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期末总复习课件_第1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期末总复习课件_第2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期末总复习课件_第3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期末总复习课件_第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期末总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复习总复习五年级数学上册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第一, ,三单元三单元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一一. .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小数乘除法的意义1.1.小数乘法小数乘法的意义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运算一个数乘小数一个数乘小数: :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 ,百分百分之几之几, , 千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是多少 2.2.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意义( (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 ,求另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的运算. .小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 :例例: 8.4:

2、 8.41515 84 841.51.5 84 840.150.15例例: 79.2: 79.26 6 3.6 3.60.90.9表示表示: 15: 15个个8.48.4是多少是多少表示表示: 84: 84的的1.51.5倍是多少倍是多少表示表示: 84: 84的百分之十五是多少的百分之十五是多少表示表示: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3.6,3.6,其中一其中一个因数是个因数是0.9,0.9,另一个因数是多少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表示表示: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79.2,79.2,其中其中一个因数是一个因数是6,6,另一个因数是多少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4.80.

3、05竖式计算竖式计算4.80 .0 51 把小数转化成整数。把小数转化成整数。 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 的计算方法求出积。的计算方法求出积。 数出因数中一小数位数出因数中一小数位 共有几位小数共有几位小数 就从积的右面起,数就从积的右面起,数 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方法:方法:注意:注意:1 将位数多的数放在上面(方便计算)将位数多的数放在上面(方便计算)2 在乘法,小数点不用对齐在乘法,小数点不用对齐3 竖式是要从右边对齐竖式是要从右边对齐2.62.61.081.081.0 81.0 82.62.64 84 86 61 61 62 282 8 0先按整数乘法先按整数乘

4、法算出积。算出积。2.62.61.081.081.1.0 80 82.2.6 64 84 86 61 61 62 282 8 0.2.8082.808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0.720.5=3 60 .7 20.500.360.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小数点,再将0划去。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算方法计算,再看中一共有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几位小数,就从积的起数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因数因数右边右边第一第一, ,三单元三单元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二二. .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5、法则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点上小数点。1 1、小数乘法、小数乘法(1) (1) 判断积中各有几位小数。判断积中各有几位小数。23230.5 27.50.5 27.512.03 412.03 40.250.2521.421.40.7 1.840.7 1.840.026 3.60.026 3.62.52.5 4 42525100 0.4100 0.42.52.5( )( ) 757552523900 0.0

6、753900 0.0750.520.52( )10.039(3 3) 积与因数的大小比较(因数不为积与因数的大小比较(因数不为0 0)一个数乘大于一个数乘大于1 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一个数乘小于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大大小小1.61.2 1.6 50.24 5 3.72.1 3.7 01.4 1.4 63.28 6 120.95 12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1 1、按照小数乘法求出积。、按照小数乘法求出积。2 2、按要求运用、按要求运用“四舍五入四舍五入”法,求出近法,求出近似数。似数。 计算下面各题。计算下面各题。

7、 0.80.9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简便计算 abc=a(cb)10891.250.8=1.89(1.250.8)ac+bc=(a+b) c1.85.1+8.25.1=(1.8+8.2) 5.1ac-bc=(a-b) c10.85.1-0.85.1=(10.8-0.8) 5.1ab=b a1.250.8=0.81.252.52.50.9990.9990.40.4(2.52.50.40.4)0.9990.9991 10.9990.9990.9990.9990.860.861.251.258 80.860.86(1.25

8、1.258 8)0.860.8610108.68.6简便计算简便计算9. 99. 90.90.99.99.90.10.1简便计算简便计算(0.90.90.10.1)9.99.91 19.99.99.99.9(0.80.80.080.08)12.512.50.80.812.512.50.080.0812.512.510101 1111112.5(8+0.6)=12.58+12.50.6乘法分配律=100+7.5=107.52.53.8+6.22.5=2.5(3.8+6.2)乘法分配律=2.510=253.53.50.8+3.50.8+3.50.3-3.50.3-3.5=3.5=3.5(0.8+0

