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作业簿完整答案_第1页
建筑材料作业簿完整答案_第2页
建筑材料作业簿完整答案_第3页
建筑材料作业簿完整答案_第4页
建筑材料作业簿完整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材料作 业 簿参考答案绪论一、填空题:1、水泥,钢筋,混凝土2、结构材料,墙体(非承重构件)材料,功能材料3、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4、SL,JT,TB,JC5、强制性标准,推荐性(非强制性)标准二、简答题:1、简述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见课件绪论第7页2、简述建筑材料的地位。见课件绪论第6页3、说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间的关系。答:国家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或由其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发布,行业标准由国务院下属行业主管部门发布,地方标准由地方人民政府发布,企业标准由企业自行制定。对同一事物,如果同时存在四种有效标准,从技术指标上看,则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

2、标准企业标准;从法律效力上看,则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由国际性行业组织或协会制定发布,不是我国有效标准,在我国不具法律效力。对先进的国际标准,可由我国相关部门全文或部分引进,成为国内标准;也可直接供相关企事业单位参考使用。第一章 基本性质一、填空题:1、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2、绝对密实(孔隙率为0)3、不变,减小,增大,降低4、不变,增大5、吸水率,含水率6、软化系数,小7、亲水性8、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9、8.7,241.3二、选择题:16:D D D A C B 712:A B A C B C三、简答题:1、区分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有何意义,憎

3、水性材料有什么用途?答: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反映了材料能否被水浸润的性质,从而决定了材料的用途。憎水性材料本身可用作防水材料,也可对亲水性材料表面进行防水处理。2、材料的强度测试值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影响?见课本第13页,课件第一章第57页四、计算题:1、某材料的密度为2.56g/cm3,表观密度为2.14 g/cm3,800克绝干的该材料浸水饱和后擦干表面并测得质量为846克。求该材料的孔隙率、质量吸水率、体积吸水率、开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和视密度(近似密度)。(假定开口孔全可充满水)解:已知= 2.56 g/cm3;0= 2.14 g/cm3;m=800 g;m1=846 gV = m/

4、= 800/2.56 = 312.5 cm3V0 = m/0 = 800/2.14 = 373.83 cm3m水 = m1 -m = 46 gV水 = m水/水 = 46 cm3V开 = V水 = 46 cm3Wm = m水/m*100% = 46/800*100% = 5.75%Wv = V水/V0*100% = 46/373.83*100% = 12.3%P = (V0-V) /V0*100% = (373.83-312.5)/373.83*100% = 16.4%P开 = Wv = 12.3%P闭 = P- P开 = 16.4% - 12.3% = 4.1%= m/(V0- V开) =

5、800/(373.83-46) = 2.44 g/cm32、烧结普通砖的尺寸为240mm×115mm×53mm,已知其孔隙率为42.5%,完全干燥时质量为2510g,浸水饱和后质量为3110g。试求该砖的密度、视密度、质量吸水率、体积吸水率及闭口孔隙率。解:V0 = 24*11.5*5.3 = 1462.8 cm3m水 = m1-m = 3110-2510 = 600 gV水 = m水/水 = 600 cm3V开 = V水 = 600 cm3= m/V = m/(V0*(1-P) = 2510/(1462.8*0.575) = 2.98 g/cm3= m/(V0- V开)

6、= 2510/(1462.8-600) = 2.91 g/cm3Wm = m水/m*100% = 600/2510*100% = 23.9%Wv = V水/V0*100% = 600/1462.8*100% = 41.0%P开 = Wv = 41.0%P闭 = P- P开 = 42.5% - 41.0% = 1.5%3、质量3.5kg、容积10L的量筒装满绝干石子后的总质量为19.43kg。向量筒内注水,待石子吸水饱和后,且量筒刚好被注满,注入的水为4.55kg。将上述吸水饱和后的石子擦干表面后称得总质量为20.26kg(含筒重),求该石子绝干状态下的堆积密度、视密度、质量吸水率及开口孔隙率。

