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诊断与治理原理20110516(2h)_第1页
第五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诊断与治理原理20110516(2h)_第2页
第五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诊断与治理原理20110516(2h)_第3页
第五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诊断与治理原理20110516(2h)_第4页
第五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诊断与治理原理20110516(2h)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和治理原理 教学目的任务: 使学生了解病害诊断的意义、程序及病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性,明确诊断的重要性及植保工作方针,掌握基本概念、诊断步骤及综合防治的各种措施,为学习各论奠定良好的基础。 重点:基本概念、诊断步骤及综防的各种措施。 难点:植物的抗病性机理。 课型:新授课。 教法:课堂讲授。 教具: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提问、复习前次重点内容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诊断与病原鉴定 一、诊断的意义(1)症状的识别与描述;症状的识别与描述;(2)调查询问病史与有关档案;调查询问病史与有关档案;(3)采样检查采样检查(镜检与剖检等镜检与剖检等);(4)专项检测;专项

2、检测;(5)逐步排除法得出适当结论。逐步排除法得出适当结论。二、诊断的程序二、诊断的程序诊断是从症状等表型特征来判断其病因,确定病害种类诊断是从症状等表型特征来判断其病因,确定病害种类。三、诊断病害的法则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 又称柯赫氏假设又称柯赫氏假设(Kochs postulates ) 作用:作用: 用来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用来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对不熟悉的或新的病害完成诊断与鉴定)。序(对不熟悉的或新的病害完成诊断与鉴定)。 鉴定:鉴定:是将病原物的种类和病害种类同已知种是将病原物的种类和病害种类同已知种类比较异同,确定其科学名称或分类上的地位。类比较

3、异同,确定其科学名称或分类上的地位。三、柯赫氏法则(病原鉴定法则)(1)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得到纯培养;(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症状的病害;(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原来微生物记录原来微生物记录 相同。相同。 即:认定病原分离培养接种再分离培养四、植物病害诊断步骤要点(一)首先区分是侵染性还是非

4、侵染性病害一)首先区分是侵染性还是非侵染性病害。 (二)各种侵染性病害诊断与鉴定二)各种侵染性病害诊断与鉴定 对熟悉的病害可以通过镜检发病部位的子实体,查对参考资料直接鉴定 但为避免发病部位腐生真菌子实体的干扰,更可靠的方法是进行分离培养,按柯赫氏法则进行鉴定,尤其是接种后看是否发生同样病害是最基本的。1真菌病害的诊断与鉴定真菌病害的诊断与鉴定 大多数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 病状特征:斑点、腐烂、萎蔫、肿瘤大多数是细菌病害形成 初期病斑水渍状或油渍状边缘,半透明,病斑上有菌脓外溢, 切片镜检有无喷菌现象喷菌现象是最简便易行又最可靠的诊断技术,要注意制片方法与镜检要点。 用选择性培养基来分离细菌分

5、离细菌挑选出来再用于过敏反应的测定和接种也是很常用的方法。 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血清学检验、噬菌体反应血清学检验、噬菌体反应均是细菌病害诊断和鉴定中常用的快速方法。2细菌病害的鉴定细菌病害的鉴定3病毒病害的鉴定病毒病害的鉴定 病毒病的症状以花叶、矮缩、坏死为多见。无病征无病征。 撕取表皮镜检时有时可见有内含体内含体。在电镜下可见到病毒粒体和内含体。 采取病株叶片用汁液摩擦接种或用蚜虫传毒接种可引起发病; 用病汁液摩擦接种在指示植物指示植物或鉴别寄主上可见到特殊症状特殊症状出现。 用血清学诊断技术血清学诊断技术可快速作出正确的诊断。必要时作进一步的鉴定试验。线虫病的病状有:虫瘿或根结、胞囊、茎

6、(芽、叶)坏死、植株矮化黄化、缺肥状。在植物根表、根内、根际土壤、茎或籽粒(虫瘿)中可见到有线虫寄生,或者发现有口针的线虫存在。4线虫病害的鉴定线虫病害的鉴定5、寄生植物引起的病害 在病植物体上或根际可以看到其寄生物,如寄生藻、菟丝子、独脚金等。 当一株植物上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物侵染时可能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症状,如花叶和斑点、肿瘤和坏死首先要确认或排除一种病原物然后对第二种作鉴首先要确认或排除一种病原物然后对第二种作鉴定定。两种病毒或两种真菌复合侵染是常见的,可以采用不同介体或不同鉴别寄主过筛的方法将其分开。 柯赫氏法则在鉴定侵染性病原物时是始终要遵守的准则。6复合侵染的诊断复合侵染的诊断

