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历史必修三选择题汇总_第1页
2020届高三历史必修三选择题汇总_第2页
2020届高三历史必修三选择题汇总_第3页
2020届高三历史必修三选择题汇总_第4页
2020届高三历史必修三选择题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届高三历史必修三选择题汇总2020一、单选题1. (2018 山东、安徽名校高三10月大联考 1)孔子把“仁”说成是“至德”,而把“孝悌” “忠信” “礼” 等都从属于“仁”的原则之下。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梯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大。孟子提出“仁义礼智”、 “孝悌忠信”,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均反映出()A 儒家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B 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C.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糅合D .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考点】孔子和老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先秦【解析】孔孟处于百家争鸣时期,各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无法统一

2、信仰,材料也无法体现儒家统一信仰,故A 项错误;儒家提出仁政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进而维护统治秩序,故B 项错误;根据“孝梯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大”、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可知孔孟将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结合,故C 项正确;用礼义道德来遏制人欲的是理学,故D 项错误。【答案】C2. (2018 云南昆明一中高三第二次双基检测24)春秋口寸期,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他并未将礼制规范强加于人,而是引异人们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了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据此可知,孔子()A 淡化了礼制中的等级观念B 试图推动宗

3、法制度的复兴C.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D .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考点】孔子和老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先秦【解析】孔子主张“贵贱有序”、 “爱有差等”并没有淡化礼制中的等级观念,故 A 项错误; “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是为了“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而非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故 B 项错误;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以血缘亲情为基点,强调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以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使礼制与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相适应,故C 项正确;孔子为春秋时期,墨子为战国时期,故D 项错误。【答案】C3. (2018 山东滨州高三 9月调研 2)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孟子说: “

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道德经中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中说: “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这反映当时学者 ()A.相互竞争百家争鸣B.强调变革和法律C.维护君主专制统治D.重视规则和秩序【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先秦【解析】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学者在某些问题上有着相同的见解,并不是相互竞争百家争鸣,故 A 项错误;强调变革和法律是法家的基本主张,题干中没有法家,故B 项错误;君主专制统治秦朝才建立,故C 项错误;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学者重视规则和秩序,故D 项正确。【答案】D4. (2017 湖南长郡中学高考模拟二24)孟子离

5、娄上中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中也提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二者都表明儒家思想()A 是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工具B 注重伦理和政治的紧密结合C.认为获得知识是搞好政治的根本D.强调治国是治家的重要基础【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先秦【解析】根据“天下之本”、 “天下平”可知儒家思想的目标是使天下太平,而不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故 A 项错误;二者都把身和家与国和天下联系起来,说明个人、家庭与国家、社会紧密相连,故B 项正 确;孟子离娄上中没有提到知识的作

6、用, 礼记大学中虽有提及但也不能说获得知识是搞好政治故 C 项错误; 根据 “国之本在家”、 “家齐而后国治”可知治家是治国的重要基础,故 D 项错误。5. (2018 贵州贵阳一中高三第一学期适应性月考一 26)礼记曲礼认为父仇不共戴天,为父祖复仇被视为孝义之举。汉代董仲舒在春秋决狱案例中对子误伤父的结论是:“臣愚以春秋之义君子原心,赦而不诛。甲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魏律规定: “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 ”这表明汉魏时期的法律呈现出 ()B 以儒入法的特色D 严刑峻法的特色A 宗法家族的特色C.同态复仇的特色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朝根据材料中“礼记中认为父仇不共戴

7、天,为父祖复仇被视为孝义之举”可知具有宗法家族色彩,而汉魏时期则不具备,故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君子原心,赦而不诛。甲非律所谓殴父,不当 坐” “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体现出法制思想体现儒家思想的特点,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同态复仇的特点,故C 项错误;材料中“赦而不诛”说明并非是严刑峻法,故 D 项错误。【答案】B6. (2017 湖南六校高三 4月联考 24)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写道:“西汉经商为富的人,虽富而不荣;耕读传家的,虽贫而尊。一旦显扬,远为富人所不及因此商人只要家境粗给,也便急于改业,让他们的儿子离市场,进学校。A 西汉商品经济的发展C.让他们的儿子离市场,

