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试题库及答案_第1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试题库及答案_第2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试题库及答案_第3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试题库及答案_第4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试题库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根底 专科 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以下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最适合的一个答案。共120题,每题1分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未来世界最成功的劳动者是BA综合型人才 B全面开展的人 C高素质的人 D德智体兼备的人2国外对儿童社会性开展的研究最早在DA19世纪20年代 B20世纪20年代 C19世纪3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3幼儿社会性是在的根底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AA生物特征 B气质特征 C人与人交往 D心理特征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幼儿社会性开展的特点A整体系统性 B社会制约性 C统一性 D能动性C5幼儿社会性开展的心理构造作为母系统,包括个子系统。

2、BA7 B6 C5 D4 6一个人最初的社会性开展就是AA亲子之情 B平安感 C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D积极情感7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最后分界限是DA调节自己和外界的关系 B自我控制的产生C认识和了解世界 D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开展8自我意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CA自我体验 B自我评价 C自我认识 D自我控制9研究人员运用照镜子的方法研究幼儿的自我意识,这种方法起源于达尔文和CA阿姆斯特丹 B丽西娜 C普莱尔 D米德10根据金花的研究结果,儿童自我意识产生在B个月之后。A20 B21 C22 D2311幼儿已具有一定的道德性评价能力,岁组儿童开场能够初步运用一定的道德行为规则来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好坏。B

3、A3 B4 C5 D912以下哪一项对幼儿的能力自评和品德自评影响不大CA教师评价 B同伴评价 C主观选择 D客观标准1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我评价的培养AA自主活动 B典范示 C讲明行为规则 D评价外部行为14幼儿自我评价明显的表现为对自己DA个别方面的评价 B多方面的评价 C心品质的评价 D外部行为的评价15幼儿自信心的构造主要包括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独立性和BA积极性 B主动性 C主观体验 D恰当性16幼儿自信心在A年龄组开展最快A3至4岁 B4至5岁 C5至6岁 D6至7岁173岁多的儿童多以成人的评价为自我评价,称之为CA外部行为的评价 B个别方面的评价 C依从性评价 D多方面评价

4、1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信心的影响因素DA体验的作用 B家庭因素 C幼儿园教育 D自我认识1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CA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B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 C增强幼儿的自尊心 D促进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20C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视的情况下,抑制冲动,从而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A自尊心 B自信心 C自我控制 D延迟满足2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我控制的发生和开展AA对身体的控制 B对动作和运动的控制 C对认知活动的控制 D对情绪情感的控制2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构造CA自觉性 B自制力 C言语指导 D自我延迟满足

5、23幼儿自我控制开展的关键年龄在AA3-4岁 B4-5岁 C5-6岁 D6-7岁2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我控制开展的影响因素BA生理因素 B规则意识 C父母控制模式 D言语指导2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开展的根本要素DA外部活动情境 B幼儿活动的动机 C成人的指导 D幼儿的习惯26A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的自控能力,但不是抑制幼儿的行为,不是消极地抑制行为,而是主动的调控自我,使自己融入到集体和社会生活中。A游戏 B生活 C教学 D根底性27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开展与整个社会性开展之间存在着A关系A正相关 B负相关 C没有 D调节28婴儿可以用微笑、啼哭、咿呀作语以及身体动作等发起与母

6、亲的社会交往活动,这种母婴之间亲密的情感联结被称为CA亲子关系 B依恋 C母婴依恋 D印刻29研究说明,母子之间良好的依恋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儿童BA自尊心的形成 B自我概念的形成 C自信心的形成 D自我控制的形成303岁以前儿童的依恋对象主要是母亲, 3岁以后随着儿童进入幼儿园,儿童把依恋对象逐渐从父母身上转移到教师和同伴身上,可以说,3-6岁儿童依恋行为的开展是其B开展的重要环节。A社会性 B社会化 C情感 D平安性31D和他的同事,在乌干达和巴尔的两国母婴关系进展了长期的观察,从而把婴幼儿的依恋分为三种类型A皮亚杰 B鲍尔比 C洛伦兹 D安斯沃斯32在陌生的环境中,如果母亲在身边,儿童会有