9、.3-1)(0.8+0.3-1)=3.5=3.50.8+3.50.8+3.50.3-3.50.3-3.51 1=3.5=3.50.10.1=0.35=0.354.1599+4.15乘法分配律=4.1599+4.151=4.15(99+1)乘法分配律=4.15100=4157、脱式计算:、脱式计算:(能简算的简算)(能简算的简算)(1)0.253212.5(2)1.5105=0.254812.5=(0.254)(812.5)=1100=100=1.5(100+5)=1.5100+1.55)=150+7.5=157.57、脱式计算:、脱式计算:(能简算的简算)(能简算的简算) (1)2.59.9(

10、2)1.257.2=2.5(10-0.1)=2.510-2.50.1=25-0.25=24.75=1.25(80.9)=1.2580.9)=100.9=9 3.61.9+0.36817.62.4+6.57.6+7.6+0.76=3.61.9+3.68.1=3.6(1.9+8.1)=3.610=36=7.62.4+6.57.6+7.6+7.60.1=7.6(2.4+6.5+1+0.1)=7.610=76简便计算简便计算2.50.8640.1121.2589.19249.19149.98.80.18.8(10.8)12.5(0.40.04)251.258.822.445202 62 401、按照整

11、数除法的法则去除、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 小数点对齐。小数点对齐。3、下面不用写小数点。、下面不用写小数点。425.26= 34.515=25.261 1 2034.5152304 4 504.2 2.3 整数部分除完后商应先点上小数点整数部分除完后商应先点上小数点, 然然后把十分位上的数字落下来,继续除。后把十分位上的数字落下来,继续除。4 242253当除到小数部分还有当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的时候,可以在余数的时候,可以在余数的末尾余数的末尾补补“0”,然后再继续除。因为然后再继续除。因为小数的末尾添小数的末尾添0或者去或者去掉掉0,小数的

12、大小不变。,小数的大小不变。 . 812 101 216.1056 00 .442 252 02 462 40. . 812101 216.1056 00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计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整数部分不够除,商商0,点上小数点。,点上小数点。除到小数部分有余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添数时,添0再除。再除。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1 1、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2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

13、齐。3 3、整数部分不够除、整数部分不够除, ,商商0,0,点上小数点再除。点上小数点再除。 4、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5 5、如果有余数,要添、如果有余数,要添0 0再除。再除。7.65 0.85= 12.6 0.28=竖式计算并验算竖式计算并验算07 6 50 8 5.两位小数两位小数97 6 5验算验算 0.8 5 97 6 5.91 2 6 0 2 8.041 1 21 4051 4 0045两位小数两位小数.除数是小数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一看:一看:看清(看清( )是几位小数;)是几位小数;二移:二移:把

14、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 )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 )。当被)。当被除数位数不够时,在它的末尾用(除数位数不够时,在它的末尾用( )补足;)补足; 三算:三算:按照除数是(按照除数是( )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算。除数除数右右整数整数0整数整数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 3、除到哪商就写到哪,商的位置要写对!、除到哪商就写到哪,商的位置要写对!4 4、不够商、不够商“1”1”要商要商“0”0”占位!占位!5 5、除到整数末尾有余数,要添、除到整数末尾有余数,要添

15、0 0要点上小数要点上小数点再除!点再除!1、一位一位往下除!、一位一位往下除!6 6、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时,要添、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时,要添0 0补足!补足!(2) 商与被除数的大小比较(被除数不为商与被除数的大小比较(被除数不为0)除数大于除数大于1 1,商小于被除数;,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除数小于1 1,商大于被除数。,商大于被除数。=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32.92.862.85710.90.850.85111.21.201.197401426.313145.5383 3 、近似值、近似值 求商的近似值时求商的近似值时, ,要要除到除到比需要保留的位数的比需要保留的

