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年秋季期九年级10月份月考试卷语 文(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第卷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3第卷非选择题共7小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第卷(选择题,共39分)(9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纸屑 (xio ) 嗫嚅 ( niè )休憩(qì) 顶礼膜拜 ( mó )B迤逦 ( y)
2、构思 (gu ) 分外 (fèn) 黯然失色 (àn )C停滞 (zhì) 妖娆 (náo ) 风骚 ( so ) 红装素裹 (gu )D声咽(yè) 骤然 ( zhòu )浮藻 (zo ) 断碣残碑 (jié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震慑 扼制 充塞 安之若素B萦绕 摇曳 喧哗 一代天娇C嘻笑 困厄 漫溯 举止泰然D岔开 冥想 笙箫 顿失涛涛3下面对三部中国古典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这段话写的是西游记中的雷
3、音古刹。B.水浒传全书围绕“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其中宋江因被人陷害,发配江州,一日酒醉偶题“反诗”,又被判处死刑,得梁山弟兄劫法场救出,就乐意上了梁山。C.三国演义中曹操曾三次大哭是指:一哭他全家被陶谦所杀,二哭典韦,三哭郭嘉。D.三国演义的“败走华容道”中曹操曾三次大笑,一笑赵云出击,二笑关羽杀到,三笑张飞出阵,活画出曹操刚愎自用、自命不凡的性格特点。二、(21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4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4、,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B开篇用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
5、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四知范晔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后转涿君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B故所举荆州茂才
6、王密为昌邑令 / 故虽有名马C暮夜无知者 / 京中有善口技者D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 不能称前时之闻6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译文: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非常贤明就派人征召他。B当之郡,道经昌邑。 译文:杨振赴任途中,取道经过昌邑。C后转涿郡太守。译文:后来杨震调任涿州郡担任太守。D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译文:他的子孙常常吃蔬菜作饭,出门步行走路,他的老朋友中年长的人有的想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题目“四知”是“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杨震怕别人知道,拒绝王密的贿赂。B本文从侧面描写入
7、手:“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说明杨震的贤明是远近闻名的。C虽然“子孙常蔬食步行”,但杨震拒绝“故旧长者”提出的“为开产业”,在他看来, 留给后代廉洁守正的名声是对他们最大的馈赠。D作者善于人物的语言刻画,文中杨震的话语不多,但却掷地有声,最能凸现人物的性格特点。阅读下面的一篇文章,完成810题。你是我心底最美的缺陷安宁在一个公园里,我遇到了他们。男人长得很丑。五官像是被某个孩子随手画成的,连修葺都无处下手。而左边的脸颊,还有一道难看的烧伤疤痕。站起来去丢垃圾的时候,右腿还轻微地瘸着,从侧面看过去,矮小瘦弱的他,犹如一株营养不良的灌木,长在树木葱茏的林中,既看不到头顶的蓝天,也无法深深地,抵