7、平安感,当母亲离开时,儿童的探索行为会受到影响,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会寻求和母亲的接触,并很快平静下来,这类幼儿属于AA平安性依恋 B回避性依恋 C对抗性依恋 D依恋障碍33儿童对母亲在身边或不在身边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没有特别紧,母亲回来时,他们也往往不理会,这类幼儿属于BA平安性依恋 B回避性依恋 C对抗性依恋 D依恋障碍34儿童在母亲将要离开时就显得警觉,如果母亲离开,就表现出极度对抗,但当母亲回来时,他们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对抗母亲的接触,这类幼儿属于CA平安性依恋 B回避性依恋 C对抗性依恋 D依恋障碍3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儿童依恋形成的原因BA儿童的气质特点

8、B儿童的活动 C母亲的态度 D母亲的行为特征36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平安依恋儿童母亲的特点DA对儿童信号敏感 B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 C充满爱心 D不稳定3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回避性依恋儿童母亲的特点AA对儿童信号敏感 B与孩子身体接触少 C感情冷淡 D拒绝孩子3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对抗性依恋儿童的母亲的特点DA对儿童有兴趣 B有时不能正确理解儿童的信号 C对儿童行为方式不稳定 D感情冷淡39目前心理学界比较普遍认为C是依恋关系形成的决定因素A儿童 B气质类型 C母亲 D教养方式40澳大利亚生态学家洛伦兹把小动物的依恋过程描述为BA母禽依恋 B印刻 C本能 D依恋41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存在着年龄差异,年

9、龄越小的儿童,其攻击性行为越强,表现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即他们的攻击性是BA敌意型攻击 B工具型攻击 C破坏型攻击 D冲突型攻击42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存在着年龄差异,年龄越大的幼儿,则更多表现为以人为中心的攻击,即他们的攻击是AA敌意型攻击 B工具型攻击 C破坏型攻击 D冲突型攻击43儿童与同伴之间的社会性冲突在儿童出生后B就开场了A11月 B12个月 C13个月 D14个月4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负面影响DA对儿童的个体的安康开展不利 B阻碍儿童社会性的开展C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 D阻碍儿童平安依恋的形成4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儿童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CA生物因素 B

10、家庭的影响 C活动方式的影响 D电视46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电视对幼儿攻击性行为方面的影响AA群体影响 B教给儿童攻击性行为方式 C使儿童放松了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 D降低了儿童对暴力的敏感性47以下哪一种情况会增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AA玩具数量缺乏 B同伴的交往 C幼儿认知水平搞 D幼儿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后果4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控制CA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B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C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D给予典范示49真正做到减少和制止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父母应做到AA耐心仔细的听孩子讲话,并对其作出反响 B对孩子进展行为控制C压制孩子的不良行为 D培养孩子的自尊心50矫正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重点不

11、在于训斥、批评,而在于使孩子BA宣泄不良情绪 B明确非攻击性行为的方式和方法C了解受害者的痛苦 D自我反省5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称为DA道德行为 B利他行为 C利他主义 D亲社会行为52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行为,它是个体B开展的一个重要指标A社会性 B社会化 C道德品质 D认知53儿童用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社会认知技能,称为CA依恋 B印刻 C角色采择 D移情54儿童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称为DA依恋 B印刻 C角色采择 D移情55以下哪一项不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AA依恋 B角色采择 C移情的作用 D父

12、母的抚养方式56以下哪一种情况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亲社会行为AA父母的典范 B游戏 C助人观念的灌输 D自我强化57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总和,被称为BA性别化 B性别角色 C性别差异 D性别标准58在特定文化中,儿童获得适合于*一性别男性或女性价值观、动机和行为的过程,被称为AA性别化 B性别角色 C性别差异 D性别角色标准59社会成员所公认的适合于*一性别的价值观、动机、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被称为DA性别化 B性别角色 C性别差异 D性别角色标准60在同一社会文化和不同文化之间,公认的性别角色行为为标准有着相当大的一致性,即是所谓的CA性别化 B性别角色 C性别相适

