先 ()A.办新式学堂B.广开言路C组建新式军队D.制定宪法27 .戊戍变法期间,梁启超论证“变法”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论根据是(

26、)A.民约论B.进化论C.契约论D.人性论28 .清末修律中礼法之争的焦点最后集中到了两点,即 ()A.干名犯义、存留养亲B.亲属相奸、亲属相盗C无夫奸、子孙违反教令D.发修,亲属相隐29 .章太炎反对代议政体的法律思想集中体现于()A.代议然否论B.非黄C.排满评议D.五朝法律索引30 .孙中山有关经济立法的指导思想是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自由主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 .春秋时期,革新派的代表人物有A.周公B.管仲C.

27、子产D.叔向E.W32 .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主张 ()A.兼相爱,交相利B.法不阿贵C赏当贤,罚当暴D.杀人者死,伤人者刑E.轻罪重刑33 .下列思想家中,认为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的有 ()A.荀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E.韩愈34 .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主张“无为而治”的思想家有 ()A.陆贾B.鲍敬言C.嵇康D.王弼E.贾谊35 .孙中山先生的直接民权中,体现人民管理法律的权力是()A.选举权B.被选举权C.复决权D.罢免权E创制权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 .不党父兄,不偏富贵37 .“以德去刑”38 .原心论罪39 .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40

28、.去九界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41 .简述荀子法律思想中儒、法合流特点的具体体现。42 .简述黄宗羲“学校议政”的思想。43 .简述章太炎“专以法律为治”的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4 .试论先秦法家的执法主张。45 .试述沈家本的以法治国论。浙江省20XX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4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是邓析反对周礼、主张革新的要旨。2 .“民贵君轻”说是 提出的。3 .法家推行“法治”,主张“法、势、 ”相结合。4 .新书是 的著作。5 .主张刑、礼、道“迭相为用”

29、的是 o6 .神权法的思想形成于 o7 .魏晋时期,思想界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 与“自然”关系的论争。8 .朱熹的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o9 .海国图志是 的著作。10 .梁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人的 o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1 .提出“明德慎罚”思想的是 ( )oA.周公B.管仲C子产D.老子2 .“仓縻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原则是()提出的。A.管仲B.子产C邓析D.孔子3.坚持“亲亲为人,父子相隐”的是()°A.道家B.法家C.墨家D.儒家4.魏晋时期,主张“无君论”的思想家是()&

30、#176;A.嵇康B.王弼C.刘颂D.鲍敬言5.春秋繁露的作者是( )。A.朱尺B.董仲舒C.刘安D.韩愈6.韩非的变法观点是()°A.变古愈尽,便民愈甚B.祖宗/、足法C礼、开心道迭相为用D.法与时转则治7.“事皆决于法”反映下列哪个时代的法治思想的特点?(A.唐朝B.明朝C.秦朝D.西汉8.黄宗羲的著作有()°A.大同书B.劝学篇C.明夷待访录D.大学衍义补9.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法哲学思想的是( )。A.嵇康B.王弼C张斐D.郭象10.下列哪一观点是张居正提出的?()A.“审刑名”B. “有司议罪,惟当守法”C立法“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D.理直刑正11 .()

31、自行编造的一部竹刑,在当时有很大影响。A.韩非B.荀况C邓析D.子产12 .四书章句集注的作者是 ( )oA.韩愈B.柳宗元C.朱熹D.范仲淹13 .“三不足”的变法理论是 ( )提出的。A.张居正B.耶律楚材C.完颜雍D.王安石14 .“趋时更新”的法律观点是 ()提出的。A.王夫之B.龚自珍C魏源D.林则徐15 .主张“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的是( )oA.康有为B.张之洞C.谭嗣同D.沈家本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将所有正 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1分, 共5分)1 .龚自珍的法律思想包括()oA.严刑峻罚