16、位数的多一位多一位, ,然后按照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省略尾数. .、计算钱数时、计算钱数时, ,通常只算到通常只算到“分分”简便计算25.22.50.4=25.2(2.50.4)=25.21=25.2364.5=36(90.5)=3690.5=40.5=8你知道吗?你知道吗?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循环节环节,例如,例如,5.33的循环节是的循环节是3,7 .14545的循环节是的循环节是45。写循环小数。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时,可以只写第一

17、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圆点。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圆点。例如,例如,5.33写作写作5.3,7.14545写作写作7.145。. .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有限小数1516=0.93751.57= 0.2142857142857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有限小数 0.3无限小数 小数循环小数 3.2121无限不循环小数3.14159261.25升升0.2升升1.250.2=6.25 (个)(个) 答:需要准备答:需要准备7个这样的小杯。个这样的小杯。 6+1=7(个)(个) 把把1.25升的饮料平均分装在升的饮料平均

18、分装在0.2升升的小杯中的小杯中,需要准备几个小杯需要准备几个小杯?进一法进一法六、解决问题六、解决问题2、张华带了、张华带了9元钱去买圆珠笔,元钱去买圆珠笔, 每支圆珠笔每支圆珠笔2.5元,他最多可以元,他最多可以 买几支?买几支?92.5去尾法去尾法3 (支)(支)答:他最多可以买答:他最多可以买3支支.简易方程复习课简易方程复习课简易简易方程方程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1.表示运算定律表示运算定律 如如: a +b=b+ a2.表示图形面积表示图形面积,周长计算公式周长计算公式 如如:abS= a b c=(a +b) 23.表示数量关系表示数量关系 如如:用用s表示路程表示路程,v表示

19、速表示速度度,t表示时间表示时间 则则 s=vt4.表示数量表示数量 如如:用用a表示小红的岁数表示小红的岁数,妈妈比小红妈妈比小红大大25岁岁,则妈妈的岁数可用则妈妈的岁数可用” a +25”来表示来表示5.含有字母的式子的简写含有字母的式子的简写解方程解方程方程的意义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解方程的依据解方程的依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用方程解应用方程解应用题用题1.解设解设(一般设所求问题为一般设所求问题为x)2.找出等量关系式找出等量关系式,3.列方程并解答检验列方程并解答检验4.作答作答一、用字母表示数一、用字母表示数1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在

20、含有字母的式子里, ,数学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数学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 但是要注意但是要注意, ,应把数学写在字母前面应把数学写在字母前面. .如如:C=4a:C=4a5 5a x 3 3 a 1 1 a b b =5=5a=3=3x = = a= = ab b2 2、aa 可以写成可以写成( ),( ),读作读作( ),( ),表示表示( )( )3 3、 2 2b b可以写成可以写成( ),( ),表示表示( )( ) bb bb可以写成可以写成( ),( ),表示表示( )( ) 6 2.5 6 2.5 2.5 2.5 x x6 66 2.5 6 2.5 x2 22 22

21、 2a2 2a的平方的平方两个两个a相乘相乘2b2b两个两个b b相加相加b b2 2两个两个b b相乘相乘三三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1 1、c c的的7 7倍倍2 2、2020减去减去a a的的2 2倍的差倍的差3 3、比、比x x的的1010倍多倍多2.52.54 4、有一批货物,运走、有一批货物,运走b b吨还剩吨还剩a a吨,吨, 原来有(原来有( )吨。)吨。7c7c20-220-2a10 10 x +2.5 +2.5a +b+b5 5、招健买练习本,每本、招健买练习本,每本x x元,共用去元,共用去a a元,元, 买了(买了( )本。)本。6 6、奂

