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群下松散顶板条带式开采方法及研究与实践_第1页
建筑群下松散顶板条带式开采方法及研究与实践_第2页
建筑群下松散顶板条带式开采方法及研究与实践_第3页
建筑群下松散顶板条带式开采方法及研究与实践_第4页
建筑群下松散顶板条带式开采方法及研究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群下松散顶板条带式开采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建筑物下压煤开采的题已经成为我国许多煤矿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结合大兴煤矿建筑群下五采区的实际地质条件和采煤方法,就松散层下煤层条带式开采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相应开采方案,对更好地利用条带式开采技术解放“三下”压煤,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预防或减轻采动损害、保护地表建筑物和矿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关键词:建筑群 采煤方法 三下采煤 松散顶板引言建筑物下采煤的问题存在已久,其实质是有特殊安全要求的采煤与建筑物有效保护的问题,涉及安全条件允许和经济上能够承受两个方面。世界上主要采煤国家,

2、如德、英国、前苏联和波兰等国在建筑物下采煤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德国早在十九世纪末,就开始进行建筑物下采煤的研究工作,采取充填条带采煤方法成功地在埃森、帕哈姆、霍姆贝格等城市下方采煤。英国最初采用的主要措施是风力充填。由于开采缓倾斜煤层的充填效果不理想,地表下沉量达采厚的50左右,吨煤成本还增加15,故未能得到推广使用以后英国较多的采用条带式采煤法开采城市、工厂和密集的建筑群下压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大减轻了建筑物受采动损害的程度。前苏联是世界主要产煤国之一,建筑物下压煤问题亦十分严重,据文献记载,前苏联在岩层和地表移动研究工作基础上,于1938年首先在顿巴斯矿区进行建筑物下采煤,至今已有

3、近70年的历史,采用的采煤措施一般为:合理布置工作面、协调开采、条带开采等。我国煤炭储量居世界前列,大小煤田遍布于全国各地。各矿区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建筑物下采煤的问题,在煤田上方有数量众多的村庄、工厂和城镇。据1977年95个局矿的不完全统计,在现有井田范围内,建筑物三压煤量达数十亿吨。建筑物下压煤不仅严重影响煤矿的生产和发展,而且造成国家资源的严重浪费。1.某矿简介1.1地理位置某矿位于铁法煤田西南部,地处辽宁省北部调兵山市区境内辽河北畔,东距铁岭市30km,南至沈阳市100km,设计年产量为150万吨/年,井田境界范围上界为200m标高,深部到F18号断层和800m标高。南界为27000纬

4、线,北到22000纬线,平均走向长5公里,倾向长2.35公里,面积为11.75平方公里。1.2地质及建筑群基本条件井田范围内断层多,落差在25m以上的断层多达289条km2,地质构造复杂;表土层特别厚,达到130m;围岩属“难控”围岩,煤层较软,普氏系数f<l,岩层主要为细砂岩和粉砂岩。该矿井田范围内地表对应有张庄村、四家子村、汪荒地村等12个村庄,另外还有硅灰石厂、采石厂等企业,各种建筑物压煤非常严重(总建筑物压煤约85428万吨。其中可采储量为6584.8万吨),建筑物压煤约占井田地质储量的56。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本着即要保护地表建筑物,又不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的原则。改变某矿建筑物压

5、煤长壁开采方法为条带开采。煤层及顶板条件某矿北一采区主采煤层有煤3、煤4,这两层煤位于石炭系上统赵各庄组,煤4平均厚度48米,煤3平均厚度40米,两个煤层间距27米,第四系松散冲积层厚度220米左右。煤层赋存深度500至650米,地层走向NW50o至NE50o倾向SW-SE,地层倾角5o至35o,平均18o。直接顶厚40米,灰色条带状粉砂岩,一般为薄层状,水平层理,沿层面有大量植物叶片化石。老顶厚110米,灰白色粗砂岩,厚层状,泥质孔隙式胶结,局部钙质胶结,略显水平层理。直接底厚30米,灰色细砂岩,中厚层状,坚硬,含大量植物根部化石。老底厚91米,灰色粉砂岩,中厚层状,水平层理,沿层面可见大量