32、,轻罪重刑B. “恩威并济”,教、法兼行C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农说D. “不拘一格降人才”E.宽猛相济,刚柔结合2 .道家提倡实行愚民政策,消除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主张 ()oA.绝仁弃义B.绝圣弃智C.绝巧弃利D.立公弃私E.弃礼废道)°B.文武并用,“德刑相济”D. “轻徭薄赋”,“以粟为赏罚)°B.“立经陈纪”,刑不上大夫D. “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C章太炎3 .汉初黄老学派的法律思想包括:(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C “罚不患薄”,约法省刑E.纳礼入律,礼法合一4 .董仲舒的法律思想包括:(A. “君权神授”,法自君出C贤人执法,“待

33、圣而治”E. “阳德阴刑”,德主刑辅5.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曾国藩B.张之洞D.沈家本E.魏源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 .唐律疏议2 .以德配天3 .中体西用4 .无为而治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简述鲍敬言的法律观的内容特点。2 .简述王充对天刑论的批判。3 .简述管仲的法律思想。4 .简述黄宗羲的具有民主因素的“法治”理论。5 .简述范仲淹的法律思想。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试论孔子的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2 .试述孙中山的法律思想。全国20XX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4、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

34、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 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提出“以德配天”理论的思想家是(B.管仲D.孔子A.周公C邓析2 .“仓縻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A.子产的观点B.管仲的观点C.孔子的观点D.孟子的观点3 .孟轲认为君主个人品德的好坏是实行仁政的关键,为此他提出()A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B. “有治人,无治法”C “惟仁者宜在高位”D. “君尊则国安,君卑则国危”4 .孔子强调先教后刑,重视道德教化,为此他提出()A.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B. “德礼为本,政教为用”C “礼

35、教刑辟交相为用”D. “以德化民,以刑弼教”5 .中国法律史中的比附类推原则,源于荀子的哪一种理论?()A. “徒法不足以自行” B. “隆礼重法则国有常”C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D. “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6 .墨家“天志”法律观的核心是(B.非攻D淌同B.主张相对无为,否定仁义礼法D.主张治人、治法并重A.兼爱C尚贤7 .庄子的法律虚无主义思想体现在(A.崇尚自然,主张以道统法C.主张绝对自由,反对任何约束和限制8 .关于先秦法家学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先秦的法家学派是类似于古代西方的那种法学家集团B.前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有商鞅、慎到、齐国法家等;后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有韩非

36、 和李斯C.法家代表人物中,慎到重术,申不害重法,商鞅重势D.法家以“好利恶害”的人性论和历史进化观作为论法的理论基础9 .先秦法家中主张“法、信、权”相结合的思想家是()A.申不害B.慎到C.韩非D.商鞅10 .先秦思想家中,主张在经济和生产方面采取“决巧弃利”措施的是(A.管仲B.孔子C老子D.庄子11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一语出自()A.商君书B.慎子C.管子D.韩非子12 .在秦王朝统治者中,特别强调维护君主专制“法治”的是()A.吕不韦B.王维C淳于越D.李斯13 .汉文帝废除肉刑,体现了汉初统治者提出的()A.与民生息B.轻徭薄赋C德刑相济D.约法省刑14 .在淮南

37、子作者看来,人君治理天下最好的方法是()A.仁政B.重刑C无为D.教化15 .犯罪存留养亲作为制度,首创于()A.北魏孝文帝B.耶律楚材C.李世民D.金世宗16 .韩愈的圣人“制刑”法律观的依据是()A. “君权神授”说B. “名教出于自然”说C性三品说D. “阳德阴刑”说17 .完成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哲理化的官方学说是()A.儒学B.理学C “法治”学说D.道学18 .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命题的思想家是(A.韩非B.黄宗羲C.王夫之D.梁启超19.提出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农”的近代思想家是()A.龚自珍B.魏源C洪秀全D.林则徐)20.洪秀全认为造成当时各种社会弊端的根源在于()A.