8、进学校。西汉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汉文化教育的普及”材料主要反映出 ()B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 汉武帝后儒学地位提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朝【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西汉商人的状况,不是西汉商品经济发展的体现,故A 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会导致农民地位上升,但与“耕读传家的,虽贫而尊。一旦显扬,远为富人所不及”不符,故 B 项错误;西汉时文化教育没有普及,故C 项错误;汉武帝后任用儒学生为官,提高儒学地位同时也使平民通过读书获得做官的途径,与材料现象相符,故D 项正确。【答案】D7. (2017 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四3)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汉武帝委任其为江都王国相。后皇帝祭祖之地发

9、生火灾,董仲舒欲借机宣扬“天人感应”以告诫汉武帝,汉武帝大怒,将其打入死牢。后来董仲舒罢官免死,不敢再说灾异之事。这表明()A 董仲舒放弃了自己的思想主张B 汉武帝拒绝“天人感应”学说C .中央集权不容儒家学者干涉D .皇帝垄断对“天意”的解释【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朝【解析】根据题目中“后来董仲舒罢官免死,不敢再说灾异之事”,不敢并非放弃,故A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并非拒绝“天人感应”学说,而是拒绝对君主专制的威胁、挑战,故 B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大量任用儒生,故C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西汉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目的是维护君主专制统

10、治,故 D 项正确。【答案】D8. (2018 广东深圳宝安高三9月调研 3)唐初,汇集京城的儒经师尊各述己说,难能统一。贞观七年(633),唐朝廷颁布五经定本于天下,令学人此后以定本作为传习儒经的依据。贞观十六年,孔颖达等人完成了五经义训180 卷,永徽四年(653)向全国颁布,作为每年全国科举考试明经类的经典依据。材料表明唐朝()A 准备推行科举取士制度B 采取行政手段统一学术思想C.研制各类学校统编教材D.顺应了儒、道、佛融合的文化发展潮流【考点】魏晋至隋唐“三教合一”潮流;隋唐【解析】材料强调统一的儒家思想“作为每年全国科举考试明经类的经典依据”,而非准备推行科举取士制度,故A 项错误

11、;材料强调因为“儒经师尊各述己说,难能统一”,因此唐朝政府“以定本作为传习儒经的依据”,采取行政手段统一学术思想,故B 项正确;材料强调统一的儒家思想“作为每年全国科举考试明经类的经典依据”,而非各类学校统编教材,故C 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儒家思想的发展,故 D 项错误。9. (2018 四川双流中学高三 9月月考 8)韩愈认为儒家的道,“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柯,柯之死不得其传焉。 ”他还说: “使其道由愈而粗传,遂灭死万万无恨”。这反映出韩愈()A 具有继往开来的使命感B 对古代先贤的赞美C.贬低孟子在儒家中的地位D

12、.吸收了道家的本体论魏晋至隋唐“三教合一”潮流;隋唐韩愈恢复原典,复兴传统儒学,故A 项正确;韩愈赞美古代先贤和儒家初始阶段的儒学家,期望学习和恢复早期儒学思想,故B 项错误;韩愈赞赏孟子在儒家中的地位,故C 项错误;材料中未提及韩愈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关系,故D 项错误。【答案】A10. (2018 山东日照高三第一学期期中8)无论是晋代谢氏的家训,还是明清时朱子格言处世治家的劝诫,亦或是曾国藩的“八本” “八字”的训导,都不外乎如修身、敬长、勤俭、戒奢、睦里、重教等行为规范,或忠君爱国、孝悌友爱、团结睦邻、奉公守法等约束。这表明“家训”的主旨是 ()A 强化血缘纽带,维护宗族特权B 规范家族行

13、为,追求政治平等C.凝聚家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D.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考点】宋明理学;明朝;清朝【解析】材料中侧重于对家族成员的个人的品行的,不是维护宗族特权,故A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追求政治平等,故B 项错误;C 项是家训实行的作用,故C 项错误;根据材料“都不外乎如修身、敬长、勤 俭、戒奢、睦里、重教等行为规范,或忠君爱国、孝悌友爱、团结睦邻、奉公守法等约束”得出家训的核心思想是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故D 项正确。【答案】D11. (2018 江苏盐城高三第一学期期中4)明代泰州学派的代表何心隐寡欲载:“寡欲,以尽性也。尽天之性以天乎人之性,而味乃嗜乎天下之味风味。而色,而声