22、奂今年、奂奂今年a a岁,爷爷的年龄是奂奂的岁,爷爷的年龄是奂奂的x x 倍还多倍还多3 3岁,爷爷今年(岁,爷爷今年( )岁。)岁。7 7、黄远亮有笔、黄远亮有笔4848支,借给同学支,借给同学b b支,借给支,借给 晏老师晏老师c c支,还剩下(支,还剩下( )支。)支。a xax +3+3a-b-c-b-c . . 方程方程: : 方程的解方程的解: : 解方程解方程: : 含有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的等式等式.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值. . 求方程的解的求方程的解的过程过程. .一一.我会填我会填. 1.小画册每本小画册每本a元元,买买b本应付本应付

23、( )元元,c元可买元可买( )本本. 2.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 ) 3.正方形的边长为正方形的边长为a,周长是周长是( ),面积是面积是( ). 4.7a3a+2a的结果是的结果是( ) 5.某校五年级一共有某校五年级一共有48名学生名学生,其中男同学有其中男同学有a名名,女同学有女同学有( )名名. 6. 32=( ) x 2=( ) 7.电视机厂去年共生产彩色电视机电视机厂去年共生产彩色电视机x台台,平均每月生产电视机平均每月生产电视机( )台台.8.长方形的长是长方形的长是27米米,宽比长少宽比长少a米米,长方形的宽是长方形的宽是( )米米,面面积是积是( )

24、平方米平方米. a bc aa (b+c)= a c+bc4 aa 26 a48 a9x xx 1227 a27 (27 a) 9.妈妈买了妈妈买了4千克西红柿千克西红柿,每千克每千克x元元,付了付了b元钱元钱,应找回应找回( )元元. 10.爸爸今年爸爸今年a岁岁,比小华大比小华大25岁岁,过过x年后年后,爸爸比小华大爸爸比小华大( )岁岁. 二二.我会算我会算. 1.解下列方程解下列方程. 17.8+14 x =26.2 0.1255 x =0.1 x 0.36 x = 200.8 3(x 2.1)=10.5b4 x256 x 1242解:解:6 x +1 21242126 x 306 x

25、 6306x 56 x 2642解:解:6 x 12426 x 121242126 x 306 x 6306x 56( x 2)42解:解:6( x 2)6426x 27x 2272x 55 x x 30解:解:6 x 306 x 6306x 5解:解:6 x 4212x 3066 x 4212x 306x 306解:解: x 2426x 72刚才这些方程可不可以刚才这些方程可不可以简化简化解方程的过程?解方程的过程?( () ). .x. .= =. . 解复杂方程的要点:解复杂方程的要点:1 1、能计算的要先算、能计算的要先算2 2、把和、把和x在一起或较近的数看作一个整体在一起或较近的数

26、看作一个整体2复杂方程:复杂方程:把把.2 2x看作是一个整看作是一个整体,先算体,先算. . .解:解:. .x. .= 1 1. . .x= =5.65.6. .x= =. . . .x= =( () ). . x . . x . .2复杂方程:复杂方程:先算先算. . x . .x 解:解:. . x 1.1. . . x . .解复杂方程的要点:解复杂方程的要点:1 1、能计算的要先算、能计算的要先算2 2、把和、把和x在一起或较近的数看作一个整体在一起或较近的数看作一个整体 ().(x). 2复杂方程:复杂方程:把把x 看作是一个整体看作是一个整体解:解:x . . . x . .

27、. x . . x 验算:方程左边验算:方程左边= =. .( () = =. .= =右边右边所以,所以, x = = 是原方程的解。是原方程的解。解简易方程解简易方程 x +7.8=20.2 x -6=12.55 x =20.5 x 6=18.65.6 x 8.6=19.4 2 x +1.25=7 3.2 x 1.5 =0.51 (4.5 x)2=13 5.2 x +1.5 x =1.34说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说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1 1、读题,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读题,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2 2、写出等量关系式。、写出等量关系式。能用线段图最好能用线段图最好3 3、找出等量

