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涪陵实验中学2021年秋高2022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
2、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
3、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并非是少数作品的特例。一幅卷轴画
4、可能在它的流传和收藏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重大变化,但是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王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即使是形状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 那些表面上并没有被改换面貌的艺术品,因为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的变化,也会成为再造的历史实体。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卷”,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段一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5、(摘编自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旦认识到实物非原物,美术史家就会发现美术的“历史物质性”问题。 B.郭熙为宫廷创作的画流出皇宫,这跟宋徽宗的美术趣味与神宗不同无关。 C历代藏家和帝王在古画上盖章、题跋,导致其原初状态改变而再非实物。 D艺术品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化和变化,常常会使它们获得另一种生命。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品的历史形态往往不会自动显现,而需要通过深入的历史研究重构。 B文章对画继掌故的讨论,是为了证明现藏的早春图并非“原物”。 C观看早春图时,只留意细部的笔墨技法,未必符
6、合其最初创作状态。 D壁画移出原址转入美术馆陈列后,将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新的属性和意义。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打破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能有助于美术史家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关系。 B徽宗以古画易熙作,改变了早春图这类作品的创作状态,使其从“原物”变成了“实物”。 C正确认识“实物”与“原物”的区别,认识“历史物质性”,能更全面地认识探究艺术持续和变化的生命。 D“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存在于很多作品中,尤其存在于乾隆等帝王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4分) 5近日,“敦煌壁画艺术公益巡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进行,巡展展出了3
7、0余幅根据敦煌石窟和榆林石窟的壁画用现代数字技术高保真复制而成的经典作品。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在此次巡展中所能观赏到的敦煌壁画艺术的认识。(4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碑 孙犁 赵庄村南有三间土坯房,一圈篱笆墙,面临着滹沱河,那是赵老金的家。 自从敌人在河南岸安上炮楼,老人整天到河边去,有鱼没鱼,就在这里呆一天。看看天边的山影,看看滹沱河从天的边缘那里白茫茫地流下来,像一条银带,在赵庄的村南曲敛了一下,就又奔到远远的东方去了。 “五一”以后,这里一向是常住八路军和工作人员的。这些日子,每逢赵老金睡下了,母亲和女儿小菊到了东间,把窗户
8、密密地遮起来,一盏小小的菜油灯挂在机子的栏杆上,女儿登上机子,母亲就纺起线来。 现在是九月底的天气,夜深了,河滩上起了风,听见沙子飞扬的声音,窗户也呼打呼打的响。屋里是纺车嗡嗡和机子挺拍挺拍的合奏。 母亲忽然听见窗户上啪啪地响了两下,她停了一下纺车,以为是风吹的,就又纺起来。立时又是“啪啪啪”的三下,这回是这么清楚,连机子上的女儿也听见了,转眼望着这里。 母亲把耳朵贴到窗纸上去,外面就有这么一声非常清楚、熟悉又亲热的声音: “大娘!” “咳呀!李连长来了!”母亲一下就出溜下炕来,把纺车也带翻了。女儿又惊又喜地把机子停止,两手接着柱板,嘱咐着母亲:“你看你,小心点。”母亲摘下灯来,到外间去开了门
9、,老李一闪进来,随手又关了门,说:“大伯在家吗?” “在家里。干什么呀,这么急?” “我们有十几个人要过河,河里涨了水,天气又凉不好浮。看见河边有一只小船,我们又不会驶,叫起大伯来帮帮忙。” 小菊听着,连忙从机子上下来到西间去了。 “十几个人?他们哩?”大娘问。 “在外边。我是跳墙进来的。”老李说。 “那你就快点吧!”大娘向着西间喊了一声。 “来了。走吧,同志。”老金已经穿好衣服,在外间等候了。 大娘掩好门,回到屋里,和女儿坐在炕上。她听着,河滩里的风更大了,什么声音也听不见。风杀了,一股寒气从窗子里透进来。 老金回来,他的胡子和鬓角上挂着一层霜雪。他很忧愁地说:“变天了,赶上了这么个坏天气!