8、达泥土最丰厚的一层;而路人呢,则每每都用镰刀或者拐杖,毫不留情地,将他奋力地拨开或者砍掉。 而她,则是个盲人,每走一步,都需要他的搀扶,除了用耳听着游人在喷泉前兴奋的尖叫,用鼻嗅着周围的花香,这个公园于她,似乎有些多余。她既不能欣赏似锦的繁花,也不能像其他女子一样,打着漂亮的花伞,怡然自得地在园中散步。她所能做的,只是倚靠在他的身边,晒晒太阳,听听鸟叫。 几乎每一个走过的人,都会一脸同情地看看这一对特殊的夫妇。投向男人的眼光,大多是匆忙中带着点不屑与高傲,似乎他就是面镜子,不仅可以照出路人的荣耀,亦可反射出他的丑陋与卑微。投向女人的视线里,则基本是同情,想她眼盲本已不幸,此
9、生还要与这样一个被社会视作边缘的男人一起度过。甚至,更为可怜的是,别人丢给他的白眼和嘲弄,她从来都看不见。 她显然是渴了,听到叫卖雪糕的,便笑着朝向他,像一个嘴馋任性的小女孩,让他去买。他不知说了句什么,竟是让她咯咯笑着轻轻捶了他一拳。不管他说了什么,在路人的眼里,那一刻的她,犹如一朵娇羞的莲花,嗔怒里满含着妩媚的温柔。 他朝卖雪糕的摊位走去,她则侧耳倾听着他的脚步声,又用空洞的眼睛,看着他的背影。摊位前聚了很多的人,他耐心又焦虑地站在人群的外面,一边瞅着冰柜里飞快少下去的雪糕,一边回头看着不远处安静坐等着的她。人们就像在看一个天外飞来的外星人。更多的人,自动地闪开来,不是
10、为他让道,而是不想与他站得太近。 他就这样在别人淡漠又锐利的视线笼罩里,掏出两元钱,放在柜上,转身挤出了人群。 他脸上的表情,随着走近女人,变得愈发地柔和起来。等到坐下来,替女人剥开雪糕外面的包装时,他的眉眼里又重现昔日柔软清亮的底色。那支雪糕,他们你一口我一口地吃了许久,一直吃到阳光薄薄地洒落下来,轻纱一样,将他们环拥住。等我再一次经过他们身边时,他正牵着她的手,朝一个水池旁走去。在那里,他很认真地扶她蹲下身去,而后为她洗着手上残留的雪糕的汁液。那一刻,他们互相倚靠着,水中的倒影,晃动着,犹如一池盛不住的幸福。(选自青年文摘2008年第8期)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
11、恰当的一项是A“丑”,指文中的丈夫长相难看,与下文中的美好心灵形成鲜明的对比。B“一脸同情”,这是路人心地善良的表现,对夫妇俩起着正面衬托的作用。C“外星人”,表明人们与夫妇俩之间有着极大的隔阂。D“淡漠又锐利”,表明人们对丈夫的态度冷漠,目光挑剔。9下列对文中几个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句意在表现丈夫的矮小病弱,营养不良。B第句写出了妻子脸带娇粉,羞涩柔媚的笑态。C第句既表明夫妇俩吃雪糕的时间长,又强调夫妇俩的微不足道。D第句的意思是不管生活有什么变故,彼此间的柔情都会让夫妇俩永远相亲相爱,幸福美满。10下列最符合作者写作意图的一项是A谴责路人对残疾人的麻木不仁。B呼吁社会关注残疾
12、人的生活。C赞美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D歌颂人性的涥朴与完美。三、(9分)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1113题。风雨成功路 (1)人生正是在不断面对和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人生路上,留下一步步坚实的脚印,才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这是我和父亲一起走泥路时得到的启示。(2)当竞赛成绩出来后,我得知自己名落孙山,心情就犹如当时的天气,阴阴沉沉,被一层阴霾笼罩着,久久不能平静。直到有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3)吃过晚饭,父亲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便说带我到家后的田野走走。我无精打采地答应了。由于刚刚下完雨,空气十分清新,周围的稻穗和山峦经历风雨,显得生机勃发。我望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心情稍微放松
13、了些。这时,父亲说:“你能找到我们走来时的脚印吗?(A)”我低下头望着地,很快就找到了,并指着给父亲看。父亲又问:“在平时天气晴朗的时候,你能找到这些脚印吗?”我马上回答不能,父亲问我为什么?(B)我说道:“因为下了雨,土地变得泥泞,所以留下了痕迹。”父亲边走边说:“这不正像是人生吗!(C)”“人生?(D)”我猛地醒悟过来:是啊,只有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才能在人生之路留下痕迹,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我望着父亲踏下的一个个坚定的脚步,仔细地思考着这过程中收获的智慧。(4)挫折是人生路上的风雨,经历风雨的洗礼,我们才能留下生命的痕迹,才能创造生命的价值,才能书写生命的意义。(5)我振作了,我充满斗志了
