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3宋明理学_第1页
历史必修三3宋明理学_第2页
历史必修三3宋明理学_第3页
历史必修三3宋明理学_第4页
历史必修三3宋明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一 3宋明理学 龙结中学高2015级历史备课组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

2、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祖国文化宝库增益新的内容的人生理想。二、教学重点 :掌握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内容。三、教学难点 :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在学习中,首先要分析清楚宋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有助于理解理学产生后的发展历程及其表现出的思想特征。在整体把握理学发展脉络基础之上,加深对各个发展阶段的认识。另外,还要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理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其代表人物的思想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出理学

3、的基本特征。再与此前已归纳的儒学的基本特征相比较,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趋势的了解。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中心法、讲述法、自主学习与探究五、教具:图片、文字材料、照片、地图等六、课型:新授课七、课时:1课时八、板书设计:一、儒学的困境和复兴1、儒学在汉以后的发展情况2、汉末开始儒学出现困境的原因(讨论后归纳)3、补充: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情况4、唐朝中后期,韩愈和李翱复兴儒学的主张5、北宋会出现声势浩大的儒学复兴运动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影响6、P12学习思考: 二、儒学的新发展理学 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1、理学产生的背景2、思想来源: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3、基本思

4、想特征: 4、北宋五子各自的主张5、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载:“(二程)昔见周茂叔(周敦颐),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为什么理学家特别重视“寻找孔颜之乐”? 三、理学的成熟:朱熹1、代表人物:朱熹。理论来源;二程+张载2、主张和成就:3、影响: 4、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他生前被官方诬为“伪学”,而在他死后却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为什么? 四、理学的发展心学1、心学的基本特征:2、陆九渊的思想主张“发明本心”3、王守仁“致良知”4、意义:5、王守仁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表明了他对于文化作用的认识。我们今天应当怎样看待他的这种忧虑? 6、思考: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五、影响: 1

5、、积极: 2、消极: 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儒学的产生和如何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可是这正统的位置虽然树立了,却也不是牢不破的,儒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低谷才最终占据的不可动摇的地位。 (二)讲授新课一、儒学的困境和复兴1、儒学在汉以后的发展情况2、汉末开始儒学出现困境的原因(讨论后归纳)社会动荡,军事割据和混战,冲击儒家构建的一套政治和伦理方面的统治秩序。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冲击(同时又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3、补充: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情况魏晋时,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先秦西汉的新道家学说即玄学。玄学以精神性的

6、“无”,作为思想体系的核心,强调“以无为本”,认为世间万事万物这些实际存在的“有”,都产生于“无”。体现在政治上,便主张“无为”,认为统治者要无为而治,老百姓也要无为而处。从“无为”出发,为维护封建的纲常名教进行辩解,认为“名教即自然”,封建的尊卑、上下关系合乎自然,生而固有,不能否定。晋朝人葛洪是最早把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的人,他把神仙信仰与儒家思想捏合起来,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否则,虽勤于修炼,也不能成仙。佛教也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特别是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许多佛教徒竭力调和佛、儒两家,“内(儒)外(佛)

7、兼修”,解释戒杀为仁,戒盗为义。儒家注重用世,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佛教则解释为出家不是不问世俗事,而是降魔,统一了出家和入世的关系。隋唐时期,儒学发展进入一个更辉煌的时期说明:隋唐时期,在国家分裂了近三百年以后重新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于统治阶级重视文治的政策,对儒、佛、道三教都予以扶持,儒、佛、道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隋朝比较重视佛教,唐初一度尊道抑佛,佛道之争时有反复。这一时期,儒学进一步发展,同时加紧吸收佛道的某些思想。五经正义是唐代颁布的一部官书。五经指五部儒家经典著作,即诗(诗经)、书(尚书、书经)、礼(礼记)、易(周易)、春秋。汉武帝时,朝廷正式将

8、这五部书宣布为经典,故称“五经”。五经正义引用大量史料诠释典章制度、名器物色,又详于文字训诂,为后人研读经书提供了方便。唐时,儒学的发展还表现在除了中国读书人研习儒学外,儒学还通过留学生扩大了在日本等东亚国家的传播。4、唐朝中后期,韩愈和李翱复兴儒学的主张韩愈: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何渭“道统”?“道统”观念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唐代韩愈明确提出道统说以来,儒家学者在思考儒家与佛、道两家的关系时,道统一直起着明确自我归属的作用。在儒家内部,道统则起着划分学术与学派界线的作用。道统思想是儒学发展的一个内部动力,同时又对儒学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李翱:必须从“性命之源

9、”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5、北宋会出现声势浩大的儒学复兴运动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影响背景:宋代以接续孔孟道统为己任,打着“辩异端、辟邪说”的旗号,吸取佛道的思想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隋唐五代的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纲常松弛,道德式微,显然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和巩固,因此,宋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宋代的儒学复兴便由此而形成。 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促使士大夫掀起一场儒学复兴运动,为理学的创立奠定基础。主张:推崇尊王攘夷,认为唐朝政治的弊端是不尊重儒家的纲常伦理,把政治失败归结为思想的迷乱。主张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文化上;强调“华夷