7、(二)非侵染性病害一是进行病害现场的观察和调查现场的观察和调查,并了解有关环境条件的变化;二是依据侵染性病害的持点和侵染性试验的结果,尽量排除侵染性病害的可能排除侵染性病害的可能;三是进行治疗诊断治疗诊断。 从病植物上看不到任何病征也分离不到病原物。 往往大面积同时发生同一症状的病害;没有逐步传染扩散的现象等,大体上可考虑是非浸染性病害。 除了植物遗传性疾病之外,主要是不良的环境因素所致。不良的环境因素种类繁多,但大体上可从发病范围、病害特点和病史几方面来分析。下列几点可以帮助诊断其病因: 1病害突然大面积同时发生,发病时间仅几天,大多是由于大气污染、三废污染或气候因素如冻害、干热风、日灼所致

8、。 2病害只限于某一品种发生,多为生长不宜或有系统性的症状表现,多为遗传性障碍所致。 3有明显的枯斑、灼伤,且多集中在某一部位的叶或芽上,无既往病史,大多是由于使用农药或化肥不当所致。4明显的缺素症状,多见于老叶或顶部新叶。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 按作用原理,按作用原理, 回避回避、杜绝杜绝、铲除铲除、保护保护、抵抗和治疗抵抗和治疗。具体的防治方法和防治技术,主要有六大类:具体的防治方法和防治技术,主要有六大类: 植物检疫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抗病性利用抗病性利用、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从流行学效应分析:从流行学效应分析:减少初始菌量减少初始菌量(

9、x0)、降低流行降低流行速度速度(r)、同时作用于两者同时作用于两者。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 植物病害防治就是通过人为干预,改变植物、病原物与环植物病害防治就是通过人为干预,改变植物、病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减少病原物数量,削弱其致病性,保持与境的相互关系,减少病原物数量,削弱其致病性,保持与提高值物的抗病性,优化生态环境,以达到控制病害的目提高值物的抗病性,优化生态环境,以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从而减少植物因病害流行而蒙受的损害。的,从而减少植物因病害流行而蒙受的损害。 防治病害按照其作用原理,通常分为回避防治病害按照其作用原理,通常分为回避(avoidance)、杜绝、杜绝(exclus

10、ion)、铲除、铲除(eradication)、保护、保护(protection)、抵抗、抵抗(resistance)和治疗和治疗(therapy)。每个防治途径又发展出许多防。每个防治途径又发展出许多防治方法和防治技术,分属于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抗病性治方法和防治技术,分属于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抗病性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不同领域。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不同领域。 从主要流行学效应来看,各种病害防治途径和方法不外乎从主要流行学效应来看,各种病害防治途径和方法不外乎通过减少初始菌量通过减少初始菌量(x0)、降低流行速度、降低流行速度(r)或者同时作用于两或者同时作用

11、于两者来阻滞病害流行者来阻滞病害流行(表表131)。一、植保工作方针及综合治理概念 植保工作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工作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综合治理综合防治(综合治理 IPM)(植物病害管理)(植物病害管理 PDM):从农业生产的全局和农业生态系的总体):从农业生产的全局和农业生态系的总体观念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念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等必要措施,将有应用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等必要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之下

12、,以获得最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时要把防治过程中同时要把防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副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可能产生的有害副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植物病害的综合治理的内容:植物病害的综合治理的内容:(1)病害的正确诊断;(2)认识生态系及病原组成及动态;(3)确立病害的经济域值;(4)建立病害的监测预报系统;(5)协调应用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抗病育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植保工作方针 综合防治定义与国际上常用的综合防治定义与国际上常用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13、Pest Management,IPM)、“植物病害管理植物病害管理”(P1ant Disease Management,PDM)的内涵一致。的内涵一致。 开展病害综合防治或综合治理首先应规定治理的范围,在研究开展病害综合防治或综合治理首先应规定治理的范围,在研究病害流行规律和危害损失基础上提出主治和兼治的病害对象,病害流行规律和危害损失基础上提出主治和兼治的病害对象,确定治理策略和经济阈值,发展病害监测技术、预测办法和防确定治理策略和经济阈值,发展病害监测技术、预测办法和防治决策模型研究并应用关键防治技术。为了不断改进和完善治决策模型研究并应用关键防治技术。为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综合防治方案不断