13、行为 D性别差异61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使男女儿童在个性上表现出明显的DA性别化 B性别角色 C性别相适行为 D性别差异6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男女儿童的性别差异A女孩的语言能力强于男孩 B女孩比男孩更富有同情心C男孩在视觉空间能力上优于女孩 D男孩在身体和言语上比女孩更富有攻击性63儿童对其在根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识和承受,被称为BA性别同一性 B性别角色观 C性别相适行为 D性别差异6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性别同一性的开展DA正确使用性别标签 B理解性别的稳定性 C理解性别的坚决性 D理解性别角色观的开展65幼儿的性别自认大约发生在B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66儿童对不

14、同性别行为模式的理解,被成为BA性别同一性 B性别角色观 C性别相适行为 D性别差异67儿童对性别角色的理解和掌握有赖于A的形成A性别同一性 B儿童人知的开展 C性别概念的开展 D性别差异68C是男女儿童认知、个性开展的一个转折期A3-4岁 B4-5岁 C4-6岁 D5-6岁69幼儿的性别化行为主要表现在BA性别差异行为上 B性别相适行为上 C社会性行为上 D性别同一性行为上70以下哪一项不是影响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因素AA活动方式 B父母 C幼儿园 D电视7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父亲在儿童性别化中的独特作用DA父亲独特的行为方式和态度是儿童是儿童性别化开展的根底B父亲性别行为典范的作用是促使

15、儿童性别化安康开展的保证C父亲作为社会力量的象征是推断儿童性别开展的决定因素D没有父亲对儿童性别化开展会有不利影响7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说明,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塑造儿童良好B的关键期A品德 B道德品质 C道德行为 D道德情感7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品德的心理构造C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判断 D道德行为7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品德的特征DA品德形成是以道德观念的指导为根底的B品德和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的C品德是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倾向和特点D品德的最终目的是形成道德行为75A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76B是运用一定的

16、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别人言行时所产生的一种心体验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77C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动、去抑制苦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78D是人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推动下产生的涉及道德意义的行为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79B是推动人们产生和完成道德行为的在原因A道德认识 B道德动机 C道德意志 D道德判断80C是指儿童能够应用已掌握的道德知识,对自己或别人行为的是非、善恶等进展判断。A道德认识 B道德动机 C道德评价 D道德判断8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道德认识AA道德动机确实立 B道德知识的掌握 C道德

17、信念确实立 D道德评价能力的开展82A是品德形成的根底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8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道德情感DA爱国主义情感 B是非感 C责任感 D依恋感84道德行为通过屡次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就会形成CA品德 B道德 C道德行为习惯 D品质85幼儿品德是其A开展中的一局部A社会性 B社会化 C道德 D行为习惯86B个人社会性开展水平的标志A道德 B品德 C社会性教育 D行为习惯87从社会开展的角度来看,道德实质上是CA从社会生活中抽取的道德标准和规则 B表现在人身上的具体化C人类的社会性开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 D一种社会现象88B是社会性开展的核心A道德 B品德 C社会性教

18、育 D行为习惯89幼儿德育的实质是AA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 B社会道德化的过程C社会道德规掌握的过程 D品德形成的过程9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幼儿社会性开展教育的容DA幼儿自我系统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 B幼儿在社交系统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C幼儿在社会规则系统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D幼儿在自然系统的认知和行为能力9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幼儿品德开展的特点BA具体性 B依赖性 C情境性 D模仿性9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影响幼儿品德开展的因素AA气质类型 B家庭的影响 C同伴交往的影响 D电视的影响9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同伴交往对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影响作用BA同伴交往能使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B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

19、道德认识的形成C同伴交往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或典范影响着儿童行为的开展D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品质94以下哪一项不是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品德开展的影响CA教师向幼儿传授根本的生活本领,社会道德规、价值观以及知识经历B教师与幼儿的交往也影响幼儿品德的形成C幼儿教师的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幼儿品质的形成和开展D幼儿教师的期望也是影响幼儿道德社会化的重要因素95对幼儿进展人际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思想认识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被称为DA道德教育 B情感教育 C行为习惯教育 D品德培养96D是衡量道德品质形成的标志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9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良好道德品

