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17c7eff8d92045769e5cc0eaa40ef0b8_第1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17c7eff8d92045769e5cc0eaa40ef0b8_第2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17c7eff8d92045769e5cc0eaa40ef0b8_第3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17c7eff8d92045769e5cc0eaa40ef0b8_第4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17c7eff8d92045769e5cc0eaa40ef0b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题号一一三总分得分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评卷人得分绝密启用前天津市河东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动汽车充电、放电过程均有电子转移B.很多鲜花和水果的香味来自于酯C.淘米水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这种淘米水具有胶体的性质D.碳纳米管是一种比表面积大的有机合成纤维,可用作新型储氢材料2,下列过程没有.明显现象的是A ,加热NH4C1固体B.向A12(SO4)3

2、溶液中滴加氨水C.向FeSO4溶液中通入NO2D,向稀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3.下图为某二次电池充电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该过程可实现盐溶液的淡化。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LNaTi2(PO4)3Na3Ti*(PO4)iA .充电时,a为电源正极B.充电时,C向Bi电极移动,Na+向NaTi2(PO4)2电极移动C.充电时,新增入电极中的物质:n(Na+): n(Cl-)=1:3试卷第11页,总7页D.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BiOCl+2H +3e=Bi+Cl-+H2O4.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浓HNO3中加入炭粉并加热,产生的

3、气体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后灰水变浑浊有NO2和CO2产生B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乙醇溶液褪色乙醇具有还原性C向稀澳水中加入苯,充分振荡、静置水层几乎无色苯与澳发生了反应D向试管底部有少量铜的Cu(NO 3)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铜逐渐溶解铜可与稀硫酸反应A. AB. BC. CD. D5. 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O1(x=0,1,2,3,4 )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元素的化合价A .上述离子中结合 H '能力最弓的是EB.上述离子中最稳定的是 AC,上述离子与H +结合有漂白性的是 BD. B T a + D反应物的键能

4、之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之和6. MnSO4 H2O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微红色斜方晶体,某同学设计下列装置制备硫酸镒:题答内线订装在要不请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装置I烧瓶中放入的药品 X为铜屑B.装置II中用 多孔球泡”可增大SO2的吸收速率C.装置III用于吸收未反应的 SO2D.用装置II反应后的溶液制备 MnSO4 H2O需经历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及干燥的过程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工业流程7. 21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海水开发利用的流程图如下:COrHp.Nli3 一一厂飞一*1 丁区王W.加0+0MgC;

5、回答下列问题:(1)精盐中非金属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A常温下为气体,A的电子式是 (3)反应中两种氢化物稳定性比较 >填化学式)(4)反应是侯氏制碱反应,反应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5)写出侯氏制碱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6)在空气中直接加热 MgCl 2 6H 2O的最终产物是 填化学式)将406gMgCl2 6H2O加热至450 C ,固体质量减少至 153g,此时固体产物的化学式是 O(8)除去粗盐中Ca2t Mg 2:SO4一离子所需试剂及正确顺序a. NaOH溶液b.稀硫酸c. Na2co3溶液d. NaHCO 3溶液 e. BaCl2溶液f.盐酸评卷人 得分

6、 三、综合题题答内线订装在要不请派VJ >)> 上一工。 >)> ,、 打】 】 】 C - - - - 韭 - - - - C 】 】 】 八夕8.澳丙胺太林片是一种用于治疗胃肠痉挛性疼痛的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 -B的反应类型 反应;F-G的反应类型 反应。(2)C含有的官能团名称 。(3)C 一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E 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5)1的结构简式是。(6)假设有机物J苯环上的氢化学环境相同,则 J核磁共振氢谱有 组峰。写出1种与NaOH物质的量比1: 3发生反应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8)将下列合成路线补充完整ch2=chc

7、h2oh试剂与条件a该路线中化合物X为件a为:NaCNCH3COOH化合物X©NaOHHC1aCHEHCH2coOCHm 一定条”;化合物Y为:化合物Ych2cooch39.磷酸二氢钾在工农业和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工业上制备磷酸二氢钾的三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I.直接法4EH,SO.即一工咫溶旅气体X为(填化学式);(2)浸取”步骤,浓硫酸能与 KCl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原因是 ;(3)转化”步骤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已知:Ca3(PO4)2难溶于水);(4)滤液中加入甲醇的作用是 ;操彳I堤;II.中和反应法(6)氢氧化钾溶液与高纯度磷酸在反应器中发生中和反应制备磷酸二