14、提高治理水平,还要有适用的经济效益、综合防治方案不断提高治理水平,还要有适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三、病害综合治理的措施 (1)、概念)、概念 植物检疫植物检疫(plant quarantine)又称为法规防治,是指又称为法规防治,是指由国家颁布条例和法令,对植物及其产品,特别是苗木、种子接穗由国家颁布条例和法令,对植物及其产品,特别是苗木、种子接穗等繁殖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等繁殖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 目的: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

15、。目的: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 (2)、)、 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强制性强制性和和预防性预防性。(一)植物检疫二、病害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1、植物检疫的意义与任务(3)、植物检疫的意义(4)、植物检疫的任务2、构成植物检疫对象的条件1、必须是危险性病虫杂草必须是危险性病虫杂草2、必须是人为传播的必须是人为传播的3、必须是国内尚未发生或仅局部地区发生必须是国内尚未发生或仅局部地区发生 中国生物入侵网中国生物入侵网3、植物检疫主要措施 禁止进境 限制进境 调运检疫 产地检疫 国外引种检疫 旅客携带物、邮寄检疫 紧急防治(二)、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又称环境管

16、理农业防治又称环境管理(management of the physical envirdnment)或栽培防治或栽培防治 ( cultural control)(生态防治):(生态防治):在全面分析寄主植物、病原物和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关系的在全面分析寄主植物、病原物和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农业调控措施,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基础上,运用各种农业调控措施,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植物抗病性。植物抗病性。 优点:与常规栽培管理结合进行,不需要特殊设施。优点:与常规栽培管理结合进行,不需要特殊设

17、施。 不足:不足:有地域局限性单独使用有时收效较慢,效果较低有地域局限性单独使用有时收效较慢,效果较低。1 、使用无病繁殖材料改进栽培技术改进栽培技术合理调节环境因素合理调节环境因素改善立地条件改善立地条件调整播期调整播期优化水肥管理优化水肥管理合理修剪合理修剪 2、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3、保持田园卫生4、加强栽培管理建立无病留种田建立无病留种田培育无病壮苗培育无病壮苗温水浸种温水浸种作物布局、复种、作物布局、复种、间混套作技术间混套作技术5、轮作轮作的作用减少初侵染来源(病原物的积累)减少初侵染来源(病原物的积累)改变土壤中微生物区系组成,对 病原菌产生拮抗、抑制或杀 死的效果。调节地力,提供

18、肥力,改善土壤 理化性能。轮作的原则轮作的对象,非寄主轮作的对象,非寄主轮作的年限,一般3年6、适期采收和合理贮藏(三)、 植物抗病品种的利用 优点:优点: 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 对许多难以运用农业措施和农药防治的病对许多难以运用农业措施和农药防治的病害几乎是唯一可行的防治途径。害几乎是唯一可行的防治途径。 经济效益较高,避免、减轻农药残毒、环境污染1、抗病品种的选育选育抗病品种的复杂性 病原物方面的问题; 育种方面的问题;适宜抗病育种的病害: 土传病害土传病害; 病原物致病性专化, 寄主范围狭窄的病害; 全株性病害。 育种要求:侧重抗病性鉴定和抗病基因转育种要求:侧重抗病性鉴定和抗病基因转

19、导。导。 育种目标:除高产、优质和适应性等一般育种目标:除高产、优质和适应性等一般要求外,还须有关于抗病性的具体要求。要求外,还须有关于抗病性的具体要求。 育种途径:育种途径:引种、系统选种、杂交育种、引种、系统选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以及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育种诱变育种以及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育种等等2、植物抗病性鉴定主要任务:在病害自然流行或人工接种发病的条件下,鉴别植物材料主要任务:在病害自然流行或人工接种发病的条件下,鉴别植物材料的抗病性类型和评定抗病程度。的抗病性类型和评定抗病程度。抗病性鉴定利用:植物抗源筛选、杂交育种的后代选择和作物品种、抗病性鉴定利用:植物抗源筛选、杂交育种的后代选

