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第一章基础知识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6/12adc26c-adeb-411c-8215-30d435f27c78/12adc26c-adeb-411c-8215-30d435f27c781.gif)
![经济法第一章基础知识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6/12adc26c-adeb-411c-8215-30d435f27c78/12adc26c-adeb-411c-8215-30d435f27c782.gif)
![经济法第一章基础知识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6/12adc26c-adeb-411c-8215-30d435f27c78/12adc26c-adeb-411c-8215-30d435f27c783.gif)
![经济法第一章基础知识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6/12adc26c-adeb-411c-8215-30d435f27c78/12adc26c-adeb-411c-8215-30d435f27c784.gif)
![经济法第一章基础知识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6/12adc26c-adeb-411c-8215-30d435f27c78/12adc26c-adeb-411c-8215-30d435f27c7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 济 法刘杰刘录第第1章章 经济法基础理论经济法基础理论第第2章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第第3章章 合伙企业法合伙企业法第第4章章 外商投资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第第5章章 公司法公司法第第6章章 合同法合同法第第7章章 证券法证券法第第8章章 票据法票据法第9章 支付结算法第10章 会计法第1章 经济法基础知识 第1节经济法概述 第2节经济法律关系 第3节法律行为 第4节代理 第5节 诉讼时效 返回目录本章要点1.经济法的历史沿革与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2.经济法的特征与经济法的地位3.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与经济法律关系的确立4.经济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与经
2、济法律责任的形式第1节经济法概述 一、法律 (一)含义: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二)法系 1.大陆法系又称成文法系 2.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 3.两者的主要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返回目录 返回第1章 第一,法律渊源不同。 大陆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 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既包括各种制定法,也包括判例。 “自由无价”:夏威夷的椰树为何不结果 第二,诉讼程序不同。 前者的诉讼程序以法官为重心,具有纠问程序的特点。后者的诉讼程序以原告、被告及其辩护人和代理人为重心,具有抗辩式的特点,同时还存在陪审
3、团制度。 第三法官权限不同 前者法官只能适用法律不能创造法律;后者可以援引成文法也可援用已有的判例,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的技术创造新的判例,法官不仅适用法律还能创造法律夏威夷海滩夏威夷海滩 夏威夷的椰子树为什么没有椰子夏威夷的椰子树为什么没有椰子20世纪60年代,一名美国游客在夏威夷海滩上晒太阳,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一只椰子从20多米高的树上吹落,导致游客当场丧命。死者家属一纸诉状将州政府告到夏威夷州法院。 原告认为:夏威夷海滩是公共海滩,海滩上的椰林也就属于公共物业。对这个公共场所的一切公共设施负直接管理责任的是夏威夷州政府。凡因这些公共设施的失修等原因致游客人身伤亡事故的,夏
4、威夷州政府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被告人反驳原告认为: 第一,州政府在处处椰林处设有警告牌,警告游客当心椰子。 第二,此次事故纯属偶然,出了此等伤亡事故只能怨天。 原告反驳:州政府单方面竖立的警告牌,侵犯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州政府竖立警告牌就是表明他们已经预见到这种危险。问题在于州政府并没有尽职尽责地清除这个危险。 法院判罚州政府赔偿原告1000万美金。官司打赢了,麻烦又来了。据说当时许多游客得到这个消息,便纷纷跑到沙滩椰树下,守株待兔地等待椰子来砸自己,州政府一看不妙,就组织一支专业队伍去砍椰子。所以从这个案件胜诉之日起,夏威夷海滩上的椰树便不再结果。 (三)法律部门划分1.宪法是集中表现各种
5、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2. 刑法是指有关犯罪与刑罚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和。3.行政法是指有关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4.民商法 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商法是指调整商事法律关系和商业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经济法是调整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6.社会法:包括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环境法 7.诉讼程序法是指调整诉讼活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经济法的概念(一)概念: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经济管理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
6、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要从以下三点把握这个概念:1.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2. 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经济法调整的是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二)经济法调整的对象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在经济管理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1.经济管理关系 :经济管理关系即纵向经济关系。包括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关系和微观经济管理关系。2.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 经济法所调整的那部分横向经济关系。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保持其活力,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促进或限制竞争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3.组织内部经济关系 :组织内部经济关系,是指在企业等组织内部各组织之间所发生的一
7、些重要的纵向经济关系和横向经济关系。领导机构与下属的生产组织,各生产组织之间、企业与职工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4.涉外经济关系 三、经济法的特征 一般法律的基本特征:国家意志性、特殊的规范性、应有的强制性。自己的特征: (一)综合性:1.调整手段上,综合运用行政的、民事的乃至刑事的、程序的等手段。 2.在规范构成上,部门经济法,法律、法令、条例、细则,实体、程序,强制和任意规范和诱导 3.在调整范围上。宏观管理和调控和微观的管理和协作。 (二)经济性:经济目的性,把经济制度、经济活动的内容和要求直接规定为法律。(三)行政主导性:体现了法的强制性、授权性制导性。 (四)政策性:其重要任务是实现经济
8、体制和经济政策的要求。 四、经济法的形式(经济法的渊源经济法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一)宪法 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订,须2/3以上的代表同意。(二)法律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订,须1/2以上的代表同意。(三)行政法规 由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宪法的授权制订。 (四)地方性法规 由地方人大和政府依据宪法的授权制订。(五)部门规章 国务院组成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六)司法解释 (高法、高检)立法解释;(七)国际条约或协定(限于我国参加制定或认可的)第二节经济法律关系第二节经济法律关系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一)法律关系含义 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特征