8、氢钾。写出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由下图判断制备磷酸二氢钾(达80%)的最佳pH范围mum上更-1 w I I 阳A下爻»出.电解法制取KH 2PO4的原理如上图所示。一定条件下,还可得到NaClO3。在 室(填标号)可得到KH2P。4;写出产生CIO3-的电极反应式 10,直接排放SO2、NO2会危害环境。工业上常采用化学方法控制污染。题答内线订装在要不请派(1)下图是1mol CH 4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的能量变化和1molS(g)燃烧的能量变化。CH4完全燃烧的活化能是 kJ/mol在催化剂作用下,CH4可以还原SO2生成单质S(g)、”O(g)和CO2,写出该反应的热VJ &g

9、t;)> 上一工。 >)> ,、 打】 】 】 C - - - - 韭 - - - - C 】 】 】 八夕0.51。L52.0化学方程式;(2)为减少SO2排放,将含SO2的烟气通过洗涤剂 X ,充分吸收后再向吸收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既可以回收 SO?,同时又可得到化肥。X可以是(填序号)。a.Ca(OH)2b.K2CO3c.Na2SO3d.NH3?H2O对NO2+SO2=SO3+NO ah<0反应进行探究: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使用某种催化剂,改变原料气配比进行多组实验(各次实验的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测定NO2的平衡转化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能够加快该

10、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是 a.降低温度b.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d.减小压强如果要将图中 C点的平衡状态改变为 B点的平衡状态,应采取的措施是 若A点对应实验中,SO2(g)的起始浓度为comol/L ,经过t min达到平衡状态,该时段化学反应速率 v(NO2)mol/(L?min);图中C、D两点对应的实验温度分别为Tc和Td,计算判断Tc Td (填>、=、或v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参考答案1 . D 【解析】 【详解】A.电动汽车充电为电解池原理,放电过程为原电池原理,两个过程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电子车t移,A正确;B.一些低级酯有芳香气味,很多

11、鲜花和水果的香味来自于这些酯,B正确;C.淘米水中含有的淀粉分子达到胶体颗粒的大小,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说明这种淘米水具有胶体的性质,C正确;D.碳纳米管只含有 C元素,属于单质,不是有机物,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2. D【解析】 【详解】A.加热NH4C1固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在试管口处重新生成固体氯化俊,有明显 的现象,A不符合题意;B.向A1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有明显现象,B不符合题意;C.向FeSO4溶液中通入NO2,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2+为Fe3+,溶液变为黄色,有明显现象,C不符合题意;D.向稀Na2CO3

12、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 发生反应产生NaCl和NaHCO3,无明显现象,D符合 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D。【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特征性质和反应现象, 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D项为易错 点,注意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时,若盐酸少量生成物为碳酸氢钠和氯化钠、 盐酸过量生成物 为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3. C 【解析】充电时,Bi电极上,Bi失电子生成BiOCl ,反应为Bi+Cl-+H2O-3e-=BiOCl+2H +,则Bi为阳极,所以a为电源正极,b为负极,NaTi2(PO4)2为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为 NaTi2(PO4)2+2Na+2e=Na3Ti2(PO4)3,放电时,B

13、i为正极,BiOCl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NaTi2(PO4)2为负极,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充电时,Bi电极上,Bi失电子生成BiOCl , Bi为阳极,则a为电源正极,A正确;B.充电时,Cl-向阳极Bi电极移动,Na+向阴极NaTi2(PO4)2电极移动,B正确;C.充电时,Bi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Bi+Cl -+H2O-3e-=BiOCl+2H +, NaTi2(PO4)2电极上,反应 为NaTi2(PO4)2+2Na+2e-= Na3Ti2(PO4)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新增入电极中的物质:n(Na+): n(Cl-)=3: 1, C 错误;D.放电日Bi为正极,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14、BiOCl+2H +3e=Bi+Cl-+H2O, 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o【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电池在充、放电时电极反应式及离子移动方向的判断的知识。掌握电化学装置的工作原理,注意电极反应的书写是关键,难度中等。4. B【解析】【详解】A.单质C和浓硝酸加热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和氢氧化钙反应,抑制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的反应,所以石灰水不变浑浊,A错误;B.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还原性的物质,向酸性KMnO 4溶液中滴加乙醇,溶液褪色,说明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被乙醇还原,乙醇体现了还原性,B正确;C.滨水和苯不反应,但是苯能萃取滨水中的澳单质,由于苯与