20、择和作物品种、品系的比较评定。品系的比较评定。植物抗病性鉴定的方法:植物抗病性鉴定的方法: 按鉴定的场所:田间鉴定法和室内鉴定法按鉴定的场所:田间鉴定法和室内鉴定法 按植物材料生育阶段或状态:有成株期鉴定法、苗期鉴定法和离体按植物材料生育阶段或状态:有成株期鉴定法、苗期鉴定法和离体鉴定法;鉴定法; 按评价抗病性的指标:直接鉴定法和间接鉴定法。按评价抗病性的指标:直接鉴定法和间接鉴定法。3、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 主要目的:主要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其抗病性的遗传潜能,防为了充分发挥其抗病性的遗传潜能,防止品种退化,克服或延缓品种抗病性的丧失,延长止品种退化,克服或延缓品种抗病性的丧失,延长抗病品种的使

21、用年限。抗病品种的使用年限。 合理利用的必要性:合理利用的必要性:当前所应用的抗病品种多数仅当前所应用的抗病品种多数仅具有小种专化抗病性,容易因小种发生变化而具有小种专化抗病性,容易因小种发生变化而“丧失丧失” 抗性。这种抗病性抗性。这种抗病性“丧失丧失”现象,是抗病品种应用中现象,是抗病品种应用中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合理利用的方法:合理利用的方法: 应用优良抗源应用优良抗源 合理利用垂直抗病品种合理利用垂直抗病品种 合理化布局(基因部署); 合理化轮换(基因轮换); 利用多抗品种(基因累加) 合理利用水平抗病品种合理利用水平抗病品种。 利用耐病品种。(四)、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

22、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植物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植物病害的各种措施。病害的各种措施。 主要主要用于防治土传病害用于防治土传病害、叶部病害和收获后病害叶部病害和收获后病害。 优点:不产生环境污染, 不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 不足:效果不够稳定,适用范围较狭窄,地理适应不足:效果不够稳定,适用范围较狭窄,地理适应性较低,生产、运输、贮存又要求较严格的条件,性较低,生产、运输、贮存又要求较严格的条件,主要用作辅助防治措施。主要用作辅助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的机制 抗菌作用抗菌作用(antibiosis) : 溶菌作用溶菌作用(Lysis) 竞争作用竞争作用 (competition

23、 ) 重寄生作用重寄生作用 (hyperparasitism ) 捕食作用捕食作用 (predation ) 交互保护作用交互保护作用(crossprotection )图1.育苗介质添加木霉菌 图2.育苗介质不添加木霉菌 图3. 莴苣栽培施木霉菌,萎凋病受抑制,植株生育良好 图4. 莴苣栽培不施木霉菌,萎凋病造成缺株 2、生物防治措施及其应用 两类基本措施两类基本措施 大量引进外源拮抗菌大量引进外源拮抗菌 调节环境条件,使已有的有益微生物群体增调节环境条件,使已有的有益微生物群体增长并表现拮抗活性。长并表现拮抗活性。(五)、 物理防治 主要利用主要利用热力、冷冻、干燥、电磁波、超声波、核辐热

24、力、冷冻、干燥、电磁波、超声波、核辐射、激光射、激光等手段抑制、钝化或杀死病原物、达到防治等手段抑制、钝化或杀死病原物、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病害的目的。 处理对象:处理对象:种子、苗木、其它植物繁殖材料和土壤种子、苗木、其它植物繁殖材料和土壤。 主要措施:热处理、温汤浸种、主要措施:热处理、温汤浸种、热蒸气、持殊颜色和持殊颜色和物理性质的塑料薄膜、冷冻、物理性质的塑料薄膜、冷冻、 核辐射、微波、地膜覆盖、外科手术、高脂膜防病:1、热处理法 干热处理法主要用于蔬菜种子,对多种种传病毒、细菌和干热处理法主要用于蔬菜种子,对多种种传病毒、细菌和真菌都有防治效果。如黄瓜种子:真菌都有防治效果。如黄瓜种