10、要是今黑间封了河,他们就不好过来了。” 一家三口,惦记着那十几个人,放心不下。 早晨,天没亮,大娘就去开了门。满天满地霜雪,草垛上、树枝上全挂满了。树枝垂下来,霜花沙沙地飘落。 当大娘正要转身回到屋里的时候,在河南边响起一梭机枪。这是一个信号,平原上的一次残酷战斗开始了。 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中间是清脆沉着的步枪声。一家人三步两步跑到堤埝上,朝南望着。 赵老金忘记了那飞蝗一样的子弹,探着身子望着河那边。他看见那一小队人退到了河边。当他们一看出河里已经结了冰,中间的水又是那么凶的时候,微微踌躇了一下。但是立刻就又转过身去了,他们用河岸作掩护,开始向三面的敌人疯狂地射击。老金看见就在那烟
11、火里面,这一小队人钻了出来,先后跳到河里去了。 他们跳进结冰的河里,用枪托敲打着前面的冰,想快些扑到河中间去。但是腿上一阵麻木,心脏一收缩,他们失去了知觉,沉下去了。 老金他们冒着那么大的危险跑到河边,也只能救回来两个战士。他们那被水湿透的衣裳,叫冷风一吹,立时就结成了冰。 “你们昨晚上过去了多少人?” “二十个。就剩我们两个人了!”战士们说。 “老李呢?” “李连长死在河里了。” 这样过了两天,天气又暖和了些。太阳很好,赵老金吃过午饭,一句话也不说,就到河边去了。他把网放在一边,坐在沙滩上抽一袋烟。河边的冰,叫太阳一照,乒乓地响,反射着太阳光,射得人眼花。老金往河那边望过去,小麦地直展到看不
12、清楚的远地方,才是一抹黑色的树林,一个村庄,村庄边上露出黄色的炮楼。老金把眼光收回来。他好像又看见那一小队人从这铺满小麦的田地里渡过来,纵身到这奔流不息的水里。 他站立起来,站到自己修好的一个小坝上去。他记得很清楚,那两个战士是从这个地方爬上岸来的。他撒下网去,他一网又一网地撒下去,慢慢地拉上来,每次都是叹一口气。 他在心里祝告着,能把老李他们的尸首打捞上来就好了,哪怕打捞上一支枪来呢!几天来只打上一只军鞋和一条空的子弹袋。就这点东西吧,他也很珍重地把它们铺展开晒在河滩上。 这些日子,大娘哭得两只眼睛通红。小菊却是一刻不停地织着自己的布,她用力推送着机子,两只眼狠狠地跟着那来往穿送的梭转。她用
13、力踏着蹬板,用力卷着布。 有时她到河岸上去叫爹吃饭,在傍晚的阳光里,她望着水发一会呆,她觉得她的心里也有一股东西流走了。 老头固执得要命,每天到那个地方去撒网。一直到冬天,要封河了,他还是每天早晨携带一把长柄的木锤,把那个小鱼场砸开,“你在别处结冰可以,这地方得开着!”于是,在冰底下憋闷一夜的水,一下就冒了上来,然后就又听见那奔腾号叫的流水的声音了。这声音使老人的心平静一些。他轻轻地撒着网。他不是打鱼,他是打捞一种力量,打捞那些英雄们的灵魂。 那浑黄的水,那卷走白沙又铺下肥土的河,长年不息地流,永远叫的是一个声音,固执的声音,百折不回的声音。站立在河边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纪念碑。 一九四六
14、年春于冀中(有删改) 文本二: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的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声! 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
15、淀。 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气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荷花淀节选)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讲述了赵庄村普通村民赵老金帮助八路军战士渡河,战士们被敌军围堵,大多命丧冰河,赵老金执著打捞战士遗体遗物的故事。 B.文本一中母女俩夜间纺线前“把窗户密密地遮起来”,母亲“把耳朵贴到窗纸上”等细节照应上文“敌人在河南岸
16、安上炮楼”,暗示形势紧张。 C.文本一中滹沱河是贯穿小说的物象,结尾处“永远叫的是一个声音,固执的声音,百折不回的声音”寄寓的是击退敌军的决心和信心。 D.文本二中,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发生在清香四溢、色彩鲜艳的荷花淀里,发生在妇女们探望丈夫的归途中,这种战争环境充满诗情画意。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精心穿插多处环境描写,比如“树枝垂下来,霜花沙沙地飘落”就既写出了天气的恶劣,也表露出大娘担忧战士的沉重心情。 B文本一两次写战士们跳进冰河的场景,一实一虚,强化了八路军战斗的艰苦和牺牲的悲壮,表现了赵老金的悲痛之情。 C文本二中作者不是用一般小说的写法而
17、是通过女主人们的所见所闻来写战斗,语言朴素无华,清丽畅达,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D文本二中女人们各自寻找丈夫的脸、战士们沉到水底捞战利品等生动的细节描写,渲染了战斗胜利后欢乐的气氛,使小说充满了生活气息。 8.同为表现战士牺牲后群众的悲情,描写小菊悲情的语句能不能用在大娘身上,为什么?请结合小说具体分析。(6分) 9.有评论认为碑是孙犁小说中具有艺术个性的一篇,它不同于以荷花淀为代表的清新明快的审美特征,而展现出一种符合战争残酷性的凝重悲壮的艺术风格。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结合文本一、文本二说明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
