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县人和九义校九年级语文(上)2013年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A4纸_第1页
安岳县人和九义校九年级语文(上)2013年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A4纸_第2页
安岳县人和九义校九年级语文(上)2013年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A4纸_第3页
安岳县人和九义校九年级语文(上)2013年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A4纸_第4页
安岳县人和九义校九年级语文(上)2013年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A4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岳县人和九义校九年级语文(上)期中检测试题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基础知识(24分) 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刘珍是后汉安帝永初年间的史官,曾奉诏校(jiào)正东观诸书。B清兵卫与葫芦一文告诉我们,对孩子不要埋(mái)怨、指责,应当尊重。C赵州桥结构匀称(chèn)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千态万状,惟妙惟肖(xiào)。D读书时不可存心诘(jié)难整理,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jué)消化。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2分)A她忽然笑颊粲

2、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B托尔斯泰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具有犀利的眼光,能够看清真相,能全面揭示广茂无垠的宇宙。C我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之前常有的预兆,我感到一种不可明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D学者感到挺纳闷,苦苦地思索着,这究竟是什么道理。然而,在众目葵葵之下决不能就此作罢,遭人哂笑。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绝路。B要把成都建设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环境

3、保护是基础,我们应均衡利用和开发环境资源,合理划分城市生态功能分区,因地制宜规划发展。C在学校创新作文比赛中,李明的心中的温暖一文,构思别具匠心、选材新颖典型,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D小英在全省中学生舞蹈大赛中,以其优美舒展的舞姿和新颖的编排,征服了评委,获得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4、下面这段文字画线的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人的健康对于睡眠,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重要。我们必须全面改善公众睡眠的健康水平。为此,中国睡眠研究会提出了“良好睡眠,健康人生”。21世纪教育网。 5、在下面横线处各续写一个句子。(2分) 潇洒是一道恪守在

4、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净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从容的潇洒,_ 。珠光宝气,浓妆艳抹不是潇洒;盲目从众,追逐时髦不是潇洒, 。6、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2分)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为:_7六十年来,祖国的科技、体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下面是一首七言律诗的书法作品,请你用规范工整的汉字写出其中任意两句。(2分) 8名著阅读:(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3分)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

5、难免有些夸大。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且实在奇拔得可观。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发,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齐备之意),人马称娖(行列整齐的样子)而行。”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可惜这种盛举,早已和明社(明朝社稷)一同消灭了。(1)文学名著水浒中有的梁山英雄是根据其体貌特征来起

6、绰号的,如美髯公朱仝、黑矮汉(黑三郎)宋江等。请你从文段中再选两种体貌特征,写出对应的英雄姓名。(1分) (2)文段最后画线的句子表达了整理什么样的情感?(2分)9.古诗文积累。(6分) (1) “贻笑大方”这个成语源自秋水,其原文是:_。(2) 李商隐无题中“_ _”的诗句运用比喻、双关,含蓄地表现了对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的赞誉。(3) 苏轼水调歌头中,整理用“_ _ _”说明了人生之中不免有一些憾事的自然规律。(4) 大漠孤烟直, 。(5)在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被誉为“天然奇偶”,传诵千古的佳句是:“ , 。”(6)泊秦淮中借眼前景,抒现实忧,写出了这首成为千古绝唱的名句是:

7、“ , 。”三、阅读理解(46) (一)、悠长的铃声 (9分)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我的脚步迟缓下来;

8、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 “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

9、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

10、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 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 “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 选文有改动)10、了解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2分)11、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2分) 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

11、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12、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2分)13、文中“我”与打铃的老师傅之间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给人很多的感想。请根据你对“默契”一词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3分)(二)希望是一辆转动的风车(14分) (1)我的老家坐落在滇西高原一条幽深而偏僻的峡谷深处,那是个贫瘠到几近荒凉的地方。因此,我在老家所度过的童年岁月,虽然谈不上悲惨,但也没有多少甜蜜和欢乐可言。在我的印象中,我就从没有“过”过一个像样的生日。“过生日”对于像我一样命运的山里孩子来说,永远只是一个

