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一语文下册过关测试题_第1页
09年高一语文下册过关测试题_第2页
09年高一语文下册过关测试题_第3页
09年高一语文下册过关测试题_第4页
09年高一语文下册过关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9年高一语文下册过关测试题语 文第卷(选择题 共30分)一、单项选择(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惊蛰 有条不紊(mng) 畏葸(x) 游目骋怀(chng)B戮力 陈抟老祖(tuán) 寒暄(xun) 谬种流传 C凫水(fú) 怄心沥血 吮吸(shn) 放浪形骸(hài)D睥睨(pì) 按剑而跽 癸丑(gu) 度长絜大(xié)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据介绍,这位盲人并非走后门照顾来的,她在美国女子1500米奥运选拔赛中名列第三,许多明眼运动员也只能望其项背。B听说老李被调走

2、的消息后,人们议论纷纷,但有谁知道,老李到新单位报到的那天上午,新单位的领导、群众以经久不息的掌声欢迎他。C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常吸收外来词以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店名,只能让人贻笑大方。D一年一度的音乐节来到了,等我们来到音乐厅,里面已是万头攒动,济济一堂,观众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部分国人在对西方圣诞文化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浑然不觉地参加到狂欢行列,是在文化上进入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原因之一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沉沦。B德国医学专家说,中医越来越受到重视,西方社会迫切需要让病人接受因人施治、副作用小的疗法对于年老并长期接受治疗的病人尤其重要。C

3、“阿Q精神胜利法”和“幸福在于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它是由于恶劣的生存环境、文化语境和非人的生存方式决定了的一种自我把握形式和心理调节方式,是一个人身处弱势时自我解嘲的精神避风港。D恰同学少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首播后,激起了滚滚收视热潮,其意味深长的青春励志故事,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撞出了璀璨的火花。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有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B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在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

4、对山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摘虎耳草! C庄周挨了苍颉体当头一棒,几乎哭出来,看那边走来一位西装笔挺的办事员,连忙迎上去苦苦哀求。D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二、阅读题(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展现传统文化的脸谱艺术郑咏诗到内地之前,我对脸谱艺术充满兴趣:黑脸的包公、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一张张生动形象的“脸”,民族性很强,不论你走到哪里,只要看到脸谱,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和中国的戏剧。脸谱是中国戏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借助油彩和画笔勾勒出一幅幅鲜活的人物“画像”,是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

5、术。但脸谱的特殊性则在于:它是中国戏剧独有的,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般来讲,化妆作用在于修饰人物的容貌,其他国家的化妆师也多通过化妆来美化或丑化演员,但脸谱则不一样:它不仅是一种审美艺术,更是一种文化艺术。脸谱通过各种各样的图案和丰富多样的颜色来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美丑好坏,成为一件件可供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在戏剧舞台上,一张张不同的脸,是演员传达给观众最直接的信息,观众可以根据不同的脸谱来分辨角色和人物性格,达到对角色的共同认知。可以说,脸谱寄托褒贬爱憎,是联系演员和观众的一座桥梁。脸谱的形象大多来自古典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还有人们很熟悉的历史人物包公、常遇春,以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

6、来佛、二郎神等。通过舞台表演,脸谱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我一直觉得,传统与现代界限分明:传统风格表达的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艺术,现代风格表达的则是当下人们的审美标准。如果传统风格中掺杂了现代元素,它就会变质,就像把的士高音乐加到古琴曲子中一样,好端端的传统就会被弄得不伦不类。 直至近日,我在网上看到一篇题为“川剧变脸玩出奥运脸谱”的报道后,对艺术风格有了新的认识。这篇报道讲的是川剧变脸艺术家刘世虎变出了福娃和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引起人们很大反响。刘世虎说:“我想用特别的行动迎奥运。”这一举动不仅是对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支持,也展示了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这让我非常感动