28、关系式中的未知数,设为、找出等量关系式中的未知数,设为 。4 4、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5 5、解方程。、解方程。6 6、检验。、检验。列方程解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2.列方程解答列方程解答. (1)一个数的一个数的8.1倍减去倍减去2.1除除4.2的商的商,差是差是44.98,求这个数求这个数. (2)什么数的什么数的3倍正好是倍正好是1.8的一半的一半? (3)乙数比甲数的乙数比甲数的3倍多倍多0.1,乙数是乙数是5.8,甲数是甲数是多少多少?A.A.说出下面各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说出下面各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1 1)养禽场一共养鸡鸭)养禽场一共养鸡鸭6

29、00600只。只。(2 2)红花比黄花少)红花比黄花少2525朵。朵。(3 3)参加航模组的人数是参加美术组的)参加航模组的人数是参加美术组的3 3倍。倍。(4 4)花金鱼比黑金鱼的)花金鱼比黑金鱼的1.21.2倍还多倍还多8 8条。条。2.2.练习:练习:鸡的只数鸡的只数+ +鸭的只数鸭的只数= =一共养的只数一共养的只数黄花的数量黄花的数量- -2525朵朵= =红花的数量红花的数量一共养的只数一共养的只数- -鸡的只数鸡的只数= =鸭的只数鸭的只数黄花的数量黄花的数量- -红花的数量红花的数量=25=25朵朵红花的数量红花的数量+ +2525朵朵= =黄花的数量黄花的数量一共养的只数一共

30、养的只数- -鸭的只数鸭的只数= =鸡的只数鸡的只数参加美术组的人数参加美术组的人数3=3=参加航母组的人数参加航母组的人数参加航母组的人数参加航母组的人数参加美术组的人数参加美术组的人数=3=3参加航母组的人数参加航母组的人数3=3=参加美术组的人数参加美术组的人数黑金鱼的条数黑金鱼的条数1.21.2+ +8=8=花金鱼的条数花金鱼的条数花金鱼的条数花金鱼的条数- -黑金鱼的条数黑金鱼的条数1.2=81.2=8条条B. B. 列方程解决问题。列方程解决问题。(1 1)桔树有桔树有150150棵,比梨树多棵,比梨树多3030棵,梨树有几棵?棵,梨树有几棵?(2 2)桔树有桔树有150150棵,

31、是梨树的棵,是梨树的3 3倍,梨树有几棵?倍,梨树有几棵?(3 3)桔树有桔树有150150棵,比梨树的棵,比梨树的3 3倍还多倍还多3030棵,梨树有几棵?棵,梨树有几棵?(5 5)桔树和梨树共有)桔树和梨树共有150150棵,桔树棵数是梨树的棵,桔树棵数是梨树的2 2倍,倍, 桔树和梨树各有几棵?桔树和梨树各有几棵?(4 4)果园运来)果园运来2525捆桔树和梨树,共捆桔树和梨树,共150150棵,已知每捆桔树棵,已知每捆桔树4 4棵,每捆梨树有几棵?棵,每捆梨树有几棵?解:设梨树有解:设梨树有x棵。棵。梨树棵数梨树棵数+30+30棵棵= =桔树棵数桔树棵数 x +30=150+30=15

32、0解:设梨树有解:设梨树有x棵棵。梨树棵数梨树棵数3=3=桔树棵数桔树棵数3 3 x =150=150解:设梨树有解:设梨树有x棵。棵。梨树棵数梨树棵数3+30=3+30=桔树棵数桔树棵数3 3 x + +30=15030=150解:设梨树有解:设梨树有x棵。棵。桔树棵数桔树棵数+ +梨树棵数梨树棵数=150=150棵棵25254+25 4+25 x =150=150解:设梨树有解:设梨树有x棵棵,那么桔树有,那么桔树有2 2 x棵。棵。2 2 x + + x =150=150桔树棵数桔树棵数+ +梨树棵数梨树棵数=150=150有两个书架,第一个书架书的本数是第二个的有两个书架,第一个书架书