20、德的培养BA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B重视培养幼儿的道德行为C发挥道德功能直接的教育作用,表达教师的主导作用D重视道德功能的间接的教育渗透教育作用,注意优化群体环境9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幼儿不良品德形成的原因AA气质特征 B生理心理开展水平所限 C家教不良所致 D教师不良影响99D是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有意识的活动,开展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开展A幼儿保育 B幼儿艺术教育 C幼儿科学教育 D幼儿社会性教育10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幼儿社会性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CA?幼儿园工作规程? B?幼儿园指导纲要? C幼儿的兴趣 D幼儿心理开展特点10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

21、幼儿社会性教育目标制定的原则BA社会认知、社会情感与社会行为技能相结合B孩子良好的适应能力C社会性教育容既要重视全面性、完整性,又要有重点D既重视教育的联系性,又重视阶段性,使幼儿社会性教育成为一个系统102社会性教育的分类目标包括社会环境及行为规、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及AA民族文化 B社会适应能力 C爱国情感 D民族意识103以下哪一项为哪一项幼儿社会性教育容选择的依据DA?幼儿园工作规程? B?幼儿园指导纲要? C幼儿的兴趣 D幼儿开展104C是幼儿认知的源泉A教育容 B经历 C社会现实 D已有的知识体系105以下哪一项不是确定幼儿社会性教育容的原则BA渐进性 B具体性 C适度性 D活动性1

22、06以下哪一项不是教育活动的根本要素DA教育活动的主体性 B教育目标 C教育容 D教育实施107教育者以口头语言向幼儿说明、解释教育容的方法,被称为AA讲解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108教育者与幼儿相互提问、对答交流的一种教育方法,被称为BA讲解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109教育者指导幼儿就*些社会性问题、现象、事物相互启发、交流意见的方法,被称为CA讲解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110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向幼儿展示与教育容相关的实物、教具和情景,使幼儿认识、领会、体验和表现相应知识、情感和行为的教育方法,被称为DA讲解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111C是通过一些形

23、式让幼儿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的自然理解和分享A讲解法 B谈话法 C移情训练法 D演示法11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社会教育的形式BA课堂教育 B移情训练 C游戏活动 D社会实践11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主要形式DA幼儿园的专门教育 B环境教育 C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 D社会性评价11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社会性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AA渐进性 B目标性 C针对性 D活动性115评价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的根本标准是CA社会性教育的组织 B幼儿能力的开展 C幼儿社会性开展情况 D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的设计116以下哪一项不是评价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

24、的原则BA针对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过程性原则 D全面性原则117个性和社会性开展的评价是从C开场兴盛的A20世纪10年代 B20世纪20 C20世纪30 D20世纪60118C是确定*一特定团体人际关系及该团体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一种研究方法A观察法 B谈话法 C社会测量法 D问卷法119D即在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目的控制和改变*些条件,将幼儿置于与现实生活场景类似的情景中,由教师观察在该特定情景中幼儿社会性行为的方法A观察法 B谈话法 C社会测量法 D情景测验法12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幼儿问题行为的行为表现CA行为缺乏 B行为过渡 C品德性问题行为 D不适当行为二、名词解释:共30题,

25、每题4分1幼儿社会性是指幼儿在其生物特性根底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 ,掌握社会规,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开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开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幼儿心理特性。2自我意识所谓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3自信心或称自信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认识和充分评估的一种体验。4依恋是指婴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5角色采

26、择是指儿童用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社会认知技能。6性别角色是指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总和。7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它是个体依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道德行为准则或规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些经常的稳固的心理特征和倾向。8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舆论力量和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规或准则。9幼儿社会性教育就是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有意识的活动,开展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开展。10讲解法是指教育者以口头语言向幼儿说明、解释教育容的方法。11谈话法是指教育者与幼儿相互提问、对答交流的一种教育方法。12讨论法是教育

