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试卷语文试题doc_第1页
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试卷语文试题doc_第2页
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试卷语文试题doc_第3页
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试卷语文试题doc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2 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试卷语文试题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 30 分,每小题3 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数 sh 数说数伏不可胜数数典忘祖识 shí 识别识破博闻强识远见卓识横 héng 纵横横行妙趣横生专横跋扈模 mó 模型模具模棱两可装模作样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百战不怠安详莫齿不忘前途渺茫责无旁代诡计一张一驰成绩斐然恰如其分取缔喋喋不休大坝合龙味同嚼腊参与束之高搁无人问津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封建时代用于科举考试。它必须“代圣人立言”,在形式上

2、也必须遵守一些死板的_。 1905 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随之推动它的实际效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它作为封建旧文化的象征之一,受到严厉 _;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成了无人肯说的_ 话题。A 、限定抨击生僻B、限制批评生僻C、限制批评冷僻D、限定抨击冷僻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了。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臣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鹜地进入中国。下列句子中,有语

3、病的一句是:目前,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水稻基因组在已知的各类植物基因组中是最大的,共 4.3 亿对碱基,约为人类基因组的七分之一。世界银行指出,美国发生的“ 9.11”恐怖袭击事件将会延长东南亚地区经济萧条的时间,从而对该地区的贫困人口造成伤害。不久前,中国入世谈判代表龙永图做客中央电视台 “对话”栏目,就入世后人才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经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

4、,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B、哦!我突然感觉到 ,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 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 看日沉日升。-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生动形象,有感染力。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七言古诗是长短随意、声律比较自由的诗体,李

5、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长恨歌都是用这种诗体写成的杰作。明清两代出现了 琵琶记牡丹亭桃花扇 等一批优秀剧作, 它们题材各异, 风格有别,在中国戏剧史上放射着熠熠光彩。雷雨日出北京人是著名戏剧家曹禺的代表作,在中国话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法国十八世纪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主要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其中包括欧也妮· 葛朗台高老头等。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第8-9 题村行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

6、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对这首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村美丽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会触发的怀乡之情。10、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冯至我们天天走着一条熟路回到我们居住的地方

7、;但是在这林间里面还隐藏着许多小路,又深邃、又生疏。走过一条生的,便有些心慌,怕越走越远,走入迷途,但不知不觉从树疏处忽然望见我们住的地方。像座新的岛屿呈在天边,我们的身边有多少事物向我们要求新的发现:不要觉得一切都已熟悉,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哲理,司空见惯的事物并不一定就是被认识了的事物。作者通过生活化的诗歌情境启示人们: 轻车熟路固然不会迷途, 但要有新的发现, 就必须走出生活的惯性。作者通过“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 /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 ,表达了人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的这一深刻主题。这首诗写的是日常小事,却揭示了生活中熟悉与陌生的辩证关系。二、

8、( 18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6 题孙登字子高,(孙)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恰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 登待接寮属, 略用布衣之礼, 与恰等或同舆而载, 或共帐而寐。 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以恰为左辅,休右弼,谭为辅正,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而谢景、范慎、刁玄等皆为宾客,于是东宫号为多士。登或射猎, 当由径道, 常远僻良田, 不践苗稼, 至所顿息, 又择空闲之地, 其不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

9、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这非类,乃见释。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 ”权曰:“卿母安在?”对曰: “在吴。”权默然。立凡二十一年,年三十三卒。临终,上疏曰: “窃闻郡县颇有荒废,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 宽刑轻赋, 均息力役, 以顺民望。 陆逊忠勤于时, 出身忧国, 謇謇在公

10、, 有匪弓之节。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 ”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谥登曰宣太子。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或共帐而寐。B、拜受而已。C、出身忧国。D、通达治体。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铨简秀士。铨简:选拔B、当由径道。径道:小路C、登所生庶贱。所生 :指生母D、登辞疾不受。疾:急速1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铨简秀士,以为