14、,而安佚,乃又偏于欲之多者之旷于恋色恋声,而苟安苟逸已乎?凡欲所欲,而若有所节,节而和也,自不戾乎欲于欲之多也,非寡欲乎?”该观点 ()A 超越了程朱理学的范畴B 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C.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D.表达了新兴阶级的诉求【考点】宋明理学;明朝【解析】何心隐是王阳明心学泰州学派弟子,没有超越宋明理学的范畴,故A 项错误;何心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故B 项错误; “寡欲,以尽性也。尽天之性以天乎人之性,而味乃嗜乎天下之味风味。而色,而声,而安佚,乃又偏于欲之多者之旷于恋色恋声,而苟安苟逸已乎?凡欲所欲,而若有所节,节而和也,自不戾乎欲于欲之多也,非寡欲乎?”表明何心隐主张每个人都有发

15、展人的自然权利,但需要有所节制,故C 项正确;何心隐代表的地主阶级,不是新兴阶级,故D 项错误。【答案】C12. (2018 山西孝义高三摸底 6)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据此可知,南宋时期()A 理学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B 政府注重提高民众素养C.理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D.理学压抑了人性的发展【考点】宋明理学;宋朝【解析】南宋理学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但与材料无关,故A 项错误;通俗教育读本与政府并不直接相关,故B 项错误;根据材料“通俗教育读本;劝导民众遵循”可知,理学在南宋日益走向世俗化和社会化,故C 项正

16、确;很明显,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并不是一种对人性的压抑与扼杀,故D 项错误。【答案】C13. (2017 河北保定高二第一学期期中18)王夫之指出,为民为公,乃干古法的精义所在,君主虽位尊权重,其意志仅一人之义,属“私”。盂德斯鸠认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手, 自由便不复存在,因为人们害怕这个国王暴虐地执行法律。由此可知,两人主张的相似之处是()A 体现鲜明的民主共和精神B 勾画未来社会发展蓝图C.质疑和防止君权过于集中D.都有新阶级力量的推动【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朝;启蒙运动;比较异同型选择题(精选)【解析】盂德斯鸠主张君主立宪制,与史实不符,故A 项错误;启蒙

17、思想勾画未来社会发展蓝图, “王夫之”等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但未达到未来社会发展蓝图的程度,故B 项错误;C 项与材料中“君主虽位尊权重,其意志仅一人之义” “害怕这个国王暴虐地执行法律”相符,故C 项正确;材料中“王夫之”所处的时代没有出现新阶级力量,故D 项错误。【答案】C14. (2017 河北邢台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8)孟子虽然称颂汤武革命,并对桀纣的暴政大力批判,但他只是停留在对君主个体的批判,而黄宗羲则并不仅仅批判某个君主,他对尧、舜、禹三代以下的所有君主都提出了质疑,认为整个三代以下都是有乱无治的。据此可知

18、,黄宗羲()A 其思想超出传统儒学范畴B 推崇西方民主政治C.深化了传统的民本思想D.主张废除君主制度【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朝【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黄宗羲的思想发展深化了传统的民本思想,并未超出传统儒学范畴,故A 项错误;材料只是说黄宗羲对尧、舜、禹三代以下的所有君主都提出了质疑,认为整个三代以下都是有乱无治的,并无推崇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故 B项错误;深化了传统的民本思想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黄宗羲只是批判君主专制,并不主张废除君主制度,故 D项错误。【答案】C15. (2018 湖南长郡中学高三实验班选拔考试8)有学者认为,16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知识分子“直面的课题,大致可以总结为

19、两个:一是形成秩序的能力不再为士大夫独有,而是一边广泛向庶民开放,一边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二是把在经济、社会中活动的主体个人的行动和追求利益的欲望定位于秩序之中。”据此可知,这些知识分子 ()A.主张挽救瓦解的社会结构B.质疑理学构建的纲纪伦常C.顺应市民阶层发展的潮流D.萌生否定君主专制的思想【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朝【解析】16世纪后半期处于明朝时期,社会结构还未瓦解,故 A项错误;材料中对“秩序”的强调,反映出仍然重视理学构建的纲纪伦常,故B项错误;材料中“形成秩序的能力不再为士大夫独有”,希望提高政治地位,“把在经济、社会中活动的主体个人的行动和追求利益的欲望定位于秩序之中”

