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优质课件(含视频)_第1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优质课件(含视频)_第2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优质课件(含视频)_第3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优质课件(含视频)_第4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优质课件(含视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冯陈诸卫,蒋沈韩诸卫,蒋沈韩杨杨。第第6 6课课 北宋北宋的政治的政治新知导入新知导入中国文人心中的宋朝我可能生错了地方,想穿越回宋朝,那里对文人最友善。 -袁腾飞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余秋雨“你让我穿越10回,我还是去宋朝”。 -高晓松新知讲解新知讲解五代(五代(907960907960)(中原地区)(中原地区)后梁后梁后唐后唐后晋后晋后汉后汉后周后周十国(十国(891979891979)前前蜀蜀后后蜀蜀吴吴南南唐唐吴吴越越闽闽楚楚南南汉汉南南平平北北汉汉征伐治乱追求统一的故事赵匡胤开创了大宋王朝新知讲解新知讲解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

2、北汉南下攻打后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率军北上御敌结合情境与教材内容,续说故事。(提示词: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密谋、兵变、北宋)结合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分析陈桥兵变的意义。征伐治乱追求统一的故事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消除南方割据政权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照 “先南后北”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分的统一。(局部统一局部统一) 赵匡胤相继灭亡后蜀、南汉及南唐,其弟宋太宗继位后灭吴越、闽南、北汉。北宋统一战争结束了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征伐治乱追求统一的故事新知讲解新知讲解追本溯源赵匡胤问计的故事自唐季

3、(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共)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从君臣对话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大摆鸿门宴酒局中的故事措施 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结合视频及图片讲一讲酒局中的故事?它说明宋初采取了怎样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的?宋太祖加强军权措施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病之重;京师之病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余年无兵变也。” 范祖禹范太史集大摆鸿门宴酒局中的故事新知讲解新知讲解防弊之政加强

4、中央权力的故事分化事权,削弱相权(设副宰相,多重机构) 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措施 政治上:下列图文资料说明北宋是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的?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措施 地方上:设通判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设转运使统管财政派文臣任地方官四监司更戍法行政财政军政雪夜访普图雪夜访普图起何作用?防弊之政加强地方权力的故事新知讲解新知讲解 “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 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 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5、 宋史职官志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防弊之政加强地方权力的故事新知讲解新知讲解防弊之政加强地方权力的故事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从965年起,赵匡胤往各地派转运使,主持地方税收,不许藩镇亲吏插手。地方的财赋收入,除开支本地行政经费所需外,其余全部输送京师,州府官员不得截留。没钱,你就是有兵都没用。下面的人一看,跟着你混,既不能升官,又不能发财,那就安安心心做好本职工作,犯不着听你忽悠去冒险。新知讲解新知讲解防弊之政加强地方权力的故事 宋太宗时于各路设转运使,其

6、官衙称转运使司,俗称漕司。转运使除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 宋会要中,对转运使也下过定义:“国家所置诸路转运使,即汉刺史、唐观察使之职”。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宋太祖控制地方的措施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材料一 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方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下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唯恐不及。 (北宋)苏洵嘉祐集材料二 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之之

7、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 (北宋)范祖禹范太史集材料三 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极一世之人志虑之所周浃,忽得一智,自以为甚齐,而法固已备之矣。是法之密也。虽然,人之才不获尽,人之志不获伸,昏然俯首一听于法度,而事功日隳,风俗日坏,贫民愈无告,奸人愈得志。(南宋)叶适水心别集研读材料,小组讨论:宋初专制集权的利弊防弊之政加强中央集权的故事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根据P28-30的内容,归纳北宋的统治措施措 施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军事中央地方削弱地方权力,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造成了地方造成了地方官僚机构的官僚机构的臃肿臃肿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

8、强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的调动经常调动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 参政知事 若干人,位同副相,与宰相共执行政权。由 政事堂 、 枢密院 和 三司使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政权和财政权。加强了皇权造成机构的臃造成机构的臃肿肿派文臣担任知州,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利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在地方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赋税收归中央新知讲解新知讲解防弊之政加强中央权力的故事防弊之政地方收权中央分权崇文抑武文臣当地方官收精兵编入中央禁军转运地方财政二府三司台谏中书门下枢密院崇文抑武扩大科举规模文臣主兵行政财政军政行政财政军政新知讲解新

9、知讲解赵匡胤誓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崇文抑武文人的地位有什么变化?试从教材中找出依据。宋代科举考试图文人地位的提高与北宋哪一政策有关?积弱之因重文轻武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唐宋宰相情况对比表唐宋宰相情况对比表时期时期登科登科人数人数宰相人数宰相人数进士出身的进士出身的宰相人数宰相人数唐朝唐朝660312322两宋两宋45640135111宋名臣职位表(部分)宋名臣职位表(部分)时期姓名出身职位仁宗范仲淹科举参知政事仁宗欧阳

10、修科举副枢密使仁宗曾巩科举知州仁宗文彦博科举副枢密使神宗王安石科举参知政事哲宗刘挚科举御史中丞恭宗文天祥科举参知政事崇文抑武赵恒三则材料有何联系?对武将地位有何影响?积弱之因重文轻武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宋太宗一朝,文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长官的主要人选,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其中有科举出身的6人。有正副枢密使35人,其中文官21人。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约占百分之九十一。 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士修新唐书。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行政权兵权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文臣统兵积弱之因重文轻武

