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人教版_第1页
浙江省杭州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人教版_第2页
浙江省杭州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人教版_第3页
浙江省杭州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人教版_第4页
浙江省杭州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省杭州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细胞的年龄我们很容易知道动物的年龄,但动物体内单个细胞的年龄就不那么好猜了,因为动物体有些细胞从来不分裂,它们的寿命和动物的年龄一样长。另一些细胞则一直在分裂,它们的年龄要比动物的实际年龄年轻很多。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测量细胞的实际年龄呢?美国索尔克研究所的马丁赫泽尔博士决定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他和同事们发明了一套杂交成像法,配合以适当的同位素标记,就可以测出动物体内任何一个细胞的年龄。为了验证这套方法的准确性,研究人员先测了测小鼠的脑细胞。已知哺乳动物的大部分脑细胞自生下来之后便不再分裂了

2、,所以脑神经元的年龄和该动物的实际年龄应该是一样的。测验结果表明这套方法是可靠的,测出来的小鼠脑神经元年龄和小鼠的实际年龄完全一样。接下来,研究人员运用这套方法测试了小鼠的肝脏和胰腺。这两个器官此前都被认为是一直不断的在更新的,它们的细胞理应很年轻才对。但测量结果让科学家们大吃一惊,两个器官内都能发现很多年龄和小鼠一样大的细胞,说明这些细胞从小鼠生下来开始就不再更新了,而是一直活着。赫泽尔博士将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发表在2019年6月6日出版的细胞新陈代谢杂志上。这个结果说明哺乳动物细胞的复杂性远比想象的要大很多,很多细胞看上去一模一样,功能也差不多,但年龄却相差极大,科学术语称之为“年龄镶嵌”

3、。此前只在低等生物中发现过这一现象,如今在小鼠这样的高等生物中也发现了,说明这是生物界的常态。这种新老混杂的细胞结构对于哺乳动物的器官健康有何影响?抗衰老究竟应该是想办法减少老年细胞的数量,还是延长这些老年细胞的寿命?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给出答案。从新陈代谢的角度来看,一个细胞的健康状况和它的年龄没有必然联系。壮年动物的脑神经元虽然年龄已经很大了,但其新陈代谢的状态和年轻时差不多,因为这些细胞内有很多抗衰老调控程序,负责维持细胞的健康水平,延缓衰老的速度。已知哺乳动物体内有两套非常重要的抗衰老调控程序,一套叫作雷帕霉素靶蛋白系统,另一套叫作线粒体活性氧蛋白系统,两套系统合起来就可以解释

4、三分之二的衰老指标变化。换句话说,我们的身体之所以能够保持年轻,一大半的原因要归功于这两套分子调控程序。美国迈阿密大学医学院的克莱斯瓦莱斯塔德博士决定研究一下这两套调控程序的运行模式,结果发现它们在50多岁之前一直非常活跃,一旦过了这个年龄段便停止运行,不再保护我们了。“人类的寿命在哺乳动物当中算是相当长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抗衰老分子调控程序非常复杂,这一点和我们人类相对复杂的基因组有关,说明我们的长寿是进化的结果。”瓦莱斯塔德博士解释说,“但是,这套程序在50岁之后就会自动关闭,说明进化本不希望我们活过50岁。瓦莱斯塔德博士将实验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2019年6月6日出版的衰老细胞杂志上。瓦莱

5、斯塔德博士认为,如果后续实验证明这一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那就意味着一个人60岁之后再去抗衰老是没有用的。不过,这也许是大自然进化出来的一种防御机制,因为一旦过了某个年龄段,细胞衰老保护机制就不应该太活跃了,否则就会得癌症了。 (1)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瓦莱斯塔德认为哺乳动物体内抗衰老调控程序在50多岁之后自动关闭是大自然进化出来的一种防御机制。B.马丁赫泽尔的实验方法证明哺乳动物脑神经元的年龄与该动物的实际年龄应该是一样的。C.因为人体内有两套非常重要的抗衰老调控程序,所以人类的身体能够保持年轻。D.雷帕霉素靶蛋白系统和线粒体活性氧蛋白系统合起来能够解释所有衰老指标

6、的变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瓦莱斯塔德博士的实验证明人类的抗衰老分子调控程序在50多岁之后就自动关闭,所以一个人60岁之后再去抗衰老是没有用的。B.研究人员通过测量小鼠的肝脏和胰腺发现,这些器官里的细胞一直不断地在更新。C.“年龄镶嵌”现象在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中都存在,是生物界的常态,不会影响哺乳动物的器官健康。D.为了验证马丁赫泽尔实验法的准确性,研究人员先测试了小鼠的脑细胞,然后测试了小鼠的肝脏和胰腺。 (3)下列对文章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5段在阐明赫泽尔实验结果的同时,指出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B.文章以马丁赫泽尔博士