15、水互不相溶,因此看到分层现象,下层的水层几乎无色,这种现象为萃取,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C错误;D.向试管底部有少量铜的 Cu(NO3)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3Cu+8H+2NO3=3Cu2+2NOT +4H2O,因此看到铜逐渐溶解, 不是Cu与硫酸反应,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o5. A【解析】A.酸性越弱的酸,其结合氢离子能力越弓H,次氯酸是最弱的酸,所以ClO-结合氢离子能力最强,应为B, A错误;B.物质含有的能量越低,物质的稳定性就越强,根据图示可知:A、B、C、D、E中A能量最低,所以A物质最稳定,B正确;C.C1O-与H+结合形成HC1O,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 C正确;D

16、.B- A+D ,由电子守恒得该反应方程式为3clO-=ClO3-+2Cl-, AH= (64kJ/mol+2 X0kJ/mol )-3 )60kJ/mol=-116kJ/mol ,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之和,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o6. A 【解析】 【分析】由实验装置可知,X可能为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而Cu与浓硫酸常温下不反应,II中多孔球泡”可增大SO2的吸收速率,二氧化硫与二氧化镒反应生成MnSO%,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晶体,出中 NaOH溶液可吸收尾气,以此来解答。【详解】A. Cu与浓硫酸常温下不反应,X不可能为Cu, A项错误;B.装

17、置n中用 多孔球泡”,增大接触面积,可增大 SO2的吸收速率,B项正确;C.出中NaOH溶液可吸收尾气, C项正确;D.用装置H反应后的溶液制备MnSO4?H2O,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及干燥可得到,D项正确; 答案选Ao 7. 1s22s22p63s23p6:口;Cl:H2ONH3CO2i +* iN aCl N3H2H O CO N H C l N a H C MgO M g O H C l aecf或 eacf 或 ecaf【解析】 【分析】(1)盐的成分是NaCl,含有的非金属兀素是 Cl, Cl原子获得1个电子变为Cl;(2)熔融的NaCl电解产生Na和C» C%分子中两个C

18、l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4)根据加入的物质及反应产生的物质中含有的同一物质判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NaCl、NH3、H2O、CO2反应产生NaHCO3、NH4CI; NaHCO3溶解度比较小,会形成沉淀;(6)根据盐的水解规律,结合盐酸具有挥发性分析判断;(7)根据盐的水解规律、盐酸的挥发性及反应前后固态物质质量变化值判断固体物质的化学 式;(8)首先确定每种杂质离子除去选用的试剂:用NaOH溶液除去Mg2+;用 W2CO3溶液除去Ca2+,用BaCl2溶液除去SO42-;然后确定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为了将杂质离子除去,加入 的试剂要过量,引入的杂质离

19、子要容易除去,SO42-要在Ca2+之前除去,否则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Ba2+,就要再加入Na2CO3溶液,使步骤繁琐,由于加入的NaOH、Na2CO3是过量的, 所以要用盐酸调节溶液的pH除去多余的OH-、CO32-o【详解】(1)精盐NaCl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的离子C的核外有18个电子,Cl-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2)A是Cl2, A的电子式是:。匕Cl:; ,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O>N,所以稳定性 H2O>NH3;(4)向NaCl饱和溶液中先通入 NH3,然后再通入CO2, NaCl、NH 3、H2O、CO2反

20、应产生NaHCO3> NH 4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 3+H2O+CO2=NaHCO 3 J +NHCl,将 NaHCO3加热发生分解反应,产生Na2CO3、H2O、CO2,将反应产生的CO2再通入到饱和食盐水中制取NaHCO3,因此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2 ;(5)由(4)可知侯氏制碱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Cl+NH 3+H2O+CO 2=NaHCO3 +NHCl;(6)MgCl 2是强酸弱碱盐,将晶体加热,结晶水变为溶剂水,Mg 2+发生水解反应产生 Mg(OH) 2、 HCl , HCl具有挥发性,从溶液中逸出,Mg(OH) 2加热分解产生MgO和水,因此

21、MgCl2?6H2O 在空气中直接加热,最终产物是MgO;406gMgCl 2?6H2O的物质的量n(MgCl 2?6H2O)=406ge03g/mol=2mol ,若加热时完全水解变 为 Mg(OH)2,根据 Mg 元素守恒,mMg(OH) 2=2mol)58g/mol=116g<153g,说明未水解完全, 部分发生水解;若变为 Mg(OH)Cl , mMg(OH)Cl=2molX 76.5g/mol=153g ,质量恰好符合, 说明MgCl 2?6H2O发生水解反应产物是 Mg(OH)Cl ;(8)用NaOH溶液与Ca2+、Mg2+反应生成Ca(OH)2、Mg(OH) 2,除去Mg2