7、解:已知m水 = 4.55 kg;V水 =4.55L ;V1 =10Lm = 19.43-3.5 = 15.93 kgm1 = 20.26-3.5 = 16.76 kgV开 = (m1 - m)/ 水 = 0.83LV0 =V1-V水+V开= 6.28L1= m/V1 = 15.93/(10*10-3) = 1593 kg/m3= m/(V0- V开) = 15.93/(6.28-0.83)*10-3) = 2922.9 kg/m3Wm = (m1-m)/m*100% = (16.76-15.93)/ 15.93*100% = 5.21%P开 = V开/V0*100% = 0.83/6.28*

8、100% = 13.2%4、普通粘土砖进行抗压试验,干燥状态时的破坏荷载为213.4kN,水饱和状态时的破坏荷载为173.5kN,实验时砖的受压面积为11.5cm×12cm。问此砖能否用于建筑物中经常与水接触的部位。略第三章 气硬性胶凝材料一、填空题:1、碳酸钙(CaCO3)2、钙质石灰,镁质石灰3、结晶,碳化4、,5、硅酸凝胶6、越高,越强二、选择题:15:B B B C C 610:B C C D A三、简答题:1、胶凝材料的分类。略2、简述石灰的技术特点和用途。见课件第三章第13页及1518页3、何谓欠火石灰、过火石灰?它们对石灰的使用有何影响?见课件第三章第7页,或欠火石灰中

9、心不能消解,形成渣子,影响石灰浆产量和质量。当石灰已经硬化,过火石灰才开始熟化,产生体积膨胀,引起结构隆起或开裂。4、简述建筑石膏的技术特点和用途。见课件第三章第29页及31页四、自习题:1、使用石灰砂浆作为内墙粉刷材料。过了一段时间后,墙面出现了凸出的呈放射状的裂缝,试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答:这是由于砂浆中的石灰膏未完全消解,其中含有少量过火石灰所造成的。在较长时间后,过火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缓慢消解,体积膨胀,使得墙面上出现部分突出的呈放射状的裂纹。2、为什么建筑石膏及其制品仅适合于室内环境,而不适合于室外?答:建筑石膏具有表面光滑细腻,不开裂,装饰性好,可加工性好,以及防火、吸

10、音,可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湿度的优点,因此适用于室内环境。但建筑石膏同时具有孔隙率大,强度低,耐水性、抗冻性差的缺点,因此不适用于室外。3、建筑石膏凝结硬化过程的特点和主要技术性质如何?相比之下,石灰的凝结硬化过程有何不同? 答:凝结硬化过程的特点:需水量大,凝结硬化迅速,体积不收缩或微膨胀。主要技术性质:见课件第三章第29页。石灰的凝结硬化:必须有空气及水分,凝结硬化缓慢,体积收缩大。4、简述水玻璃的特点和用途。略第四章 水泥一、填空题:1、不仅能在空气中,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并保持或继续发展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2、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3、C3S,C2S,C3A,C4AF,C3A4、水化

11、反应速率较快,水化热较多且主要在水化反应的早期释放,其水化生成物是水化硅酸钙凝胶和氢氧化钙晶体,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增进率较大,是决定水泥早期强度和强度等级的最主要矿物。5、调节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6、水化硅酸钙(C-S-H),水化铁酸钙 7、水化硅酸钙(C-S-H),氢氧化钙(Ca(OH)2、CH),水化铝酸钙8、矿物组成,水灰比,环境温度和湿度,水泥细度,龄期等9、不小于45min,不大于10h10、大(严重)11、越高12、游离氧化钙(f-Ca),游离氧化镁(f-Mg),石膏(CaSO4)13、易反应及易流失的Ca(OH)214、硫酸盐、镁盐15、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