7、和克莱斯瓦莱斯塔德博士的实验为依据,分别讲述了动物体内细胞衰老机制和细胞年龄测量的问题。C.瓦莱斯塔德博士既肯定了哺乳动物体内的抗衰老调控系统在50多岁后自动关闭的事实,又指出一个人60岁之后抗衰老是否有用有待于后续实验结果的验证,彰显了作者注重实证的严谨态度。D.对于细胞年龄问题,文章先交代细胞年龄不好猜测的事实,接着引入马丁赫泽尔的实验,对两类人们已经有明确认知的细胞展开研究,最后印证了“年龄镶嵌”现象。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七块红烧肉董改正我十三岁那年的正月十三,天下着蒙蒙细雨,母亲挑着担子送我去五校读书。那是我第一次离家住校。担子的一头是两床被子,另一头是衣物和米,还有一罐

8、子咸菜。担子很重,但一路泥泞,母亲不能放下来歇肩,只能以来回换肩挑担的方式来缓解肩膀的疼痛。“姆妈,我来挑一截路。”“儿子,没事,我行。”顺着山道走下去,径直穿过西湾的田野,到枫河入江的狭长河道时,再乘渡船而过,爬上河埂,便可望见五校的校舍。后面的路途是沉默的,只有细雨洒在盖物的薄膜上的“沙沙”声和胶靴拔泥而出所产生的令人疲惫的声响。我们到达河边时,已是午后一点多。母亲已经累了,身子随着担子摇晃着。“姆妈,让我来。”我来到母亲身边。“我行。”母亲不让。她大声喊:“有人吗?有人吗?”这时,岸上一间红砖房的门开了,一个人走了下来,让我们坐船过河。那是个穿蓑戴笠的女人。她也不用划桨,人站在船上,手抓

9、着粗绳,便把船悠到了对岸。她不要钱,只是看着我们,嘴里发出一连串的叹息,目送我们走进五校。很快就报完了名,我住进了宿舍。母亲帮我铺好被子,她一边铺,一边流泪。被子湿了半边,她叮嘱我,一出太阳就抱出去晒。她请求我的同学们带我睡几夜,直到我晒干被子,但终究不放心,叮嘱我不要睡湿的那边。收拾完,她正要把我托付给同学们,他们却忽然“呼啦”一声全跑开了。“我走了,你记得四点去换饭票啊!”我点点头。走廊上只有我一个人,还有几只叽叽喳喳的麻雀。“你一定别忘了。”她穿好雨衣,走进细雨之中。远方,山色已经苍茫。我看见她不停地回望,但她的身影终究消失在了远方。她是在第三天赶来的。来的时候,我快上下午课了,便匆匆去

10、食堂为她打饭。我打了半斤饭两个菜,一份炸酱,十块红烧肉,一共花费一块五毛五。“你一定要吃掉,我要上课了。”下课的时候,母亲已经走了。饭盒里,炸酱没动,十块红烧肉还剩七块,都整整齐齐地挨着。酱红色的浓汁,隐隐的油光,肥厚的肉块儿。我为她吃掉了三块红烧肉而开心得流泪。那时候,我一周只有五块钱的伙食费。那是我在五校第一次吃红烧肉,也是最后一次。有一个黄昏,我到河埂上背课文,遇到了上次送我们渡河的那个女子。她看着我说:“那天你妈妈回去时,胶靴里都是水。我让她坐在床上,帮她使劲儿拽胶靴,半天才拽下来。我收不住势头,一屁股坐在地上,摔得不轻。靴子被拽了下来,她的眼泪和哭声也被拽了出来。她是哭着走回去的。”

11、她深深地看着我,又说:“你妈那天给我带了三块红烧肉,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红烧肉。你有一位好妈妈。”我沿着河埂跑起来,我不要她看见我的泪水(选自读者2020年第9期,有删改) 班级的文苑杂志正在征文,你打算推荐七块红烧肉这篇文章。(1)这篇文章的标题为“七块红烧肉”,优优认为改为“三块红烧肉”更为贴切。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50字左右) (2)老师认为此文可以发表在班级的文苑杂志上,但是需要配上一段评论性文字,请你完成这个任务。写作提示: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语言表达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来赏析;结合文章内容;不少于100字。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