27、者指导幼儿就*些社会性问题、现象、事物相互启发、交流意见的方法。13演示法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向幼儿展示与教育容相关的实物、教具和情景,使幼儿认识、领会、体验和表现相应知识、情感和行为的教育方法。14移情训练法就是通过一些形式让幼儿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的自然理解和分享。15角色扮演法是指在幼儿社会性教育中的角色扮演就是模仿现实社会中的*种情景,让幼儿扮演其中相应的社会角色,使幼儿表现出与该角色一致的社会行为。16社会性开展评价是指评价者根据心理测量的结果和其他多方面的资料,对被评价者的个体或群体的社会性开展状况作出解释、判断的过程。

28、17幼儿社会性开展评价是幼儿开展评价的组成局部,它是根据幼儿社会性开展目标,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幼儿社会性开展进展价值判断的过程。18社会测量法是确定*一特定团体人际关系及该团体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一种研究方法19问卷法是通过被调查者填写一系列问题构成的问卷来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20情景测验法即在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目的控制和改变*些条件,将幼儿置于与现实生活场景类似的情景中,由教师观察在该特定情景中幼儿社会性行为的方法。21幼儿问题行为是指由于情绪障碍而导致的行为不正常,甚至人格偏畸,致使幼儿社会适应发生困难,不能从事学习活动和承受正常教育。22观察法是指教师或评价人员在自然状态

29、下,有目的、有方案地对幼儿社会性行为进展直接观察,从中获得评价资料的方法。23自我评价是指,人们能够通过对自己外部行为以及行为结果的分析,通过对自己的心活动的分析,通过对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的分析来认识自己,进而在自我认识的根底上,通过以行为原则,社会规、理想化的自我与自己的个性加以比较,做出相应的自我评价。24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它是个人的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视的情况下,抑制冲动,抵抗诱惑,延迟满足,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25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的行为。2

30、6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27性别化是指在特定文化中,儿童获得适合于*一性别男性或女性价值观、动机和行为的过程。它是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开展的一个重要方面。28性别角色标准是指社会成员所公认的适合于*一性别的价值观、动机、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29性别同一性也叫做性别认同,是指儿童对其在根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识和承受,即理解性别。30性别角色观指儿童对不同性别行为模式的理解。三、简答题:答复要点,并作简明扼要的解释。共30题,每题6分1简述幼儿社会性开展的特点。答:幼儿社会性开展的特点是:1整体系统性2社会制约性3能动性4动态性5关键期6情绪性和行为习惯2怎样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答:

31、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2给予儿童自由权和主动权,多为儿童提供自己做决定的时机。3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 4促进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3幼儿社会性开展的特点有哪些.答:1整体系统性。2社会制约性。3能动性。4动态性。5关键期。6情绪性和行为习惯。4怎样培养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答:1增加交往活动2浓化交往气氛3典范示4讲明行为规则5评价外部行为5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答:幼儿自我评价有如下特点:1幼儿自我评价表现为从依从性的评价开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的评价,再到对多方面的评价。2幼儿自我评价的开展明显地表现为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上,同时也表现了有从外部行为向心品质转化的倾向。3幼儿评价与自我评价的道德性。

32、幼儿已具有一定的道德性评价能力,4岁组儿童开场能够初步运用一定的道德行为规则来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好坏。4幼儿对自己身体的评价。幼儿根本上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身体的高矮,但全面的、概括的评价自己的身体的好坏的能力还较差。5幼儿对自我评价开展趋势。幼儿自我评价随着年龄的开展而开展。6幼儿自我评价无男女性别差异 。6影响幼儿自信心的因素有哪些.答:1体验的作用。幼儿在生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事情是多种多样,幼儿在进展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种种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从而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识。2活动的积极性。自信心激发兴趣,引起活动的积极性,并使活动获得成功;而成功的体验有扩大和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从而更加激发起幼儿