12、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16、低,低,好,小17、低,强,低,大,差二、选择题:16:A C B D C C 712:A B A B C D三、简答题:1、简述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成分和各自特点。见课本第40页,课件第四章第1518页2、分析硅酸盐水泥水化热大小主要影响因素及对工程应用的影响。答:水化热是指水泥和水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硅酸盐水泥中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的含量愈高,则水化热愈大。水化热大,不利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易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导致温度裂缝。但水化热有利于混凝土冬季施工,能提高养护温度,增大早期强度,防止冻害。3、水泥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定义是什么?见课本

13、第44页,课件第四章第43页4、分析硅酸盐水泥强度发展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答:强度发展规律:早期强度发展迅速,后期强度持续发展。7d即达到较高强度,28d前发展都较快,以后逐渐放慢,90d后更加缓慢。但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强度能持续缓慢增长。主要影响因素:矿物组成、水灰比、环境温度和湿度、水泥细度、龄期等。5、什么是水泥的体积安定性?造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哪些? 答: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水化、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造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游离CaO、MgO含量过高;水泥生产过程中石膏的掺量过高。6、水泥石易受腐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水泥石的

14、腐蚀? 见课本第4648页,课件第四章第55页7、什么是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两者在水泥中的作用如何?见课本第4849页,课件第四章第61页8、工地发现一袋白色粉末,可能是磨细石英粉、磨细生石灰、建筑石膏、白色硅酸盐水泥,如何用一种简单方法辨别?答:取少量样品,放入烧杯,加水搅拌,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变化情况。不水化的是磨细石英粉;迅速水化并大量放热的是磨细生石灰;迅速水化并迅速凝结硬化的是建筑石膏;缓慢水化且温度缓慢上升的是白色硅酸盐水泥。9、简述水泥储运的注意事项。答:水泥在运输与保管时,不得受潮和混入杂物,不同品种和强度等级的水泥,应分别储运。储存水泥的库房应注意防潮、防漏。存放袋

15、装水泥时,地面有垫板,四周要离墙。袋装水泥堆垛不宜太高,一般以10袋为宜。水泥的储运应按照水泥到货先后,依次堆放,尽量做到先存先用。水泥储存期不宜过长,以免受潮而降低水泥强度。袋装水泥储存期为3个月,过期水泥使用前必须重新检验,否则不得使用。四、自习题:1、硅酸盐水泥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是什么? 两磨一烧2、影响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的因素是什么?答:主要影响因素:矿物组成、水灰比、环境温度和湿度、水泥细度、龄期等。3、石膏在硅酸盐水泥中起什么作用?答:石膏与铝酸三钙及水反应,生成钙矾石。适量的石膏,在水泥浆体凝结前生成钙矾石晶体,可调节水泥凝结时间,防止闪凝,对早期强度有一定贡献;过量的石膏或硬

16、化后内部产生的石膏,在已硬化的水泥石内部生成钙矾石晶体,体积膨胀,破坏结构。4、什么是水泥的细度?水泥的细度对其性能有何影响?答: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粗细的程度,它是影响水泥性能的重要指标。颗粒愈细,与水反应的表面积愈大,因而水化反应的速度愈快,水泥石的早期强度愈高,但硬化收缩也愈大,且水泥在储运过程中易受潮而降低活性。因此,水泥细度要适当。5、如何测定与判断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答:检验安定性主要采用沸煮法。按我国现行试验方法,具体可采用试饼法或雷氏夹法。如试饼出现崩裂、龟裂、弯曲则安定性不合格,当两个试件的判断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对雷氏夹法,两个试件膨胀值的平均值不大于5.0m

17、m ,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当两个试件膨胀值相差超过4.0mm 时,应用同一样品重做一次试验。6、何谓水泥的水化热?水化热大有何利害?水泥熟料中哪两种矿物成分对水化热影响大?答:水化热是指水泥和水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水化热大,不利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但有利于冬季混凝土施工。熟料矿物中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的含量愈高,则水化热愈大。7、什么是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略8、简述铝酸盐水泥的特性与应用。略9、下列混凝土工程中应优先选用哪种水泥?并说明原因(优先在通用水泥中选择)。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如大坝 采用蒸汽养护的混凝土构件高强度混凝土工程 严寒地区受