7、,我想,艺术的意义不正在于此吗?利用原有的脸谱素材,加入一些有意义的现代元素,对传统艺术进行再创造,从而使它获得生生不息的发展。 说到底,艺术是以表意为大前提,艺术的美,在于其中的文化内涵能够感动观众,这种内涵远远超过外在形式。通过一张张脸谱,我们不仅看到了色彩组合的美,还看到了色彩背后的深意以及无穷的生命力。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9月16日,略有删节)5下列关于“不论你走到哪里,只要看到脸谱,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和中国的戏剧”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脸谱是中国戏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B脸谱是中国戏剧独有的,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C脸

8、谱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D脸谱不仅是一种审美艺术,更是一种文化艺术。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借助油彩和画笔勾勒出一幅幅鲜活的人物“画像”是脸谱的重要特征。B中国戏剧中人物的忠奸善恶、美丑好坏往往通过脸谱的图案与颜色来加以表现。C脸谱是演员传达给观众最直接的信息,是联系演员和观众的一座桥梁。D脸谱艺术向人们表明,艺术的美,在于文化内涵能够感动观众,更在于外在形式。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概括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脸谱的形象大多来自古典名著,可见中国古典名著对中国戏剧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B黑脸的包公、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这些脸谱代表了不同的人物性格,更加突出

9、了脸谱的民族性很强的特点。C脸谱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人物性格,所以观众只要看到脸谱的颜色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性格特点。D加入了现代元素的脸谱,不仅不会对传统的中国戏剧艺术造成损害,而且还更有利于传统的中国戏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题3分)。汪应辰,字圣锡,信州玉山人。幼凝重异常童,五岁知读书,属对应声语惊人,多识奇字。家贫无膏油,每拾薪柴以继晷。从人借书,一经目不忘。十岁能诗,游乡校,郡博士戏之曰:“韩愈十三而能文,今子奚若?”应辰答曰:“仲尼三千而论道,惟公其然。”绍兴五年,进士第一人,年甫十八。御策以吏道、民力、兵势为问,应辰答以为治之要,以至诚为本

10、,在人主反求而已。上览其对,意其为老成之士,及唱第,乃年少子,引见者掖而前,上甚异之。上欲即除馆职,赵鼎言:“且令历外任,养成其材。”乃授镇东军签判。故事,殿试第一人无待次者,至是,取一年半阙以归。召为秘书省正字。时秦桧为主和议,应辰上疏,谓:“和议不谐非所患,和议谐矣,而因循无备之可畏。异议不息非所患,异议息矣,而上下相蒙之可畏。金虽通和,疆场之上宜各戒严,以备他盗。今方且肆赦中外,褒宠将帅,以为休兵息民自此而始。纵忘积年之耻,独不思异时意外之患乎?此因循无备之所以可畏也。臣愿勿以和好之可无虞,而思患预防,常若敌人之至。”疏奏,秦桧大不悦,出通判建州,遂请祠以归。张九成谪邵州,交游皆绝,应辰

11、时通问。及其丧父,言者犹攻之,而应辰不远千里往吊,人皆危之。服阕,除秘书少监,迁权吏部尚书。李显忠冒具安丰军功赏五千余人,应辰奏驳之。权户部侍郎兼侍讲。应辰独员当剧务,节冗费,常奏:“班直转官三日,而堂吏增给食钱万余缗;工匠洗泽器皿仅给百余千,而堂吏食钱六百千;塑显仁神御,半年功未及半,而堂吏食钱已支三万、银绢六百匹两。他皆类此。”上惊其费冗,命吏部裁之。除吏部尚书,寻兼翰林学士并侍读。论爱民六事,庙堂议不合,不悦者众。应辰接物温逊,遇事特立不回,流落岭峤十有七年。桧死,始还朝。刚正方直,直言不避以淳熙三年二月卒于家。论曰:“应辰学术精淳,尤称骨鲠皆事上忠而自信笃,足以当大任者,惜不尽其用焉。