20、,要求冲C项正确;材料中对“秩序”的强调,反映出破传统禁欲的道德观念,这些都符合市民阶层的诉求,故 仍然肯定君主专制,故 D项错误。16. (2017 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二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一 10)图1是据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整理的古代数学家的历史分布图。导致15001800年间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2326B .数学地位的提高D .经世致用的盛行A.商品经济的发展C.科举考试的推动【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解析】“15001800年间”是我国的明清时期,在经济方面表现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整个社会没有体现数学地位的变化,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内容是 “四书五经”,故

21、C 项错误;“经世致用”为明清时期儒学所倡导的一种治学思想,强调用经学去解决社会问题,而没有重 视自然科学,故D项错误。【答案】A17. (2018 江苏海门一模 4)据爱日斋丛抄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这说明()A.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B.活字印刷的书籍逐渐得到了推广C.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D.雕版印刷术的进步促进文化发展【考点】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隋唐【解析】据材料“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无法说明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 ,故A项错误;活字印刷始于宋代,故 B项错误

22、;材料也无法体现学术文化白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故 C项错误;据材料“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雕版印刷术促进了 “经籍流布”,即文化的发展传播,故D项正确。【答案】D18. (2018 河南中原名校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10)下表反映了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天文历算气象学物理学和力学地理学生物学数学50种1种5种11种2种12种语言义字学医药学哲学和逻辑学生理学炮战技术艺术5种1种6种3种2种若叶种A.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被介绍到中国B.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以人文科学为主C.清政府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D.明清

23、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明朝;清朝【解析】材料中包括物理学和力学、生物学在内的大量西方科技文化被介绍到中国,故A项正确;从数据看,材料中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以自然科学为主,故B项错误;清政府坚持夷夏观念,没有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故 C项错误;这一现象只出现在明末清初政权交替时期,当政权稳定后中西方文化交流再次受阻,故 D项错误。【答案】A19. (2018 贵州贵阳一中高三第一学期适应性月考二26) “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中国“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

24、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材料表明()A.封闭性强导致落后B.重在思想不断解放D 西方注重科学研究C.中国缺乏理性精神【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中国科学地位明清以后落后了,是因为“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并不是封闭性强导致落后,故 A项错误;中国古代科技重总结实践经验,轻理论概括和抽象,材料强调“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而没有强调思想解放的问题,故B 项错误;根据“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

25、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可知,题目材料主要强调中国古代科技思想中有许多非理性的成份,故 C 项正确; 材料没有提及西方科学研究的情况,故 D 项错误。【答案】C20. (2017 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二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一 11)诗经中的史料可以用于先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研究,即使诗中的那些草木鸟兽虫鱼,也是古代博物学以及古代农业史、天文学史等学科宝贵的信实材料。这表明诗经()A .保存的完整性B.价值的多重性C.史料的真实性D.内容的多样性【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先秦先秦【解析】 “史料可以用于先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研究”无法判断其保存是否完整,故 A 项错误;

26、“是古代博物学以及古代农业史、 天文学史等学科宝贵的信实材料”可见其共同作用即为 “信史” ,没有多重性,故B 项错误; “使诗中的那些草木鸟兽虫鱼,也是古代博物学以及古代农业史、天文学史等学科宝贵的信实材料”作为文学作品的史料可作为研究的参考,不能保证其完全真实,故 C 项错误;“史料可以用于先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研究”可见其内容繁多,故 D 项正确。21. (2018 山东、安徽名校高三 10月大联考7)在中国古代,一代一代的诗人们用磅礴的气势,有力的语言,唱出了无数振奋人心的黄钟大吕之声。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这是鲍照的决心和誓言。 “大鹏一日从风

27、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李白的宏伟之志。对于这类诗词所创造的意境,唐代诗僧皎然用“忠”、 “志”、 “力”去标举它。这反映了 ()B 儒学精神融入社会生活D 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A 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道德观念依附于政治早于诗词出现,故A 项错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扶摇直上九万里”等诗句体现了儒家的历史担当和进取精神,说明儒家思想已经融入诗词,融入社会生活,故正确;这些诗词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不能体现经世致用,故C 项错误;儒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故D 项错误。【答案】B22. (2017 河北保定高二第一学