18、反复冻融的混凝土工程海港码头工程 地下水富含硫酸盐地区的混凝土基础工程要求速凝高强的军事工程 耐磨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如道路、机场跑道低温下施工的混凝土工程 高温环境下的混凝土工程,如高炉基础答: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如大坝PS、PP、PF、PC,水化热低;采用蒸汽养护的混凝土构件PS、PP、PF、PC,易高温高压养护;高强度混凝土工程PI/II,强度高;严寒地区受反复冻融的混凝土工程PO(>42.5),抗冻性好;海港码头工程PS、PP、PF、PC,抗腐蚀性好;地下水富含硫酸盐地区的混凝土基础工程PS、PP、PF、PC,抗腐蚀性好;要求速凝高强的军事工程PI/II,强度高;耐磨要求高的混凝土

19、工程,如道路、机场跑道PI/II、PO,强度高、耐磨性好;低温下施工的混凝土工程PI/II、PO,抗冻性好;高温环境下的混凝土工程,如高炉基础PS,耐热性好。10、说明下述三种情况的后果及产生原因。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加入适量磨细石膏。施工时,在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磨细石膏。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长期处于富含硫酸盐的地下水中。答:调节水泥凝结时间,防止闪凝,对早期强度有一定贡献;造成水泥中石膏过量,当水泥硬化后继续生成钙矾石晶体,体积膨胀,破坏结构;硫酸盐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石膏,进而生成钙矾石晶体,破坏结构。第五章 水泥混凝土(一)一、填空题:1、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具有与施工

20、条件相适应的施工和易性,具有与工程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满足上述要求,尽量降低成本2、普通,高强度,超高强度3、骨架,润滑,胶结4、塑性,干硬性5、非荷载作用下的(物理及化学)变形,荷载作用下的变形6、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7、筛分析法,细度模数,级配区间8、强度要求,结构限制,施工条件9、压碎指标,岩石立方体强度10、增大,降低11、离析,多二、选择题:16:D D D B C B 712:D C D A A B三、简答题:1、简述水泥混凝土的优缺点。答:主要优点:硬化后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耐久性;混凝土拌和物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混凝土能与钢筋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能方便地调整配比,配制出不同

21、性质的混凝土,应用面广;主要材料可就地取材,方便经济。主要缺点:自重大,比强度小;抗拉强度低;韧性小;易产生裂缝;质量较难控制。2、试述普通混凝土四种组成材料的作用。见课本第61页,课件第五章I第11页3、简述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水泥强度和水灰比、骨料情况、养护的温度和湿度、龄期、施工质量。4、提高混凝土强度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选用高强度水泥和低水灰比;选择高品质的原材料;合理使用混凝土化学外加剂或矿物外加剂;采用机械搅拌和机械振动成型;采用适当的养护措施。5、简述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措施。见课本第7981页,课件第五章I第108页,或答:合理选用水泥品种;合理选用骨料;控

22、制混凝土的W/C和水泥用量;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在混凝土表面加做保护层;合理掺用外加剂。6、混凝土的和易性包含哪些方面性能?当和易性不良时,如何调整? 见课本第62页、第105页,课件第五章I第22页、第五章II第27页,或答:1)当流动性性比要求的小时,可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适量增加水泥用量和水的用量,即增加水泥浆量。2)当流动性比要求的大时,可在保持砂率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骨料的用量。3)当流动性比要求的小,而且粘聚性较差时,应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水泥浆用量,同时适当提高砂率。4)流动性比要求的大,且粘聚性、保水性也较差时,在适当提高砂率的同时,相应增加骨料

23、用量。7、如何测定与评价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大于10mm)和易性?见课本第6263页,或答:通过试验测定流动性,以目测和经验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流动性测定方法有坍落度与维勃稠度法两种。对于骨料最大粒径小于或等于40mm,坍落度大于10mm的新拌混凝土,采用坍落度法测定其流动性。将新拌混凝土按规定方法装入标准圆锥形坍落度筒(无底)内,装满刮平后,垂直提起坍落度筒,新拌混凝土因自重而向下坍落;所坍落的高度(单位为mm)称为坍落度,作为流动性指标。坍落度愈大表示流动性愈大。在坍落度试验中观察稀浆析出的多少评定保水性,稀浆多,保水性差。轻击测坍落度后混凝土的侧面,观察其是否突然倒塌,评定其粘聚性,突然