12、”(选自宋史·汪应辰传)注:赵鼎:当时任宰相。 张九成:当时的主战派。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拾薪柴以继晷 晷:日光B上欲即除馆职 除:授予官职C故事,殿试第一人无待次者 故事:按先例D应辰独员当剧务 剧务:戏剧方面的事务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汪应辰“刚正方直”的一组是( )属对应声语惊人 引见者掖而前,上甚异之 交游皆绝,应辰时通问 而应辰不远千里往吊 应辰独员当剧务,节冗费 遇事特立不回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汪应辰小时候就非常聪明,由于家贫无钱买油点灯,他便拾取薪柴照明来读书。向别人借书

13、来读,过目不忘。B汪应辰十八岁就考中状元,晋见皇上时,皇上很器重他,想立即任命他做官,由于宰相赵鼎进谏而未能立即授官。C汪应辰不同意秦桧的和谈汪张,而上奏折给皇上,秦桧因此把他贬出京城,让他做了建州通判。D张九成贬官后,朋友们都与他断绝了往来,而汪应辰却时常去问候他。张九成父亲去世,汪应辰还不远万里去吊唁。第卷(120分)四、(23分)11把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应辰答以为治之要,以至诚为本,在人主反求而已。(5分)译文: (2)及其丧父,言者犹攻之,而应辰不远千里往吊,人皆危之。(5分)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8分)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14、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蓣。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注】晋陵,即今江苏常州。黄鸟,即黄莺。绿蓣,指水中浮萍。古调,在这里指陆丞作的早春游望一诗。 (1)结合相关诗句,简要说说早春“物候新”的表现。答: (2)诗歌抒发了什么感情?又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请作简要分析。答: 13填空题(5分,第(1)题必做,后面任选3小题) (1)一般而言,中国现当代小说是指 以来的小说。在语言上,现当代小说以现代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或文白间杂的 ;在形式上,现当代小说以借鉴西洋的小说格式取代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章回、话本、笔记体的格式。 (2)在鸿门宴一文中,张良对樊哙说

15、:“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张良的话如今演变为成语,请写出这个成语: (3)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百有余年矣。(过秦论)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兰亭集序) (5) ,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五、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22分)武赤壁朱增泉武赤壁在蒲圻,蒲圻现已更名为赤壁市。出武汉,车向西,开了两个多钟头才到达。登上赤壁山,扑面见长江,滔滔滚滚,一泻千里,顿觉心阔。山上有扶剑而立的周瑜雕像,高大魁伟,雄姿英发。山下赤壁临江,波涛拍岸,浪花四起。宽阔的江面上,有一艘大船在向西航行。长江北岸,朦朦胧胧,岸低树远。长江在这里由西南向东北斜斜地拐了一道弯,长

16、江北岸是江汉平原上曹军东进的一条陆上走廊,它的左边是汉水,右边是长江。赤壁江段在此拐弯后,恰好横在曹军东进走廊面前,成为一道天堑。曹军图谋东进、南下,无论从水路、陆路进攻,赤壁江段都成咽喉要冲。赤壁山,是长江南岸这一带沿江平原上唯一凭险可守的支撑点。赤壁山右侧是陆口,即陆水汇入长江处。曹军一旦过江,进入陆水,便可上岸直插东吴腹地,势不可挡。史称“陆口为江东锁钥,陆口倘失,孙权必危”。孙、刘联军坚守赤壁山,既可扼控长江江面,又可封闭陆水河口,堵死曹军直插东吴腹地的最佳通道。赤壁山左侧是太平口,直通太平湖(现名黄盖湖),黄盖在此湖中屯兵操练,蓄势待发。为了争得主动,周瑜率水军先机迎敌,在陆口外的江

17、面上与顺江东下的曹操水军打了一次遭遇战。曹军退守江北,与周郎隔江对峙。周瑜在赤壁山上开设了前方指挥所,山下有赤壁面江,山顶有哨亭瞭望。北岸是曹操水军大本营乌林。曹军原准备在此过冬,来春再图进攻。两军三方,一场水陆大战,一触即发。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五万兵力,击败二十多万(号称八十万)曹军,这一仗打得真漂亮。从战略决策层面讲,孙权与刘备面对强敌曹操,审时度势,捐弃前嫌,联合抗敌,不失明智。从计谋策划层面讲,诸葛亮与鲁肃从中穿针引线,促成联盟,功不可没。但从军事指挥层面讲,年轻统帅周瑜才干出众,指挥出色,应居头功。周瑜文武兼备,雄才大略。不仅军事指挥才能出类拔萃,而且精通音乐,“曲有误,周郎顾”