11、宾友,于是诸葛恰等以选入。怀王以不知忠奸之分,故内惑于郑袖登不听,使求过丸。比这非类,乃见释。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以恰为左辅是为四友是说也,人常疑之。使求过丸。行过夷门,过侯生。1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不忍致罚,呼责数之-不忍心处罚,只是把他叫来责备了一番。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 有一个人拿着弹弓,带着弹丸,大家都认为他就是那个射弹丸的人。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 孙登对待下属,少用平民的礼节。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 孙登死后,这篇上疏才被孙权看到,孙权更加悲痛。1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孙登“待人接物”态度的一组是: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远者归复,近者

12、尽力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登不敢辞,拜受而已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A 、B、C、D、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孙登是孙权的长子,后立为皇太子,他平易近人,在身边聚集了一批人材。孙登爱护百姓,不扰民,明辨是非,宽以待人。孙登孝顺母亲,特别是对养母徐夫人恭敬有加,他坚决要求孙权立徐夫人为后。孙登盛年而卒,临终上疏对国事多有建议,特别提出国家的政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这篇上疏感人至深。三、( 12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 题。美国时代生活公司 1990 年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显示,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就

13、拿鸦片战争来说,作者谈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难以展开时写道:“在马戛尔尼大使扩大英国与中国贸易行动失败的情况下,该公司只好自己想办法来维持贸易平衡。但东印度公司能用什么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呢?答案就是鸦片。”看来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很明显的:因为英方一系列要求(增加通商口岸、减低税率、设立租界等)未获应允,东印度公司才不得已求助于鸦片。其实, 即使清政府当初一切按英方的安排行事,不法鸦片贸易仍无法避免。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英方的要求悉数满足, 鸦片交易还是不能禁绝,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证。而且,人类文明史图鉴 一书并不讳言: 清朝政府早在1729 年就颁布了禁烟诏令。 嘉庆皇帝一即位,( 179

14、6 年)就下令再次禁烟,但在“十八世纪末” ,每年仍有大约一千二百箱的鸦片运销中国,其中大部分来自孟加拉,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那里的鸦片生产。“十八世纪末” ,这一表达方式比较模糊。实际上,在马戛尔尼大使出使中国(1793 年)之前,鸦片走私已很猖獗。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初,东印度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岌岌可危。黑斯廷斯在 1774 年担任英属印度总督之后就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如果听任印度农民吸食当地盛产的鸦片, 财政上当然不无小补,但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最终将受到损害,即失去健壮的劳动力;在他的坚持下,东印度公司垄断的鸦片销往中国,于是偷运“福寿膏”逐渐成为东印度公司的支柱产业。尽管这位黑斯廷斯在1785

15、 年遭受弹劾,但他的鸦片走私政策却留给东印度公司滚滚不断的财源,直到二十世纪仍有英国史学家对黑斯廷斯当年的“远见” 大加赞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是靠中国的银两来维持的。伯克在弹劾黑斯廷斯时称东印度公司是“有史以来最堕落的公共机构”,其成员系“人类的垃圾、渣滓” 。当时鸦片问题尚未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伯克即使有所听闻大概也不会就此问罪。 至于马戛尔尼, 使华前曾任东印度公司的要职,他不知道清廷明令禁止的鸦片贸易一直在进行吗?17、下面不属于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观点的一项是:清朝政府禁烟的诏令并没有收到实际效果。历史学家不可能只是历史的旁观者。鸦片贸易应该由清朝政府

16、负主要责任。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偷运鸦片是不得已的选择。18、下面关于黑斯廷斯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黑斯廷斯采取的鸦片贸易政策是具有历史远见的。黑斯廷斯以邻为壑的政策是指:让东印度公司把鸦片销售给印度农民。黑斯廷斯因为推行以邻为壑的政策,而遭受弹劾。最晚从黑斯廷斯担任英属印度总督时起,鸦片就已经销往中国。19、下面关于“东印度公司”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当初如果在印度本地大量销售鸦片,最终将使东印度公司获得更大的利益。东印度公司被看作“最堕落的公共机构”的主要原因是向中国偷运鸦片。在孟加拉的鸦片生产和向中国销售鸦片两方面,东印度公司都占有垄断在位。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东印度公司因把鸦片大量销

