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水的利用和保护(一)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关注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2.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课堂学习设计 课前练习 1.地球上的水以存在形态分,有 固 态水、 液 态水和 气 态水。 2.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
2、一。水和生命密不可分,这是因为:(1)水是 生命有机体 的重要组成部分;(2)生物的 生命活动也离不开水。 科学探究 一、水资源 1.在我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很多情况都需要水。读p.42图177、图181。 讨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活动需要用水?分组讨论,合作交流。 2.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水主
3、要是 海洋水,它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3 ,而海水是 咸 的,陆地水中淡水只占地球水体总量的 2.53 ,并多数以固体冰川形式分布在人烟稀少的极地、高山或人类无法开采的地球深处。占地球水总量比例很低的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淡水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3.地球上水循环地区分布存在着不均衡性,加上人口分布也存在着不均衡性,使得许多珍贵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 4.由于工农业生产给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样又
4、降低了淡水利用的价值。 5.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节约用水和保护水源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应从小树立节约用水的思想。 讨论 1.从水循环的角度总结一下,人类目前利用较多的几种淡水水体有何共同特征? 2.你家里的日常生活用水主要来自哪种水体?这种水体占地球水的比例是多少? 二、水资源的分布 1.水资源和水循环的关系。 由于河流水、湖泊水和地
5、下水大都是由大气降水汇集而成的,因此,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供人们使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即是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这些水都与水循环的活跃程度密切相关。 2.全球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阅读P.44各大洲的水资源情况表。 思考 1.根据p.44各大洲的水资源情况表中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完成表中空格,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2.根据各大洲的年径流总量和人均年径流量的排序变化情况,谈谈你的看法。&
6、#160; 讨论 为什么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加拿大等国家中的一些城市也会发生供水困难? 三、我国的水资源 1.我国是土地面积辽阔的国家,同时又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加上各地的气候、人口分布差异很大等特征,因此,我国的水资源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我国江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约 27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 6 位。但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7、 ,所以是世界上“贫水国”之一。 (2)从空间分布看:具有 南 多 北 少、东 多 西 少的特点。 (3)从时间分配看: 夏季 丰富, 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 很大 ,尤其是 北方 更加明显。 2.解决我国华
8、北、西北地区缺水问题的措施。 (1)充分利用当地的 水资源 、 节约用水 、避免浪费和污染; (2)通过改变水循环路径,进行 跨流域调水。我国正在组织实施的 南水北调工程 ,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的缺水状况。 讨论 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最低值为什么出现在北纬40°附近的地区? 思考
9、 1.缺水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课时小结 重点:1.了解水资源。 2.了解水资源的分布。 3.了解我国的水资源。 4.了解合理利用和开发
10、水资源的措施。 难点:1.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2.联系实际,树立节水观念。课外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我国是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江河年均径流总量在世界上占 ( C ) A.第一位 B.第四位 C. 第六位
11、60; D.第十位 2.下列属于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是 ( D ) A.东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 长江中下游地区 D.西北地区 3.全球多年人均年径流量居第一位的是 ( B )
12、160; A.亚洲 B.大洋洲 C. 非洲 D.南美洲 4.我国多年平均径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很不均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我国多年平均径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很不均匀,主要表现为: (1)在时间上: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2)在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5.请你谈谈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
13、#160; 答 南水北调,就是将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到严重缺水的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这样能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使我国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6.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我们中学生应怎样节约用水?谈谈你的看法和节水措施。 (可以分组讨论,合作交流) 7.某同学家有一水龙头每秒漏掉1滴水,按这样计算,该同学家一年(365天计)因漏掉而浪费的水是多少千克。(20滴约为1毫升) 解 1年的
14、时间为:365×24×3600秒31536000秒 水的体积为:31536000滴=1576800毫升=1.5768米3 水的质量为:1.5768米3×1.0×103千克米31576.8千克水的利用和保护(二)学习目标 1.了解水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增强防止水污染的责任感。 2.知道处理污水的几种常用方法,学会混合物的分离技能。 3.学会液体的过滤操作。