14、,我永远不会忘记与父亲走泥路时收获的智慧,我将踏出一个个展示自己价值的脚印,用我自己的行动为自己书写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11文中(A)、(B)、(C)、(D)四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12对文中画线语句的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1)段画线句在句首加上关联词“只有”才恰当。 B第(3)段画线句表意不完整,应在句末加上“的洗礼”三个字。C第(4)段画线句两个分句位置对调。D第(5)段画线句表述不清,应改为“用我的行动为自己书写一条成功之路”。13下列对文章的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A第(2)段画线句启示下文,不得删去。 B第(3)段与上文衔接不紧,应加上“回到家后”作过渡。 C第(5)
15、段文字与第(4)段语意重复,应删去。 D文章标题不够恰当,应改为“我和爸爸的对话”。第卷(非选择题,81分)四、(20分)14请你在答题中认真书写,评卷老师将根据你的书写情况评分。(6分)15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每小题2分,共10分)(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相见欢(2)晴川历历汉阳树,_。(黄鹤楼)(3)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与朱元思书(5)关睢中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爱恋之情,其中常被我们用来形容美貌女子的诗句是: _,_。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中国是一个泱泱诗国,而现代诗歌就像文学花园里的一朵悄
16、然绽放的玫瑰,它娇艳多姿,异彩纷呈。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块迷人的玫瑰园,去探寻诗歌大师们的迷人风采,去欣赏他们的光辉诗作吧!16假如你班开一次小型现代诗歌研讨会,交流对现代诗歌诵读、鉴赏或创作的认识和体会。有的同学认为,诗歌欣赏要注意诵读;有的同学认为,诗歌欣赏要把握意象。而你认为呢?请把你的看法说出来。(含标点限15个字内)(4分)五、(11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第1719题。不要把佛信得那么痛苦张丽钧 我所在的城市,地下是一片煤海。太多的人拼死违规偷采。据说一个偷采高手是信佛的,他在佛前发下誓愿:“让我多采一些再多采一些吧!我保证,把赚到的钱按百分之一的比例给你提成!”他以为佛是看重
17、提成的,以为佛贪了他一炷香时就没了立场。 遇到这等可叹、可笑、可悲的“信佛”者,我总忍不住要把藏人扎西多吉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藏人扎西多吉,是千万个磕着“等身长头”去拉萨朝拜者中的普通一员。他的鞋头缝着牛皮,膝头缠着牛皮,双手各套了一个类似“趿拉板”的牛皮掌套,精瘦的身子尺蠖般一曲一伸,在无尽的大路上艰难前行。 扎西多吉被一个从小轿车里钻出来的汉人给拦住了。 汉人好奇地问他:“我看你太辛苦了!你是在赎罪吗?” 扎西多吉说:“我的心灵比山坡上吃草的小羊羔还要洁白,我无罪可赎。” 汉人又问:“那,你是为家人祈求健康吗?” 扎西多吉说:“我的家人个个比牛犊还壮,用不着我为他们祈求健康。” 汉人懵了,拧
18、着眉头想了半天,问道:“你还没结婚吧?是不是看上了哪家的漂亮姑娘?” 扎西多吉笑起来,说:“我老婆刚生下一个八斤的男孩,母子好着呢!” 汉人还想问什么,扎西多吉伸出一根沾着泥土的食指指着他的鼻子,笑笑地说:“你是不是该问我,那你是想升官呀,还是想发财呀?告诉你吧,我啥都不为。我磕几个月等身长头去拉萨哲蚌寺,就是高兴啦! 汉人听了,十分错愕。 扎西多吉说:“我们藏民不像你想的那样,遇到不高兴、不顺心的事才想起来去拜佛。升不了官、发不了财、考不上学、儿女不孝、得了大病、叫相好的给踹了这个时候你心里难受是吧?你难受就自己受着吧,你最不该在这个时候去打扰佛,让佛跟着你难受。其实,佛,最喜欢高兴的人了,
19、佛也最愿意保佑高兴的人。你要真信佛,就不要把佛信得那么痛苦。痛苦地信佛,那是对佛的大不敬。我一降生,就是佛国的人。你看,我身上揣着这么多金子,这都是我卖牛卖羊赚的钱,我要把这金子送到哲蚌寺去。” 汉人无语,汗涔涔地钻回了小轿车快乐地信佛,快乐地信自己身善的力量,快乐地安妥颗洁净如莲的心;在恼人的尘世喧嚣中听到佛音,闻见佛法,悟透佛理,从而慈悲地面对,智慧地领悟,宽容地接受,勇毅地改变;常怀利他之念,把一种缺乏禅意的生活过出氤氲禅意,在人间烟火味中潜心修行,使菩提树常绿,明镜台常洁这样,你就与佛相互拥有了。(注:“等身长头”是藏区信徒的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选自散文选刊2011年08期)17请谈