33、的本数是第二个的1.51.5倍。倍。如果从第一个书架取出如果从第一个书架取出5050本放入第二个中,则两个书本放入第二个中,则两个书架的数就一样多。原来两个书架各有几本书?架的数就一样多。原来两个书架各有几本书?解:设第二个书架有解:设第二个书架有x x本书,那么第一个书架有本书,那么第一个书架有1.5x1.5x本书。本书。两个书架相差了(两个书架相差了(50502 2)本)本1.5 1.5 x - - x = 50= 502 20.5 0.5 x = 100= 100第一个书架书的本数第一个书架书的本数- -第二个书架书的本数第二个书架书的本数= =相差的本数相差的本数0.50.5 x 0.

34、5 0.5 = 100= 1000.50.5 x = 200= 200第一个书架:第一个书架:1.5 1.5 x =1.5=1.5200=300200=300不写单位不写单位x.A、B两地相距两地相距320千米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开出两地开出,相向而行相向而行,2.5小时相遇小时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已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比乙车快12千米千米,求甲车的速度求甲车的速度.320千米千米甲甲乙乙一条毛巾的价钱是一块肥皂的一条毛巾的价钱是一块肥皂的.倍,王倍,王叔叔买了条毛巾和块肥皂共用叔叔买了条毛巾和块肥皂共用30.8元元,一块一块肥皂多少元肥皂多少元?三、用方程解应

35、用题三、用方程解应用题.二、相遇问题的应用题二、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一一) )基本相遇问题基本相遇问题相遇问题相遇问题-两个物体两个物体 同时同时 从两地从两地 相向相向( (相背相背) )而行而行1.1.两列火车从相距两列火车从相距420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出, ,客车每小时行客车每小时行5050千米千米, ,货车每小时行货车每小时行5555千千米米, ,几小时相遇几小时相遇? ?相遇时间相遇时间= =路程路程速度和速度和 420(55+50)=420105=4(小时小时)答答:4:4小时相遇小时相遇. . 两列火车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

36、每小时行55千米,4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速度和速度和 相遇时间相遇时间 = = 路程路程 (55+50)4=1054=420(千米千米)答答: :甲乙两地相距甲乙两地相距420420千米千米. .2.2.改为求路程的应用题改为求路程的应用题: : 两列火车从相距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相遇 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速度和速度和 - - 客车速度客车速度 = =货车速度货车速度答答: :货车每小时行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千米. . 4204 - 50=105-50=55(千米)3.改为求某车速度的应用题改为求某车速度的应用题:( (二二) ) 变化的相遇

37、问题变化的相遇问题1 、两列火车从相距两列火车从相距420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 ,客车每客车每小时行小时行5050千米千米, ,货车每小时行货车每小时行5555千米千米, , 相遇时各行了多少相遇时各行了多少千米千米? ? 420420(55+50)(55+50)=420=420105105=4(=4(小时小时) )55554=220(4=220(千米千米) )50504=200(4=200(千米千米) )2 2、两列火车从相距、两列火车从相距420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 ,客车每小时客车每小时 行行5050千米千米, ,货车每小时

38、行货车每小时行5555千米千米, ,客车在距乙地多远的地方客车在距乙地多远的地方 与货车相遇与货车相遇? ? 420420(55+50)(55+50)=420=420105105=4(=4(小时小时) )55554=220(4=220(千米千米) )答答: :相遇时相遇时, ,客车行了客车行了200200千米千米, ,货车行了货车行了220220千米千米. .答答: :客车在距乙地客车在距乙地220220千米的地方与货车相遇千米的地方与货车相遇. . ( (二二) ) 变化的相遇问题变化的相遇问题3 、两列火车从相距两列火车从相距420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 ,客

