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案_第1页
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案_第2页
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案【篇一: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1】 教 学 进 度 20 13-2014学年度上学期 年级: 七年级 学科:语文任课教师:郭新清要求:音、体、美、微机、综合、校本、地方、技术按16周做计划。教 学 工 作 计 划 20 13-2014学年度上学期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任课教师:郭新清 单元归属 一、单元形式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家庭亲情)第二单元:人与自我之二(学习体验)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科学世界)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二、教科书的主要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

2、体系。 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

3、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

4、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习语文。 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 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习。三、教学目标

5、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四、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

6、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

7、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第一单元 单元计划 【单元分析】 新学期开始了,又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之旅启程了。第一单元以家庭

8、人生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 【教学重点】 学习这个单元,必须抓住如下要点: 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提炼文章主旨。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4、学会朗读,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5、学习并积累课文中精彩的字词句段,学会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本单元精彩的语言材料。 本单元是七九年级阶段语文学习的第一单元,在起始阶段具有定位、定势的意义,影响深远。务必认真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辬准,争取开个好头。要确认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地、合作地

9、、探究性地从事学习,要努力形成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要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辬,防止这样或那样的偏颇,一切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人文教育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通过熏陶感染,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 引导学生探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已知领域与未知领域,据以确定探究什么,怎样引导学生探究,要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探究之后,还要回顾探究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语言学习总是从模仿开始的,要模仿着说和写,日积月累,丰富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朗读教学要有示范

10、,要有指导,要多让学生自己练读,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提高。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根据新生入学的情境,以“自我介绍”为主题,设计了多种活动方式,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练习。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新型的教学活动,不像单纯的口语交际、单纯的写作训练那样简单,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教师要满腔热情,组织好这种学习活动。【篇二: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14)】 第一单元 1、散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

11、的意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语言美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 2.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 1.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 2.指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把阅读的过程当作美点追寻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赏读美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1.情感感染法和启发点拨法 2.自主-合作-探究 3.品读法 【教学过程】 主要有如下六个环节:一导入;二感知;三探究;四感悟;五

12、拓展 一、导入 播放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视频。 根据看到的画面,在下面横线上加上你认为恰当的修饰语:妈妈 地笑了(生自由答)。 在生自由回答后,师加以小结,再用优美语言激情导入: 是啊,仅仅是孩子端来的一盆水,生活中多不起眼的一个寻常细节呀,然而它却不仅仅缓解了妈妈一天忙碌的疲劳,更让妈妈从心底感到了由衷的幸福与安慰,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也是从一件寻常小事中去感受一个家庭生活的和谐与温馨(板书:课题 作者) 设计意图及依据:因为有图有声的直观电视画面更能撞击人们的心灵,通过这样的导入更容易让学生融入爱的氛围,激发起学生学习本文的热情。 二、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然后说说

13、文章讲述了怎样的一件事。 提示: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提醒学生:要想把事情概括清楚,就要留意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语言也要尽量简洁一些。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初步了解了文章内容,理清了文章脉络,明确了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 三、合作探究 (一)创作台词,分角色朗读课文 1.分配朗读任务:既然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家庭里有四个成员,事情的走向就与家庭成员的性格密切相关。现在我们每个语文学习小组具体负责研究一个人物,共同探讨人物性格,揣摩人物语言,进行朗读练习;还要完成一个特别挑战任务把文中的一些叙述性语言转化成相应人物的语言,合作自行补充创作人物台词。 分配:第一小组

14、“母亲”;第二小组“我”;第三小组“儿子”,;第四小组旁白。 2.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教师点拨指导改编创作台词。特别引导负责读“旁白”的小组辨析该在什么地方留出必要的停顿。圈点勾画。 3.朗读: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分角色创作朗读。其他同学细心听,遇到自己认为朗读者演绎得不够好的地方标注下来,点评时指出。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4.点评:感谢这些同学用声音为我们演绎了这个故事。听众们,你们愿意点评吗?或者选取几位同学发言,点评优点和缺点;或者采访朗读者是如何将某一处处理得这么精彩的。通过自评与互评,使学生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归纳:读得情态毕现是因为对人物理解得入木三分。 (二)捕捉细

15、节,深入探究课文 1.分析人物:这几个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提醒:请关注细节,让细节说话。圈点勾画。) (1)学生通过对课文细节的把握,分析三个人物的性格:“母亲”温和慈爱;“儿子”伶俐聪明,善于观察,懂事;“我”稳重,孝顺,温和。 (2)分析“妻子”性格特征 教师询问大家:“有一个人物刚才我忘记分配了,大家怎么也不提醒我?”学生指出被“遗失”的人物是“妻子”。原因在于她没有说话。经过分析,大家得出结论:这个无言的人物给人留下了“温柔贤惠、善于给丈夫面子”的印象。 2.探讨景物描写的意味所在。 (1)采访朗读“旁白”的同学:你读到景物描写的段落时,语气很轻快。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呢? (2)