38、清朝统治者以“妖法”桎梏人民B.当时欧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C “一出于私”的社会经济制度D.封建制度固有的矛盾21 .“国家以法制为先”的治国理论出自太平天国的()A.立法制喧谕B.资政新篇C.天朝田亩制度D.英杰归真22 .张之洞法律思想的核心是()A.一秉于礼B.趋时更新C.中体西用D.因势变法23 .中国近代史上率先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是()A.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B.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C太平天国领袖D.资产阶级改良派24 .“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命题的提出者是()A.董仲舒B.朱熹C.王夫之D.张之洞25 .中国近代史上提出“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的主张的是()A.张之洞B.曾国藩C.康有

39、为D.劳乃宣26 .梁启超论证“变法”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论根据是()A.民约论B.进化论C.契约论D.人性论27 .康有为认为要消除犯罪,最根本的方法是()A.日张法律B.日议轻刑C日讲道德D.去“九界”28 .沈家本主张用法“平恕”,执法“得中”。他认为中国历代刑法中,最为“得中”的是()A.汉法B.隋法C.唐法D.宋法29 .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的首要任务是()A.排满B.反帝C反封建D.反清30 .章太炎反对代议政体的法律思想集中体现于()A.代议然否论B.五朝法律索引C.排满评议D.非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

40、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 .在先秦“礼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思想家有()A.周公B.管仲C.邓析D.孟子E.荀子32 .法家提出运用赏罚的主要方法有()A.少赏多罚和轻罪重罚B.赏功罚罪,赏勇罚怯,赏富罚贫C信赏必罚D.厚赏重罚E.赏誉同轨33 .下列著述属于王夫之的作品有()A.读通鉴论B.明夷待访录C.宋论D.读四书大全说E.黄书34 .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有()A.康有为、梁启超B.谭嗣同、沈家本C.孙中山、章太炎D.谭嗣同、严复E.张之洞、刘坤一35 .孙中山先生的新民族主义的具体主张包括()A.取消列强在华特权B

41、.废除领事裁判权C .恢复关税自主权D.保障人民的直接民权E.收回租界和失地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 .不法先王,不是礼仪37 .杀盗人,非杀人38 .明分使群39 .天下为主君为客40 .权能分治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41 .简述神权法思想在西周的变化及其意义。42 .简述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43 .简述谭嗣同的“冲决一切封建网罗”思想。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4 .先秦儒法两家法律思想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45 .试论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全国20XX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

42、代码:00264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 .最早将礼与法结合起来,以“法治”充实“礼治”的思想家是( )oA.管仲B.荀子C.李斯D.孟子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 ()的思想。A.孔子B.孟子C.曾子D.荀子3 .谶纬神学正式被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是( )oA.西汉末年B.东汉C.西晋D.南北朝4 . “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其事异域,其用一也。 ”出自( )oA.淮南子B.新书C.春秋繁露D.新语5 .在体例结构上体现了 “王政布于上,诸侯奉于下,礼乐抚于中”原则的是(A.魏律C

43、.北齐律B.晋律D.大律6.张斐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 ( )oA.礼C .人情B.理D.经义7.我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无君、无政府主张的思想家是( )oA.王弼C .郭象B.鲍敬言D.嵇康8.“教随时设,政因事论”是谁提出的变法主张?()A.汉文帝C.隋义帝B.孝义帝D.唐太宗9.隋文帝杨坚的立法思想是( )oA.立法简约C贵贱同法B.以轻代重D.约法省刑10.柳宗元在其()中集中批判了 “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的谬说。A.天说C.时令论B .伐宋D.断刑论11 .提出“悬法学为上科”、“升法直为清列”主张的思想家是 ( )oA.白居易C.韩愈12.认为只用刑、A.柳宗元C.白居易B.柳宗元

44、D.苏轼礼、道“循环表里,迭相为用”,才能使“土者之化”成功的是(B.韩愈D.朱f13.“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是我国法律史上最早的关于律、令的明确界说,提出者是(A.杜预C.刘颂)°B.张斐D.王弼14.朱熹的“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思想体现在刑罚手段上为( )oA.主张恢复肉刑B .主张取消肉刑)o C主张扩大赎刑D.主张取消赎刑15 .完成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哲理化的官方学说是( )oA儒学B.道学C理学D. “法治”思想16 .强调“国家以法制为先”,洪仁坪的这一观点体现在哪一著作中?()A.资政新篇B.英杰归真C.诛妖檄文D.立法制喧谕17 .主张"三权之体皆莞于君