28、期期中5)中国宋代绘画中常常追求“中和”之美,所谓“中和”就是适中与和谐,主张对象的折中与统一,要求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的和谐。这反映出宋代绘画()A 注重写实与写意的结合B 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C.审美观与审美标准发生巨变D.注重抒发自己的主观情趣【考点】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宋朝【解析】材料中未涉及写实与写意,与材料中“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的和谐”不符,故A 项错误;材 料中“中和”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故 B 项正确;美在和谐,材料中“适中与和谐”不能反映发生巨 变,故 C 项错误;注重抒发主观,与材料中“主观与客观的和谐”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B23. (2018 四川绵阳一模

29、33)古希腊建筑师们在设计伊瑞克提翁神庙时,计划把6根单调的石柱雕刻成少女形象,但少女的脖子纤细,无法承受神庙的重量,如果加粗少女颈部,则会影响美观。建筑师们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给每个少女颈后保留一缕秀发,再在头顶加上花篮。这主要体现了古希腊()A 注重人文与审美契合的建筑理念B 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C .建筑师具有活跃思维和高超技艺D .希腊艺术人才辈出成就斐然【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解析】材料体现建筑师在发挥了人的能动性又兼顾了审美,故A 项正确;妇女作为建筑形象出现,与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无直接关联,故 B 项错误; 材料体现了建筑师的技艺高超,但无从体现其思维活跃

30、,故 C 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古希腊建筑师群体,不能代表整个艺术人才群体的发展和斐然成就,故 D 项错误。【答案】A24. (2017 宁夏银川一中三模 32)普罗泰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 ”结果其著作被公焚。公元前 399 年,检察官阿尼图斯、 悲剧诗人美勒托和修辞学者吕孔控诉苏格拉底不敬城邦认可的神、另立新神和腐蚀青年而判处死刑。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A 城邦精神排斥多神崇拜B 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C.城邦政治王权和神权相结合D.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解析】材料体现了对神的崇拜,不是排斥

31、多神崇拜,故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苏格拉底不敬城邦认可的神、另立新神和腐蚀青年而判处死刑”和普罗泰戈拉的主张说明当时人文精神并未占据主流,故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说明当时城邦政治王权和神权相结合,故 C项错误;在当时,神在雅典地位重要,故D项错误。【答案】B25. (2018 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2)有学者评价,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策略是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是在欧洲自身的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这主要是基于文艺复兴A.旨在阐释欧洲古代文化的精髓B.以弘扬古典文化内在价值为终极目标C.意图复活古代欧洲的价值观念D.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考点】文艺复兴【解析

32、】A项与材料中“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不符,故A项错误;终极目标与材料中“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不符,故 B项错误;复活古代与材料中“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是在欧洲自身的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26. (2018 山西五校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7)下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代表性艺术家作品的特点。据表可知当时()作者赋予恋人的角色但将贝特丽丝描绘成集真善美于一身,引导他进入天堂的 女神彼特拉 克将劳拉描绘成不肯揭开向纱的“忍心的美人”、圣母薄伽丘直接描写玛丽娅的外貌:她那鹅蛋脸儿才真像百合花般 洁白A.文学日益远离教会B.社会的道德

33、水准变化C.人文思想逐渐发展D.思想不再受宗教影响【考点】文艺复兴【解析】文学依旧与教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教会遭到不断抨击、批判,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社会道德水准仍旧未发生重大变化,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贝特丽丝描绘成集真善美于一身”、“劳拉描绘成不肯揭开面纱的忍心的美人”、“她那鹅蛋脸儿才真像百合花般洁白”,体现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他们的思想仍旧离不开宗教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C27. (2018 江苏海门一模16) “他用精妙的实验证明了物体下落的速度取决于其距离地面的高度,而不是质量。很多仍然笃信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家曾经大肆嘲笑他的观点,但是他的

34、实验让他们更好的理解了地球的重力。 ”材料中“他”的研究成果 ()A 引导人们发现了海王星B 解决了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的新问题C.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D.是构建现代物理学基础的重要理论【考点】文艺复兴【解析】牛顿的力学理论引导人们发现了海王星,故A 项错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决了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的新问题,故B 项错误;据材料“实验证明了物体下落的速度取决于其距离地面的高度,而不是质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意义,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故C 项正确;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是构建现代物理学基础的重要理论,故 D 项错误。【答案】C28. (2018 湖