24、倒塌,粘聚性差。8、提高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措施有哪些?答:1)选用合适的砂率; 2)保持水灰比不变,适当增加水泥浆的用量; 3)选用粒形和级配好的骨料; 4)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减水剂或引气剂。9、简述混凝土碳化的后果及预防措施。答:混凝土的碳化是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水的反应。其后果有:1)碳化作用降低了混凝土的碱度,减弱了对钢筋的保护作用;2)当碳化深度超过钢筋保护层时,钢筋不但易发生锈蚀,还会引起体积膨胀,使混凝土保护层开裂或剥落,进而又加速混凝土的进一步碳化;3)碳化还会引起混凝土的收缩,使混凝土表面碳化层产生拉应力,可能产生微裂缝,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抗

25、折强度。预防措施:1)合理选择水泥品种,降低水灰比;2)保持适当的环境湿度,降低CO2浓度;3)改进施工和养护工艺,提高混凝土尤其是表面密实度。10、试比较用碎石和卵石所拌制混凝土的特点。见课本第83页,课件第五章I第128页四、计算题:1、现有干砂500克,筛分结果如下,分析其级配是否合格,并计算细度模数,说明属于哪一种砂(粗/中/细)。筛孔尺寸/mm4.752.361.180.60.30.15筛底筛余量/g2453711081149535分计筛余/%累计筛余/%附表:天然砂颗粒级配 GB/T 14684-2001筛孔尺寸/mm 累计筛余/% 级配区1区2区3区4.750100100102.

26、365350250151.18356510500250.67185417016400.38095709255850.15901009010090100注:砂的实际级配中,除4.75mm与0.6mm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5%;对于人工砂,0.15mm的累计筛余,可放宽至:1区85100;2区80100;3区75100。解:筛孔尺寸/mm4.752.361.180.60.30.15筛底筛余量/g2453711081149535分计筛余/%4.810.614.221.622.819.07.0累计筛余/%4.815.429.651.274.093.0100.0属于中砂;级配合格,属于2

27、区。2、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30,要求保证率95%,用卵石、河砂、42.5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若实测混凝土7d抗压强度为26.5MPa,则混凝土的水灰比为多少?能否达到设计强度的要求?(A=0.48,B=0.33,水泥强度富余系数1.1,0=4.5MPa)解:配制强度fh=fcu+1.6450=30+1.645×4.5=37.4MPa f28>fh,28天后能达到设计强度要求3、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10的条件下养护7d,测得标准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为14.5MPa。试估算此混凝土在此温度下28d的抗压强度。解:f28/86.5%=14.5/48%f28

28、=26.1MPa4、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30,要求强度保证率P=95%。问: 当强度标准差=5.5MPa时,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为多少? 当提高施工管理水平,=3.0MPa时,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又为多少? 若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的普通水泥,碎石,用水量170kg,问当从5.5MPa降到3.0MPa,1m3混凝土可节约多少水泥?(水泥强度富余系数1.13,A=0.46,B=0.07)解:fh=fcu+1.6450=30+1.645×5.5=39.0MPafh=fcu+1.6450=30+1.645×3.0=34.9MPa 每m3可节约水泥(312-280.5)=31.5kg

29、五、自习题1、按性能和用途分,混凝土哪些品种?略2、什么是混凝土的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答:按照标准方法制成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下,养护至28d龄期,按照标准方法测定其抗压强度极限值,称为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在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总体分布中,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称为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或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低于该值的强度的百分率不超过5%。3、水泥凝结时间的概念与控制目的是什么?略4、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水泥浆的数量,水泥浆的稠度,砂率,水泥品种,骨料、外加剂

