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夷点评于光远超短文解读_第1页
任仲夷点评于光远超短文解读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任仲夷点评于光远超短文upload=jpgUploadFile/ren.gif/upload BOOK任仲夷点评于光远超短文 海天出版社2000出版 任仲夷为于光远短文作短批, 体现了一种对话的、 民主的话语立场。 本书也因 此更具有思想的光辉/BOOK这部书有着独特的在中国图书出版史上罕见的设计风格。每篇短文的后面 都有类似与bbs上跟贴的短评,许多文章的后面还有空白的栏目等待读者的评 点。是书可谓是图书出版引入互联网概念的一个崭新的尝试。请读片断:打假还真一切对社会有害的 “假”,都属于须 “打”之列,伪人体科学为害成烈更须高 度重视。它们打着真理的旗号。而世上尚有不辨真假之人,不坚决打击

2、这些伪 科学就不能促使这些人看透那些坏人,认识真正的真理。不打假不能 “还真任仲夷点评和敌人作战中的伪装,给对方造成假象而制胜,可称为有益之假。假牙、 假眼、假肢等均属之。但此类假物,必须用真材制成。凡用假材料制造的骗人 产品,都须坚决打击取缔。无须争不争斯知也为了维护真理,我常挺身而出,与错误言论争辩。尤其攻击到本人头上 时,更无听之忍之的雅量。我拥护百家争鸣,即争着去争。但不同意见之间并 非都有是非曲直之争,常可互相补充、互相发明,争之不当。同时常听到水平 很低,荒谬明显的言论,与之争不值。对之用三言两语给以痛斥即可。与愚人 纠缠不清地去争,本人也会成为愚人。世上尚有企图挑起争论达到其不可

3、告人 目的者,更不可与之争,切莫上当。无须争而不争,斯智也。任仲夷点评须争而不争,非知也细雨闲花我写,总希望所写的那些能对社会进步、祖国建设产生更多积极作用。为 此,曾有过不满足的情绪。其实决定社会进步的是生产,整个上层建筑的作用 尚且有限,何况仅仅一些文章?唐代诗人刘长卿有两句写景的诗: “细雨湿衣看 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世事有时如狂风骤雨,舞台上表演得有声有色。而在 历史长河中,更多的时候,社会不也是在 “看不见 ”听“无声”中排除种种阻碍, 顽强、坚定地前进吗?想到这一点,我也就乐意把这些 “细雨闲花 ”呈奉给亲爱 的读者们!任仲夷点评读到闲花落地听无声”,忽然又想起 四五”运动时

4、,天安门前贴出的 于无 声处听惊雷 ”那句诗来。保卫常识常识是科学研究成果在社会上大多数人中间得到普及、 久经考验其正确性 无可怀疑的知识。它是最为普通的知识。因此对它本来是用不着也没有什么好 议论的东西。但是在今天中国,搞伪科学的人连这种普通的知识也反对。在这 种情况下,保卫科学常识,就成了要做的大文章。任仲夷点评常识加上科学二字,是不是说,常识也有不科学的呢?应该有吧?于光远后记1998年1月花都邀请我去参加他们举办的盛大花会。到广州后我立即同仲 夷同志联系,见面时把带去的打印好的超短文七十二篇交给仲夷。我的本意是 以此向他汇报别后这些时间自己的一些思想和工作,同时也想听听他的意见好 再作

5、修改。这也是 “老规矩 ”。没有想到,两三天后,一次在饭桌上王玄同志对 我说: “你给我们的那些文章,他看得可仔细啦。看了一遍又一遍,还写了不 少。”她讲的话被同席的别人插断了。我急着想看看他都写了些什么,没有来得 及问。过了两天,收到一个大信封,拆开一看,我就完全明白了。原来是他在 我那些篇超短文旁边几乎每篇都点评了一番。看了一下,感到许多条写得非常 精彩,真是喜出望外。仲夷在退稿时还附了给我秘书胡冀燕的一封信,信中他写道: “我觉得,短 文,尤其是超短文,最受欢迎。因其文短,读起来省为省时,而且最能给人启 发和教育。如能在简短精辟的文字中,插入一些大家比较熟悉、深入浅出的旁 征博引,就会更