17、售给印度农民而一度岌岌可危。20、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马戛尔尼使华时对鸦片贸易的存在并不知情。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是在为英国方面推卸责任。本文反驳了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的观点。本文证明,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即使历史学家也会有偏见。第卷(共90 分)四、(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 题。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第一次接触香格里拉( Shangri-la)这个词还是八十年代中期,在一本简易英语课外读物中,“香格里拉”即世外桃源。但事实上,香格里拉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它就在中国滇西北一带。纳西话叫香格里;拉,只是词的后缀,中旬一带康巴藏民称它香巴拉。它开始被世人关注, 是缘

18、于一位俄国导演 1937 年拍的电影 被遗忘的王国 。影片中这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有高原雪山、蓝月亮峡谷、森林牧场牛羊,还有与自然和谐依存的民风。它激起了世人寻梦的热情,人们这才发现了一个名字:美籍奥利地学者约瑟夫·洛克。洛克 1884 年出生于维也纳,1905 年去美国求学。 1922 年他以植物学教授的身份去云南丽江采集植物标本。 这一方水土立刻迷住了他, 从此他把灵魂融入了这方水土, 一住就是二十年,从事纳西族民风、民俗、文化、宗教研究。和以往一些西方探险家不同,洛克对他的考察对象不只是好奇, 更没有白种人的偏见和野心,而是充满感情。他有过“与我的纳西族朋友共存亡”的诺言,并带

19、着偏爱称纳西人是“纯朴的大自然之子”。洛克无疑是可敬的。 但是香格里拉是一个客观自然的存在, 洛克到来之前, 纳西就有了自己的学者和文化人。换一个角度讲,正是香格里拉的一方水土,改变了一个西方学者的命运,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洛克, 为什么不能说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呢?我看就像他评价他的纳西兄弟一样,称他为“大自然之子”更平等一些,更合适一些。由此,我们得到一种启示: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自己。“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 ,这是套用了一个现成句式。拉美的乌拉圭作家加莱亚诺写过一篇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 ,他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在哥伦布的船队到达美洲之前,那片大陆就自然地存在着,后来者占

20、有了“发现”的专利权。 “从此以后,印第安人就一直被判为终身有罪” ,遭到灭绝性的杀掠。所以他说“ 1492 年,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发现”。而美洲的希望则是在它 “自己发现自己的时候”。同样,“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 ,也是把香格里拉当成主体,而不是被动面对世界的客体。因而,对香格里拉来说,问题关键就在于,它是不是真是一个美好的真实的存在,这也许是“自己发现自己”的含意。人们通常把美好的地方都比做世外桃源,可见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方抱有怀疑。人们说世外桃源, 就是说世上没有, 这说法本身就意味着对现实的批判。“世外”,可以理解成人类还没有实现的理想, 若说哪里是世外桃源,就是说哪里已接近或实现了

21、理想的蓝图,那它其实就是世上的桃源了。 一旦回到世上, 就是人类的势力范围了。那么世上桃源还可以叫做世外桃源吗?或者说世上可能有真正的世外桃源吗?如今的香格里拉是行进在通往理想境界的路上。什么时候, 人们的精神世界能够做到和那里的自然风光一样美丽, “恢复人和大自然之间和谐一致的关系”了,什么时候可以说它真是,或接近香格里拉了。到那时香格里拉的词义应该发生变化,无论英语还是汉语,都可以把它译做世上桃源。2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 分):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证明香格里拉就在云南丽江。洛克是为了“把灵魂融入这方水土”而来到丽江的。对“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发现”的观点,本文作者是赞同的

22、。本文认为,“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但香格里拉的确又是被洛克第一个发现的。香格里拉在汉语中的意思并非是“世外桃源”。22、作者说:“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同时也发现自己。”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问题(4 分)。( 1)“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的含意是什么?答:( 2)香格里拉“发现自己”的含意是什么?答:23、作者认为加莱亚诺的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 ,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请根据文意写出“偏见”的含意(4 分)。答:24、这篇散文中, ( 1)为什么作者认为“世外桃源”的说法意味着对现实的批判?(么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境界?(6 分)答:( 1)2)什( 2)五、( 12 分)25、为下面的