15、;4.初步学会利用所提供的信息分析一些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产生的原因。课堂学习设计 课前练习 1.我国水资源总量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但由于我国 人口 多,所以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是世界 “贫水国” 之一。因此我们必须从小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2.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 夏季 丰富、 冬季 欠缺、 东&
16、#160; 多 西 少、 南 多 北 少。 科学探究 一、水的净化 1.防止水污染。 (1)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许多 有毒物质 ; 农业废水中常含有 农药
17、;、 化肥等; 生活污水中常含有 微生物 或有利于 微生物 生长的物质。 (2)污水排放流人湖泊和河流中会造成 水污染 。 (3)污水的作用会导致生活在河流和湖泊中的水生生物难以生存,甚至死亡,同时还会污染地下水源。 (4)被污水污染的水不能直接饮用和使用,必须经过污水的处理,除去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18、0;2.污水的处理。 (1)沉淀法: 实验 在一杯浑浊的泥浆水中加入明矾或活性炭(作凝聚剂),静置5分钟,可以观察到泥沙 沉到杯底 ,水 变清了 。 (2)过滤法: 过滤器的制作; 过滤泥浆水; 过滤时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指:
19、0;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 “二低”指: 滤纸低于漏斗口 、 液体低于滤纸上沿 “三靠”指: 漏斗下端紧靠接受器内壁 、 玻璃棒末端轻轻斜靠在有三层滤纸的一侧 、 上面烧杯嘴紧靠玻璃棒中下部 。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20、#160;引流 。 思考 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器材来代替滤纸和漏斗?可以用塑料瓶、吸管、滤纸、木炭粉、细沙、砂砾、碎石、棉花、杯子、泥浆水来完成过滤操作吗?请把你设计的过滤过程画下来,并与同学交流你的设计。 (3)蒸馏法: 熟悉书p.48蒸馏装置中的仪器; 用蒸馏法制蒸馏水。(4)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的比较:方法原理适用范围基本操作所起作用沉淀法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用于分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加入明矾等凝聚剂,搅拌后静置使
21、水中的悬浮微粒凝聚成较大颗粒而沉淀下来过滤法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用于除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杂质溶解、过滤可除去水中的悬浮微粒蒸馏法根据液体物质的沸点不同用于分离或提纯液态混合物加热、蒸馏、冷凝可除去水中溶解的物质 思考 在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中,哪种方法净水的效果最好?可用哪些方法来进行比较? 答 沉淀法只能使水中的悬浮微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沉淀下来,而不能除去这些沉淀;过滤法可以除去这些沉淀,却不能除去已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蒸馏法可以除去水中已溶解的物质。因此净水效果最好的当然是蒸馏法,蒸馏
22、水可以看成十分纯净,我们可以直接饮用。也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进行比较。取等量分别用三种不同净水方法得到的水将其加热蒸发至干,可以看到用沉淀法和过滤法得到的水蒸干后都有少量固体留下,这就是杂质;而蒸馏水在蒸干时却不会留下固体。 3.纯净物的含义。 由 一种物质组成的 物质,叫纯净物,如蒸馏水。 二、探究粗盐的精制 1.提出问题: 粗盐可以如何精制?粗盐中可能存在哪些物质? &
23、#160; 2.提出猜测: 粗盐可能含有泥土、沙子、食盐和其他晶体。 3.设计实验: (1)需使用的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天平等 (2)实验方案: 粗盐溶解:用天平称5克粗盐,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加入粗盐至不能溶解为止; 过滤:制作过滤器,过滤食盐水,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滤液的蒸发。 &
24、#160; 4.合作、交流。 思考 1.粗盐精制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答 在粗盐精制的过程中玻璃棒在三处要用到。在溶解时,所起作用是加速粗盐的溶解;在过滤时,起了引流的作用;在滤液蒸发时,所起作用是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致使液滴飞溅出来。 2.在滤液蒸发的过程中,加热到什么时候为好? 答 加热到出现多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可以利用余热将剩余水蒸发掉。
25、;课内练习 1.混有泥沙的食盐溶液过滤时,在滤纸上的是 泥沙 ,滤液中的是 食盐 和 水 ,将滤液蒸干就得到 食盐 。 2.过滤法适用于 不溶性固体 与 液体的分离,蒸馏法适用于 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3.下列各种情况中,可能会引起水污染的是 (
26、60; D ) 过多使用农药 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排放到河里 过多使用化肥 未经处理的化工厂排出的废水 A. B. C. D. 4.粗盐的精制实验中,必须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C )
27、; A.量筒、酒精灯、漏斗、玻璃棒 B.烧杯、漏斗、坩埚、玻璃棒 C. 烧杯、酒精灯、玻璃棒、漏斗、蒸发皿 D.铁架台、烧杯、胶头滴管、酒精灯 课时小结 重点:1.引起水污染的因素和原因。 2.污水的处理方法。 3.混合
28、物的分离方法。 4.粗盐精制实验。 难点:1.混合物的不同分离方法、原理和应用。2.过滤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课外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质,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过滤法 。 2.酒精和水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是 蒸馏 ,分离原理是水和酒精的 沸点 不同。&
29、#160; 3.在制取蒸馏水时,蒸馏烧瓶中需加入一些碎瓷片,其目的是 ( C ) A.使受热均匀 B.使受热更快 C.防止液体暴沸 D.以上几点都是 4.做实验时,要求取用20克水配制溶液,则最合适的仪器是 ( B ) A.10毫升量筒 D.50毫升量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资金贷款合同范本
- 公司变造劳动合同范本
- 医疗器械保险销售合同范本
- alc工程合同范本
- 从属许可合同范本
- 保姆英语合同范本
- 上海遮光窗帘加盟合同范本
- 临时活动劳务派遣合同范例
- 买卖转让二手车合同范本
- 农村空闲用地租赁合同范本
- 小学科学点亮我的小灯泡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沪科版(2019)第三单元项目六《 解决温标转换问题-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设计
- 【湘教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
- 《急性左心衰》课件
- 课件:以《哪吒2》为镜借哪吒精神燃开学斗志
- 新生儿胃肠减压护理
-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8章 单元测试卷(苏科版 2025年春)
- 二零二五版洗煤厂与矿业公司合作洗煤业务合同3篇
- 上海市第一至十八届高一物理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4李娜一建管理讲义修订版
- 2024院感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