18、文,完成1014题。 坚锐意欲取江东,下诏大举入寇。阳平公苻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坚不听。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援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
19、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
20、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谢安得驿书,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淝水之战) 【注】坚,苻坚,前秦国君。谢安,东晋政治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谢玄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B谢玄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C.谢玄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D.谢玄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
21、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鲜卑,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是魏晋南北朝时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 B.京师,一般泛称国都,京城;也可指天子的军队,朝廷。文中指天子的军队。 C.庙堂,帝王宗庙,可指朝廷,可喻宏大。文中以“庙堂之量”形容谢安气度。 D.驿书,经驿站递送的文书。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秦入侵,大军压境,京城人心恐惧,谢玄、桓冲也惧怕担忧,但谢安早有谋虑部署,镇静自若,其大将风范彰显无遗。 B.刘牢之率军击败前秦军队,苻坚登城瞭望,
22、见晋兵布阵严整,又误以为山上草木皆晋兵,故内心害怕,此时前秦败象已露。 C.淝水遇阻,谢玄请求前秦让晋军渡河,双方一决雌雄。苻坚胸有成竹,没想到前秦军队一退即溃,一发不可收拾,被东晋击败。 D.谢安接到驿站传递的战报,得知战果,内心却一点也不高兴,继续下棋,若无其事,其沉着冷静的儒将风范再次显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 (2)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 14.文中苻融说“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
23、首唐诗,完成1516题。 朝退书怀 韩偓 鹤帔星冠羽客装,寝楼西畔坐书堂。 山禽养久知人唤,窗竹芟多漏月光。 粉壁不题新拙恶,小屏唯录古篇章。 孜孜莫患劳心力,富国安民理道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写自己已经脱了朝服,披鹤帔戴星冠,与诗题中“朝退”相呼应。 B.书堂位于寝楼的西侧,环境清幽;窗外翠竹茂密挺拔,月光洒在上面。 C.山禽豢养已久,与主人熟稔,一呼一鸣,相互应和,诗人闲适、自在。 D.诗人无意在粉壁上题写自己的诗作,只是在屏风上抄录古代圣贤文章。 16.学者霍松林先生认为韩偓的诗歌是“晚唐之正音”(正音,纯正的音乐,这里指积极高尚的情怀),
24、请结合诗歌尾联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即使“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仍能“晏如也”。而论语.述而中孔子即使“_,_”也能“乐在其中”。 (2)望岳中,“”一句传神地写出了诗人乍望泰山时的惊叹之情和揣摩之意;“”一句则有力地表达了诗人登临绝顶的豪情壮志。 (3)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中,能够与家人书信交流是一件幸福的事。“家书”“乡书”作为思乡之情的象征,也频繁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1820题。 葫
25、芦谐音“福禄”,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葫芦外形柔和圆润、线条流畅,上下球体,符合“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左瓢右瓢,可盛千百福禄;大肚小肚,能容天下万物”,葫芦着多层次的吉祥文化,幸福、平安、和谐、多子等。可以说,()。其实,我国人民不仅喜爱葫芦,葫芦对“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与葫芦文化都有共同的情感基础。一般认为葫芦的原产地是非洲,我国人民与非洲人民均有的葫芦种植历史。历史文献,印度人民对葫芦“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与中国人民有共识,这一点可以由季羡林先生所翻译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第一篇第三十七章第十七首诗所记载的“须摩底呢,虎般的人!生出来了一