23、报道拟一条标题(不超过12 个字)( 3 分)近日,新会市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这是画在一幅木质门板上的油画,画的是两个与真人一般大小、身着汉式服饰的西洋美女。研究者初步认为,这幅“木美人”是我国最早的油画作品,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著名油画家达·芬奇的杰作 蒙娜丽莎 。据传,这副“木美人”门板,是明朝时一位新会籍人士从福建带回来的。木门所属的屋子因失火而烧毁,画有美人的门板是屋子里唯一没有被烧毁的东西,距今至少有500 多年历史。这幅画究竟是何人何时所作?为何画中女子身着汉人服装,面部却有明显的西洋人特征?这些问题至今还不清楚。答:26、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

24、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3 分)即使书中没有黄金屋、颜如玉, 书籍仍旧是精神追求者的宠儿,因为读书不仅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它是心绪的慰籍,是生命的落脚处。27、根据以下规定的情境,以“免疫力”为中心,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40 个字左右(6分)情境一:身体健康方面情境二:社会生活方面六、( 60 分)28、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一个海员,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诗中的“出发” 、“到达”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

25、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 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附:参考答案一、1、 A2、 C3、 D4、B5、 A6、 B7、 D8、 B9、D10、 C二、11、 B12、 D13、 B14、C15、 D16、 C三、17、 B18、 D19、 C20、 A四、21、 CE22、( 1)香格里拉改变了洛克的命运。或:香格里拉塑造了全新的洛克。( 2)认清自己是否真是一个美好的真实的存在。把香格里拉当成主体。23、把对美洲的占领看成“发现”。把印第安人视为罪人。24、( 1)世外桃源的美好引发了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方的怀疑。或:世外桃源的存在映射出现实的缺陷。( 2

26、)人和大自然之间具有和谐一致的关系。五、25、中国的蒙娜丽莎 (或“木美人” )之谜26、 仲夏亭榭里的弄弦深秋山林中的独步是灵魂的依傍以上只是举例,答案可以多种多样。27、 符合规定的情境,体现出二者的差别。以“免疫力”为中心。六、28、略中国 大方题库 网 12002 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 1)一、( 18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盐碱箴言呼喊减员增效感激涕零B阐述弹药禅让肆无忌惮殚精竭虑C束缚薄荷簿册赤膊上阵博大精深D滇池嗔怒缜密精卫填海谨小慎微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留恋流连忘返厉害利害得失B质疑不容

27、置疑符合随声附合C变换变幻莫测旁证旁征博引D株连珠联璧合大意微言大义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过错(过失、错误)过犹不及(过头或不够都不好)过瘾(满足癖好)闻过则喜(听到以后就感到高兴)B道义(道德、正义)道听途说(在道路上听到并传说)道歉(表示歉意)能说会道(善于言辞、很会说话)C工会(职工团体)适逢其会(恰巧碰到了那次聚会)会谈(多人商谈)心神领会(不用明说就已经领会)D张望(向远处看)剑拔弩张(拔出刀剑、把箭射出)张榜(贴出文告)虚张声势(假装、夸大自己的气势)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

28、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江苏大方教学测试实验室编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了。C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D加入世贸组织( WTO )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美关系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你比他只是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这几天我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A 一再多少往往B再三多少常常C一再稍微常常D再三稍微往

29、往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B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C俄罗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禁止政府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D终身教育制度的确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二( 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 题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

30、将之分成优劣好坏, 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 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地质史上, 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凡搬不动的粗大砾石, 留在原地形成砾石戈壁滩; 颗粒适中的粗沙和细沙被吹移到附近就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则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 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就是沙尘经数百万年堆积而成的, 华夏文明就是在这块沙尘累积的黄土地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

31、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使新西兰火山岛上的土壤更为肥沃,因而被称作“澳大利亚出口的珍贵产品”。从非洲内陆吹向地中海的强风帮助古罗马人使用帆船从埃及运回小麦, 但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 沙尘暴固然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然而由于沙尘含有碱性,又可中和大气中酸性物质,减缓酸雨的发生。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送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沙尘和水汽相遇, 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作降水。可见,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然而, 近百年来, 沙尘暴却已成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