18、。但在古典小说、戏剧里,周瑜却被描绘得心胸狭隘,容不得诸葛亮的才能超过他,“既生瑜,何生亮”,嫉妒得吐血而亡。这对周瑜是不太公正的。事实上,周瑜是东吴开国的栋梁之材,有过大作为、大贡献。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遥想公瑾当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高度赞颂周瑜对赤壁之战、对三国历史所作的贡献,文豪识英雄,惺惺相与惜。文赤壁,武赤壁,内涵不同,又息息相关。有了武赤壁,才有文赤壁;有了文赤壁,更显武赤壁。文武二字,经天纬地。武力打天下、守天下,文力治天下、修天下。文武之道,文在前,武在后,从长远观点看问题,文力比武力更强大。文武相济,可以安天下。 (选自今晚报,有删节)14第段中

19、划横线这句话“但在古典小说、戏剧里,周瑜却被描绘得心胸狭隘,容不得诸葛亮的才能超过他,既生瑜,何生亮,嫉妒得吐血而亡”有何深意。(4分)答: 15本文写到孙、刘联军以五万兵力,击败二十多万(号称八十万)曹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结合全文回答孙、刘联军以少胜多的原因,请分条叙述。(6分)答: 16文中写周瑜“文武兼备,雄才大略”,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结合全文谈谈周瑜的形象。(5分)答: 17文章结尾写道:“文赤壁,武赤壁,内涵不同,又息息相关。”本文写的是“武赤壁”,即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所在地,与英雄人物周瑜等有关;可这里写到了“文赤壁”,请问,“文赤壁”跟历史上哪位著名人物有关?它在哪儿

20、?为什么称为“文赤壁”?(7分)答: 六、语言表达及运用(15分)18用“音乐”做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4分)各种非理性的欲望,都可以在音乐中得到净化,那是指听众中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的人、敢于承认自己心底欲望的人,方才可以让各种欲望在音乐中得到净化。音乐 19下面是某学校庆祝教师节文艺晚会上主持人开场白的一部分,请在横线上分别填写适当的句子,与原有语句基本对应,并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5分)甲:谁将简陋的粉笔赋予了生命的活力,描绘出广阔的天地;乙: 。甲:“春蚕到死丝方尽”。老师,您守着一方净土,用粉笔挥洒激情,默默无闻;乙: 。甲:从您身上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人梯,什么是奉

21、献;乙: 。甲: ;乙: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甲:您吸引着我们求知的目光,把我们从懵懂带入成熟,从无知变得学有所长;乙: 。甲:在您的节日里请听我们为您颂歌;乙:在您的节日里请听我们为您吟唱。20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达方面分别存在不得体的错误,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6分)情景一:某访谈节目: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因病刚刚离去,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情景二:某高校学生去看望5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情景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X

22、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答: 改为 改为 改为 七、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在新浪网与国内17家媒体共同推出的大型公众调查“二十世纪文化偶像评选活动”中,经综合统计,10大偶像排名如下:鲁迅、金庸、钱钟书、巴金、老舍稳坐排行榜前5名,争议极大的娱乐明星张国荣、王菲挤进前10名(分别为第7名、第10名),剩下3位依次是:英雄人物雷锋、科学巨匠钱学森和一代京剧宗师梅兰芳。此次活动一开始就闹得沸沸扬扬。有人表示,前10名名单太狭隘,居然没有一名哲学、历史、人类学、经济学、法学大师入选,王国维、蔡元培、胡适、陈独秀、梁启超