9、(1)是一种意志关系,属上层建筑范畴。 是由法律规定和调整的关系。 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关系。 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种类:民事 婚姻 行政 刑事 经济(二)经济法律关系 是指由经济法律规范规定和调整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是在经济领域中发生的意志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规定和调整的法律关系;、经济法律规范是一种具有经济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是具有强制性的经济权利义务关系。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一)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亦称经济法的主体,是指在经济管理和协调过程中依法独立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 (
10、三)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1.经济管理主体:主要是指国家经济管理机关。2.经济活动主体:主要有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和公民个人。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一)含义 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是经济法律关系的核心。(二)权利 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在经济管理和协调过程中依法具有的自己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 (三)义务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为了满足特定的权利主体的权利,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必须实施或不实施某种经济行为。 四、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一)含义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经
11、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类型:1.物,亦称有体物。注意:不能为人所控制或支配的物,或可为人们控制和支配,但无一定经济价值的物,都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阳光”不具有经济价值,不属于“物”的范畴;2.行为。包括经济组织管理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和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3.智力成果。如商标、专利发明、设计等等。 4.人格利益。(09年增加)公民或组织的姓名或名称,公民的肖像、名誉、尊严。第三节 法律行为 一、法律行为 (一)法律行为的概念是指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述为要素,设立、变更、终止权利义务的合法行为。特征:(1)以意思表述为要素。(2)以设立
12、、变更、终止权利义务为目的。(3)是一种合法行为。(二)法律行为的种类 1.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和多方民事法律行为 2.单务民事法律行为和双务民事法律行为 3.有偿民事法律行为和无偿民事法律行为 4.诺成性民事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 5.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三)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1. 法律行为的实质有效要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限制行为能力:10岁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完全行为能力:大于18岁的成年人或者16至18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13、。 ()意思表示真实 ()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2. 法律行为的形式有效要件 (1)口头形式口头形式是指行为人采用当面交谈、电话协商等谈话的方式进行的意思表示。除法律明确规定不能使用口头形式的外,一般的民事法律行为均可采取口头形式。 (2)书面形式书面形式是指行为人采用合同书、信函、电报、传真等书面文字进行的意思表示。书面形式又可分为一般书面形式和特殊书面形式。一般书面形式必须有当事人签名、盖章才具有法律效力;特殊书面形式还须经过公证、鉴证、审批核准或登记后才生效。(3)推定形式推定形式是指行为人通过有目的、有意义的积极行为,使他人可以推断出其内心的意思。如房屋租期届满后,出租人继续接受承
14、租人交纳的房租,即可推断出双方已作出延长租期的意思表示。(4)默示形式默示形式是指行为人没有进行任何积极行为,而从他的沉默中认定他已作了某种意思表示。如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二、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规定一定条件,并且把该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民事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 1、下列民事法律行为不得附条件:(1)条件与行为性质相违背的。如合同法规定,法定抵销不得附条件。(2)条件违背社会公共利益或社会公德的。如结婚、离婚等行为。2、条件的特征:民
15、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既可以是自然现象、事件,也可以是人的行为。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特征:(1)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2)必须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3)条件应当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条件如果是法律规定的,如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生效条件,不属于此处所谓的“条件”。 (4)条件必须合法。 3、按照所附条件对民事法律行为产生的效力的不同,可以分为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和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4、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时,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指当事人设定一定的期限,并将期限的到来作为效力发
16、生或消灭前提的民事法律行为。 1、附延缓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指民事法律行为虽然已经成立,但是在所附期限到来之前不发生效力,待到期限届至时,才产生法律效力。因此延缓期限也称“始期”。 2、附解除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指民事法律行为在约定的期限到来时,该行为所确定的法律效力消灭。因此解除期限也称“终期”。三、无效民事行为 (一)概念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因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不发生当事人预期法律后果的民事行为。 (二)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 3、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 4、受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 (二)无效民事行为
