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夺分专题五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试题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夺分专题五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试题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夺分专题五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试题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夺分专题五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试题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夺分专题五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试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五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选择题1 .下图所示内容是某同学整理的笔记要点。由此判断,他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1914年6月 地点:萨拉热窝经过:塞尔维亚青年刺杀斐迪南夫妇A.根本原因 B .导火线C.概况D .影响2 .下图的武器最有可能首先出现在哪一次战争中()A.拿破仑对外战争B .美国独立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 .第二次世界大战3 . 2017 攀枝花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分别是()A.奥匈帝国和英国B .德国和法国C.意大利和俄国 D .德国和英国4 . 2017 东营下面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新秩序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

2、处应是 ()A.九国公约8 .北大西洋公约C.华沙条约D.开罗宣言9 .召开会议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下表中关于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选项会议名称时间主要内容或影响A巴黎和会1919 年把日本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移给德 国B华盛顿会议1921 年一1922 年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实质使中国回复到被几个帝国主义 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C慕尼黑会议1939 年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强行割 让给德国D雅尔塔会议1945 年美、英、法首脑决定打败德国后分区 占领德国10 2017 泰安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战的欧洲、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意大利法西斯上台1933年希特勒上台日本军部法西斯

3、专政建立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A.B .C.D .11 “二战”爆发之前,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试图换来和平,而结果却是纵容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战 争的爆发。下列文件中能体现“绥靖”政策的是()A.慕尼黑协定12 联合国家宣言C.华沙条约13 北大西洋公约8.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表述正确的是()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 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诺曼底登陆战的主要意义“二战”结束的时间是 1945年8月15在于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二战”中最后一个投降的法西斯国家是日本日A.B .C.D .9. 2017 重庆战争海报被人们称为墙壁上的“武器”。下图是中国抗日根据地在

4、苏联莫斯科保卫战胜利后印制的海报苏联送给希特勒的礼物。下列对它的解读正确的是 ()A.希特勒在1942年被苏联军队击毙B.中国出兵帮助苏联人民抵御德国的侵略C.莫斯科保卫战彻底击垮了法西斯德国D.颂扬苏军胜利,表达反法西斯的必胜信念10. 下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诺曼底成功登陆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A.B .C.D .11. 2017武威1942年,美、英、苏、中等 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标志着()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达到最大化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C.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D.雅尔塔体系形成12

5、. 2017德州从1948年到1950年,欧洲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 90溢赠予, 10溢贷款。这一被时人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是 ()A.门户开放政策 B . “冷战”政策C.杜鲁门主义 D .马歇尔计划13. “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近半个世纪国际关系的主旋律,从“冷战”的发生到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是一个 逐步发展的过程。你认为“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分别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北约和华约的成立B.铁幕演说发表北约和华约的成立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北约成立D.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华约的成立14. 2017 雅安最近,韩美不断推进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防

6、御系统,该系统已经推进到与中国近在咫尺的 邻国,将对中国形成巨大的潜在威胁。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坚决反对,强烈敦促美韩停止有关进程。这表明()A.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任重道远B. “冷战”远未结束C.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格局已经形成D.恐怖主义频发15. 2017 长沙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 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其他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 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描述反映的是()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B.两极格局C. “一超多强”的局面D.多极格局二、材料分析题16 .国家及利益集团间

7、的结盟与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示意图A材料二 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 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材料三希鲁晓夫和美国怠统 胃是逋的软(油画材料四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开始于 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是现代世界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8、美法里德扎卡利亚后美国世界(1)材料一中。代表的军事集团名称是什么? 口中的A所代表的是哪个国家?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引发了世界大战,此次战争后形成了哪一世界政治格局?(2)材料二中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目的是什么?这标志着哪一组织的诞生?(3)由材料二到材料三,反映了美苏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哪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4)材料四中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意味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将怎样发展?(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指出影响国际关系调整变化的根本因素是什么。17 . 2017 德州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里说过:“你向后看得越远,就能向前看得更 远。”战争让我们居

9、安思危、铭记历史、面向未来:【夹缝中求生存】材料一 (“一战”)在许多难以预料的方面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一战”期间,有大量华工在欧洲与协约国并肩战斗他们的血汗、牺牲和生命为中国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争取国际承认、为中国登上世界舞台和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凭借并且在战后和平会议上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创建1919年的中国与 1914年的中国有着天壤之别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和国际化(1)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世界新秩序”的名称。“1919 年的中国”有何标志性事件?【抗战中谋发展】材料二 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东北民谣材料三 (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0、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成为世界四强之一 的大国,中华民族开始了近百年来的伟大复兴。 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2)材料二所说的“苦难十四年”始于哪一历史事件?请举一著名战例,说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3)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的标志是什么? "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中国在“二战”后参与了哪一国际组织 的创建?【崛起中促和平】望WTO材料四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 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4

11、)早在1953年,为促进世界和平,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则?据图片说出本世纪初期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一 件大事。18. 2017 成都图片是凝固的历史。有关战争的图片,为我们反思战争、珍视和平提供了重要的形象史料。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2)两条)图1著名漫窗友张乐平在 抗战时期创作的漫如军宣传画图1反映出抗战时期民众的什么心声?结合图图2抗日战争股利丁口 周年纪念却墓图4 1啊5年4月25日.第 苏士兵在德国曷北河 畔会师时拍提的酣片2写出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宣传画是战争时期舆论宣传的重要形式,隐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图3中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至少写(3)以上哪三幅图属于第一手史料?(写出图片番号即可)这些第一手史料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 2.C 3.D 4.A 5.B 6.B 7.A 8.D9. D 10.D 11.B 12.D 13.A 14.A 15.C二、材料分析题16. (1)三国协约。德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法西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3)由合作到敌对。两极格局。(4)政治多极化。(5)国家利益。17. (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五四运动。(2)九一八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3)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4)和平共处五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