20、谈你对文章标题“不要把佛信得那么痛苦”的含义理解。(含标点限40字个内) (3分)18文中说:“快乐地信佛,快乐地信自己身上善的力量,快乐地安妥那颗洁净如莲的心。”你从中得到的一点启示是:(含标点限20个字) (4分)19请你就文末划波浪线“宽容地接受,勇毅地改变”一句写上批注,表达你的评价和看法。(含标点限40个字内)(4分)六、(50分)20题目:动力来自_提示与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2)根据你的经历、感受或想象,内容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情感,发表议论,介绍说明,编写故事等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使用生活中的
21、人名、校名和地名。(4)文章不少于7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5)不得抄袭。2013年秋季期九年级10月份月考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卷(选择题,共39分)1.D 2.A 3.C 4.C 5.C 6.D 7.A 8.B 9.C 10第卷(非选择题,81分)14.(6分)根据答题书写好(美观)、中(工整)、差(潦草)情况评6、5、4、3、2、1分。15.(1)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2)芳草萋萋鹦鹉洲(3)乱花渐欲迷人眼(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16. 要注意联系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题或感情;要注意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在诗歌创作和欣赏中的作用等等。17、不要带着某种功
22、利的目的去信佛,应把信佛当作是一种信仰,快乐地信佛。 18、乐观面对生活,快乐过好每一天。(抓住关键词“快乐”拟写)19、我赞同此观点。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困难、挫折,勇敢地纠正自身缺点。20参照2013年玉林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2007年北京市中考满分作文评析题目:动力来自_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2007年北京市中考作文试题,依然沿袭了几年来的传统形式直接命题。此题没有材料,没给提示,属直接半命题。它没有审题障碍,具有普遍可写性,易于调动考生积累;有积极导
23、向性,贴合社会背景和时代要求;形式利于调动写作主体的能动性,有广阔的发挥空间,适于各种文体的要求;补全题目后可迅速切入,有很强的操作性。作文试题占语文试卷的一半分值,赋分为60分。这考虑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意图在于考查学生根据题意和要求写作的能力。写作时能做到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希望考生能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文体和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和详略,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
24、验。“动力来自 ”这个直接半命题,有如下几个特点。开放性。话题作文曾一度以开放性强而成为各地考题的主流形式,课标曾明确提出“少写命题作文”,认为命题作文限制性、封闭性强。冷静下来想,限制性是人为的,不在题目本身。换言之,考场作文、特别是选拔性作文,一定要有适当的限制性的,开放不等于放开。自2003年恢复全市统一命题以来,北京市一直坚守着直接命题这块阵地。2003年题为“喝彩”;2004年是“需要我”;2005年“开端”;2006年是“劳动”03、05、06还有只言片语的提示,而04、07连完题的备选材料都没有提供,扒光了人