6、好。 ”又说自己在阅读我给他送去的那七十二篇时 “由于连锁反 应,未加深思,随感写了一些肤浅之见 ”云云。我觉得 “点评”是中国古已有之的 办法,他这么做可以视作一种古为今用,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思想交流的方式。 他写起来省力省时,我看起来省力省时,如果拿出来给读者看也省力省时。我 的短文,使他产生连锁反应,我看了他点评也产生连锁反应,读者看了我的原 作和他的点评之后可能也会产生连锁反应,这真是种思想交流的好办法。在仲夷把这点评过的我的文稿 ”退到我手里时,正好我同广州日报的 小蔡在一起,我就立刻递给小蔡,请她拿回去与报社的领导商量,能否在报上 发表。不久小蔡打电话给小胡说,报杜的领导同志看到这个

7、东西,也大喜过 望。七十二篇每篇虽短,仲夷对其中的四十五篇点评所用文字虽然也很短,但 加在一起,也会有三四万字。报社准备分几次刊完。于是从1998年2月下旬在该报探索与争鸣版上刊出第一批十则。任老给胡冀燕的那封信也登在最前 面。接着在3月2日、3月12日登出第二、第三批。登到第三十二则后,不少 读者向编辑提出要求,说十天一次,很久才能登完,希望早日看到全文,于是3月22日就在探索与争鸣923期上一次用全版篇幅登了四十篇,全文登过了几个月,我又有机会去广州,又带去后来写的超短文三十篇,请任仲 夷指教。有了以前的例子,我有意请他再点评一番,只是有些不好意思说出 口。这回他很快评出了三十篇中的二十五

8、篇。只是没有批在我的稿子上退给 我,而是把他的评语打印在另外的纸上寄给了我。这三十篇从1999年2月1日起又在广州日报分五期刊出了。1999年初我去广州又带去超短文十七篇。这次我倒是希望他再点评一番 的。这次到广州,是我在茂名访问后回京特意路过广州探望他的,但时间短 促,见面时把文稿放在那里来不及作什么说明,我就回北京了。到北京后任老 的秘书来电话问我写的东西还改不改。一听我就明白他又在考虑动笔。如果我 把给他的稿子大改一通,或者某几篇文章干脆不要,他岂不成了无的放矢?尤 其其中有七篇我给他时曾写了新写九篇不成熟的超短文,他更有问清楚的 必要。这几篇我本来是还想再斟酌斟酌的,可是我不想错过能够

9、得到他点评的 机会,就回答说不改了。这次十七篇他点评了十六篇。最后这一批,由于我这 儿工作上的差错,很晚才与广州日报联系上,因此直到8月上旬才见到两 期,登出十一篇。还有六篇我想不日将续登完毕。经韩钢同志推荐,海天出版社的旷听同志想出这本书,这正合我意,因为 我本来就有出这书的计划,不过原先我想等我正在写的一篇关于叙述我和仲夷 的友情的文章写好后再一起拿出去。后来一想我要写的那篇文章虽然已经开了 个头,而且我决心不耽搁时间尽可能快地完成,但是要定稿恐怕还要过几个 月,不如现在把这一百多篇超短文和仲夷的点评先拿出去出书,等那篇文章完 成之后再出一个增订本更为合适。很高兴我的这个计划得到海天出版杜

10、的同、八意。对这本书的编辑,我的想法是:一、 就把仲夷给胡冀燕的信放在前面, 让它起一个前言的作用, 不另外请 仲夷作序了。我写这样一篇后记,把有关的事交代一下。二、一百一十九篇文章仲夷点评了绝大部分。现在我把仲夷没作过点评的 文章也都收入,因为它们都是仲夷看过了的。三、每一篇文章我都按照这样的次序来编:a.我的原作。仲夷的点评原来 就插在中间的,就放在括号内插入文内;b.仲夷所批的文字,为了眉目清楚最 好每篇单独一页,为了节省纸张,开本小一点好。四、在本书的最前面,希望出版社写一篇按语性质的文字。五、还有一个建议希望出版社考虑, 这本书的天地不妨留得宽一点, 好让 读者的 “连锁反应 ”写在旁边,而且出版社也可以表示欢迎读者把点评过的书寄 回,出版社复印后原书寄回,并赠送出版社的一些书籍。出版社把读者点评的 内容整理后可以收入增订本,并另给一定的酬劳。六、在增订时还可以加上:a.我看了仲夷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