11、新知讲解新知讲解 宋初太祖时,取士较严,进士人数最多也没超过31人,宋太宗即位后,开始突破100大关,有时一科竞达300多人 宋代平均每年取士的人数约为唐代的5倍,约为元代的30倍,约为明代的4倍,约为清朝的3.4倍。 宋代扩大科举取士与冗官问题“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太祖誓碑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积弱之因重文轻武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材料二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太祖誓碑结合材料及所说知识分析北宋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积弱之因重文轻武材料一 宋太宗一朝,文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长官的主要人选,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其中有科举出身的6人。有正副枢密使35人,其中

12、文官21人。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约占百分之九十一。 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北宋重文轻武政策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北宋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这一政策也扭转了五代十国以来尚武轻工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也了北宋官吏冗多,人浮于事,增加了财政支出。材料三 教材P32页知识拓展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变法革新王安石变法的故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仁宗时期神宗时期 王安石变法对

13、话宋神宗 争辩司马光 范仲淹 庆历新政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大刀阔斧行变法 变法效果 募役法(目的:限制官僚等特权,增加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目的:促进农业发展) 方田均税法(目的:避免逃税,增国国家赋税收入) 保甲法(目的: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政治秩序,增国家军事力量)培养人才强兵富国熙宁二年(1069)熙宁九年(1077)罢相变法革新王安石变法的故事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财政收入有所增加,但因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后被全部废除。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材料一 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宋)刘挚论助役法分析第二

14、疏材料二 令介甫(王安石)素刚直,每议事于人主前,如与朋友争辩于私室,不少降辞气,视斧钺鼎镬无如也。 (宋)司马光与王介甫书材料三 安石一出,悉斥为流俗,别思创建非常,突过前代。(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四 依照当时情况,王安石的新政,一面既忽略了基本的人的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在国内新政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 钱穆国史大纲小组讨论:时人和后人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有何异同?你认为分析是否合理?时人评变法后人评变法变法革新王安石变法的故事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北宋的政治轮驻防兵控禁军解兵权崇文抑武政解节度使权选派大批文臣增设

15、机构财收地方赋税积弱积贫王安石变法当堂训练当堂训练1. 1.960年正月的一天,土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里的他是 ( ) A.赵普 B.石守信 C.赵匡胤 D.赵光义2.宋太祖规定禁军要轮流驻防京师,下列属于该策略影响的有( ) 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现象 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 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A. B. C. D.当堂训练当堂训练3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金兵编人禁军主要是为了 ( )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4.宋太宗(939-997)诏:“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若为内

16、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宋代统治者的这种认识造成了( ) A.崇文抑武,积弱不振 B.内乱频繁,国势衰弱 C.外戚宦官横行不法 D.变法受阻,积弊难除谢谢谢谢观观看看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冯陈诸卫,蒋沈韩诸卫,蒋沈韩杨杨。第第6 6课课 北宋的政治北宋的政治陈桥兵变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黄袍加身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当皇帝。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当皇帝。杯酒辞去石守信,牢牢控制了军队。杯酒辞去石守信,牢牢控制了军队。中央相权要分割,分化事权削相权;中央相权要分割,分化事权削相权;地方文臣任知州,三年一换频调动。地方文臣任知州

17、,三年一换频调动。节度使税权取消,转运使把财赋收。节度使税权取消,转运使把财赋收。重文轻武政策好,政权稳定社会安;重文轻武政策好,政权稳定社会安;文教事业得发展,文治局面大兴盛。文教事业得发展,文治局面大兴盛。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结束分裂割据局面1.1.北宋建立的时间:北宋建立的时间: 公元公元960960年年2.2.开国皇帝:开国皇帝:3.3.都城:都城:赵匡胤赵匡胤宋太祖宋太祖开封开封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1.1.解除解除禁军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2.2.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在中央,

18、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相权。3.3.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知州知州三年一换,三年一换,设设通判通判分化知州权力;取消分化知州权力;取消节度使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后收税的权力,后设置设置转运使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影响:影响: 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u 思考探究:思考探究:汉武帝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汉武帝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何异同?措施有何异同?* *相同点:相同点: 在中央,分割宰相的权力,加强皇权;在中央,分

19、割宰相的权力,加强皇权; 在地方,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在地方,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 *不同点:不同点: 1.1.在中央,汉武帝通过设立中朝决策机构来削在中央,汉武帝通过设立中朝决策机构来削弱宰相的权力;宋太祖则通过分割宰相的军权、财弱宰相的权力;宋太祖则通过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来削弱宰相权力。权,乃至行政权来削弱宰相权力。 2. 2.在地方上,汉武帝主要是削弱王国势力和建在地方上,汉武帝主要是削弱王国势力和建立对地方官的监察机制;宋太祖则将地方精兵、财立对地方官的监察机制;宋太祖则将地方精兵、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权、行政权收归中央。二、重文轻武的政策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1.目

20、的目的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2.2.措施措施宋太祖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宋太宗继续采取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宋朝注重发展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举制,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3.3.影响:影响: 宋朝的宋朝的重文轻武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

21、扈和兵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会的安定。北宋的盛世景象:北宋的盛世景象: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

22、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柳永望海潮望海潮三、王安石变法三、王安石变法1.1.原因原因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在边疆战事中屡战屡败,每年被迫送出大量在边疆战事中屡战屡败,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钱物;钱物;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2.2.过程过程 1069 1069年,宋神宗任用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王安石主持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涉及变法。王安石变法涉及经济、军事和经济、军事和教育

23、领域教育领域。领域领域措施措施内容内容目的目的经济经济军事军事募役法募役法征收征收役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役钱钱限制官僚等得特权,限制官僚等得特权,增加政府收入增加政府收入方田均税法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核实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征税征税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农田水利法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保甲法保甲法把农村人户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把农村人户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统治秩序,增稳定统治秩序,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强国家的军事力量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举例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