6、植物碎屑化石。1.3条带开采理论条带开采法是一种保护地面建筑物的有效开采措施能减少围岩移动降低地面沉陷条带开采如果开采尺寸适当地表不会出现波浪形下沉盆地而是出现单一平缓的下沉盆地其它的变形分布规律与正规工作面回采类似实测表明在一定深度的界限内下沉盆地是平缓的通过力学分析证明当采宽小于1/3倍采深时地表不会出现波浪下沉盆地正规条带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值很小其地表移动和变形预测参数也很小。条带开采的适用是有一定条件的,一般有以下几个条件:(1)地面建筑物十分密集、结构复杂的建筑物、有纪念性建筑物、铁路隧道等,它们由于技术和经济上的原因不适于采取建筑物加固或充填措施;(2)地面排水困难;(3)煤

7、层埋深大于400m;(4)煤层层数少,厚度比较稳定,断层少;(5)邻近采区的开采不至于破坏煤柱的稳定性。2.某矿地表建筑物变形特点与地表变形的关系及相应的保护措施2.1某矿地表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的关系下沉和倾斜某矿通过对在砖木结构的单层公用建筑物下试采的观测资料分析得出,房屋基础的下沉值m和倾斜值(mm/m);,地表的下沉值(m)和倾斜值(mm/m);由上述两式可知建筑物基础下沉倾斜基本上和地表下沉地表倾斜一致。水平变形分析开采后建筑物基础和地基的水平变形观测资料得知对于无加固防护措施具有毛石带形基础的建筑物而言其基础和地基间拉伸变形的差异不大但压缩变形的差异却很大在压缩变形条件下房屋基础的

8、压缩变形要比对应的地基土壤的压缩变形小得多下面列出国内未采取加固防护措施的单层建筑物的基础和地基间水平变形值的相关分析结果拉伸条件下 压缩条件下曲率变形研究建筑物的基础与地基间的曲率变形关系实质上就是建立房屋基础单位长度的最大挠度值gf与地基单位长度的最大弯曲值df间的经验公式:2.2某矿地表建筑物下采煤的防护措施建筑物下采煤的防护措施主要为两方面一方面在井下采取采矿措施目的是尽量减少建筑物所在地表的移动和变形值另一方面对建筑物采取结构保护措施以增加建筑物承受地表变形的能力。采矿措施开采措施主要有快速开采长工作面开采间歇开采择优开采协调开采连续开采适当调整工作面与建筑物长轴的关系对称背向开采干

9、净回采不残留煤柱充填法开采条带法开采等建筑结构措施采用建筑结构措施的目的在于增强建筑物承受地表变形的能力使建筑物正常工作但结构措施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地表变形值在建筑物能承受的范围内时采用才能有效地保护建筑物。3.某矿建筑群下松散顶板条带式开采方案的确定3.1开采方案的分析根据上述原则并参照国内外相似地质采矿条件矿并已获得的成功开采实例,以及某矿的采矿条件、采煤方法,确定该区域的开采方案为条带开采。条带开采方法,在被采煤层中按照特定的采留比例采一条,留一条,达到既回收部分煤炭资源,又控制上覆岩层与地表沉陷变形的目的至于条带开采采宽、留宽应根据被采煤层上覆岩层岩性、厚度、采高、采宽及留设煤柱的稳定

10、性确定.根据某矿北一采区的实际采矿条件、采煤方法,及开采接续和计划,北一采区条带开采方案设计,采区设想布置8个工作面(QCWI、TCWI、TCW2、TCW3、TCW4、TCEI,TCE2、TCE3、TCE4),其中QCWl工作面在两建筑群煤柱外,工作面可采宽度为160m;TCE4工作面随其采宽的变化确定6个开采方案。表2某矿区条带开采方案QCWlTCWlTCW2TCW3TCW4TCElTCE2TCE3TCE4采宽采宽采宽采宽采宽采宽采宽采宽采宽方案11605055556055555570方案21605055556055555580方案316050555560555555120方案4160505