33、对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3家庭因素:父母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教育态度对儿童自信心开展幼儿密切联系;家庭构造及环境影响。4幼儿园教育:专家们在幼儿园实施对幼儿自信心培养的各项研究促进了幼儿自信心的开展;幼教人员的参与意识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7怎样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答: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2给予儿童自由权和主动权,多为儿童提供自己做决定的时机。3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4促进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8影响幼儿自我控制的因素有哪些.答:1生理因素。神经系统的发育直接影响着人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和开展。2父母控制模式。不同的父母控制模式形成了儿童不同的自我控制特征。3言语指导。主要包括两

34、个方面:儿童自我言语指导和成人言语指导。4其他因素。心理学家还就其它影响自我控制的因素进展了研究。如,班杜拉等人研究了社会模仿对儿童自控能力的影响。阿特伍德等人研究认为典范模仿是儿童自控行为的一个突出决定因素。哪些性289怎样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答:培养幼儿自控能力开展的根本要素有:1具有趣味性和规则性的外部活动情景。2幼儿具有活动的动机。3成人对幼儿讲解目标、规则,评价幼儿和用奖励、表扬等诱因激发幼儿的言语指导。4幼儿对自我控制目标和规则的理解。5幼儿按规则扮演角色的自主性。6幼儿校正、调节自己心理品质的主动性。10简述依恋的类型。答:安斯沃斯等人将婴幼儿的依恋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平安性依恋

35、。这类儿童约占6570。2回避性依恋。这类儿童约占20。3对抗性依恋。这类儿童约占1015。11简述依恋类型形成的原因。答:安斯沃斯及其同事经过研究发现,儿童之所以形成不同性质的依恋,主要在于教养者即母亲对儿童的态度、行为方式的不同。婴儿本身的气质特点也是其依恋形成的因素。12怎样控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答:1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2提高幼儿认知水平3让幼儿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后果4教会幼儿如何宣泄侵犯性情感5给予典范示6家庭干预7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13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答:1角色采择与幼儿亲社会行为。2情感因素:移情作用的影响。3父母抚养方式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4文化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

36、响。14简述影响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因素。答:1父母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2幼儿园对儿童性别化的影响幼儿园是儿童接触并适应社会生活的第一重要场所,其中教师和同伴则是影响幼儿园性别化的两个重要因素。3电视对幼儿性别化的影响。15简述品德和道德的关系。答:品德和道德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联系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是外在的社会道德化的结果,品德的容来自社会道德,离开了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人品德。同样,社会道德只有通过个体的品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此外,个人品德也可以转化为社会道德的有机组成局部,从而丰富和开展社会道德。区别 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现

37、象。2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反响,品德属于个性的重要组成局部。3道德与品德的容不尽一样。4道德是伦理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6简述品德的心理构造。答:品德的心理构造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局部或构造体。一般认为品德的心理构造是由四局部组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17简述品德和幼儿社会性开展的关系。答:1幼儿品德是其社会性开展中的一局部。2品德是幼儿社会性开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3品德是个人社会性开展水平的标志,社会道德个体化贯穿于社会性开展的整个过程。4品德虽不能表达社会性开展的全部容,但它是社会性开展的核心。18简述幼儿品德开展的特点。答:1

38、具体性。2他律性。3情境性。4模仿性。5情绪性不稳定性。19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答: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2发挥道德功能直接、显著的教育作用,表达教师的主导作用。3重视道德功能的间接、隐形的教育渗透作用,注意优化群体环境。20简述幼儿园社会性与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关系。答:1幼儿社会性教育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性。2幼儿社会性教育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渗透性。21选择幼儿社会性教育容的依据是什么.答:1社会现实。其一,社会现实是幼儿社会认知的源泉;其二,社会现实激发了幼儿的社会情感;其三,社会已有的知识体系是幼儿社会性教育容的重要局部。2幼儿开展。其一,以幼儿身心开展尤其是社会性开展的特点为依