12、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

13、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节选自劝学)时太祖与袁绍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绍破,以典为裨将军,屯安民。太祖击谭、尚于黎阳,使典与程昱等以船运军粮。会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将兵屯河上,绝水道,太祖敕典、昱:“若船不得过,下从陆道。”典与诸将议曰:“蕃军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击之必克。军不内御;苟利国家,专之可也,宜亟击之。”昱亦以为然。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

14、,备望见救至,乃散退。(节选自三国志卷十八,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遭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B.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C.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D.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虽有

15、槁暴槁暴:风吹日晒而干枯。B.假舆马者假:借助。C.击之必克克:能够D.绝水道绝:断绝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 有懈怠之心B.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太祖击谭、尚于黎阳C.使之然也 不可追也D.而闻者彰 蕃军少甲而恃水 (4)从句式特征看,与“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A.会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将兵屯河上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不拘于时,学于余 (5)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的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

16、义。B.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举例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C.李典能顾全大局,他虽然与夏侯惇、于禁意见相左,但当夏侯惇等面对不利战局时,他能抛弃个人私怨,积极救援。D.李典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太祖安排李典和程显运送军粮,且嘱咐如果水路不通可以走陆路。李典分析了驻扎黄河边的敌人的情况,果断地北渡黄河,打败了敌军。 (6)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军不内御;苟利国家,专之可也,宜亟击之。三、选择题 下列对

17、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四万八千丈”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却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高耸的山势写得淋漓尽致。B.“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用比喻的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C.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承上总结,“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再为赞美周郎蓄势,自然过渡到下阕。D.登高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野老歌唐张籍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

18、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1)从体裁上看,本诗是一首_诗,第五、六两句中“_”字表明老农辛苦一年却被统治阶级剥夺得一无所有。 (2)这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五、情景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在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重游旧地,引发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诗句是:“_,_。” (2)师说中,韩愈用“_,_”两句,提出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并无关系的观点。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词句是:“_,_。” (4)杜甫的登高中,“_”写出了诗人

19、远离家乡、漂泊时间长的境况,“_”更显得诗人形单影只,老病孤苦。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诗人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诗句是:“_,_?”六、选择题 阅读下面文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老家的村子,曾是青瓦房的天下。我从小就生活在那片 _的青瓦房里。古老的村庄里的青瓦房,像一个个手挽着手的兄弟,肩并着肩的君子,_地站立在条条或宽或窄的巷子两边,默默地收存着岁月_的故事。青瓦房的记忆是温馨而美好的。巷子里有玩耍的孩童,闲聊的老人以及走村窜巷的呼郎客,让人心生踏实又温暖无比。院子里栽者桃树、杏树、苹果树,树枝上有 _的麻雀、相亲相爱的黄莺。 A.摩肩接踵含情脉脉喜怒哀乐自

20、由放任B.摩肩接踵盈盈伫立喜怒哀乐自由自在C.鳞次栉比盈盈伫立悲欢离合自由放任D.鳞次栉比含情脉脉悲欢离合自由自在 下列在横线上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 ),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A.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B.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C.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D.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国尤

21、其应该率先垂范行动起来,自觉承担更大责任,发挥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既要维护好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又要保障好本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权益。B.中国女排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和永不言败的精神风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重要标识。C.依托气候宜人、植被覆盖率高、动植物种类丰富等独特的环境优势,山沟沟旅游景区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充分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D.虚拟展览让人增广见闻,在线直播让人看遍名山大川,网络文学培养阅读习惯,而为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多的娱乐形式也将在“云”上不断出现。七、语言表达 请仿照下面这首诗的表达形式,另选一个吟咏对象,写一首小

22、诗,力求有哲理。土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 分析下列一则新闻,用简要语言回答它从哪些方面报道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正式开启了中国人自主探测火星之旅。火星是离地球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一直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目前,人类已对火星实施了44次探测任务,其中成功了24次。这次探测任务凭借火星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的超强阵容,可一步实现“绕、着、巡”三步走,即对整个火星进行全球观测、成功着陆火星,以及火星车巡视勘测,对火星地形地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等进行科学探测。这是其他国家在首次实施火星探测任务时从未实现过的。基于现有航天能力,“奔火”飞行7个月左右即可到达。2300多年前,屈原仰望星空,以天问提出177个问题,阐发对宇宙万物的理性哲思。2300多年后,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厚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体现着跨越两千多年的不懈求索。 八、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0年五四青年节,B站青年宣传片后浪一经推出便持续刷屏。该视频中的演讲者中年演员何冰对年轻一代有诸多艳羡、激励和称许:尽享文明成果、自由探索兴趣、拥有选择权力、叱咤互联世界、打破交际壁垒、分享快乐事业、包容多元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