22、+和大部分Ca2+,用 BaCl2溶液与SO42-反应生成BaSO4而除去Ba2+,最后用饱和的 W2CO3除去余下的少量 Ca2+ 和后来加入的Ba2+, Na2co3溶液不能加在8202溶液前,否则会引入Ba2+;由于加入的NaOH、 Na2CO3是过量的,所以要用盐酸调节溶液的pH除去多余的OH-、CO32-,因此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为aecf;也可以先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使SO42形成BaSO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使Mg2+形成Mg(OH)2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使Ca2+ 及 Ba2+形成 CaCO3、BaCO3沉淀,过滤,除去 BaSO,、M

23、g(OH) 2、CaCO3、BaCO3沉淀,向 滤液在加入盐酸,与过量的NaOH、Na2CO3溶液反应产生NaCl,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为 eacf; 还可以向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使SO,2-形成BaSO沉淀;然后加入足量的 W2CO3溶液,使原溶液中Ca2+及引入的过量的 Ba2+形成CaCO3、BaCO3沉淀;再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使 Mg2+形成 Mg(OH)2沉淀;过滤,除去 BaSO,、CaCO3、BaCO3、Mg(OH) 2沉淀, 最后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盐酸,除去过量的NaOH、Na2CO3溶液反应产生NaCl,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为ecaf。【点睛】 本题以海水开

24、发利用为线索,综合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式、物质的稳定性、盐的水解、物质的循环利用及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等知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学习理念,(8)在选择除杂试剂时要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或过量的试剂,后面要容易除去。8.取代还原(或加成) 竣基、Cl原子+2NaOHHCOO-CH2=CH-CH 2CNCH2=CH-CH2COOHCH3OH浓硫酸、加热由A与B的分子式、C的结构,可知A为1B-GHa-C1,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答案第13页,总11页B中甲基被氧化生成 C,对比C、E的结构,结合反应条件,可知 C中氯原子被取代、竣基发生中和反应得到D,故D为,由E、F、G、H的结构,可知E分子

25、内脱去1分子水生成F, F中玻基被还原生成 G , G中羟基被-CN取代生成H.对比H、J的结构,结合I的分子式、反应条件,可知HRI发生-CN转化为-COOH , I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J,CDOH故I为O(1)A是甲苯卜,A与Cl 2在Fe催化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生B: |-C1-ch3,所以A-B(2)C结构简式为:产生G: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F是,F与H2在催化剂存在时发生厥基的加成反应,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也叫还原反应;,根据结构简式可知 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Cl原子和竣基;(3)C是邻氯苯甲酸,C与苯酚在NaOH存在时发生反应产生 D, C中氯原子被取代、竣基发生中和反应得到

26、D,该反应反应方程式:OH+2NaOH催优乳OL. jO+NaCl+2H 2O;IJI.(4)E,E与硫酸在加热时发生分子内的脱水反应产生F:所以E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oCOOff+H2O;(5)根据上述分析可知I的结构简式是COOH JL(6)J结构简式为:,假设有机物J苯环上的氢化学环境相同,另个取代基上有4种不同环境的H原子,因此J分子中H原子的种类共有4+1=5种,即J的核磁共振氢谱有 5组峰;(7)E分子的结构简式为:其中一种与NaOH按物质的量比1: 3发生反应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8)CH 2=CH-CH 20H 与 NaCN、CH3COOH 发生取代反应,产生 X

27、: CH2=CH-CH 2CN , X 在NaOH、HCl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 Y: CH 2=CH-CH 2COOH ; 丫与CH30H在浓硫酸存在时,在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产生CH2=CH-CH 2COOCH3,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产生聚合物3-融CttCOOCHj因此该路线中化合物CH2=CH-CH2CN;化合物Y为:CH2=CH-CH 2C00H ;试齐与条件 a为:CH30H、浓硫酸、加热。【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涉及有机物官能团识别、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限制条件同分异构体书写、反应条件的判断及合成路线设计等,分析有机物的结构,明确发生的反应,熟练掌

28、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关系是本题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9. HCl有(HCl)气体生成,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a3(PO4)2+4H+2SO42=CaSO4+2H2P04促进 KH 2P04 析出蒸储H3PO4+OH -=H2PO4-+H2O36.5 CCI-+60H -6e-=ClO 3-+3H2O【解析】【分析】I .浓硫酸与KCI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硫酸氢钾和HCI ,在70 c条件下,向KHS0 4溶液加入Ca3(PO4)2发生反应产生 KH 2P04、CaS04、K2SO4,过滤,除去 CaS04,向滤液中加入甲醇,可以降低KH 2P04的溶解度,得到产品磷酸二氢钾晶体,由于甲