11、55560555555130方案516050555560555555140方案6160505555605555551503.2煤柱稳定性分析英国、波兰、原苏联等于本世纪50年代开始用条带开采法回采建筑物尤其是城镇下压煤,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其采深一般小于500m,煤层采厚大多为2m左右,少数为4m以上,回采率一般为4060。对于采深大于500m的大采深、特厚冲积层条件下条带开采实例还很少。大采深条带开采研究应用较多的国家为英国。由现有资料分析知,在采深大于500m的条件下,其留宽较大,一般为01H013H,采宽也较大,一般为17H111H,回采率4050,其条采下沉系数为006016

12、,宽高比为50837,比一般条带开采偏大,全陷式顶板管理。 图1 带煤柱实际承受载荷采宽b的确定据目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采宽b小于采深的13时,地表不出现波浪形下沉盆地,一般取:b=(14一l10)H式中;b一一采宽,m:H一一采深,m。留宽a的确定留宽a可以用公式确定,在一定采宽条件下,无限制地加大a值,也会使地表出现多个下沉盆地。因此留宽a应通过计算,不能随意确定。根据留设煤柱的受力状态不同,可分为单向受力和三向受力状态两种情况计算。而本采区煤系地层宜采用三向受力状态进行计算更为实际、合理。煤柱屈服带宽度按下式计算:Qp=O005·h·H则条带开采煤柱最小留宽应满足:a

13、min2·Qp+S即:amin00l·b·H+S式中;h一一条带开采设计煤层采出厚度;本采区7煤采厚30m;H一一开采深度,单位m,为安全,一般取工作面下运巷采深分别计算;S-煤柱核区宽度,根据以往条带开采实例及实测资料,可取S=84m。根据压力拱理论和威尔逊理论以及条带开采现场研究成果,为确保煤柱的稳定性,一般煤柱留宽为010013H,采宽为l4110H,面积回采率一般控制在3560。按此计算,本区不同采深,条带开采宽度b和留设宽度a的理论计算取值范围。根据以上计算分析,同时考虑到某矿散层顶板的特点、地面建筑物破坏控制在小I级范围以内、煤柱的稳定性、宽高比,面积

14、回采率要求和条带工作面的布置等因素,根据上述对条带煤柱采宽、留宽的分析计算,对本采区范围内,采用条带开采,参照已取得的经验,留宽a与采宽b的取值范围如下:采宽b取值范围为40m60m;留宽a取值范围为60m80m3.3保留条带煤柱的强度和稳定性分析煤柱的宽高比检验室内试验证明,条带煤柱的宽高比,当其它条件相同时,柱体的抗压强度随其高度的增大而减小,一般选用的煤柱宽高比为:充填条采时,宽高比>2;冒落条采时,宽高比>5。条带开采,最小宽高比为157,满足宽高比>5的要求。安全系数K检验K>1煤柱稳定。冒落条采时,一般取K>15。而本试验采区内,Kmin=197,故满

15、足要求。煤柱面积检验由条带开采的实践证明,对于条带开采而言,保留条带煤柱的面积与总开采面积的百分比大于30时,认为条带开采是成功的,而本试采区,最大采出率Pmax=450可知,保留煤柱体的面积与总开采面积的百分比为550,大于30,故满足条带开采保留煤柱面积的要求。结论本文在理论分析、结合国内外同等条件下的研究现状,进一步分析和研究了在不同的地质和周围环境条件下,如何做到既充分采出煤炭资源又保护了地面建筑物的煤炭开采方法。并以某矿为实例进行了开采方案的实践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针对某矿井井田上方建筑物密集,且煤层上有松散层覆盖的开采条件,经过综合对比分析,采用条带开采法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2)根据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在开采结束后,移动变形对地面建筑物影响在小I级变形以内,根据。三下”规程,地面建筑物砖墙仅出现宽度12mm的裂缝,破坏影响轻微,不会影响村庄建筑物安全正常使用,符合建筑群下采煤原则。(3)大兴建筑群下条带开采试验成功。为今后其他煤矿开采提供经验,其开采方法可在类似条件下矿区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杜计平,汪理全煤矿特殊开采方法.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