35、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7月联考 19) “在这一群优秀的人物中间所主张的学说是: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是在上帝心中先有的一个模型的仿制上帝将永远是它的推动者和恢复者。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 ”材料中“优秀人物”所主张的学说出现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A.智者运动 B.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D.启蒙运动【考点】文艺复兴【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智者运动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流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此时基督教还未出现,故A 项错误;宗教改革的矛头直对天主教,反对教会的势力,与题目中“这

36、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是在上帝心中先有的一个模型的仿制上帝将永远是它的推动者和恢复者”不相符,故 B 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主张人文主义,但并未摆脱上帝和基督教的束缚,并且借助基督教的学说为人文主义辩解,与题目中的“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相符,故 C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启蒙运动主张理性,反对上帝和天主教的世俗权力,与题目中“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是在上帝心中先有的一个模型的仿制上帝将永远是它的推动者和恢复者”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C29. (2018 衡水金卷高三全国大联考23)路德对于当时没有任何神学根据、夸张地宣

37、传赎罪券功效的行径很是气愤。于是当时神学问题辩论的正常惯例,在1517 年 10 月 31 日夜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提纲贴在了威登堡教堂大门上,提纲中的言辞比较温和。这说明当时路德()A 运用学术辩论手段揭露教会的腐败B 信奉“教随国定”原则C.号召基督徒为民族国家建立而斗争D.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考点】宗教改革【解析】根据材料中“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提纲贴在了威登堡教堂大门上,提纲中的言辞比较温和”得出当时路德运用学术辩论手段揭露当时教会的腐败,故 A 项正确; “教随国定”原则是路德发动宗教改革的成果,材料中未涉及,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路德号召基督徒为民族国家建立而斗争,故 C

38、 项错误;材料中路德仅仅是揭露教会,并未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故D 项错误。【答案】A30. (2018 河南林州一中高三 8月调研 9)圣经只能由圣职人员阅读,一般信徒无法阅读到圣经。然而 在1456年古腾堡(Johann Gutenberg)在美茵兹(Mainz)的印刷厂印刷了一本拉丁文圣经,使这一情况得到 了改变。据此可知()A 宗教改革后不再需要神职人员B 印刷圣经的出现导致宗教改革C.印刷术推动了宗教改革的进行D.美茵兹是德国宗教改革的中心【考点】宗教改革【解析】宗教改革后依旧有神职人员的需求,故A 项错误;印刷圣经的出现是宗教改革的前提,但不是导致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故B 项错误;根

39、据材料“印刷厂印刷了一本拉丁文圣经,使这一情况得到了改变” ,印刷术推动了宗教改革的进行,故C 项正确;美茵兹印刷圣经不能表明,它就是宗教改革的中心,故D 项错误。【答案】C31. (2018 河北邯郸高三摸底17)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当时罗马公教以教皇为首,利用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逐渐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象征,维持着欧洲的统治秩序。而到14、 15 世纪,欧洲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民族意识B 人文主义者大胆揭露教会的腐败C.科学发展破除了对神学的迷信D.德国宗教改革冲击了教皇的权威【考点】宗教改革【解析】14、

40、 15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材料中“利用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逐渐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象征”是宗教标准, “英、法、西班牙等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是民族的标准,故 A项正确;文艺复兴揭露教会的腐败,但材料中是“把教皇看作外国人”,外国人不等于腐败,故B 项错误;材料中“把教皇看作外国人”不等于不要宗教,故 C 项错误;1517 年,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兴起,与材料中“14、 15 世纪”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A32. (2018 四川成都高三摸底8)被誉为“宗教改革晨星”的英格兰牛津大学神学教授威克里夫(1330 1384)宣布:“但愿上帝使这地方的每一间牧区教堂都有一本好圣

41、经,有好的福音注解用福音和上帝的命令切实无误地教导人民! ”他的这一主张 ()A 彻底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B.近似于马丁 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C.强化上帝在世俗社会的绝对权威D 直接指导了启蒙运动的兴起发展【考点】宗教改革【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330?1384”得知此时欧洲的宗教改革高潮并未完全爆发, A 项表述中“彻底”太过绝对,故 A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每一间牧区教堂都有一本好圣经”,主张圣经高于教会,教民与上帝直接对话,与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主张不谋而合,故 B 项正确;根据题意,并未主张上帝在世俗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方面进行指导,故C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