12、甜美而奢华的梦想。不过,我六岁那年过的生日,却至今记忆犹新。30多年的时光过去了,但那天的情形恍如昨日。 (2)我清楚地记得,六岁生日的那天,一向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父亲,竟然放下了手中那总也忙乎不完的活计,破例为我做了一辆小巧而精致的红色风车。 (3)可以这么说,那是我3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最值得铭记的一个生日,也是记忆中我所度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多年后,每每回想起那天的情形,我依旧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 (4)毕业于省地质学校的父亲,在“文革”运动刚一开始,就被当作“臭老九”遣送回乡“劳动改造”。被造反派打入“另册”多年的忍辱负重的父亲,最终盼来了“解放”

13、并“结合”进了生产大队的领导班子。父亲“解放”的那天,又刚好是我的生日,父亲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兆头,心里自然非常高兴。于是便找来竹篾、面糊以及为大队书写标语墙报时用剩的边角废纸,专门为我做了一辆六角形的红色风车。 (5)那是一个晴朗的秋日,天空明净得没有一丝流云。也没有风,哪怕是一丝微风也没有。父亲帮我把风车做好以后,却怎么也转动不起来。父亲见我一副非常失望的样子,便微笑着对我说:“傻孩子,要让风车转动起来,你就必须学会奔跑。你跑得越快,风车也就转动得越快。”听父亲一说,我恍然大悟,便手举风车,在门前那片宽阔的田野上,兴奋而快乐地奔跑起来。 (6)果然,由于我的奔跑,手里的

14、风车不停地转动了起来。我跑得多快,风车也就转动得多快。因为奔跑,因为不停地转动着的风车,我体验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一种奔跑的快乐,转动的快乐。 (7)我不停地跑啊,跑啊。手里的风车,也在我不知疲倦的奔跑中,飞快地转动,转动 (8)上高中的时候,在语文课任老师的影响下,我喜欢上了文学,梦想着能够考上云南大学的中文系,并希望自己将来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但命运却与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高中毕业那年我以两分差名落孙山,只好别无选择地回到了家乡,回到了云封雾锁的大山深处。此后,我便接过了父亲手里的农具,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涯。那段时间,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整

15、个人都好像变了模样,整天像丢了魂儿似的沉默着、颓废着。面对着生产队分给的一亩三分薄田,我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希望。总是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消极态度,用繁重的劳作来麻木自己的心灵。所有的文学书籍和稿纸笔墨,都被我锁进了木箱。 (9)父亲见我完全一副“老水牛下泥潭,以烂为烂”的生活态度,便对我说:“孩子,一个人什么都可以舍弃,譬如荣誉、地位、金钱等等,但惟独不能舍弃希望。不论在什么时候,只要希望还在,你就会有明天、有未来。如果你舍弃了希望,那么你就什么也没有了。”父亲接着意味深长地说:“你还记得小时候有一年过生日,我曾给你做过一辆风车吗?” (10)听了父

16、亲的一番教诲,我深受启发。从那一天开始,我便把自己的希望和梦想,全部投入到了人生不懈的“奔跑”之中。我奔跑着,希望的风车也在转动着。十年过后,我终于获得了成功不但先后在海内外近千家报刊发表了数以万计的文学作品,而且出版了个人的作品专集。 (11)通往希望的道路并不平坦,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坎坷,但我始终高举着属于自己的那一辆风车,勇敢地向前奔跑着。14、根据语境,运用词语:(1分) 文章第(8)段划线处描写“我”的情形可以用一个成语“_ _”来形容。15、在第(10)段中有“我奔跑着,希望的风车也在转动着”这样一句话。这里“奔跑着”指什么?“希望的风车也在转动着”具体指什么?(

17、2分)答:  16、如果将第(7)段“我不停地跑啊,跑啊。手里的风车,也在我不知疲倦的奔跑中,飞快地转动,转动”改成“我不停地跑着,手里的风车也飞快地转动着。”你认为它们在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3分)答:  17、文章第(5)段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8、第(9)段后面的省略号省略的是父亲的话语。了解上下文设想一下父亲当时会怎样以风车为例去启发儿子感悟生活哲理的,将父亲的话补充完整。(注意,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具体的情境)(3分)答: 19、青春年少的你一定也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希望的风车”,它是什么样的呢

18、?你又是怎么让它转动起来的?请用生动的笔触将它写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3分)答: (三)、 如梦令 李清照 (4分)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20、用自己的话说说“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分)答: 21、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述说“海棠依旧”的是“卷帘人”。 B“绿肥红瘦”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方法。 D诗歌抒发了整理的惜春之情。(四)愚公移山 (8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