16、大家不觉得这些句子和“散步”的主题并无关联吗?散步途中所见多矣,为什么选择这几处景物来描写呢? 归结:这些景物透露出生机勃勃的春的气息。春天来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天地间充满了新的希望。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几乎所有的人都欢迎春天的到来,作者的喜悦更是格外强烈。(因为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天”)作者满怀对生命的珍惜和感谢,满怀对母亲健康长寿的祝愿。 (三)讨论 1.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我”最终还是依从了“儿子”,这不意味着“母亲”的意愿没有得到尊重吗?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2.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学生小组合作解决。 3.归纳“幸福家

17、庭秘诀” 学生说出“尊老爱幼”“对家人的爱”“体谅”“尊重”“信任”“为他人着想”“不斤斤计较”“学着勉强自己”等众多答案,对课文的理解开始悄然内化了。 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个个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家庭的相似点,也正在于此。 (四)品词句-语言学习 1.用圈点法圈出你认为文中精美的句子。(放声阅读,重点揣摩具有对称的美的词句。) 归纳:学习课文的语言,可以把注意力专门放在词句上。精美的语句反复揣摩,揣摩作者怎样遣词造句,悟出一点道理来,今后自己作文,就会灵活运用。 本文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这是本文语言精美的主要成分。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例如:前面

18、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2.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作者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圈点勾画,快速寻找。 归纳:例如:“分歧”、“责任的重大”、“整个世界”等,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借散步讲一个道理。 四、感悟体验 1.再次体会:人在爱的循环里构建家庭,走出家庭,又组成新的家庭,爱也就被带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再次齐读文章最后一个段落,如果你比刚才有了更深的体会,请在读后告诉大家。 交流感悟: “两个人背上的加起来就是一个世界”,是因为这两个部分代表着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生命之火不熄,爱与责任就在一代代人心中郑重传递。板书 2.指导朗读:这一段应

19、该读得庄严、凝重、深沉,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3.结合课文,畅谈自己幸福家庭生活中感受到的爱。 让我们一起,给自己片刻的静默时光,在心里回放幸福的家庭生活片段,试着体味一下其中的滋味。 五、拓展延伸 (一)创作诗句,表达感悟 1.屏幕显示诗句,在背景音乐中,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有人说,家是一条船,载着我们度过人生的漫长河流。我们在船上相互靠紧。遇到风急浪险,也不孤单。 有人说,家是一片港湾,让疲惫的心感到安然,恬静的休憩之后,生命的航船会再度高高地扬起风帆。还有人说,家是永远的岸,让漂泊的游子梦萦魂牵。从这里起航,向这里停靠,起点和终点重合。人生却已悄悄变得饱满。 2.同学们,学过这一课之后,

20、你想用怎样的语言表述“家”呢?请你也试着说说吧。 屏幕显示一组温馨的家庭生活画面,背景音乐柔和优美。学生从左至右,谁想好了谁就站起来说,不间断。在聆听中如果有格外触动自己心灵的句子,就记录下来。并注明小作者。 学生依次起立,吟出自己心中的诗句。教师不插嘴打断,使之成为一首连贯完整的长诗。 (二)归结所得,深刻领悟在同学们的诗句中,包含着挚切单纯的赤子之心。让我们都来珍惜亲情,做爱心传播的使者,爱世界、爱祖国。首先从爱家庭、爱亲人做起! 六、作业用行动表达爱 亲情不单单是你身上的新衣服,手里的零花钱,桌上可口的饭菜,它也应该是孩子和爸爸妈妈说的贴心话,为父母端上的一杯茶。亲情不单有甜美的宽容和宠

21、爱,还包含着也许令人厌烦的唠叨和可能产生的误解。亲情。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光来领悟。今天的作业是 在父亲母亲的背上静静地趴一会儿(至少一分钟),想象自己回到小时候,再为他们做个简单的按摩。照照镜子,感受一下他们的背和你的背有什么不同。虔诚地做完这些事,然后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七、板书设计: 散步莫怀戚 我和妻 责任2、秋天的怀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艺术形象,感悟作者意图。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读好课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自己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

22、情感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品味赏析细节描写;朗读设计的评价和指导;探寻作者写作意旨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析法、精段阅读法、资料助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背影中我们体会了父爱的伟大和深沉。今天我们学习秋天的怀念,同学们自读课文,看一看,作者怀念的是什么?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根据课文内容,推断作者遭遇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

23、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

24、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篇三: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藤野先生twmz-jbvu-l5zb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

25、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联系现实,关心时事。 4.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 教学重点:1.理思路、找线索,析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1.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及反语的运用。 2.对真正“爱国性”的理解。 3.思考中日关系中当前面临的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是大家所熟悉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你知道他最难忘、最使他感激的老师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来解开这个疑问。 二、根据预习,提示生字 挟着 芋梗汤 诘责 寒颤颤 畸形 绯红 三、学习读第一自然

