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二学期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含答案_第1页
2009-2010学年二学期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含答案_第2页
2009-2010学年二学期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含答案_第3页
2009-2010学年二学期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含答案_第4页
2009-2010学年二学期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092010学年 第二学期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班级:_学号:_姓名: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成绩得分           阅卷           解答题(12小题,共100分)6.0分1.图示输电线ACB架在两电杆之间,形成一下垂曲线,下垂距离CD=f=1m,两电杆之间的距离AB=40m,设电线ACB的重量沿AB跨度均匀分布,其总重量Q

2、=400N。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张力。  12分2.图所示为一可沿路轨移动的塔式起重机。已知机身重W=500kN,重心在E点;最大起重量为P=250kN,e=1.5m,b=3m,l=10m。在左边距左轨O处附加一平衡重Q,试确定使起重机在满载及空载时均不致翻倒的Q与x之值。14分3.不计自重的杆AB、AC、BC、AD连接如图a所示。其中C是固定铰支座,A、E是光滑铰链,B、D处光滑接触。在水平杆AB上作用有铅垂向下的力P。求证:不论力P作用在AB杆上的任何位置,杆AC总是受到大小等于P的压力。7分4.梁ABC的支承情况和载荷如图所示。已知:。如不计梁重,求支座A和B的反力。

3、7分5.挂物的支架由三根相同的均质杆AC,BC和CD彼此固结而成如图示,各杆的重量均为Q。架子挂在固定铰链A上,并以B端搁在光滑的铅垂墙AB上,在架子的D端用绳吊起一重物,其重量为P。求在B点墙的反力和铰链A的反力。7分6.用A字架和踏板所搭成的工作台如图示。踏板AE重,A端和基础成铰接,在B处搁在A字架上。A字架重,放在地基上。工作者重,站在踏板的点E处。若图中尺寸均为已知,各处均为光滑接触,试求A、C、D三处的约束反力。 8分7.两重块A和B相迭放在水平面上,如图a所示。已知A块重W=500N,B块重Q=200N;A块和B块间的摩擦系数为,B块和水平面间的摩擦系数。求拉动B块的最

4、小力P的大小。若A块被一绳拉住,如图b所示,此最小力P之值应为多少? 9分8.砖夹的宽度为25cm,曲杆AGB和GCED在G点铰接。提起的砖重Q=120N,提砖的力P作用在砖夹的中心线上,尺寸如图所示。如砖夹与砖间的摩擦系数f=0.5。求砖夹与砖接触面中点A到G点的距离b为多大才能把砖夹起。9分9.均质杆AB斜放于铅垂墙与光滑滑轮间,如图所示。已知杆与墙之间的摩擦角为。求平衡时杆长的极大值与极小值。   9分10.试用截面法计算图示桁架杆1、2、3、4的内力。 7分11.屋架的支座和载荷如图所示,试用图解法求支座反力,并用解析法校验。 5分12

5、.今用火箭将宇宙飞船送出地球引力场作星际航行。若火箭由地球表面铅直向上发射,并假定在运送过程中火箭给飞船的力为常力Q=100kN,飞船的质量为500kg,地球半径R= 6371km,不计空气阻力。试求火箭与飞船脱离时飞船的最小速度以及此时距地心的距离。答案部分解答题(12小题,共100分)6分1.答案 12分2.答案解:首先考虑起重机在满载时的情况。这时,作用于起重机上的力有:W、P、Q,以及路轨的反力、;这是一个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问题。如果超重机在图所示的位置将要发生翻倒,则轮A与轨道即将脱离接触,即=0。反之,要使起重机不翻倒,就必须使0。因此,只须写出一个力矩方程,解出,并令>O,

6、即可解得不致翻倒的条件。列平衡方程    即  令>O 得       (1)其次,考虑空载时的情形。这时,作用于起重机的力有:W、Q、 及。为使起重机不致在这种情况下翻倒,必须满足>O。为此,列平衡方程  , 即,令NB>O,得                     

7、          (2)解式(1)及式(2),有              (3)                        

8、0;         (4)将已知数据代入式(3)及式(4),得                                       

9、;                                 由上两式解得                

10、0;                              (5)只有满足式(5),才有可能满足式(3)或式(4);如果不满足式(5)别式(3)或式(4)将无法满足,亦即无解。x =6.75m及Q=333.3kN是两个临界值,它们使式(3溅(4)成为等式,这种临界情况是极不安全的。因此应取x<6.7

11、5m,Q>333.3kN。另外,x及Q值除了满足条件(5)外,还必须满足条件(3)或(4);而不是两者都可以任意取值的,一旦取定一个量的值之后,另一个量的值就应由式(3)或(4)决定。例如:若取x=4.5m(满足x<6.75m),代人式,则Q必须满足如下的不等式433.3kN<Q<500kN若取Q=450kN(满足Q>333.3 kN),代人式,则x必须满足如下的不等式4.22m<x<5m14分3.答案解:本题是要证明不管力P作用在AB杆的何处,二力杆AC的内力是个定值,实际上就是要证明在的计算式中不包含x值。为求得,可将AC杆截开(或将AC杆拆出)。

12、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杆子都拆开,然后一一求解也可以;但这样暴露的未知数目多,所列方程数目也多,而且其中有许多未知数并非题目所要求,因此怎样选取适当的研究对象使解题简捷,便成了这个题目的关键。可以看到,如果将AC杆截开,再拆去BC杆,取图d所示的部分杆件作为研究对象。其上受有主动力P,销钉E的约束反力与,地面对AD杆的约束反力,BC杆对AB杆的约束反力以及AC杆的内力。若知道了与,且取E为矩心,则一个力矩方程即可以解出。为先求得及,分别选整体及AB杆为研究对象即可。根据以上分析,具体求解如下:(1)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b所示。为求,取矩心C,列平衡方程   &#

13、160;               (1)得      (2)以AB杆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 c所示。为求,取矩心A列平衡方程                (2)得        (3)以AB、AD及AC杆的一部分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d所示。为了求,取矩心E,列平衡方程               (3)将 、 的值代人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