17、的种类 5、乘人之危所为的单方民事行为 6、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7、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 8、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 9、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民事行为四、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概述(一)概念特征1、概念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亦称“相对无效的民事行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由于行为的意思与表示不一致或者意思表示不自由,导致非真实的意思表示,可由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者撤销的民事行为。2、与无效民事行为相比较,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体现出以下特点(1)在撤销前已经生效。而无效的民事行为从一开始即不发生法律效力。(2)撤销,由撤销权人撤销,
18、人民法院不主动干预。而对无效民事行为的确认,司法机关和仲裁机构可以主动干预,宣告其无效。(3)可以撤销其行为,也可以仅仅要求变更民事行为的部分内容。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一经撤销,其效力溯及于行为的开始。而无效民事行为的后果则为自始无效、绝对无效。(4)其撤销权的行使有时间限制,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而在无效民事行为中,则不存在此种限制。(二)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种类 1.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行为 2.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3.受欺诈、胁迫而订立的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或者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 (三)撤销权 1、撤销权是权利人以其单方的意思表示变更或撤销已经成立的
19、民事行为的权利。撤销权在性质上属于形成权,故依撤销权人的意思表示即可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无须相对人同意。 2、在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只有受损害方才有权撤销。 3、撤销权人的意思表示应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作出,请求人是否享有撤销权,须经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 4、具有撤销权事由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撤销权的行使期限属于除斥期间,即属于不变期间,不得适用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四)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后和被撤销后,还将产生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追缴
20、财产等法律后果。 第四节 代理制度 一、基本理论 (一)代理的概念和特征代理,是指代理人依据被代理人的委托或者法律规定以及人民法院或有关单位指定,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而这种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代理的特征:(1)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法律行为(2)代理人直接相第三人进行意思表示(3)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独立进行的意思表示(4)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三)代理的种类(根据代理的原因(条件)划分) 1.委托代理; 2.法定代表; 3.指定代理。二、代理权(一)概念代理人以他人名义独立为意思表示,并使效果归属于他人的一种法律资格。
21、(二)滥用代理权的行为1、代理他人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自己代理); 2、代理双方当事人进行同一民事行为(双方代理); 3、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 三、无权代理 (一)无权代理的情形一般包括: 1、没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 2、超越代理权的代理行为; 3、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行为。 (二)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 1、本人追认 2、相对人的保护 (1)催告。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 (2)撤销权。有两个条件: 只有善意相对人才可以行使撤销权。 撤销权的行使必须是本人行使追认权之前。 四、表见代理 (一)含义:表见代理,指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其
22、有代理权的情况,且相对人主观上为善意,因而可以向被代理人主张代理的效力。 (二)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 1、代理人无代理权; 2、相对人主观上为善意; 3、客观上有使相对人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情形; 4、相对人基于这个客观情形而与无权代理人成立民事行为。 (三)表见代理的法律效果: 表见代理对于本人来说,产生与有权代理一样的效果 第五节第五节 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一、诉讼时效基本理论(一)诉讼时效的概念, 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自己的权利,法律规定其胜诉权归于消失的时效制度。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特点: 1.有债权人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存在,而且该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 2.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不消灭实体权利;消灭的是胜诉权。 3.诉讼时效具有强制性。 (二)诉讼时效的适用对象 诉讼时效适用于债权请求权。 (三)除斥期间 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权利的消灭。 例如继承法规定,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的二个月内不作出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这里的二个月就是除斥期间。 二、诉讼时效的种类与起算二、诉讼时效的种类与起算 (一)诉讼时效的种类 1.普通诉讼时效 2.短期诉讼时效。 我国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充储放一张网平台信息化建设设计及监理服务需求
- 贫困生奖学金申请书
- 特困人员供养申请书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
- 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县(胶州、平度、黄岛、城阳)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 电竞教育与文化传承的融合探讨
- 豆品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狐狸毛服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知识产权教育创新未来的基石
- 南京市栖霞区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与答案(B卷)
- 2024年3月山东省直监狱类面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套
- 新产品研发工作总结汇报
- pi粉末成型工艺
- Optix-OSN3500智能化光传输设备业务配置手册范本
- swagelok管接头安装培训教程
- 公墓管理考核方案
- 把子肉店创业计划书
- 综合楼装修改造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英语全册单元测试卷(含期中期末试卷及听力音频)
- 静脉用药安全输注药护专家指引
- 华住酒店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