26、段 提醒学生注意:为什么称为“清国留学生”?写清国留学生时,着重抓住了他们外貌的哪个特征来写? 辫子是民族压迫的象征,也是封建专制的象征。为什么这么说?请大家讨论。 (中国人原来是不留辫子的,满清入关后,“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之后中国人的脑后才拖上了一根辫子,所以说辫子是民族压迫的象征。另外留辫子也是表示对满清王朝的忠心,所以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者如孙中山及后来的毛泽东等人都是先剪掉自己的辫子以示和专制政权的决裂) 可是这些清国留学生对辫子的态度如何呢?(他们十分珍视这根辫子?)这里作者用了一个词“标致”,“标致”的本意是什么?(漂亮),鲁迅真的认为这样很漂亮吗?(讨论)那他实际

27、的意思是什么?(丑陋)通过这里的讨论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反语”:(就是说反话,字面的意思和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事实上,反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同学们很可能会举出一些很有趣的例子)。 提问:第一段写清国留学生在干什么?(赏樱花)指读第二段:他们又在干什么?(学跳舞)他们做这些事应不应该呢?为了更好地讨论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给补充一些历史资料:鲁迅去日本留学是什么年代?当时中国是什么样的状况?(鲁迅于1902年去日本留学,1904年去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当时正是中国积贫积弱受列强欺侮的时候?腐朽的满清政府与列强鉴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通过补充资料和讨论,使同

28、学们认识到鲁迅对这些只知游乐置国家民族命运于不顾者的鄙视,所以鲁迅离开东京到了仙台。 从鲁迅和那些“清国留学生”的不同表现中我们能感受到鲁迅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正是本文叙事的一条暗线。请大家在下文的学习中注意这一点。 板书: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暗线) 四、课文的主体故事就发生在仙台,现在请大家根据地点的变换理清文章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 师生总结板书: 五、速读课文,练习一下概括能力,说出作者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几件事 讨论之后在第二部分后板书:1.添改讲义;2.纠正解剖图;3.关心解剖实习; 4.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从这几件事中可看出藤野先生的什么特点?结合讨论幻灯展示藤野先生

29、的照片及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时的课堂笔记(内有藤野先生修改的笔迹)。 板书: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 六、鲁迅为什么要到仙台去学医呢?课前已经让大家读了鲁迅的呐喊自序,谁能给解释一下?(请同学们给补充资料) (从鲁迅小时候他父亲的病说起?说到鲁迅讲的关于中医的过分的话:中医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说到他学医的两个目的: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从这里我们能再次感受到鲁迅忧国忧民的情怀。(如时间允许的话,教师也可在这里给补充资料:日本的维新确是从医学的引进开始的:一个叫前野良泽的人根据一本来自荷兰的解体新书的指导去解剖尸体,结果让他感到

30、震惊的是,书中的插图竟与人体构造分毫不差。从此日本人逐步认识到西方科学的先进,开辟出一条通向近代学术的道路,使日本迅速成为一个强国) 那么鲁迅后来为什么又弃医从文了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开这个疑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找一个同学回忆一下鲁迅先生去日本学医的原因?那么作者后来为什么又弃医从文了呢?主要是因为两件事,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看是两件什么事,并准备复述。 二、一边复述一边分析。 第一个事件我们给它命个名可以叫它什么事件?(可以叫“匿名信事件”,也可以叫它“漏题事件”)?“终于这流言消灭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鲁迅到底是不是得到藤野先生泄漏出来的题目?那些爱国青年这样做说明了什么? (说明

31、他们对弱国国民的无端歧视)在这里可指读“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也无怪他们疑惑”句,使学生认识这种逻辑的荒谬,体会作者当时极度愤慨的感情。 接着复述第二个事件:我们可以叫它什么事件?(电影事件)在这里请同学们给补充资料:当时的日俄战争是怎么回事??(战争本身就是令中国人屈辱的事)鲁迅为什么听得“这一声特别得刺耳”??(再次体会鲁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精神)? 现在我们来看鲁迅弃医从文的决定,是为了个人的前途吗? 展示幻灯片: 鲁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不过他的这个决定对我们中国人来说真是一件幸事,从此中国少了一个高明的医生,却多了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多了一

32、个唤醒民族的文化巨人。 三、促使鲁迅做出弃医从文决定的这两件事都和“爱国青年”有关,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他的这种爱国性: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国主义?这种爱国主义是否可取? 那么我们应有什么样的爱国主义呢?讨论总结后幻灯展示: 爱国青年:极端、狭隘、扭曲的爱国主义:蔑视、仇视其他民族和国家。 正确的爱国主义:既热爱本民族,又对其它国家民族抱一种友善的态度。 四、现在我们再来看藤野先生,他除了我们分析过的具有“正直热诚、治学严谨”的特点外,和“爱国青年”比,他还有哪点精神是更为可贵、更让鲁迅为之感动的? 板书: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对一个弱国国民给以应有的尊重、热情的关怀。 我们也可从文中找出一段鲁迅对藤野先生给以高度评价的话。齐读“但不知怎的,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