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诗歌模块专题试题_第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诗歌模块专题试题_第2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诗歌模块专题试题_第3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诗歌模块专题试题_第4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诗歌模块专题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语文必修四模块试题试题说明:满分150分,用时100分钟一、基础知识(共60分,每小题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参差天堑竞豪奢暮霭B.今宵羌管雨林铃故垒C.雨具箫瑟念奴娇芒鞋D.巷陌烽火醉花阴凄残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坦露心扉完璧归赵藕断丝连翻手为云,复手为雨B.坚明约束所向披糜苦心孤诣春宵一刻值千金C.屈节辱命困顿穷厄哀声叹气众口铄金,积毁销骨D.合契若神锐不可当婉言辞谢受之有愧,却之不恭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B.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C.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D.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6.下列修

2、辞手法不一致的一项是(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4、从词的流派来看,下列词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A.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B.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5、诗歌中常用典故,对下列词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鸦社鼓A、周瑜诸葛亮刘裕拓跋焘B、诸葛亮刘备刘义隆

3、拓跋焘C、诸葛亮孙权刘义隆拓跋焘D、周瑜诸葛亮刘裕拓跋宏6.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7.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D.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8.选出“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例: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士亦以此不附焉。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A.B.C.D.9.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君幸于赵王虞常生得皆

4、为陛下所成就举孝廉不行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为降虏于蛮夷幸蒙大恩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A.B.C.D.10.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子卿尚复谁为乎?B.何以知之?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11.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以.状语武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欲因.此时降武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A.和不同,和相同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不同D.和相同,和相同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5、骚”。B.东汉人班固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记述了汉高祖之后的200多年的历史,行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较大的影响。C.“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5分,每小题5分苏词傅成穆俦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在传统的观念中,词以表现舞筵歌场、闺情离思为正体,而苏轼则率先在词的境域上求新求变,所谓“以诗为词”。凡能写进诗的社会和生活题材,举凡登览、怀古、咏史、咏物、游猎、感遇、悼亡、壮行、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等,无不摄入笔

6、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这种意象的扩大,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使人自然而然地对苏词产生出“曲子中缚不住”的感想来。同词体的解放相配合,苏轼雄驰的感情与健拔的笔力,也一新天下耳目。我们拿“大江东去”(念奴娇与“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相比,就很容易看出在宣泄力度上的不同;而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等都不止是寻常的夸张,而是奇情豪气的自然发露;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陆游老学庵笔记的印象,即在于此。豪放词是苏词最为人瞩目之所在,但在其词作中,仅占很小的比重,也就是

7、说,苏轼在词体的创作中也是全能的。他有大量的婉约词,格调却显得高远典雅,真诚健康,起到了将以浓艳为主的婉约调领挈至向上一路的积极作用。更有大量的作品不易简单归类,其间或清丽,或韶秀,或清空,或旷达,常能“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刘熙载艺概东坡以其传世的三百余首词作,为宋代词坛的百花齐放提供了全方位的表率和借鉴。苏轼对于宋词体制的贡献也值得一提。唐五代词多为小令,而苏轼是宋初大量制作长调的先行者之一,后世甚而将贺新郎、戚氏等词牌的创制权寄于其名下。长调在篇章结构、摘词敷采上需要更多的手法与技巧,而苏轼则往往能自如地将诗、文、论、赋的匠法运用其中。但他并不斤斤

8、于囿守音律,为了表意的需要,敢于在格律或句读上作大胆的调整。工匠以创造突破为快而不以随俗守成为乐,苏轼作词便属于这样的类型。13.下列对“以诗为词”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将写诗的规律运用到词体的创作上。B.凡能入诗的题材内容均可入词。C.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扩大了词的意象。D.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14.下列对“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的印象”原因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苏词词体解放。B.苏词感情雄驰,笔力健拔。C.“大江东去”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比,在宣泄力度上不同。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词句运用夸

9、张的手法,表现词人的奇情豪气。1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到了苏轼手中,词的传统被改变了,词与诗的题材已经可以混一,两者之间已经没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C.词本是合乐的歌词,音乐对它有着很大的制约性;苏词突破了音乐的藩篱,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词与诗最终殊途同归。D、苏城对于宋词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豪放词的开创、婉约词和其他多种风格词的创新、词的形式技巧音律的突破等。三、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回答问题。(选择题每题5分,翻译每题10分,共35分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

10、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6.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徒慕君之高义也”A.徒以吾两人在也B.徒见欺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D.班百者多徒行17.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11、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A.B.C.D.18.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而相如廷叱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D.不同,不同19.翻译下列语句:(1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10分译文:(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0分译文:四、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5分(1人生如梦,。(3,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7楚天千里清秋,。(7,无人会,登临意。(6千古江山,。舞榭歌台,。(8四十三年,望中犹

12、记,。(9东篱把酒黄昏后,。(10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11) ,到黄昏、点点滴滴 。 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7-8 题。 (13 分)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 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 时。 201这首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写出了寓居环境的什么特点? (5 分) 21 下阕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8 分) 六、模仿给出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造两个句子,使整个句式形成 排比。(12 分)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

13、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 东”的项羽; 高一语文必修 4 模块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道 5 分)1.C B 8、C 9、A 10、C 11、C 12、 2、C 3、A 4、C 5、A 6、C 7、 二、阅读、13.C 14.B 15.B 三、文言阅读 16、A 17、D 18、B 19、翻译略 四、默写略(每空 1 分) 五、诗歌鉴赏 20、 词的上阕写了缺月、 疏桐、 孤鸿(3 分)写出寓居环境的清冷、幽寂 (2 分)。 21、运用了比兴、象征等艺术手法,抓住“孤鸿”这一特定的审美意象来状物抒 情,语言清奇,意境幽缈,语义双关,托物寓怀之作。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 回头, 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 表现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及其高洁自许、 不肯随波逐流浮沉的心情, 也反映出词人政治失意后的孤独寂寥之感,在咏物中 有很深的寄托。(手法 2 分,结合句子分析 3 分,思想感情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