30、情况,养护时的温度、湿度、龄期等。5、什么是混凝土的和易性,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略6、水灰比大小(高、低、适当)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有何影响?见课本第64页,课件第五章I第33页7、水泥浆含量、砂率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何影响?略8、什么是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它对混凝土有什么危害?如何避免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9、简述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受哪些因素影响。10、简述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措施。11、何谓混凝土的徐变?考虑混凝土的徐变在结构工程中有何实际意义?第五章 水泥混凝土(二)一、填空题:1、品种,掺量,掺法2、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合理(最佳)砂率3、绝对体积法,假定表观密度法4、强度,耐久性5

31、、高强度、高耐久性6、增大流动性,提高强度及耐久性,节约水泥二、选择题:16:B D A B B B 712:D D A A C C三、简答题:1、说明混凝土中掺入优质粉煤灰的作用或优点。见课件第五章I第197200页,或答:火山灰活性作用,可取代部分水泥,降低成本,降低水化热;形态作用,粉煤灰呈微小球状,可增大流动性、保水性,改善和易性;微骨料作用,粉煤灰水化反应很慢,大量粉煤灰微小颗粒可填充骨料缝隙,提高混凝土密实度。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的四项基本要求是什么? 见课件第五章I第9页3、简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答:1)初步配合比的确定包括:确定配制强度、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单位水泥

32、用量、合理砂率,计算砂、石用量。2)基准配合比的确定在实验室里进行和易性检验,按一定原则调整后得到基准配合比。3)实验室配合比的确定在实验室里进行强度及耐久性检验,选定最佳水灰比、砂率,得到实验室配合比。4、在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四种情况:(1)流动性比要求的小;(2)流动性比要求的大;(3)流动性比要求的小,而且粘聚性较差;(4)流动性比要求的大,且粘聚性、保水性也较差。试问对这四种情况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来调整? 答:1)当流动性性比要求的小时,可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适量增加水泥用量和水的用量,即增加水泥浆量。2)当流动性比要求的大时,可在保持砂率不变的情况下,适当

33、增加骨料的用量。3)当流动性比要求的小,而且粘聚性较差时,应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水泥浆用量,同时适当提高砂率。4)流动性比要求的大,且粘聚性、保水性也较差时,在适当提高砂率的同时,相应增加骨料用量。5、某工地现配C20混凝土,选用52.5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260kg/m3,水灰比0.50,砂率30,所用石子2040mm,为间断级配,浇注后检查其水泥混凝土,发现混凝土结构中蜂窝、空洞较多,请从材料方面分析原因。答: 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配制较低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凝土,水泥用量少; 石子级配不好,而砂率偏小,故空隙率大,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6、某混凝土搅拌站原使用砂的细度模数为2.5,

34、后改用细度模数为2.1的砂。原混凝土配方不变,发觉混凝土坍落度明显变小。请分析原因。答:砂的细度模数变小,即粒径变细后,单位质量砂的总表面积增大。当水泥浆量不变,包裹砂表面的水泥浆层变薄,流动性就变差,即坍落度变小。7、混凝土质量评定的数理统计参数有哪些?答:根据规范要求,常用强度平均值、强度标准差、变异系数和保证率等统计参数来评定混凝土质量。四、计算题:1、一次混凝土试拌,经调整后各种材料用量为水泥3.10kg,水1.86kg,砂5.84kg,碎石12.68kg,测得混凝土混合物0=2550kg/m3。试计算:每立方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用量是多少?如果工地砂子含水率为4.5%,石子含水率为1.0

35、%,求施工配合比。如果将试验室配合比直接用于混凝土生产,对混凝土强度将产生多大的影响?解:每立方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用量:C=336.38kg;W=201.83kg;S=633.7kg;G=1375.91kg。施工配合比:C0=336.38kg;W0=161.73kg;S0=662.22kg;G0=1389.67kg。如果将试验室配合比直接用于混凝土生产,则:砂中水量:kg石子中水量:kg原实验室配合比的水灰比为:W/C=201.83/336.38=0.6实际配合比的水灰比为:W/C=(201.83+27.3+13.6)/336.38=0.72实际水灰比大大增加,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将产生较大的不