29、醇沸点低,而水的沸点高,所以通过蒸储将甲醇与 K2SO4的水溶液分离,得到K2SO4。氢氧化钾溶液与高纯度磷酸 在反应器中发生中和反应制备磷酸二氢钾和水,根据磷酸二氢钾的含量与溶液的pH关系判断最佳pH范围;C室连接电源负极得到电子做阴极,阳离子钾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C室,得到产品磷酸二氢钾,氯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在A室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分析。【详解】1.(1)由流程可知,KCl与浓硫酸得到 KHSO4,则得到的气体为 HCl;(2)浸取”步骤,浓硫酸能与 KCl能发生反应是由于 H2SO4(浓)+KCl= KHSO4+HC1 T,反 应产生的HCl脱离平衡体系,减小了生成物的浓度

30、,平衡正向移动,逐渐发生反应,由硫 酸变为挥发性的 HCl ;(3)由流程可知在70c条件下,KHSO4溶液加入Ca3(PO4)2可以转化得到 KH2P。4,同时得 到 CaS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3(PO4)2+4H+2SO42-=CaSO4+2H2P。4-;(4)滤液中加入甲醇得到产品磷酸二氢钾,说明甲醇的作用是降低磷酸二氢钾的溶解度, 促进磷酸二氢钾的析出;由于甲醇沸点低,而水的沸点高,所以操作I是蒸储,通过蒸储将甲醇与K2SO4的水溶液分离,得到 K2SO4;n .(6)磷酸是三元弱酸,与 KOH溶液按1:1物质的量关系发生反应,在反应器中发生中和反应制备磷酸二氢钾和水。该反

31、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H3PO4+OH-=H2PO4+H2O;根据磷酸二氢钾的含量与溶液的pH关系图可知:要制备含量达80%磷酸二氢钾,最佳 pH范围是36.5;me室连接电源负极,作阴极,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阳离子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C室,与C室的H2PO4结合为KH 2P。4,得到产品磷酸二氢钾,Cl-则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A室,在A室Cl-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到ClOJ,电极反应式为:Cl-+6OH-6e-=ClO 3-+3H2。【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的有关知识,涉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反应条件的控制、混合物的分离、化学平衡移动、装置的评价、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等,综合性较强,注意将

32、知识点与流程结合 分析,题目难度中等。10. 126kJ/molCH4(g)+2SO2(g)=2S(g)+2H 2O(g)+CO 2(g) H=+352kJ/molbd bc降低温度Co5t活化能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需要的最低能量;先根据图示写出两个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将二者叠加,可得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分别加入不同的洗涤剂 X,根据不同的洗涤剂 X与SO2发生的不同反应,判断符合条件 的洗涤剂X;(3)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判断;如果要将图中 C点的平衡状态改变为 B点的平衡状态,即在不改变物料比的情况下,增加NO2的平衡转化率,考虑温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A点实验中,

33、NO2的平衡转化率 a (NO?) =50%,起始时,SO2(g)的起始浓度为Comol/L ,NO2的量,根据化学反应平均速率计算公式n NO2起始时的物料比为=0.4,可计算起始时n SO2v(NO 2)= %计算;tC、D两点对应的实验温度分别为 Tc和Td,温度和平衡常数有关,结合图中的数据,分别计算C和D点时的化学平衡常数,据此判断两点温度。活化能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需要的最低能量,根据图示可知甲烷的活化能为126kJ/mol ;根据图示可得热化学方程式: i: CH4(g)+2O2(g尸CO2(g)+2H 2O(g) H=-902kJ/mol ;ii: S(g)+O2(g尸SO2(g

34、) H=-577kJ/mol ,则根据盖斯定律,i-2 识,整理可得 CH4(g)+ SO2(g尸2S(g)+2H 2O(g)+CO 2(g) H=+352kJ/mol ;(2)分别加入不同的洗涤剂 X,根据不同的洗涤剂 X与SO2发生的不同反应,要求将含 SO2 的烟气通过洗涤剂 X,充分吸收后再向吸收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既可以回收SO2,同时又可得到化肥,植物需求量较大的化肥是氮肥,磷肥,钾肥,a.若洗涤剂X选用Ca(OH)2,通入SO2反应产生CaSO3,加入稀硫酸反应可以回收SO2,同时产生CaSO4,但不是化肥,a不符合题意;b.若洗涤剂X选用K2CO3,溶液碱性较强,可以吸收SO2,加入稀硫酸反应可以回收SO2,同时产生钾肥,b符合题意;c.若洗涤剂X选用Na2SO3,溶液碱性较强,可发生反应生成 NaHSO3,加入稀硫酸反应可以回收SO2,同时产生Na2SO4,但不是化肥,c不符合题意;d.若洗涤剂X选用NH3?H2O,是碱性溶液,可以吸收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