39、据;其二,以促进强化幼儿社会性开展为依据。22确定幼儿社会性教育容的原则是什么.答:1渐进性。2适度性。3活动性。4真实性。5统一性。23简述教育容和教育目标的关系。答:教育目标规定了教育所要到达的目的、标准,也是设置教育容的依据。教育目标确实定往往是充分论证的产物,它必须承载社会的需求,教育的任务和幼儿的实际,缺任何一个方面都将是不适当的目标,都无法在教育实践中实施,因此,教育目标确实定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目标一经确立,它就是教育容的纲领和目的,通过教育容来表达教育目标,容是为目标效劳的,先有目标而后确定容。24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容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答:1社会环境与行为规。2人际交往。3自我意

40、识。4民族文化。25简述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方法。答:1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般方法主要有: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和演示法。2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独有方法主要有:移情训练法和角色扮演法。26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哪些.答: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形式主要有:1课堂教育2参观活动3游戏活动4社会实践27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什么.答: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主要途径主要有:1幼儿园的专门教育2环境教育3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28社会性活动设计的原则有哪些.答:1目标性。2针对性。3活动性。4全体性。5整体性。29评价幼儿社会性活动的工程有哪些.答:评价幼儿社会性活动的工程主要有:1评价活动目标2评价活动容3评价活动准备

41、4评价活动过程5评价活动的效果30幼儿社会性开展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答:幼儿社会性开展评价方法主要有:1观察法。2谈话法。3社会测量法。4问卷法。5投射法。6情景测验法。四、论述题:共18题,每题10分1235678910111试述幼儿社会性开展的特点。答:幼儿社会性开展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容:1整体系统性。幼儿社会性开展的心理构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作为母系统,包括六个子系统又可以作为亚构造母系统,它们又包含亚构造子系统,依次下去。这个复杂的整体构造中的各系统,无论是子系统之间,还是母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甚至有等级包含的密切关系。各系统的独立是相对的,它们构成了立

42、体网络的整体构造,幼儿社会性开展心理构造的诸成分就是这个立体网络上的一个结,作用于整体构造,又受其整体构造的影响。例如,一个人自控能力强,则他就容易遵守社会规则,讲礼貌,守纪律,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2社会制约性。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处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既受物质财富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的影响,也受自然地域,社会生活,文化的影响。幼儿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必然受其影响,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特定的社会性开展水平。3能动性。现代儿童观指出,幼儿是一个主体,在主客体活动中,幼儿不是被动体,有其主观能动性,不是被动地承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建构知识。因此,我们在既重视教师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

43、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表达幼儿的主体性,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开展。4动态性。儿童心理的开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整个过程表现出假设干连续的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质的涵,表现出儿童不同的心理年龄特征。幼儿阶段社会性开展是动态的,可变的,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它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年龄的变化而不断地开展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5关键期。生命的全程观认为人的心理系统不断运动开展,从无序经过涨落到有序状态的循环开展过程。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开展变化之中,社会化是人终身开展任务。但国外有研究证明:学前期是承受社会化的最正确时期,婴幼儿期的社会化经历对于一个人后来的

44、社会化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另外,就是幼儿社会性开展的诸方面也不是等速的,开展的关键年龄也不同,我们要抓住关键期的培养,以促进幼儿社会性安康开展。6情绪性和行为习惯。由于幼儿认知的局限,很多大道理无法理解,幼儿阶段具有明显的情绪性,而一个人最初的社会性开展就是亲子之情。正因为幼儿认知的局限,幼儿社会性的开展不仅仅要提高幼儿社会认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2谈谈你对幼儿自信心的理解及其培养。答:自信心或称自信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认识和充分评估的一种体验。自信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局部,他影响人的整个个性社会性的健全开展,具有自信心是

45、一个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开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体力还是处事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自信心对幼儿心理安康和认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促使幼儿产生积极主动的活动愿望,大胆探索,思考问题,乐于与周围人交往,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容: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环境,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建立幼儿自信心的前提。2给予儿童自由权和主动权,多为儿童提供自己做决定的时机3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幼儿期的自我意识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依赖、轻易承受他人尤其是成人的评价。对一个成功的幼儿予以积极评价,会使他充满自信,做任何事情都相信

