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广东省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2021届广东省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2021届广东省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2021届广东省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2021届广东省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届广东省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某校高一年级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太阳观测实践活动。某日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11时20分).该小组测得的太阳高度数值等于该校所在地理纬度(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1.该校位于A.江淮地区B.青藏地区C.西南地区D.东北地区2.该日可能是A.3月21日B.5月1日C.10月1日D.12月22日读我国东南丘陵某区域小流域图,完成3-4题。3.关于

2、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的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该河东部地区的降水转变为地下水更充分C.图示时期河流水补给地下水D.图示时期河流处于枯水期4.A处潜水自由水面离地表面可能是A.8米B.16米C.24米D.32米研究表明在没有较强气压系统活动情况下,山谷风环流对污染物聚集.扩散和输送才会产生重要影响.乌鲁木齐市冬季山谷风强度最小。夏季山谷风强度最大.下图示意夏季乌鲁木齐市周边山谷风情况。据此完成57题。5.与乌鲁本齐市冬季出谷风强度最小密切相关的主要因素是A.地表干燥B.积雪覆盖C.土壤湿润D.居民取暖6.夏季谷风使鸟鲁本齐市城区A.污染物扩散较明显B.热岛效应完全消失C.固态降

3、水增多D.焚风效应增强7.乌鲁木齐市夏季夜晚比白天清凉的原因包括谷风吹散干热风夜晚缺少太阳辐射,地面散热快自山上吹来凉爽的风冰雪融化量大A.B.C.D.如图为“1951-1988年我国部分地区某种自然灾害发生顿次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频次线)”。8.图中甲地和乙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A.用水季节变化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先后D.夏季风的强弱9.图中甲、乙两区域此灾害多发时间最可能是A.甲一12、1、2月B.甲6、7、8月C.乙一7、8月D.乙一3、4月10.图中丙区域此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较高,主要原因是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降水集中,多暴雨C.喀斯特地貌区,下滲量大D.气温高,蒸发量

4、大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为解决多年冻土层不稳定对路基的影响,采用了自动温控通风管技术(如图所示),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时关闭,低于0时打开。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为-14-8,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0的时期)约6.5个月。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1.通风管挡板A.正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B.负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C.夜晚多打开,储冷、降温D.夏季多打开,通风、散热12.一年中,通风管挡板日关闭时长呈上升趋势后的一个月,当地A.可能处于秋季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C.昼长逐渐变短D.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林区降水通过林冠层重新分配为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三部分.穿透雨指大气降水经过植被冠层后

5、直接降落到地面的部分。穿透雨占同期大气降水的百分比叫穿透雨率,穿透而率的差异与当地植被对水上环境的影响关系密切;植被的穿透雨率主要受植被类型、植被密度、降水量、降水强度、风力等因素影响.图7示意专业人员对江南丘陵某片区毛竹林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每次降雨量与对应穿透雨率的统计分析及趋势关系。据此完成13-14题。13.该时段该毛竹林片区的降水A.年均降雨量约2500毫米B.小降雨量的雨频次高C.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小D.降雨量季节分配均匀14.下列关于穿透雨率对当地坏境影响的分析,正确的是A.穿透雨率低.丽水无法到达地面B.穿透雨率低,导致林区空气干燥C.穿透雨率高,降雨对地面冲蚀强

6、D.穿透雨率高,林下地面径流均匀虚拟水是指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是实现虚拟水资源调配的重要方式下图为中国部分省区虚拟水净输入量统计图(单位:10亿吨)。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5.图中A.虚拟水净输出区地跨地势第二、三级阶梯B.虚拟水净输入区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C.虚拟水净输入区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D.虚拟水净输出区多分搬在西北及东北地区6.图中的虚拟水资源调配A.由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所决定B.能促进不同区域间水资源的均衡C.有利于输出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D.增加水资源输出地区的经济收入第卷(综合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阔题。(20分)材料一 浙江桑

7、蚕文化是中国蚕桑文化的代表。柔蚕的道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1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近年来当地更愿意发展苗木,花卉等高效农业。从2008年到2014年,浙江朵蚕面积,养殖量、蚕茧产量连续7年萎缩.图1为浙江简图.图2为杭州各月多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图。材料二 浙江省丝绸产业特色明显,目前仍是全国量大的丝绸生产和出口基地,其中杭州以服装服饰、丝绸面料及丝網艺术品生产为代表,湖州以丝绸面料生产为代表,嘉兴以丝针织和高档蚕丝被生产为代表.绍兴嵘州以真丝领带生产为代表.图3为产业链的微笑曲线图。(1)分析浙江省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蚕桑养殖的影响。(4分)(2)5月是浙江养蚕的最佳时

8、节,请说出该对段最易发生危害养蚕的气象灾害,并分析这种灾害产生的天气系统及其形成过程。(8分)(3)杭州一年内的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请据此说明影响杭州气温年内变化的根本因素,并分析原因。(4分)(4)结合图3和相关资科,阐述渐江省丝绸产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4分)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大西洋与地中海曾有广阔的水道相達。在距今800万年前,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亚欧板块发生碰撞,在大西洋与地中海相连处形成山脉,使地中海一度封闭成为一个巨大的湖泊。科学家们在地中海海底钻探中发現和证实:距今600万年前形成了干涸蒸发岩,地层以风沙层央结品盐层构成

9、;经数十万年后,由于地壳下陷,形成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海水流入,地中海再次成为海洋。目前,海水表层盐度从地中海东都沿纬线向大西洋中部逐渐降低,从而使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表层和深展的海水产生循环运动。下图是现今地中海。(1)根据地中海距今600万前的干淘蒸发岩,指出当时的自然环境特点。(4分)(2)与地中海作为海洋相比,说明地中海湖泊时期的水量收支状况。(6分)(3)分析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海水循环运动对地中海盐度的影响。(6分)(4)根据地中海在地质时期的演变历史及板块运动的趋势,推测地中海未来的演变趋势。(6分)19.选修2一海洋地理10分)渤海每年11月至翌年3月都会出现结冰现象。在融冰期,受海风和海流的影响,在海岸附近形成大量流冰堆枳,下图示意2018年冬季渤海海冰覆盖(%)分析在融冰期大连北部海域流冰大量堆积的原因。20.选修6环境保扪(10分)珊瑚喜高温微盐,光照充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