45、主”的三权分立说的是( )o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18 .1897年,康有为出版了 (),为变法提出了思想理论依据。A.新学伪经考B.大同书C.孔子改制考D.春秋董氏学19 .孙中山“五权宪法”的精华是 ( )oA.主权在民B.司法独立C直接民权D.自由、平等、博爱20 .提出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农”的理论的是()。A.顾炎武B.王夫之C.龚自珍D.魏源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将所有正 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1分,)o共10分)1 .下列选项中,墨家的法律思想有()oA.兼爱、交利B.尚同、尚

46、贤C.无为而治D.非攻E.一同天下议2 .道家主张实行愚民政策,消除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提出( )。A. “去甚、去奢、去泰”B. “绝仁弃义”B.维护等级特权D.封建纲常的法律化)°A.严刑峻法C.法贵简当E.明正赏罚7 .下列是白居易提出的有(A.贫穷是犯罪的根源C.肉刑可废不可复E.慎选司法官吏8 .黄宗羲的法律思想有(B.安人宁国D.慎狱恤刑)°8. “天人不相预”D.性三品说)°D. “绝巧弃利”C. “绝圣弃智”E. “立公弃私”3.淮南子一书的法律思想包括()oA.主张无为,即要求积极参加政治B.兼采儒法,而注重法治C “法与时变,礼与俗

47、化”说D.“立经陈纪”,刑不上大夫E. “中程者赏,缺绳者诛”4 .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法哲学思想的是()oA.何晏B.阮籍C.王弼D.郭象E.嵇康5 .体现在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思想包括()oA.德礼为本,政教为用C刑无等级,一断于法E.大明法度,众建贤才6 .唐初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是A.“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8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C “学校议政”的设想D.立法应以“保类”、“卫群”为宗旨E.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9 .谭嗣同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 ()oA.仁学B.变法通义C.以太说D.报贝元征书E.大同书10 .在清末礼法之争中,礼教派与法理派争论最激烈的两条是

48、()oA.亲属相奸B.干名犯义C无夫奸D.子孙违反教令E.存留养亲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西周 的君权神授说的提出,意味着神权的某种动摇。2 .邓析为了反对周礼,提出 这一 口号。3 .张斐以礼率律的法律观集中体现在他提出的 的主张上。4 .唐律是一部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法。它始终贯穿着 的精神。5柳宗元认为国家和法律起源于 o6 .白居易对传统的宽猛理论进一步加以论述,认为要人民有悦服之心, 在司法中必须贯彻 的原则。7 .朱熹法律思想是以 为核心。8 .为了保证民主与平等,黄宗羲提出 的设想,这可以说是近代议会政治的雏形。9 .十分重视太平天国的法制建设,强调“国家以法制为先”

49、。10 .为了维护纲常名教,曾国藩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 .春秋决狱2 .理学3 .大学衍义补4 .太平之世不立刑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 .简述王安石的“三不足”变法理论。2 .简述王夫之的具有民主因素的立法思想。3 .简述沈家本的法学盛衰说。4 .简述章太炎的维护人民权利平等的法律观。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试述孔子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 .试论法家推行“法治”的方法。全国20XX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50、)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西周“以德配天”君权神授说的提出,意味着 ()A.神权的某种动摇B.神权的更加稳固C.神权已经被抛弃D.神权根本没变化2 .宗法礼治的基本特征是()A.明德慎罚B.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C明分使群D.令顺民心3 .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先秦思想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4 .反对人定法,提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候”的是()A.老子B.庄子C.荀子D.慎到5 .主张“与民分货”的先秦思想家是()A.韩非B.邓析C公孙侨D.管子6 .提出“暴君放伐”思想的先秦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