25、子:70,23天,可使绿天,可使绿斑花叶病毒斑花叶病毒(CGMMV)失活;番茄种子:失活;番茄种子:75、6天或天或80、5天,可杀死种传黄萎病菌天,可杀死种传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tricorpus )。 豆科作物种子耐热性弱,不宜干热处理。含水量高的种子豆科作物种子耐热性弱,不宜干热处理。含水量高的种子受害也较重,应先行预热干燥。受害也较重,应先行预热干燥。 干热法还用以处理原粮、面粉、干花、草制品和土壤等。干热法还用以处理原粮、面粉、干花、草制品和土壤等。2、温汤浸种 用热水处理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可杀死在种子表面和种用热水处理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可杀死在种子表面和种子内部

26、潜伏的病原物。如茄子种子先预浸子内部潜伏的病原物。如茄子种子先预浸34小时,后用小时,后用55温水浸种温水浸种15min,杀死种子内外的病菌;,杀死种子内外的病菌;6065温温水浸种水浸种40min,可杀死瓜类种子内的病毒。,可杀死瓜类种子内的病毒。 大豆和其它大粒豆类种子:不适于热水处理,可用植物油、大豆和其它大粒豆类种子:不适于热水处理,可用植物油、矿物油或四氯化碳代替水作为导热介质处理豆类种子。矿物油或四氯化碳代替水作为导热介质处理豆类种子。3、热蒸气 处理种子、苗木处理种子、苗木 温室和苗床的土壤处理温室和苗床的土壤处理。8095蒸蒸气处理土壤气处理土壤30一一60分钟,可杀死绝分钟,

27、可杀死绝大部分病原菌。大部分病原菌。 4、持殊颜色和物理性质的塑料薄膜 蚜虫忌避银灰色和白色膜,用银灰反光膜或白色尼龙纱蚜虫忌避银灰色和白色膜,用银灰反光膜或白色尼龙纱覆盖苗床,可减少传毒介体蚜虫数量,减轻病毒病害。覆盖苗床,可减少传毒介体蚜虫数量,减轻病毒病害。 夏季高温期铺设黑色地膜,吸收日光能,使土壤升温,夏季高温期铺设黑色地膜,吸收日光能,使土壤升温,能杀死土壤中多种病原菌。能杀死土壤中多种病原菌。 5、核辐射核辐射 6、微波、微波:7、地膜覆盖、地膜覆盖:8、外科手术、外科手术:去除树干病害。如膏药病、树皮腐烂病等。9、高脂膜防病、高脂膜防病:隔离作用。 (六)、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法是

28、使用农药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化学防治法是使用农药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优点优点:高效、速效、方便、经济效益高等。:高效、速效、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但是在面临病害大发生的紧急时刻,甚至是唯一有效的措施。缺点缺点:产生药害、引起人畜中毒、杀伤有益微生物:产生药害、引起人畜中毒、杀伤有益微生物 导致病原物产生抗药性、高残留还可造成环境污染。导致病原物产生抗药性、高残留还可造成环境污染。 1、 防治病害的农药种类和剂型防治病害的农药种类和剂型 杀菌剂和杀线虫剂。杀菌剂和杀线虫剂。 有些农用抗菌素能防治菌原体病害。有些农用抗菌素能防治菌原体病害。(1)、杀菌剂的作用方式 保护作用保护作用 病原菌侵入前施用

29、,保护植物,阻止病原菌侵入。病原菌侵入前施用,保护植物,阻止病原菌侵入。 治疗作用治疗作用 能进入植物组织内部,抑制或杀死已经侵入的病能进入植物组织内部,抑制或杀死已经侵入的病原菌,使植物病情减轻或恢复健康。原菌,使植物病情减轻或恢复健康。 内吸作用内吸作用 兼具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能被植物吸收,在植兼具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能被植物吸收,在植物体内运输传导,有的可上行物体内运输传导,有的可上行(由根部向茎叶由根部向茎叶)和下行和下行(由茎由茎叶向根部叶向根部)输导。输导。 按照杀菌剂防治病害的作用方式,可区分为保护性、治按照杀菌剂防治病害的作用方式,可区分为保护性、治疗性和内吸性杀菌剂。疗性和