25、为编织的所有束缚,真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开放性极强。目的是尊重写作主体,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可写性。首先是考查目的单一,切入迅速。不是写作之前先读三、四百字的材料,有的甚至要读七、八百字的材料,那些材料大多光怪陆离,很是费解,把考生放在作文的大门外,有意让他们摸门不着,即便进了门让他们惴惴然而不安。精神上恐吓了他们,思维上限制了他们。这个题完题后尽可任意施展你的技巧,驰骋你的思维。其次,具有普遍认同性。中考是面对全体考生,原则是让每个考生都有材料可写,有话可说。这个题目能够调动考生的积累,利用手头的优势资源。拟题目的就是与教学结合起来,与平时训练一至起来。另外这个题目的人气
26、还在于它让所有考生先“乐于表达”,继而在“善于表达”上显出区分度,测试能力。导向性。“动力来自 ”主旨在于从写作内容上发挥正导向作用。“动力”是主体的定位,“ ”选填内容是“动力”的源泉,“来自”是沟通“动力”与“源泉”的渠道。“动力”支撑着健康向上的意趣,符合和谐社会、竞争社会的环境,适应时代的要求。更主要的是激发主体意识的活跃,“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考场作文是要有一定的区分度和选拔性的,这个题目也有“绵里藏针”的特点,行文
27、前也要慎重审视揣度。慎重补题。补全题目需要考虑要填充的半题应是写作的主体,是“动力”的源泉,决定着作文的价值。言之慎重,是为虽没审题障碍,但不能自设陷阱,自缚手脚。首先,完题后检查前后是否顺畅,是否有关联性。不能生涩拗口,模糊不清。如“动力来自失败”,这样的题目让人摸不着头脑。其次,补出的文题部分要便于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也就是确定题目后自己要有话可说,不能自己把思路堵死。再就是补题后要有文体倾向,如“动力来自不屑的追求”议论文;“动力来自那百合”散文。题目昭示出文体,行文也顺畅。还有,补全的题目要有新意,有亮色,有韵致。如“动力来自妈妈”这就很一般,不会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如果换成“动力来自
28、那杯苦味咖啡”就有了味道,效果决不一般了。抓住“来自”,运足笔墨。“来自”是沟通动力和选填对象的渠道,是情节,是过程,是自己作文的卖点,要写充分。它不像川剧变脸,观众只关注你变了怎样一张脸,不关注你变脸的过程,演员也不让你了解变脸的过程。作文恰恰相反,怎样一张脸似乎不重要,重要的是“变”的过程。下面的例文动力来自那枚硬币把过程做足了文章。有创意地表达。由于这个文题便于调动平时积累,所以也容易流俗。容易轻松完题,却不容易轻易得分。文题留给我们极大的创新空间。第一,语言要有特色。或朴实,或华丽,或深刻,或有个性。第二,形式要得体出新。近年来不少考生追求形式新颖,弄得作文很浮躁。选择怎样的形式,首先
29、要与内容一致起来,克服为了追求形式而不伦不类的现象。在与材料一致的前提下讲究文体形式毕竟也是抢分的法宝之一。第三是主题深刻。这是创新最广阔的天地。因为形式可以相同,主题表现的角度、程度永远不会一样。主题深刻,除了表达技巧的因素外,主要取决于作者的认识程度,这就要求考生用心写作,倾情投入。 评分细则说明北京市中考作文评估2006年以前是分项打分,即按内容、语言、结构赋分。2007年出台了新的评分标准,新的评分标准特点是从整体把握,定类分级。定类依据题意、内容、中心、条理、结构和语言六项表现,另加书写。每项又分四级:
30、; 题意:符合题意比较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内容:内容充实内容比较充实 内容尚充实 内容空洞 中心:中心明确中心比较明确中心基本明确中心不明确 条
31、理:条理清楚条理比较清楚条理基本清楚条理不清楚 结构:结构合理结构比较合理结构基本完整结构不完整 语言:语言通顺语言比较通顺语言基本通顺语言不通顺 书写:字迹工整,标点正确字迹工整,标点大体正确字迹不够清
32、楚,标点错误较多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在各项上再分出层次,难免带有主观性。比如加点词语,阅卷时怎样把握呢?看来作文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对于考生而言,就是尽可能地满足作文评分标准。阅卷过程发现不少考生在完成“动力来自 ”这个文题时陷入了失分误区。主要表现有:角度调不准。一些考生随意完题,轻易移用平时练笔,结果犯了“方向性”错误。不是表现写作对象是“动力”的源泉,而是表现了对象的特点,把“源泉”当作文章写作主体了。例如动力来自老师的鼓励应写老师的鼓励给我战胜挫折的动力,可许多考生却写成了老师和蔼可亲,无私奉献。这是最普