42、,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因为法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D 项错误。【答案】B33. (2018 浙江十校联盟高三10月适应性考试 26)法国思想家雷蒙阿隆认为:“所谓历史,就是由活着的人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 ”对此最好的理解是 ()A 一切当下都是历史的延伸B 研究历史应采取一种旁观的态度C “人”是历史研究始终如一的本质对象D 历史与现实本质上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考点】启蒙运动【解析】根据“所谓历史,就是由活着的人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可知,材料说的是历史和现实的互动关系,一切当下都是历史的延伸不合题意,故A 项错误;研究历史应采取一种旁观的态度不合题意,故B 项错误;

43、 “人”是历史研究始终如一的本质对象不合题意,故 C 项错误;历史与现实本质上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符合题意,故D 项正确。【答案】D34. (2017 北京海淀高三查缺补漏24)1610年,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曼纽尔迪亚士在天问略中文版中告诉中国读者,最近一位著名的西方智者已经设计制造了一个极好的工具。通过这个工具,月亮看起来放大了1000 倍,土星的光环也清晰可见。下列评价与这位西方智者的科学贡献相符的是()A 开创了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B 开创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C.为生命科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D.为现代物理学提供理论基础近代科学技术材料“ 1610 年” “通过这个工具,月亮看起来放大了 10

44、00 倍,土星的光环也清晰可见”指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其科学贡献是开创了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故A 项正确;B 项是牛顿的科学贡献, 且材料与牛顿(1642 1727)生卒年不符,故 B 项错误; C 项是 19 世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科学贡献,故 C 项错误;D 项是 20 世纪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故D 项错误。【答案】A35. (2018 海南八校高三新起点联盟考试17)1836年,果戈理发表了钦差大臣,该书描写道,纨绮子弟赫列斯达可夫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果戈理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这

45、反映出作者()A 擅长创作荒诞主义文学作品B 抨击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C.关注社会并深入剖析现实D.强调反封建专制的理想【考点】19 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碰撞与冲突【解析】 钦差大臣是现实主义戏剧,不是荒诞主义,故A 项错误;1861 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与材料中“1836 年” “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不符,故 B 项错误;C 项与材料中“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相符,故 C 项正确;材料中“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但没有涉及反封建专制,故D 项错误。【答案】C36. (2017 江苏宿迁高二第二学期期末19)(美)社会学家贝尔这样表述:“19世

46、纪的中心意识是把社会看成一面大网(文学里的生动幻象是一张蜘蛛网)用较抽象的哲学术语表达,如黑格尔所述,每一种文化,每一历史时期,以及与它们相应的那个社会, 都是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由某种内部原则束扎成型。这种内部原则,对黑格尔来说是内在精神(Geist),对马克思来说是决定所有社会关系的生产方式。”这一表述揭示了()A 不满现实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出现B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产生的根本原因C.科学发展促进文艺产生新的创作流派D.精神危机成为文学创作的表现主题【考点】19 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碰撞与冲突【解析】 材料强调反映社会现实,不满现实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出现反映了浪漫主义风格文学的特

47、征,故 A 项错误;材料“每一种文化,每一历史时期 ,以及与它们相应的那个社会, 都是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由某种内部原则束扎成型”强调深入剖析当时的社会现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体现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故B 项正确;材料材料强调一定时期的社会现实决定了一定时期的社会意识文化,科学发展在材料不涉及,科学发展促进文艺产生新的创作流派反映在19 世纪 70 年代的印象画派等上,故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现实主义风格文学,精神危机成为文学创作的表现主题是20 世纪初后的现代主义风格的特征,故D 项错误。【答案】B37. (2017 河南部分重点高中高三3月联考 27)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

48、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但他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此观点表明海国图志()A .缺少近代化色彩B .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C.不够系统和完善D.继承了封建科技思想【考点】新思想的萌发【解析】据材料“有学者认为 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可知海国图志并不缺少近代化色彩,故A 项错误;据材料“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但他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可知海国图志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故B 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海国图志的全部内容,不够系统和完善不合题意,故C 项错误;材料中只涉及了