30、内吸性杀菌剂。 专化性杀菌剂专化性杀菌剂和和广谱杀菌剂。广谱杀菌剂。(2)、杀菌剂的化学类型 1885年米拉德年米拉德(Millardelt)发明了第一个无机保护性杀发明了第一个无机保护性杀菌剂菌剂波尔多液波尔多液- -含重金属含重金属(铜、汞等铜、汞等)和硫的无和硫的无机杀菌剂机杀菌剂-有机合成杀菌剂(有机合成杀菌剂(30年代)年代)-高效高效内吸杀菌剂(内吸杀菌剂(60年代起)年代起) 主要种类:有机硫、有机磷、有机砷、取代苯类、主要种类:有机硫、有机磷、有机砷、取代苯类、有机杂环类以及抗菌素类杀菌剂。有机杂环类以及抗菌素类杀菌剂。杀线虫剂 杀线虫剂对线虫有杀线虫剂对线虫有触杀或熏蒸作用触

31、杀或熏蒸作用。 触杀是指药剂经体壁进入线虫体内产生毒害触杀是指药剂经体壁进入线虫体内产生毒害作用熏蒸是指药剂以气体状态经呼吸系统进作用熏蒸是指药剂以气体状态经呼吸系统进入线虫体内而发挥药效。入线虫体内而发挥药效。农药有关概念农药有关概念 原药原药:从化工厂生产出来未经加工的具有杀菌作用的:从化工厂生产出来未经加工的具有杀菌作用的化学物质叫做原药,化学物质叫做原药, 制剂制剂:加工后具有一定形态的农药叫制剂,:加工后具有一定形态的农药叫制剂,有效成分有效成分含量、农药名称和制剂名称含量、农药名称和制剂名称等三部分。等三部分。 剂型剂型:制剂的形态称为剂型。常用剂型有乳油、可湿:制剂的形态称为剂型

32、。常用剂型有乳油、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颗粒刘等。其它较少用的有粉性粉剂、可溶性粉剂、颗粒刘等。其它较少用的有粉剂、悬浮剂剂、悬浮剂(胶悬剂胶悬剂)、水剂、烟雾剂等、水剂、烟雾剂等 有效成分有效成分:原药中含有的具杀菌、杀虫等作用的活性:原药中含有的具杀菌、杀虫等作用的活性成分。成分。农药使用涉及的有关概念农药使用涉及的有关概念 药效:药效:农药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称为药效农药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称为药效 药害:药害:药剂使用不当,使植物受到损害,称为药剂使用不当,使植物受到损害,称为药害药害。 急性药害急性药害:在施药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药害。:在施药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药害。 慢性药害慢

33、性药害:施药后在较长时间后出现药害。:施药后在较长时间后出现药害。 毒性毒性:农药对人畜的毒害作用称为毒性。分急性和慢性毒性:农药对人畜的毒害作用称为毒性。分急性和慢性毒性 残留毒性或残毒残留毒性或残毒:在施用农药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农副产品和:在施用农药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农副产品和环境中残留毒物对人畜的毒害作用称为残留毒性或残毒。环境中残留毒物对人畜的毒害作用称为残留毒性或残毒。安全使用间隔期安全使用间隔期:从最后一次用药到植物收获之间的相隔日期。:从最后一次用药到植物收获之间的相隔日期。农药允许残留标准农药允许残留标准:农药在农副产品中允许存在的最高限度的残:农药在农副产品中允许存在的最高限

34、度的残留量。衡量农副产品是否适合人们食用的安全数值。留量。衡量农副产品是否适合人们食用的安全数值。化学农药的环境污染 农药的环境污染农药的环境污染:农药在环境中对各种有益生物, 包括植物体外的生物群落的不良影响、农药随水流进入江河湖海,对 水生生物产生毒害,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 这就是农药的环境污染。 防止环境污染的对策:防止环境污染的对策: 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 合理使用农药。(1).喷雾法2、施药方法、施药方法(2).喷粉法(3).种子处理(4).土壤处理(6)烟雾法(1)喷雾法利用喷雾器械将药液雾化后均匀喷在植物和有害生物表面,利用喷雾器械将药液雾化后均匀喷在植物和有害生物