10、之变”,将佛教和道教视为夷狄之教。(为复兴儒学创造条件)影响: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理学应运而生。6、P12学习思考:老聃是中国人,为什么石介说他是“自胡来入我中国”? 答案提示:石介的说法反映了当时的一些儒学学者有意将在文化渊源上原本属于中原文化的道家之学及道教归于与中原文化有本质区别的蛮夷文化的范畴之内,以贬低道家文化,进一步抬高儒学的地位。 二、儒学的新发展理学 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1、理学产生的背景理学的产生,出于儒家学家革除时弊,拯救文化,整顿人心,重树人伦与儒家价值,重建儒学道德形而上学的主观努力。理学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

11、常的需要。同时,宋朝建立,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在此基础上,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宋代学者大胆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敢于疑经改经,相互辩论,相互启发,独立思考,大胆立论,讲注义理,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2、思想来源: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3、基本思想特征: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理学4、北宋五子各自的主张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建构了包括万物、人类和道德等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

12、了依据。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周敦颐和邵雍率先运用系统的思辨,自觉地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以寻找其统一的本原,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张载:张载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巨大。有人认为他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在理论上,张载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二程”: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从而使理学获得了理论的典型形态。天理的核心就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仁”。仁者不但能化韧于无形,而且能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这就是“孔颜之乐”。5、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13、载:“(二程)昔见周茂叔(周敦颐),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为什么理学家特别重视“寻找孔颜之乐”? 答案提示:理学家认为天理的核心就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仁的境界。仁者不但能化物于无形,而且能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这应当就是所谓“孔颜之乐”。而传统儒学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仁,这体现在传统儒学家的言行中。三、理学的成熟:朱熹1、代表人物:朱熹。理论来源;二程+张载2、主张和成就:理气关系论:理先于气理离不开气 万物皆有理,这就是太极(唯心论)理学的修养论:以本体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区分教育的两个阶段:小学和大学,强调学习积累、循序渐进。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和道德价

14、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境界不仅是追求精神自由,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社会政治理论: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为四书注解,成为理学的经典著作3、影响: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仅次于孔孟。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4、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他生前被官方诬为“伪学”,而在他死后却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为什么? 答案提示:朱熹的思想,与当时官方所尊奉的传统 儒家思想不一致,所以被诬为“伪学”;而实际上他对儒学的发挥在本质上进一步适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因此,随着社会发展,他的理学思想逐渐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 四、理学的发展心学1、心学的基本特

15、征: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主张,扫除细枝末节,直奔主题。2、陆九渊的思想主张“发明本心” 陆九渊,号象山居士,南宋人,是心学的开创者。思想: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他不是用逻辑的思辨来论证这个命题,而是用自己的体验来予以印证。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发明本心”,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这叫“先立乎其大者”。他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 影响:陆九渊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深刻影响了后世

16、的思想体系。3、王守仁“致良知” 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人。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思想: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 “致良知”。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为了遏止伪善流行,他特别强调“知行合一”。4、意义: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理学的重心转向了在儒家信仰支配下的生命实践。5、王守仁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表明了他对于文化作用的认识。我们今天应当怎样看待他的这种忧虑? 答案提示:他肯定了文化对于人心影响深远的事实,肯定

17、了精神力量的作用。尽管他在某种意义上夸大了这种作用,但是他的忧虑又是有道理的。实际上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能否定和轻视文化的作用。6、思考: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相同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挥了儒家学说,同属于宋明理学的这一范畴。本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宇宙观,前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不同点: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陆王心学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

18、,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五、影响: 1、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长幼有序,怜贫恤寡,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等) 2、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小结1、本节主要内容儒学的复兴理学的创立理学的成熟理学的发展2、把握宋明理学理学流派思想内涵历史地位认识程朱理学“理”是万物的本源,伦理道德也是“理”的表现。心性论。“仁”与万物同在。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影响日本、朝鲜

19、等东南亚国家;也受欧美重视。都是理学的流派,都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唯心主义。陆王心学“人心”是万物的本源。“致良知”,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发展“仁”的思想发展了儒学新体系,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3、练习: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得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材料二 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二程遗书材料三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回答:材料一、二在思想上有何相同点?理为万物的本原

20、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先理后物,封建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伦理纲常,也是天理的表现,不可违背。材料三与材料一、二又有何不同?认为人“心”为宇宙的本体(程朱理学以“道”或“理”为宇宙的本体),这一体系强调自心,主张修身养性,返身而诚。程朱理学有没有积极意义?谈谈你的看法。有,如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等。十、布置作业1儒家学说在汉武帝时代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各个思想流派的冲击,至北宋时形成了一套新的儒学思想体系理学。在此进程中,儒学一直是教育的主要内容。试结合相关内容归纳指出汉武帝时期的教育政策有何特点?到北宋时期发生了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