46、自己的理量。4促进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形成幼儿自信心的根底。3试述依恋开展的过程。答:研究认为,儿童依恋行为的开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对人无差异的反响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这个时期的婴儿对人反响的最大特点是不加区分,对所有人的反响都几乎一样,都以抓握、微笑等十分一样的方式对大多数人作出相似的反响。第二阶段,对人有选择的反响阶段36个月。这时婴儿对人的反响有了差异,对父母和他所熟悉的人及陌生人的反响是不同的,婴儿对母亲更为偏爱。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这一阶段婴儿积极寻找与专门照顾者母亲的接近阶段。从67个月起,婴儿对母亲的存在表现出特别的关切;到了

47、七八个月,这种关切行为更为强烈。78个月,婴儿也会对父亲形成依恋。再以后,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进一步加强,依恋围也进一步扩大,除了父母外,儿童还对其他成员如祖父母等产生依恋的情感。第四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3岁以后。2岁以后,儿童开场能认识并理解母亲的情感、需要和愿望,把母亲作为一个交往的伙伴,认识到交往时双方都应考虑对方的需要,并据此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3岁以后,随着儿童进入幼儿园,儿童把依恋对象逐渐从父母身上转移到教师和同伴身上。此时,儿童的依恋行为的开展进入高级开展阶段寻求教师和同龄人的注意与赞许的反响阶段36岁。4试析安斯沃斯的依恋类型及其形成原因。答:安斯沃斯等人将婴幼儿的依恋分

48、为以下三种类型:1平安性依恋 这类婴儿与母亲在母亲离开时,儿童的探索行为会受影响,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想寻找母亲回来。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很快平静下来,继续做游戏。这类儿童约占6570。2回避性依恋 这类儿童对母亲在身边或不在身边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紧或忧虑不安;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予理会,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只是短暂的,接近一下又走开了。这类儿童约占20。3对抗性依恋 这类儿童在母亲将要离开之前就显得警觉,如果母亲要离开他,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对抗,任何一次暂时的别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当母亲回来时,他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

49、触,但同时又对抗与母亲的接触。这类儿童约占1015。安斯沃斯及其同事经过研究发现,儿童之所以形成不同性质的依恋,主要在于教养者即母亲对儿童的态度、行为方式的不同。他们认为这些态度和行为包括1母亲喜爱孩子的程度;2母亲照料孩子的质量;3母亲对于婴儿的信号和交往能够觉察、正确理解和反响的程度。婴儿本身的气质特点也是其依恋的因素。依恋的开展是双向过程,既有婴儿对母亲的依恋,也有母亲对婴儿的依恋,因而婴儿形成那种类型的依恋,不仅与母亲的教养方式、态度行为有关,还可能与婴儿本身的气质特点有关。5试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及纠正策略。答: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生物因素。研究

50、发现,*些男人身上表现出的侵略、冲动和暴力行为的倾向可能因*种微小的基因缺陷而引起。但是,基因并不是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决定因素。比较合理的说法是,儿童遗传了*种先天性的基因倾向,这种倾向会在后天的环境中得到表现或强化。2社会因素。第一,家庭的影响。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方式对儿童的攻击性的行为具有直接的影响。第二,电视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还有许多,诸如,儿童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根据以上影响因素,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纠正战略主要有:1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2提高幼儿认知水平3让幼儿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后果4教会幼儿如何宣泄侵犯性情感5给予典范示6家庭干预7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

51、力6试析影响幼儿性别社会化的主要因素。答:1父母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第一,父母对待两性子女的不同方式。儿童正是从父母对待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要求中开场获得性别认同并进而到达性别角色的分化。第二,父亲在儿童性别化中的独特作用。研究认为,父亲在儿童性别化过程中具有比母亲更为重要的影响作用,父亲是子女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动因。第三,没有父亲或缺少父爱对儿童性别化开展的不利影响。事实上,孩子越小失去父亲或得不到父爱,对儿童的消极影响就越严重。2幼儿园对儿童性别化的影响。幼儿园是儿童接触并适应社会生活的第一重要场所,其中教师和同伴则是影响幼儿园性别化的两个重要因素。第一,教师对幼儿性别化的影响。儿童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后,男孩和女孩继续受到了教师的不同对待。第二,幼儿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