23、、顾准、马寅初这样的学术巨擘全都落榜,让人惋惜。关于“偶像”这个话题,你有哪些认识与思考?你心目中的“偶像”是谁?请以“我的偶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骸”hái,“怄”应是“呕”)2B(A“望其项背”指能够望得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中,原句要表示的意思是许多明眼运动员比不上她。C“贻笑大方”即让内行人见笑的意思,与“让人”重复。D“济济一堂”比喻人才聚集,此处不合语境。)3D(A动宾搭配不当,“参加”应改为“加入”,或删除“参加”后面的“到”;“进入”应改为“陷入”,因为“进入”有主动之

24、意,而“陷入”是不自觉的。B句式杂糅,应在“疗法”后面加上逗号,在“对于”前加上“这”或“这种疗法”。C“它”指代不明,应改为“阿Q精神胜利法”。)4C(苍颉体三字应用上引号。)5D(没有提及脸谱与中国戏剧和中国历史文化的关系。)6D(文化内涵远远超过外在形式。)7C(充分关系推断不准确。)8D(繁重的事务) 9C(是说明汪应辰小时聪慧过人,是说明皇上感到很吃惊,是说明汪应辰的政治才能。)10B(授他为镇东军签判)11译文:(1)汪应辰回答时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以诚信为根本,对皇帝而言要设身处地为天下百姓着想。 (2)等到他(指张九成)的父亲去世,说他坏话的人还攻击他,但是汪应辰却不远万里前

25、去吊唁,人们都为汪应辰感到危险。12(1)海上朝霞灿烂,江边梅开柳绿,天气和暖,黄莺欢鸣,阳光明媚,浮萍泛绿。(2)归思(思念家乡的感情)。二三两联借景抒情(或以乐景衬哀情),最后一联直抒胸臆。13(1)五四新文化运动 古代白话文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3)序八州而朝同列(4)齐彭殇为妄作(5)倚南窗以寄傲14虽然周瑜在历史上是一位大英雄,但是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及一些古典戏剧里,作者奉刘备为正统,为了推崇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便故意贬低周瑜,将他写成一个心胸狭隘善嫉妒的人物。这与真正的周瑜是不相符的。15诸葛亮与鲁肃从中穿针引线,促成孙刘联盟。孙权与刘备面对强敌曹操,审时度势,捐弃前嫌,联

26、合抗敌。年轻统帅周瑜才干出众,指挥出色。16周瑜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在赤壁之战中,他运筹帷幄,出奇制胜,最终打败了曹操。周瑜雄姿英发,风流倜傥,精通音乐,为此东吴一度传颂“曲有误,周郎顾”。17北宋的苏轼。 苏东坡笔下的赤壁,不在蒲圻,而在黄冈西北江滨。 山形截然如壁,而有赤色,又名赤壁矶。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后创作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诗文对赤壁作了详实的记叙和描写,逗引着几多文人骚客徜徉和凭吊,扼腕壁前,发思古之幽情。此处赤壁,因而被称为“文赤壁”。18音乐可以也只能让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的人、敢于承认自己心底欲望的人的各种非理性的欲

27、望得到净化。19谁给窄小的讲台播下了文明的种子,培育出祖国希望的花朵。“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您勤耕三尺讲台,用生命熔铸崇高,无怨无悔。从您身上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清贫,什么是富有。加减乘除,算不尽您做出的贡献。您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把我们引入知识的殿堂,为我们插上奋飞的翅膀。20“家父”改“令尊”。“久仰”改“久违”。“鼻祖”改“大家”。【附文言文译文】汪应辰,字圣锡,是江西信州玉山人。年幼时沉稳聪明,和一般小孩不一样,五岁就知道读书,回答他人的问话常常出语惊人,认识很多偏僻的字,家贫寒,没有灯油,就经常拾柴火来点燃接着白天看书。从别人那儿借来的书,一看就不会忘记。十岁能写诗,曾在乡校游学,郡里的学官戏弄他说:“韩愈十三岁时就能写文章,现在你像什么?”应辰回答说:“孔子有三千学生听他讲学,只有你还是这样。”绍兴五年,考中进士第一名,年龄刚刚十八岁。御策用吏道、民力、兵势问他,汪应辰回答时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以诚信为根本,对皇帝而言要设身处地为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