36、良影响2、已知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为C:S:G:W=1:2.15:4.33:0.55,且混凝土的容重为2450Kg/m3。根据现场实测,砂的含水率为4.5,石子含水率1.2,求施工时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材料的实际用量。解:实验室配合比:C=305.11kg;W=167.81kg;S=655.98kg;G=1321.11kg。施工配合比:C0=305.11kg;W0=122.43kg;S0=685.5kg;G0=1336.96kg。3、某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为C:S:G=1:2.1:4.3,W/C=0.45。已知水泥密度为3.1g/cm3,砂、石的视密度分别为2.6g/cm3、2.7g/cm3。试用

37、两种方法计算1m3混凝土中各材料的用量。(混凝土含气量按1.2%、容重按2450kg/m3计,准确至0.1kg)解:绝对体积法计算结果:C=311.39kg;W=140.13kg;S=653.92kg;G=1338.98kg。假定表观密度法计算结果:C=312.1kg;W=140.45kg;S=655.41kg;G=1342.04kg。五、自习题1、列举六种以上混凝土矿物外加剂,并说明其是否具有活性。略2、减水剂的作用是什么?答:1)改善性能(工作性、耐久性),在保持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掺减水剂可使混凝土坍落度增大10cm20cm,使困难的浇筑变得方便容易。2)提高强度,在保持和易性不变的情况

38、下,掺减水剂可使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减少5%30%,有效地降低了水灰比,从而可大幅度地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或后期强度,也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度性和耐久性。3)节约水泥,在保持混凝土强度及和易性不变的情况下,按水灰比不变的原则,减水剂在减少用水量的同时,也减少水泥用量,从而节约水泥。3、混凝土中掺引气剂对混凝土有何影响?4、简述如何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答: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称量准确;搅拌时间充分、搅拌均与;拌和物运输时要防止离析、泌水、流浆等现象,尽量减少转运次数,缩短运输时间,采取正确装卸措施;入仓平仓方法合理;振捣的方法正确,振捣充分;养护及时充分,措施合理等。5、简述配制高强

39、混凝土的技术途径。答:一是提高水泥石基材本身的强度;二是增强水泥骨料界面的胶结能力;三是选择性能优良的混凝土骨料。6、简述碾压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的特点与用途。略7、对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进行分类,并说明各自特点。略第六章 建筑砂浆一、填空题:1、流动性,保水性,沉入度,分层度2、改善砂浆的和易性、节约水泥3、40×40×160mm3,150×150×150mm3,70.7×70.7×70.7mm3二、选择题:15:B D C D C三、简答题:1、简述砂浆的类别及用途。见课本第138页,

40、课件第六章第3页2、建筑砂浆的和易性对施工有何影响?见课本第140页,课件第六章第13页3、影响建筑砂浆保水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改善保水性。见课本第141页,课件第六章第16页第七章 沥青一、填空题:1、油分,树脂/沥青脂胶,沥青质/地沥青质,油分,沥青质2、低,大3、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粘性/粘滞性,耐热性/温度敏感性,塑性4、低,长二、选择题:16:D B D A A B三、简答题:1、沥青的分类。见课本第148页,课件第七章第4页2、简述石油沥青的组分、结构和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见课本第149151页,课件第七章第912页,第1416页3、石油沥青加热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见课件第七章第45页四、自习题:1、简述石油沥青的主要组分及其特点。略2、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有哪些?影响这些性质的主要因素各是什么?答:粘滞性耐热性及温度稳定性石油沥青中地沥青质含量较多、蜡含量较少时,耐热性及温度稳定性好。组分不变时,加入滑石粉、石灰石粉等矿物填料,可提高温度稳定性。塑性沥青质含量增加,塑性降低;树脂含量增加,塑性增大;溶胶型沥青延度大于凝胶型。耐久性阳光中的紫外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