26、个长葫芦,人们把葫芦一打破,六万个儿子从里面跳出”予以证实。葫芦作为日用品和吉祥工艺品,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广泛喜爱。 18.依次填入文中橫线上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浑然天成蕴含源远流长表明 B一脉相承蕴含博大精深标明 C浑然天成包含博大精深标明 D一脉相承包含源远流长表明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凝结在葫芦身上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被葫芦代表了 C.葫芦身上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D.葫芦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仅我国人民喜爱葫芦
27、,“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都对葫芦与葫芦文化有共同的情感基础 B.我国人民不仅喜爱葫芦,“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都对葫芦与葫芦文化有共同的情感基础 C.不仅我国人民喜爱葫芦,葫芦对“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与葫芦文化都有共同的情感基础 D.我国人民不仅喜爱葫芦,还对“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的葫芦文化深有感情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医生或营养师会告诉你,只要按时吃饭、合理膳食、正常锻炼,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都能均衡摄入,。但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并不听得进劝,比如熬夜伤肝那就吃护肝片;熬夜容易衰老,通过服用葡萄籽精华来抗氧
28、化、抗衰老,来缓解熬夜所造成的身体损伤。这种错误的认知是,因为自己不规律作息对身体器官的伤害,应该通过对应的功能性食物来弥补。 但事实是,这些功能性食物,甚至可以说没有效果。毕竟,有专业检测表明,功能性食物里的一些人体所需元素含量微不足道,补钙不如喝牛奶,补维生素不如吃水果蔬菜。因此,服用功能性食物,只是一种看似具有科学性的精神上的自我安慰。可能会有变化,但都远不如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来得更有效果。这也表明了,是不科学的举动。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将材料中的“服用功能性食物,只是一种看似具有科学
29、性的精神上的自我安慰”这句话改为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保持语意不变。(5分) (1)反问句: (2)双重否定句: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涪陵实验中学2021年秋高2022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远洋船舶长期租赁合同版B版
- 2025年度离婚后房产过户及补偿协议书3篇
- 2024版高新技术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合同版
- 2024年度智能指纹锁采购及安装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能城市建设规划咨询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百货公司员工聘用协议
- 2024年美洲地区航空运输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新型节能玻璃安装与维护一体化施工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葡萄采摘基地土地流转与品牌推广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个人现实表现材料1500字德能勤绩廉(通用6篇)
-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5.圆 青岛版 (含答案)
- 日本疾病诊断分组(DPC)定额支付方式课件
- 复旦大学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课件03用大历史观看中国社会转型
- (精心整理)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
- QC成果解决铝合金模板混凝土气泡、烂根难题
- 管线管廊布置设计规范
- 提升教练技术--回应ppt课件
- 最新焊接工艺评定表格
- 精品洲际酒店集团皇冠酒店设计标准手册
- 农副产品交易中心运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