39、车每小时客车每小时 行行5050千米千米, ,货车每小时行货车每小时行5555千米千米, 2, 2小时后客车和货车相距小时后客车和货车相距 多少千米多少千米? ? (55+50)(55+50)2 2=105=1052 2=210(=210(千米千米) )420-210=210(420-210=210(千米千米) )4 4、两列火车从相距、两列火车从相距420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 ,客车每小时客车每小时 行行5050千米千米, ,货车每小时行货车每小时行5555千米千米, , 5小时后客车和货车相距小时后客车和货车相距 多少千米多少千米?答答:2:2小时后客车和货

40、车相距小时后客车和货车相距210210千米千米. .50505-(420-555-(420-555)5)=105(=105(千米千米) )答答:5:5小时后客车和货车相距小时后客车和货车相距105105千米千米. .( (二二) ) 变化的相遇问题变化的相遇问题5.5.两列火车从相距两列火车从相距420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 ,客车每小时客车每小时 行行5050千米千米, ,货车每小时行比客车快货车每小时行比客车快5 5千米千米, ,几小时相遇几小时相遇? ?420420(50+5+50)(50+5+50)=420=420105105=4(=4(小时小时) )答答

41、:4:4小时相遇小时相遇. .6.6.两列火车从相距两列火车从相距420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 ,客车每小时客车每小时 行行5050千米千米, ,货车每小时行是客车的货车每小时行是客车的1.11.1倍倍, ,几小时相遇几小时相遇? ?420420(50(501.1+50)1.1+50)=420=420105105=4(=4(小时小时) )答答:4:4小时相遇小时相遇. .( (二二) ) 变化的相遇问题变化的相遇问题7.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客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 甲地开往乙地,1.2小时后,货车以每小时55千米的速度 从乙地开往甲地.货车开出后几小时两车

42、相遇?(480-501.2)(50+55)=(480-60)105=420105=4(小时)答:货车开出后4小时两车相遇.总复习总复习多边形的面积多边形的面积Duo bian xing de mian jiDuo bian xing de mian jiS = a2S = a ba =sbb=s aaab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长宽宽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边长边长S = a h2a =2Shh=2SaS = (a +b)h2h=2S (a+b)a =2Sh-bb=2Sh-aahabhahS = a ha=Shh=S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底高高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

43、面积=底底高高2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上底(上底+下底)下底)高高2图形图形底底高高面积面积平行四平行四边形边形8米米4.5米米三角形三角形1.2分米分米0.8分米分米梯形梯形上底上底3厘米厘米下底下底5厘米厘米2厘米厘米36平平方米方米0.48平平方分米方分米8平方平方厘米厘米图形图形底底高高面积面积平行四平行四边形边形4米米12平平方米方米三角形三角形8分米分米24平方平方分米分米梯形梯形上底上底4厘米厘米下底下底6厘米厘米25平方平方厘米厘米3米米6分米分米5厘米厘米 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才能拼成一个()才能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割补、平移割补、平移旋转、平移旋转

44、、平移割补、旋转割补、旋转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重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重叠放置,通过()才能叠放置,通过()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割补、平移割补、平移旋转、平移旋转、平移割补、旋转割补、旋转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重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重叠放置,通过()才叠放置,通过()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割补、平移割补、平移旋转、平移旋转、平移割补、旋转割补、旋转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公顷公顷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厘米100100001001001000000面积单位的进率面积单位的进率520公顷公顷=( )平方千米)平方千米0.27平方千米平方千米

45、=( )公顷)公顷5.2271.8公顷公顷=( )平方千米)平方千米1.5公顷公顷=( )平方米)平方米1.15平方米平方米=( )平方分米)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平方厘米0.0181500011511500底和高都是底和高都是100米的平行四米的平行四边形,占地边形,占地1( )。)。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公顷公顷平方米平方米选择:选择:下图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下图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 )判断:判断:下图三个三角形面积相等。下图三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 )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面积的一半。( )正确的说法:正确的说法:如果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如果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分别相等,那么三底和高都分别相等,那么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的一半。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形状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形状是相同的。(是相同的。( )354354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两个完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