19、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20、,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2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2分)(1)年且九十( ) (2)吾与汝毕力平险 ( )(3)汝之不惠( )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于 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 C、以 以残年余力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B、而 而山不加增 默而识之 D、之 虽我之死,有子有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4、翻译下列句子。(2分)(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25、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愚公移山得到支持的根据。(2分)(五)(11分)【甲】世有伯乐,

21、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

22、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安事:要何用 捐:弃 之:指死马 期年:满一年 诚:真心 致士:纳贤士 见事:被侍奉)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1)策之不以其道(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买其首五百金( )(4)鸣之不能通其意( )27、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2分)28、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 的感慨,表达的是 ,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3分)29、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呜

23、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四写作(50分) 30、认真阅读下边这则材料自选角度作文。某人捉住了两只猴子,打算训练它们来为自己挣钱。他先训练它们翻跟头,翻一个就给一个桃子吃。其中一只猴子翻得特别起劲,因此吃到了不少桃子。另一只则不然,既不翻跟头,也不吃桃子,即使用鞭子抽它,它也不翻。如此这般训练了若干天,翻得好的那只,由于桃子吃得多,就膘肥体壮,皮毛放光。那只宁可饿着也不翻跟头的猴子,却皮包骨头,无精打采。某人看着来气,就把它赶走了。于是,那只猴子一到野外就精神了起来,活蹦乱跳地爬树摘桃子和其他好果吃。那只会翻跟头的猴子只好让主人牵着走街串巷翻跟头。要求:文体

24、自定,题目自拟,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人和九义校九年级语文上期期中检测试题参考答案1、B(“埋”应为“mán”)2、A(B项“广茂无垠”应为“广袤无垠”;C项“不可明状”应为“不可名状”;D项“葵葵”应为“睽睽”)3、D(“乐此不疲”意思是“因对某事酷爱而不觉疲倦”,用在此处不当,可改为“乐不可支”)4、“人的健康对于睡眠”改为“睡眠对于人的健康”。“改善”改为“提高”。在句末加“的口号”或“的目标”或“的倡议”。5。;“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一种豪迈的潇洒;“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一种自信的潇洒;“独钓寒江雪”是一种高洁的潇洒;“不破楼兰终不还”是一种悲壮的潇洒。 珠光宝气、浓妆

25、艳抹不是潇洒;盲目从众、追逐时髦不是潇洒;信口开河、油腔滑调不是潇洒;自吹自擂、相互攀比不是潇洒;挥霍无度、公款吃喝不是潇洒;高高在上、指手画脚不是潇洒。6、秋色人似画中游。秋日人如画中行。7、(2分)奥运激情逐浪高,喜看神七上碧霄。 巨龙问天乃常客,苍穹旗展心中飘。 飞天英雄好逍遥,太空漫步国人骄。科学发展结硕果,探索宇宙壮志豪。8、(写出2个给1分)头 陀:武松; 胖大和尚:鲁智深; 青面:杨志; 黑大汉:李逵; 茁壮妇人:孙二娘; 姣长妇人:扈三娘(2)(2分)对五猖会热切盼望和向往;对现今五猖会的简单感到遗憾和失落。9、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人有悲欢离

26、合,月有阴晴圆缺。 大漠孤烟直。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0、(2分)打铃老师傅为不让“我”迟到而长时间打铃。(1分)“悠长的铃声”传递的是一份善意(温情),串起的是一生的记忆。(1分)11、(4分) (1)(2分)打铃的师傅用铃声催促我快跑,不要迟到。(2)(2分)这个句子通过细腻的神态和外貌描写,表现了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态。(或: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态)12、(2分) 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 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答出任意两点皆可,每点1分。)13、(4分)结合“默契”谈感悟2分,结合生活实际1分, 14例:失魂落魄,灰心丧气、心灰意冷、心若死灰、垂头丧气关键看是否符合语境。(1分) 15“奔跑”指人生不懈的追求(奋斗);或努力工作。“希望的风车也在转动着”具体指“不但先后在海内外近千家报刊发表了数以万计的文学作品,而且出版了个人的作品专集。” 基本意思答对即可得分。 主要看是否理解词语的比喻义、语境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