49、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继承了封建科技思想不合题意,故D 项错误。38. (2018 广西梧州、柳州高三摸底28)甲午战争“让之前三十多年中国的和平发展走向终结,也让因同光中兴而恢复的自信最终丧失殆尽”。这说明()B 革新传统文化已成为时代主题D 国家兴盛的关键在于唤醒民众A “中体西用”无法挽救清朝的颓废C.政治体制开始成为近代化障碍中体西用思想 根据材料“让之前三十多年中国的和平发展走向终结,也让因同光中兴而恢复的自信最终丧失殆尽”可知, 甲午战后洋务运动破产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说明洋务派倡导的 “中体西用”无法挽救清朝的颓废, A 项正确;甲

50、午战后时代主题是救亡图存,故B 项错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早已成为近代化障碍,不是从甲午战后才开始,故C 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洋务运动的结果和甲午战后中国的前途,国家兴盛的关键在于唤醒民众不合题意,故D 项错误。【答案】A39. (2017 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摸底28) “今日翊(yi)赞宏图,有不当置西人之事为而弗取也。是道德纲常者,体也;兼及西人事为者,用也。必体用皆备,而后可备国家器使,此尤今之所不可不知者也。 ”材料意在说明 ()A. “中体西用”是治国之策C.西方的政治制度不及中国【考点】中体西用思想B.向西方学习要结合本国国情D.选择性引进西方科技很重要【解析】根据材料

51、“是道德纲常者,体也;兼及西人事为者,用也。必体用皆备,而后可备国家器使,此尤今之所不可不知者也”可知中体西用是治国之策,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结合中国国情来学习西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西政治制度的优劣,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学习和引进西方科技需要有选择性,故 D项错误。【答案】A40. (2018 湖南长郡中学高三实验班月考一模拟考试9)图1是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 1897年的日记,由此可见()P国索取士以通津寿、西学者日超特之科,而孔孟之学不闻郑重焉.凡有逋泽务、嗓曲学之人,即破格擢屈天下之士莫不舍孔重而向洋学.G 士风日下,伊于胡底耶?<2)图1A .儒学逐步被清政府废

52、弃B .西学己经成为社会主流C .废除科举遭到基层抵制D .传统华夷思想发生变化【考点】早期维新思想;图片史料型选择题(精选)【解析】 材料是一位乡村知识分子对国家以西学洋务取士的担忧,但不能说明清政府此时已废弃儒学,且儒学一直是清政府的统治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是一位乡村知识分子对国家以西学洋务取士的担忧,且认为这样会导致“士风日下,伊于胡底”,这就说明西学还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故 B项错误;1905年清政府才废除科举,故 C项错误;清政府以西学洋务取士,说明积极地向西方学习,传统华夷思想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答案】D41. (2018 浙江丽水、衢州、湖州高三质量检测11)梁启超在1896

53、年给严复的信中自述:“实则启超生平最恶人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此实吾国虚骄之结习,初不欲蹈之,然在报中为中等人说法,又往往自不免。”梁启超这一自述旨在()A .批判了严复“中体西用”观点B.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是西学源头C.深刻认识到西方政治的片面性D.说明宣传维新思想采取的策略【考点】维新思想【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梁启超反对中国人用传统思想论证西学源出于中国的做法,与用西方技术维护中国体制的中体西用思想不符,故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梁启超反对中国传统文化是西学源头的说法,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梁启超反对中国人对待西方文化的观点,不是在揭示西方政治的片面,故C项错误;从材

54、料“然在报中为中等人说法,又往往自不免”可知,维新派宣传资产阶级新思想是借助传统文化,与材料梁启超反对的中国人用传统思想论证西学之源的做法一致,故D 项正确。【答案】D42. (2018 湖北黄石高三9月调研 11)张之洞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曾提出:“凡我普天臣庶,遭此非常变局,忧愤同心,正可变通陈法,以图久大,不泥古薄今,力变以前积弊,其兴勃焉,又何难雪此大耻。 ”说明此时的张之洞 ()A 受到维新思想的影响B 仍坚持洋务派的主张C.准备彻底地改弦更张D.对戊戌变法表示赞同【考点】维新思想【解析】根据材料“马关条约签订后正可变通陈法,以图久大,不泥古薄今”,结合所学,表明张之洞希图通过变法革新来挽救危亡,深受维新思想的影响,故A 项正确;洋务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