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下语文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第2课时公开课教案_第1页
部编版三下语文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第2课时公开课教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8 童年的水墨画第二课时教材简析 童年的水墨画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组儿童诗,分别以“溪边、江上、林中”为题,表现了儿童极富情趣的生活,孩子们或是呼朋引伴去溪边钓鱼,或是去江上游泳,或是雨后到林中采蘑菇,尽情享受着童年生活的快乐,似一幅幅水墨画般美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背诵溪边。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2、仿写儿童诗。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的情趣,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从而加倍珍惜自己的童年生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

2、,学着填补儿童诗。课前准备:收集学生生活剪影 老师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音乐激趣,唱童年之乐(4分钟)播放歌曲童年,全班一起唱。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著名儿童文学家张继楼的童年的水墨画。回顾上节课,想想小朋友们都去了哪些地方?如果这是三幅画的话,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追问,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老师相机板书:画垂柳、溪水 、树林;写溪边、江上、林中。设计意图:音乐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回顾诗歌基本内容,引导孩子们进行简单的概述。 二、多种朗读,品童年之乐(23分钟)1、品味溪边之乐(1)老师:我们也一起去溪边看看吧!自由朗读。导学:A、一边读一边联系生活想象。 B、把自己当成

3、诗歌中的角色。追问: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能带着这种感受吗?(个别读)老师相机指导孩子们抓住“染”“绿”等字引导读出韵味。老师点拨:孩子们垂柳、山溪、红蜻蜓都是平静的,让我们带着静谧的感觉再来读读。就在这时“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我们又该如何读呢?你来读。(读得真好,读出那种欢快感),让我们来一起读读吧!(动静对比读)(2)你感觉作者哪一句描写最有趣,你觉得最“乐”?哪句你不明白什么意思?预设1:“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欢笑”这句最乐,仿佛听到了小朋友的笑声。不过,笑声怎么会跳动呢?我不太明白。预设2:我不明白“溪水给人影染绿了”这句话。有位同学举手帮助他“溪水是绿的就像画布一样把人影染

4、绿了”。老师相机称赞学生“会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句子”,“会联系实际生活理解难懂的句子”,“会抓关键词理解难懂的句子”等并PPT出示。2、 品味江上和林中之乐。(1)溪边我们欣赏到了孩子们最纯真的笑脸,听到了最快乐的笑声,同样江上、林中也回荡着孩子们那银铃般的笑声,你听到了吗?快去看看吧。通过自读、同桌合作读、小组交流等方式,边读边悟,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太懂的地方。(2)预设1:江上有同学不明白“水葫芦”“两排银牙”有点意向的表达。预设林中两个“斗笠”的区别孩子们不太清楚。老师利用图片“水葫芦”和“俩排银牙”相机指导理解,“水葫芦”是指水性好的孩子,“两排银牙”致孩子

5、调皮的笑脸,两个“斗笠”,一个指蘑菇,一个指带着斗笠的孩子们。带着你的理解欢乐的读起来吧!(3)小结。是啊!孩子们我们在溪边看到了钓鱼之乐、江上看到了戏水之乐、林中听到了采菇之乐 。孩子们,你们没发现什么吗?预设:这三首诗都是孩子们欢声的生活。 设计意图:从各种形式的读到点拨,突破“运用多种方式理解难懂的句子”这个重点,理解诗意,感受美好。三、总结特点,写童年之乐(12分钟)1、总结诗歌特点。师:这三首诗歌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学生总结老师板书:生活片段、地点命名、想象丰富。你们太厉害了,发现了诗人写诗的要领。就是从生活出发,地点作为题目,展开想象,写出儿童生活的快乐。2、联系生活。师:这么快

6、乐的童年生活,我们有吗?请看,播放本班孩子平时快乐生活场景图。3、这些生活场景在诗人的眼里插上想象的翅膀,就成了一首首绝妙的诗歌。 教 室黑板好像 一样, 桌椅都在 。 地面上 , 一群欢乐的小脚丫在 。 忽然铃声一响 , 教室里响起 。你想不想写?让我们一起写写吧!先以我们熟悉的教室为题吧。附老师提前设计的填补诗: 4、展示学生作品。点评作品,尽量找孩子们的闪光点,保护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设计意图:结合诗歌的特点,联系本班孩子鲜活的生活趣事,降低三年级孩子创作诗歌的难度,设计孩子们熟悉有趣的生活场景,添补式的创作儿童诗,为将来的阅读以及写作奠基。5、 拓展延伸,读童年之乐(3分钟)1、要写得更好,我们还需要细致地观察留心生活,阅读更多经典的诗文作品。阅读推荐:张继楼的其他儿童诗以及世界金典儿童诗集。2、作业布置:自选一个生活片段,创造一首属于自己的儿童诗,开展一次诗友会。设计意图:激发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