32、的一大灾害。构成我国沙尘暴的物质材料,多来自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区。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特别是由于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 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结果造成生态巨变:原来有沙漠的地方沙漠扩大了;没有沙漠的地方沙漠产生了;内陆河流程缩短,水量减少,沼泽地消失;河流两岸的绿色走廊枯萎死亡。 这样,来自大西北的沙尘暴,一路上还源源获得裸地上新的沙尘源的补充,而且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草原上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总之,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 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一连串的灾害也就由此产生。哥德说过: “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这或许能给我们某

33、种启示。7下列对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A 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现象。B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C从地质史上看,沙尘暴是风力对草原带有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的结果。D沙尘暴是那些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大风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形成的。8下列对 “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全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B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C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从而减缓酸雨的发生。D沙尘不仅

34、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9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B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造成生态巨变。C沙尘暴中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D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 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B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C既然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

35、的危害,人类也就完全有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D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而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三、( 15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 15 题。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 “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 胡兵终怪之, 不敢击。 夜半时, 引兵而去。 广居右北平,

36、 匈奴闻之,号曰 “汉之飞将军 ”,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 “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

37、曰:“传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军和士兵。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

38、失期C既出塞,出东道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13对下列各句中 “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称代前文的(广军) “解鞍 ”、 “士皆纵马卧 ”。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称代前文的 “(李)广 ”。C饮食与士共之称代前文的 “赏赐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刭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 ”的一组是解鞍,令士皆纵马卧得赏赐辄分其麾下专以射为戏 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A BCD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39、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是杀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的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四( 15 分)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0、( 5 分)( 1)其李将军之谓也?(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 “折柳 ”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 “折柳 ”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 ”之说?为什么?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 (4 分)( 1)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 , !(白居易琵琶行 )( 2)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五

41、(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 22 题话说知音林非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的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 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当他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泰山! ”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迸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 “汤汤乎若江河! ”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

42、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兴奋感激?困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触摸琴弦了。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 ”和 “知音世所稀 ”了。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 ·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 想得心驰神往时, 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陈陈飘荡的云雾,在惝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阻隔, 觉得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出来,矍铄地站在我身旁。 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 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

43、断地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应该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 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念和尊重, 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我曾在乐府解题 里看到过这样的记载。据说他整整三年都困苦地弹奏着,琢磨着, 冥想着, 手指都开裂了, 鲜血直往外冒, 浑身消瘦,憔悴得像奄奄一息的病人。 但是,琴弦上总是蹦出一丝丝浑浊和粗糙的声响。于是苦心孤诣的恩师带领他奔向波涛汹涌的东海,整日整夜在沙滩上踯躅。狂风吹肿了眼睛,

44、暴雨淋湿了衣衫, 烈日晒黑了皮肤, 黯淡和凄凉的月光又使他迷失了道路,险些儿溺死在奔腾和呼啸的海浪中。那铺天盖地怒吼着的波涛,茫茫无际蔓延着天涯,扶摇直上哀号和翱翔着的鸥鸟,霍地使他开启了紧闭的心窍,琴声突然变得悠扬而又壮烈,清洌而又浩瀚,刚劲而又缠绵,悲切而又欢乐, 我似乎瞧见他无法遏止自己的泪水顺着脸颊滚滚流淌。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 轻易放弃了是多么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大凡能用声音、 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往往会历尽沧桑, 甚至要闯过多少生死的关隘, 还得在日后反复地揣摩,昼夜都不能停歇。 既然已经耗尽了毕生的心血,投入了如此巨大的工

45、夫, 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们心中,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19愈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的兴奋和感激 ”?20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21愈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 这篇散文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早已深入华夏子孙心坎里的知音的传说进行评说,表达了作者对获得知音的独特看法。B全文以 “神往和渴求知音 ”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愈伯牙遇知音和艰苦学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知音难觅但又可求的主题。C“我似乎瞧见他, 滚滚流淌 ”一句, 生动地描写出伯牙学琴成功后激动与喜悦的心情,也融入了作者学艺的切身体会。D最后一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