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同步练习题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同步练习题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同步练习题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同步练习题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同步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同步练习题苏、安徽、浙江)这一现象的出现(A .加速了明清王朝的腐化进程C.扩大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疆域3 .汉书惠帝纪记载,女子到适婚年龄对此解释说:婚姻是男女双方的事,嫁,男子能够娶妻。此举()A.导致男尊女卑现象严重C.意在缓解政府财政危机4 .商周时期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木、石、骨等材质的耒、相C.青铜、铁材质的耒、相A.新时期时代已产生了小农经济B.文革时期发现,事实已经严重夸大C.余姚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D.中国是世界上较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选择题1 .宋史食货志载当时的农民,“幸而收成,公私之债,交争互夺;谷未离

2、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这说明当时()A.钱庄盛行B.借贷流行C.租佃关系发展 D.社会和谐稳定2 .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全国耕地面积约增加了3亿亩,不到50%,而人口增加了近3倍。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一百多年里, 人口增长最多的是江南三省 (江)B .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出现革命性变化D.引发了农耕文明深层的社会危机(15岁至30岁)不嫁,征收五倍人头税。有学者但当时民间聘礼太重,罚女子,是为了迫使女子出B.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D .提高了女性经济地位)B .青铜材质的耒、相D .铁、钢材质的犁、锄5 . 1973年在余姚发现距今 6000年左右的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人工栽培

3、水稻遗物,其堆积数量之多,保存程度之完好,在同时代遗址的考古中是极为罕见的。这说明 ()7 / 66 .苏轼无锡道中赋水车诗云:“翻翻联联衔尾鸦,荤荤确确蜕骨蛇。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插稻芽。洞庭五月欲飞沙,蠢鸣窟中如打衙。天工不见老翁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早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7.西汉时期的氾胜之书记载:“春,地气通,可耕坚硬强地黑抽土, 辄平摩其块以生草;草生,复耕之;天有小雨,复耕和之,勿令有块,以待时。”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西汉()A .耦犁得到推广B .开始使用铁犁牛耕C.农业精耕细作D .普

4、遍使用曲辕犁8 .下表为清朝前期人口变化与人均耕地情况表:时间人口数(口)每口平均亩数顺治十二年(1655)14, 033, 90027. 63康熙五十年(1711)24, 621, 32428. 15雍止十二年(1734)27, 355, 46232. 54乾隆十八年(1753)102, 750, 0006. 89乾隆三一年(1766)208, 095, 7963. 56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A.人地矛盾逐渐缓和B.封建社会由盛转衰C.农业产量停滞不前D.生态资源日趋紧张9 .历史学者谢元鲁指出:唐代的经济制度重平等轻效率,宋代则不然,在经济领域对效率的注重逐渐取代了对平等的注重。宋代经济效

5、率的提高,主要表现为()A.坊市界限的打破B.经济重心的南移C.海外贸易的发展D. 土地产权的转换10 .下图为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据此可知()龟兹文我采桑驿使A.曲辕犁逐渐传到河西走廊B.政治动荡导致丝绸之路完全阻隔C.西北地区以农耕经济为主D.生产力的进步推动民族交流加强11 .据测算,清康熙二十四年,全国耕地总面积为6亿亩,到乾隆去世已增至 105亿亩,农作物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道光年间,种植玉米的地区已扩展至20省354府州县。材料说明了()A.政府鼓励农民开垦荒地B.康熙帝是康乾盛世的奠基者C.传统农业仍未实现转型D.高产作物对抗灾有重要作用12 . 1672年,康熙帝诏谕全国,

6、将清初规定的“新垦田皆以三年起科”,改为六年起科,后成为定制。康熙帝意在()A .强调重农意识B.关心百姓疾苦C.增加财政收入D.确保地方稳定13 .西汉建平元年,“太皇太后诏外家王氏田非冢萤,皆以赋(给)贫民”;东汉永平九年,"诏郡国以公田,赐贫民各有差”。上述措施说明当时()A.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B.赠予是农民获地的主要途径C.小农生产遏止了土地兼并D.国家扶持小农经济的发展14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农业耕作工具的发明和改进,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下图中出现在唐朝的生产工具是()A.石锄B.骨相C.耦犁D.曲辕犁15 .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写道:

7、“下田庠(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该诗描述的灌溉工具是()A.水排B.曲辕犁C.翻车D.楼车16 .据考古发现,在战国时期各地遗址中犁锌、镶 (jue)、锄、铲、镰等铁农具大量出现。这在当时()A.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B.进一步巩固了井田制C.使铁农具得以普及D.推动金属冶炼业发展17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该诗描述了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态。这一经济形态是()A.采集经济B.渔猎经济C.小农经济D.商品经济18 .我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

8、刀耕火种一石器锄耕一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一刀耕火种一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一刀耕火种一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一铁犁牛耕一刀耕火种19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白居易的诗句反映了中国古代()A.商业发展B.科技繁荣C.男耕女织D.政治清明20 .“春初砍山,众木尽嘛。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 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开始被取代是在 ()A.商代B.西周C.春秋战国D.西汉二、材料题21 .宋代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引发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夫田野山谷之氓,止知蚕而衣,耕而食,生梗畏怯,有自少至老,足不履市门, 目

9、不识官府者。(宋)李素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此邦之人,重于粪桑,轻于壅田,况是土色带沙,粪又不至。冬田不耕,一枝之桑亦必争护。因地狭而人稠, 土瘠而收薄,通县计之,仅支半岁,半岁所食, 悉仰商贩。(宋)程理洛水集材料三宋代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的。农业不仅提供了养活工商业人口的商品粮,而且为商业提供了大多数商品,还为手工业商业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这些都清楚的表明农业实际上就是工商业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就全局而论,宋代农业的最主要任务仍然是生产粮食和衣料,它的最主要功能仍然是解决其生产者及社会成员的吃饭穿衣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能把宋代农业经济中的结构性变

10、化估计过高。摘编自李晓宋代工商业经济与政府干预研究完成下列要求:(1)指出材料一中体现的经济模式,并概括其主要特征。(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此邦”中农业经济出现了哪些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其原因。(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宋代农业经济中的结构性变化”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简析商业性农业发展对宋代社会经济变化的影响。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青铜工具而广泛使用,传统的精耕细作技术已初步形成,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在土地制度方面,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在战国末期已 经逐渐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粮食作物最主要的有:粟、黍、稻、麦、粱、菽、麻等。农作物产量有了

11、提高。摘编自李玉梅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材料二 明朝,番薯、玉米、棉花等美洲高产作物由国外陆续传入,尤其是棉花,已在 全国普遍栽种。万历年间,耕地总面积超过七百万顷,为明神宗万历年间开始的人口稳 步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在南宋时流行的俗谚“苏常熟,天下足”,晚明时期已转变为“湖广熟,天下足”。晚明以后,湖广的米开始被长途运送至江浙、闽广等地区贩售,使当地农民开始改种经济作物。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及随之出现的长途交通,都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摘编自复旦大学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农业经济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参考答案110: BDBAD BCDDD1120: CDDDC ACACC21. (1)模式:小农经济。特征: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封闭性。(任答1点即可)(2)现象:以经济作物为主;粮食需求依赖市场。原因:地狭人稠;土地贫瘠;经济作 物收益高;商品经济的发展。(3)变化:农业成为工商业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自然经济受到一定冲击; 推动封建经济发展;但未能引发社会经济的根本性变革。22. (1)表现:铁农具广泛使用,精耕细作技术初步形成;封建土地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