33、遍的现象,也许故事很生动,感情很丰富,很可惜叙述角度偏离题目要求,选材、构思、行文时脑筋要转个弯儿。选材俗套,没有体验和感悟。其实材料没有新旧之分,只是考生不用心来写,情感不投入,不会用情感去感化材料。没有独特的体验和感悟,新材料也落入俗套,写出的文章定然肤浅。过程不充分。也就是“来自”的过程文章作不足。很多考生叙述完“对象”的故事,没有一个消化、反思、形成动力的过程,写成“机械能”,这就是没有把“来自”当作沟通“动力”与“源泉”的渠道,有的干脆不要这个渠道,把“动力”与“源泉”割裂开来。 一类标卷作文动力来自关怀做好一件事,重要的是要有做这件事的动力。而不同的人他们的动力也不同。动
34、力可以来自理解,动力可以来自爱,动力可以来自目标,动力可以来自感恩,动力还可以来自关怀。关怀产生了动力,动力来源于关怀。当夜幕悄悄降临,星星和月亮悄悄爬上来,点缀着这寂静而深邃的夜空时,你却在伏案挑灯夜读,无心欣赏这夜的美丽,繁重的书本和无形的压力使你疲倦不堪。此时,妈妈为你端来了一杯牛奶,并向你轻轻的微笑。疲倦的你喝下这杯牛奶,不会感觉到母亲对你的关怀吗?在受到母亲关怀的那一刻,你一定会充满动力,去挑战那无形的压力。动力来自关怀。当老师拖着疲乏的身躯坚持着给大家上完一节课时,你和同学悄悄地来到办公室,为老师沏上一杯茶,并感激地说上一句“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老师的脸上会露出欣慰的笑容。相信
35、他刚才的疲乏消失了一大半,因为这关怀让老师重拾动力。动力来自关怀。当雨天,我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时,可否看到站在路口的交通协管员还在尽职尽责的工作?如果你走过去对他关怀一下,哪怕只是一句“您辛苦了”,都会让他们在这冰冷的雨中感到温暖,工作起来更认真更带劲,因为他们拥有了动力。动力来自关怀。当朋友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去关怀他一下吧,他会因你的关怀而充满动力。当父母疲惫地为你做晚饭时,去关怀他们一下吧,他们会因你的关怀而充满动力。当即将比赛的运动员要上场时,去关怀他一下吧,他会因你的关怀而充满动力 简单的一句关怀能激发别人的动力,何乐而不为呢?。 标卷解读1.主题正确鲜明,富有哲理。“关怀产生了动力,动力来源于关怀。”自己可以感受到别人的关怀,得到动力;也能够给别人以关怀,使别人得到动力。文章反复强化这个主题,如三、四、五段的结尾,总在重复“动力来自关怀”,主题鲜明突出。2.角度变化得体。文章主体部分写母亲对孩子的关怀,使孩子得到挑战的动力,接着出乎读者所料,一反“游戏规则”,调转了角度,写学生对老师的关怀,使老师增加了爱岗敬业的动力。后面略写的内容都是“逆向”落笔,体现构思的新意。3.结构安排精心。开篇作者从诸多动力中拣择一个“关怀”作为写作对象,可谓从一般到特殊。主体部分详写之后,还觉不足,为强化动力与关怀的关系,连用三个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市南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英语试题(原卷版)
- 老年脑梗死病人的护理
- 2025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腻子涂料施工方案
- 民航服务接待礼仪规范
- 2024-2025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各个班组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往年题考
- 2025年管理人员岗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真题汇编】
- 2024-2025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综合题】
- 2025年新版车间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完整答案【一套】
- 冷却塔维修施工方案
- 航天发射场智能化-深度研究
- 信息时代背景下班主任提升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策略研究
- 旅游业员工工资保障措施建议
- 班组长、员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记录表
- 老年康体指导职业教育79课件
-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图集(2019版)
- 2025年江苏省江宁城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 高钛渣及其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黄油行业供需态势及进出口状况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