35、表面,有有常量喷雾常量喷雾(雾点直径雾点直径100200m),低容量喷雾低容量喷雾(雾滴直径雾滴直径50100m)和和超低超低容量喷雾容量喷雾(雾滴直径雾滴直径1575m)。(油剂)。(油剂)农田多用常量和低容量喷雾,两者所用农药剂型均为农田多用常量和低容量喷雾,两者所用农药剂型均为乳油乳油、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水剂和悬浮剂水剂和悬浮剂(胶悬剂胶悬剂)等,兑水配成规定浓度的药液喷雾。等,兑水配成规定浓度的药液喷雾。常量喷雾所用药液浓度较低,用液量较多;低容量喷雾所用药液浓度较高,常量喷雾所用药液浓度较低,用液量较多;低容量喷雾所用药液浓度较高,用量较少用量较少(为常量喷

36、雾的为常量喷雾的110120),工效高,但雾滴易受风力吹送飘移。,工效高,但雾滴易受风力吹送飘移。2、施药方法、施药方法(2)喷粉法 利用喷粉器械喷撒粉剂的方法称为喷粉法。利用喷粉器械喷撒粉剂的方法称为喷粉法。 该法工作效率高,不受水源限制,适用于大面积该法工作效率高,不受水源限制,适用于大面积防治。防治。 缺点是耗药量大,易受风的影响,散布不易均匀,缺点是耗药量大,易受风的影响,散布不易均匀,粉剂在茎叶上粘着性差。粉剂在茎叶上粘着性差。(3)种子处理 常用的有常用的有拌种法、浸种法、闷种法和应用种衣剂。拌种法、浸种法、闷种法和应用种衣剂。 拌种法拌种法:用粉剂和可湿性粉剂干拌法用药量为种子量

37、的用粉剂和可湿性粉剂干拌法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0.5%。 浸种法浸种法:用药液浸泡种子,药液面高出种子面:用药液浸泡种子,药液面高出种子面510cm。 闷种法闷种法:用少量药液喷拌种子后堆闷一段时间再播种。:用少量药液喷拌种子后堆闷一段时间再播种。 包衣包衣:利用种衣剂为种子包衣。:利用种衣剂为种子包衣。(4)土壤处理 播前施于土壤,防治植物根病。播前施于土壤,防治植物根病。 土表处理:土表处理: 深层施药(沟施或穴施)深层施药(沟施或穴施) 浇灌法浇灌法 毒土撒施法毒土撒施法 上覆下垫法:上覆下垫法:1/3垫土,垫土,2/3作覆土。作覆土。 用熏蒸剂的有毒气体在密闭或半密闭设施中,杀用熏

38、蒸剂的有毒气体在密闭或半密闭设施中,杀灭害虫或病原物的方法。灭害虫或病原物的方法。 土壤熏蒸:即用土壤注射器或土壤消毒机将液态土壤熏蒸:即用土壤注射器或土壤消毒机将液态熏蒸剂注入土壤内。熏蒸剂注入土壤内。(6)烟雾法指利用烟剂或雾剂防治病害的方法。指利用烟剂或雾剂防治病害的方法。烟剂烟剂农药的固体微粒农药的固体微粒(直径直径0.0010.1m)分散在空气中分散在空气中雾剂系雾剂系农药的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农药的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起作用。起作用。用物理加热法或化学加热法引燃烟雾剂。烟雾法施药扩散能力强,用物理加热法或化学加热法引燃烟雾剂。烟雾法施药扩散能力强,只在密闭的温室、塑料大棚和隐蔽的森林中应用。只在密闭的温室、塑料大棚和隐蔽的森林中应用。(7)其他方法杀菌剂还用于涂抹、蘸果、蘸根、树体注射、仓库及器具消毒等。杀菌剂还用于涂抹、蘸果、蘸根、树体注射、仓库及器具消毒等。3、常见的杀菌剂种类 无机杀菌剂:无机杀菌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 有机杀菌剂有机杀菌剂: 防治低等真菌防治低等真菌:甲霜霜霉威,霜脲锰锌,瑞毒霉,普力克,克露,乙磷铝 防治高等真菌防治高等真菌:多菌灵,三唑酮、粉锈宁、多菌灵、基托布津、速克灵、世高、敌力脱、阿米西达等。 广谱性杀菌剂广谱性杀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